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故宫家具馆现存6200多件藏品 讲述鲜为人知的宫廷故事

时间:2013-04-21

故宫博物院现存明清家具6200多件,数量为世界之冠,其中又以清宫曾经使用家具为主

提示:本文共有 31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不久前,位于故宫南大库的故宫家具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曾经藏在深宫大库中的家具文物终于走到了人们面前。故宫博物院现存明清家具6200多件,数量为世界之冠,其中又以清宫曾经使用家具为主。日前,记者采访了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专家宋永吉,他从展厅里的展品说起,将宫藏家具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

为什么

明代家具好用黄花梨

清代家具多为紫檀木

宋永吉介绍,故宫家具类藏品大部分都是硬木家具。“硬木家具其材质主要包括紫檀、黄花梨、铁梨木、鸡翅木等。当然,也包括以红酸枝为主的红木家具。”除了硬木家具外,故宫还藏有一部分漆木家具,漆木家具是指在木胎的外表上施加各种髹饰工艺制成的家具,这种类型的家具在中国的流传时间十分久远,“在马王堆汉墓中就有出土。”

宋永吉告诉记者,硬木在中国家具中的使用要追溯到明朝中叶之后。郑和下西洋打开了海上的贸易通道,海外的木材陆陆续续来到了中原。“最开始,硬木是作为香料使用。比如,紫檀木可制成檀香,黄花梨又叫降香黄檀等。经过百年,这些木材逐渐风干,当时的匠人发现它们不仅木质细腻,还有奇异的木香,特别适合打造家具。于是,这些硬木就开始被用于大批量的家具制造。”

在硬木家具中,故宫的藏品又以紫檀木家具最多,所藏紫檀类家具多达2800多件。这与当时皇帝的偏好有关吗?宋永吉说,明代帝王喜欢黄花梨家具,而清代宫廷则主要使用紫檀木家具,这是很多因素造成的。首先,在明代的时候,建筑物的窗户还没有玻璃材质,使用的都是窗户纸,所以室内光线较为昏暗,“家具使用颜色稍浅的黄花梨材质,容易让屋子里显得更加亮堂一些。”而清代到了康熙年之后,宫廷建筑开始使用平板玻璃作为营建材料,玻璃替代了过去的窗户纸,房屋室内光线更充足了,因而颜色深沉、颇具天子气势的紫檀家具成了皇宫家具的首选。

其次,古代皇帝讲究五行之说,“现在,在社稷坛我们还能看到当时代表东南西北中五方的五色土。其中,黄色土居中,代表着最高统治者居于核心地位。”因此,明代的皇帝喜欢选用具有象征意义的黄色材质来制作家具。而清王朝起源于北方的白山黑水之间,玄色代表北方的黑土地,为表不忘本心,清皇室更喜欢用颜色较为暗沉的紫檀木制作家具。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客观原因造成了清中期以后紫檀材质成了皇宫家具的主流。“清康熙到乾隆年间,是大兴土木的一段时期。紫禁城以外的圆明园、承德的热河行宫、紫禁城以内的外东路建筑都是这个时期兴建的。”宫廷建筑的兴建,造成与之配套的宫廷家具需求量激增,而明皇室崇尚的黄花梨材料在明晚期已近枯竭,这也是紫檀木材质在清宫家具中占据大半江山的一个主因。

为什么

富察皇后陪嫁百宝柜

没有放在婚房重华宫

在位于南大库的故宫家具馆中,有一件颇具传奇色彩的展品——黄花梨百宝嵌番人进宝图顶竖柜。“这件家具有什么特别呢?主要是因为与其他宫藏家具相比,它的宫廷味儿没那么浓。在图案、纹饰上,没有宫廷家具常用的云龙纹,反而充满了民间艺术的风韵。”

为什么说这件大柜风格上充满了民间意味呢?可以看到,柜面用各色叶蜡石、螺钿镶嵌出各种人物、异兽、山石、花木,上层是《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封神演义》等题材的历史故事画;下层则是牵着异兽从东南沿海前来进贡的藩属国使节,称“番人进宝图”;柜肚则是“婴戏图”。

这件因题材庞杂、风格民间而显得与众不同的家具,还有一段颇为传奇的“身世之谜”。“根据文献记载,在乾隆皇帝还在当皇子时,与富察皇后大婚,富察皇后的陪嫁里就有这么一件大柜。”按历史记载的说法,这件陪嫁大柜当时应该摆放在乾隆皇帝大婚后居住的重华宫,“富察皇后病逝后,乾隆悲痛欲绝,为怀故人,曾下令要求重华宫的摆设原封不动、保持原样。”然而,目前重华宫应该摆设这件家具的位置,却陈设着一件明显不够级别的楸木大柜,“这是十分不合常理的。”

比对故宫藏品档案,这件大柜确实是清宫旧藏的“故字号”。因此,不少故宫专家推断,这应该是当年富察皇后大婚时的那件嫁妆。至于为什么没有摆设在当年的“婚房”——重华宫内,“有可能在乾隆登基后,富察皇后移居长春宫时,这件大柜就已经随之换了地方。之后几经辗转,尘封在了故宫的文物库房。”

为什么

清代皇帝复原复用

早已消失家具样式

“从古至今,许多家具类型都在历史中消失了。不过,清朝虽然是少数民族统治,但帝王以真龙天子自居。为表身份‘正统’,清代的皇帝在许多方面都对汉文化表现出高度追崇,这种尚古的情结也体现在了当时的家具上。”家具馆的展厅里,一件小巧的清金漆三足凭几就颇有故事。这件凭几呈弧形,背面和正面都有金漆浮雕的龙纹,分成三格,刻画有象牙的苍龙教子图。宋永吉告诉记者,凭几这种造型十分独特的家具,是在趺坐时放在膝前,供皇帝凭靠用的。

宋永吉介绍,这种凭几大约出现在西周时期,只不过在周天子使用的时候,还是直梁的。最早的出土文物见于战国时期。“那时凭几只是用来给周天子支撑胳膊用的,后来样式发生了变化,变得带有弧度。随之发生改良的还有功能,不再只起到支撑作用,还可以斜倚、凭靠。”此后,凭几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南京就曾出土过六朝时期的陶制凭几。”不过,一直改良、应用到了宋朝后期,凭几就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到了清朝,清代的皇帝为了“发怀古之幽情”,也为了借周天子的“光”表自己的“正统身份”,于是又复原并复用了这种复古的家具样式——凭几。“比如,在民国年间一部反映清代帝后起居、典章制度、清宫机构及宫殿园囿的书籍——《清宫述闻》中曾记载,乾隆皇帝每年春季和秋季都要两次到文华殿给大臣讲经,讲经的过程中就会使用这种凭几。此外,在清康熙帝和乾隆帝的画像中,我们都能看到这种家具。”宋永吉告诉记者,凭几在故宫的家具类藏品中有两件,在南大库家具馆展陈的这一件是康熙年间制作的传世精品。

为什么

雍乾两帝亲自参与

宫廷家具设计制作

在不久前公布的故宫今年的部分展陈计划中,南薰殿的开放也赫然在列。故宫家具馆的一期工程目前已面向公众开放,主要展陈的是康雍乾三朝的精品家具;二期工程则主要为仓储式展陈。而作为家具馆三期工程的南薰殿始建于明代,过去是陈列历代帝后御容画像的场所,今后将作为“明式家具馆”与南大库的“清代宫廷家具展览”一同构成明清宫廷家具展示的完整系列。

“这里要给大家解释一点,明式家具等同于明代家具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宋永吉介绍,明代家具强调的是年代,而明式家具则是一种风格。事实上,从明代开始,一直到康熙年间,宫廷家具一直都是明式风格。“这是由于康熙帝及其前代的清帝疲于应对王朝前期的战火,并没有过多的精力放在宫廷家具的样式改造上。之后的雍正帝和乾隆帝,对于宫廷家具则十分上心。作为经国大事器用,家具的设计、制作此时都要经皇帝本人亲自指导和监督。”尤其是雍正帝对家具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谓清式家具的开创者。雍正帝认为,明代的家具类型不分宫廷和民间,这一点跟皇家的“天子身份”不匹配。于是,他决定自己打造一种能够体现皇权的风格——“内廷恭造之式”。这是一种什么样霸气的风格呢?从历史的记载中可见一斑:雍正四年九月,郎中海望在做漆桌时,雍正帝叮嘱“腿子下截放壮些”;雍正六年二月传旨做数张漆桌时,要求“其底板做重些”;雍正十年七月照做二张“黑洋漆画洋金花八足香几”时,要太监传旨:“其足要做粗些”。

“除了要派亲信之臣掌管家具制作外,有不少家具的款式甚至是皇帝亲自参与设计的。”比如,故宫的文物库房里就有一座看上去“矮人一截”的紫檀缂丝小宝座,非常与众不同。“据内务府档案载,雍正四年五月十二日,太监王安传旨,‘着做船上用的矮宝座一张,钦此。’就是雍正帝亲自命人‘往矮里做’的。宝座的造型、装饰与档案记载完全一致,应为内务府造办处所制。用途是,安置在出巡所用的船只上,由于外形较矮,所以重心比较低,遇到颠簸,晃动的幅度就会相对小许多。”

来源:北京晚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故宫家具馆现存6200多件藏品 讲述鲜为人知的宫廷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宫·新刊丨故宫新文化空间营造的背后故事

宫·新刊丨故宫新文化空间营造的背后故事

吴昌硕,家具,清明上河图,特展,空间,齐白石,体验馆,故宫博物院藏,书画,新书,陈设,刘丹,窦文涛,聂卉,赵孟,书画篆刻,清代宫廷,故宫博物院,文华殿,重点,高科技,互动艺术,南薰,吴克敬,唐克扬,宋永吉,张志辉,张择端,有才,毛翔

2016-09-12 #长篇故事

故宫宫廷历史研究专家:真实的宫廷故事比电视剧狗血

故宫宫廷历史研究专家:真实的宫廷故事比电视剧狗血

鬼子,全能王,小伙,涂磊,宫廷,我军,狙击手,视频,重庆,飞机,谢谢你,颜值,宇哥,宋丹丹,频道,友情链接,保安,事实,中国,人文,剧情,公众,凤鸣,功高,故宫,夫人,大放送,大姐,声明,四川

2020-07-16 #经典故事

故宫影视化 厚重的宫廷文化转变为国潮新宠 这样的故宫你爱了吗

故宫影视化 厚重的宫廷文化转变为国潮新宠 这样的故宫你爱了吗

故宫,文化,大众,节目,观众,历史文化,产品,传播,在我们,历史,年轻人,平台,影视作品,故事,文物,文化内涵,主题,形式,快节奏,微博,情怀,综艺,时代,群体,视听,责任,发展,合作,工作,审美

2013-05-04 #长篇故事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重点记录了故宫书画 青铜器 宫廷钟表 木器 陶瓷等领域的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重点记录了故宫书画 青铜器 宫廷钟表 木器 陶瓷等领域的

儒家思想,儒家,网友,小人,文物,传统文化,材料,准则,创造性,女子,思想,文明,文化,才能,故宫,文物修复,子为先,单霁翔,孔圣,时迁,故宫博物院,教育所,生活故事,美国众议院,以和为贵,仁义,中华文明,书画,人民,时代

2009-07-13 #短篇故事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重点记录了故宫书画 青铜器 宫廷钟表 木器 陶瓷等领域的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重点记录了故宫书画 青铜器 宫廷钟表 木器 陶瓷等领域的

文化,传统文化,文化交流,材料,中国,国家,平安夜,我国,民族,习近平,民族文化,中越,总书记,原生态,文物,知识,越南,传播,都会,佳句,人们,人民,华章,内涵,创造性,外来文化,思想,广西,故宫,文明

2011-07-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故宫不仅有文物还有猫咪 200只宫廷御猫 日夜巡逻紫禁城

故宫不仅有文物还有猫咪 200只宫廷御猫 日夜巡逻紫禁城

故宫,猫咪,宫廷,工作人员,都会,流浪猫,猫咪们,博物馆,办公室,文物,游客,老鼠,食物,生活,帝可,好的,护卫队,故宫博物院,中国,一面,世界,人们,五大,作用,册子,北京,历史文物,历史,宝藏,名字

2009-02-07 #短篇故事

故宫珍妃井的背后 原来还藏着这段宫廷烈女的故事

故宫珍妃井的背后 原来还藏着这段宫廷烈女的故事

珍妃,慈禧太后,光绪帝,光绪,崔玉贵,北京,故宫,水井,洋人,瑾妃,井边,八国联军,太监,宁寿宫,时候,服装,皇宫,皇上,一行人,井口,乐寿,寿加恩,恪顺皇贵妃,李鸿章,王载,那得,隆裕皇后,右侍郎,向西,新贵族

2008-10-23 #故事阅读

李子柒与故宫食品联名苏造辣酱 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宫廷风味

李子柒与故宫食品联名苏造辣酱 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宫廷风味

辣酱,李子,视频,口味,说是非,内容,宫廷,美食,配方,历史文化,短视频,要知道,程汝明,一直流,不一样,好的,小乡,真实生活,都会,这都,朋友,历史感,代表,人生,东西,偶像剧,先生,历史,城市,古装

2018-02-03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