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新西兰驻华大使麦康年为中国古文字点赞

时间:2013-04-17

麦康年大使接过这幅充满喜庆色彩的红灯笼扇面书法显得特别高兴,大为赞赏

提示:本文共有 13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吴巍先生(左)赠送简帛书法给麦康年大使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这是唐代诗人王涯的一首写春诗作,2018年1月26日,吴巍先生将该诗作用简帛书法书写赠送给新西兰驻华大使麦康年先生。麦康年大使接过这幅充满喜庆色彩的“红灯笼”扇面书法显得特别高兴,大为赞赏。

麦康年大使(右)与吴巍先生亲切握手

2017年12月22日是我国与新西兰建交45周年,中国集邮总公司与外交部集邮协会共同发行了一枚外交纪念封。外交部集邮协会马小玲秘书长、吴巍先生共同到新西兰驻华大使馆,请麦康年大使在外交纪念封贴有新西兰发行的邮票上签名和盖上大使馆的印章。马小玲秘书长并将100枚外交纪念封赠送给麦康年大使留念。

麦康年大使(右)与吴巍先生亲切交谈

麦康年大使精通中文,非常喜欢中国文化,曾于2001年到2004年,担任新西兰驻华大使,2015年1月第二次任新西兰驻华大使。在与麦康年大使探讨书法艺术时,吴巍先生告诉麦康年大使,书法是世界上唯一的独特艺术,中国文字之所以能够产生书法艺术,而其它国家的文字却无法成为书法艺术,原因在于中国文字是从象形过渡而来。每一个汉字都凝聚了老祖宗的聪明才智和智慧,并附有独特的内涵。比如中国文字的“中”字,古文字里是一面象形的旗帜。麦康年大使听得兴致很高,点了点头说:我是第一次知道“中”的字义是旗帜。吴巍先生接着介绍,中国汉字还有其它的美妙之处,如自己的“自”字,在古文字里是个鼻子的象形。同样,“自”在中国日常生活中,与肢体动作也有关系。如遇到什么事,有人会问,这件事谁负责?对方会自觉不自觉地用手指一下自己的鼻子:我负责。这无意间的肢体动作即是暗寓自己的“自”。麦康年大使听后哈哈大笑:还真的是这样!

吴巍先生(右)为麦康年大使(中),马小玲秘书长(左)介绍汉字的奥秘

随后,麦康年大使为吴巍先生递上名片。吴巍接过后看了一下说:麦大使您的中文名字很棒。“麦”在古文字是一个成熟的麦子的象形;“康”在古文字里是左右各一只手抱着木杵,下边是米,意为把谷类的皮去掉,成为米;“年”字在古文字里是上下结构,上边是禾,下边是人,象一个人肩扛禾谷之形。所以《说文》解释为:年,谷熟也。您看您的名字里的三个字,全与粮食有关。看来您永远都不会为吃饭发愁。

麦康年大使听后很高兴,握着吴巍先生的手:您把汉字解释得太有趣了!原来每一个汉字都有精彩的故事。

外交部集邮协会马小玲秘书长赠送外交纪念封给麦康年大使

吴巍先生与麦康年大使谈起自己创作的简帛书法作品:艺术家都把自己的作品当成自己的“女儿”,并期盼着长大的“女儿”能嫁一个好人家。像您这样优秀的外交官,为中国和新西兰的友谊做了那么多的贡献。特别是您喜欢又精通中国文化,能读懂中国文字,很了不起。最主要的是您的名字中的粮食多,“女儿”嫁给您,不会受委屈。麦康年大使听后再次激动地说:这是我在中国收到的最为珍贵的礼品。我一定会装上框,好好地呵护她,请你放心。麦康年大使又一次大笑,并与吴巍先生合影留念。

麦康年大使(左)与吴巍先生(中)和马小玲秘书长(右)合影留念

的确,汉字从源头上讲,是象形文字,以图画、符号表现词义,是独有的“中国符号”。书法作为中国人品格、美德的象征,它是文化交流的信使,已成为国与国关系的重要构成部分。

吴巍先生向麦康年大使赠送简帛书法,就是希望通过麦康年大使,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到新西兰,让中国书法艺术在世界发扬光大。(陈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新西兰驻华大使麦康年为中国古文字点赞”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震撼“8分钟”激情讲述山西故事

震撼“8分钟”激情讲述山西故事

山西,中国,新西兰,泰国,阿根廷,中国第一,驻华大使,关系,山西省,德国,煤炭,牧场,集团,交流,发展,代表,全省,农业,地区,太原,恒天,方面,环境,经济,老陈醋,领域,合作,投资,教育,转型

2020-06-03 #长篇故事

45个故事展现中澳交往细节 澳驻华大使肯定华人社群贡献

45个故事展现中澳交往细节 澳驻华大使肯定华人社群贡献

澳大利亚,中澳,中国,交流,故事,人文,关系,外交官,新闻,澳大利,问题,侯敏,安思,驻华大使,大使馆,第一大,两国关系,两国之间,华人,政治,项目,社群,贸易,到现在,中国外交部,驻华使馆,我的家,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中方,乡愁

2012-10-14 #故事会

「大使贺新春」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送祝福 分享春节“年兽”的传说

「大使贺新春」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送祝福 分享春节“年兽”的传说

哈立德,驻华大使,中国,大使,影响,中国文化,马苏德,新春佳节,中国日报,双边关系,传说,传统美德,历史,同庆,巴基斯坦,家庭,家庭成员,文化背景,文化,感情,朋友,贺新年,节日,纽带,表现形式,行大运,邻国,到来,世界文明,听他们

2019-10-16 #故事阅读

驻华韩国文化院举办人文乐融合音乐会 韩国驻华大使朗诵自作诗

驻华韩国文化院举办人文乐融合音乐会 韩国驻华大使朗诵自作诗

活动,韩国,文化,月亮,中韩,诗歌,为主题,驻华韩国文化院,音乐会,交流,工作人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书林,和歌,大海,形象,歌曲,济州,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卢英,北塔,文乐,姜雅,李珍,李宰,许荣,金万德,金亨,金九,韩中

2013-11-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古巴驻华大使:中国成功应对疫情本身就是对污名化最好的回应

古巴驻华大使:中国成功应对疫情本身就是对污名化最好的回应

中国,佩雷拉,贵州,宣介,全球,疫情,古巴,驻华大使,拉美,世界,新闻,挑战,中国共产党,专题,中建,国家,小康社会,省份,肺炎,部分,领域,驻华使节,发展,合作,习近平,和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政府,贵州省委

2010-04-04 #经典故事

加驻华大使:期待中加两国关系鸡年孵“金蛋”

加驻华大使:期待中加两国关系鸡年孵“金蛋”

麦家,加拿大,中国,驻华大使,领域,候任,北京,履新,晚宴,游客,加中,约翰,特鲁多,中新社,当地时间,两国关系,加国,金蛋,总理,记者,目标,合作,大多伦多地区,我们需要,卢沙野,林秀英,人和,加拿大政府,好朋友,长和

2014-06-23 #经典故事

通讯:读懂中国扶贫“密码”——乌拉圭驻华大使卢格里斯回顾贵州行

通讯:读懂中国扶贫“密码”——乌拉圭驻华大使卢格里斯回顾贵州行

贵州,卢格,里斯,扶贫,中国,大数据,拉美,乌拉圭,发展,举措,格里斯,驻华大使,密码,代表团,人们,县县,双方,国家,基础,政党,文化,方面,疫情,科技,驻华使节,合作,攻坚,教育,贸易,新华社记者

2015-08-08 #小故事

通讯:读懂中国扶贫“密码”——乌拉圭驻华大使卢格里斯回顾贵州行

通讯:读懂中国扶贫“密码”——乌拉圭驻华大使卢格里斯回顾贵州行

贵州,卢格,里斯,扶贫,中国,大数据,拉美,乌拉圭,发展,举措,格里斯,驻华大使,密码,代表团,人们,县县,双方,国家,基础,政党,文化,方面,疫情,科技,驻华使节,合作,攻坚,教育,贸易,新华社记者

2007-01-17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