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零死亡 零感染 零事故 零投诉 零复发!中国最年轻的国家救援队(宁夏)武汉战役43天纪实

时间:2013-04-28

第二天前往武汉东湖方舱医院的路上,发现原本热闹的城市像被封印了一般寂静

提示:本文共有 29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医师报》融媒体记者 张玉辉

那天的武汉特别湿冷,凌晨12点到达天河机场,瞬间感觉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大家下意识地把口罩捏紧,不敢大口呼吸。

第二天前往武汉东湖方舱医院的路上,发现原本热闹的城市像被封印了一般寂静。

这个场景令每一位支援武汉的队员,心里打了个寒颤。在这个看不见敌人的战场,对于副队长陈中伟来说,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把我们这137名队员完好地交还给他们的家人!

日前,《医师报》直播中心连线宁夏支援湖北第二批医疗队时,回忆起驰援武汉43天的经历,陈中伟和队友们既感到庆幸又觉得后怕。

访谈嘉宾

陈中伟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宁夏)副队长,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务处副处长,急诊科副主任

张志远 宁夏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院内感染科主治医师

冯 珂 宁夏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杨生平 宁夏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中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朱 固 宁夏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护士

开舱前半个小时,防护服到位

2月4日凌晨抵达武汉,短短几小时后的2月5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宁夏)就接到紧急命令:两天后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收治第一批患者。

“2月5日第一次入舱熟悉工作环境,感觉来到了一个仓库,乱!”朱固回忆。

地上堆满了各种物资,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病床虽然已经就绪,但床位还没有进行分区和编号!回想起来那天的情形,陈中伟最担心的是:2天后能不能顺利开舱收治第一例患者。

当时,武汉防护物资不够充足。据冯珂介绍,“百姓的口罩重复使用一个礼拜才会替换,外围医务人员一个N95口罩,2~3天能更换一次就是奢侈了!”两天的筹备时间里,院感组队员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口罩标准不一致,让医务人员对防护用品快速上手的难题。

通过各个部门协调、院感组严格把关口罩标准、护理人员将所有的物资分门别类,摆放整齐之后,终于越来越接近开舱要求。

“开舱前一个小时,医务人员的防护服还没有完全到位!舱外等待住院的患者已经慢慢多了起来。”杨生平说。在开舱前半个小时防护服终于交到了医务人员手中,保证了顺利开舱。

“我清楚地记得2月7日开舱那天,窗外飘着细雨,零上6℃的气温,却感到非常冷。患者拎着大包小包陆续从各个社区来到方舱医院门口,速度慢但有序,没有吵闹,没有拥挤,大家都耐心排队做预检分诊。”陈中伟说。

难题一个接一个

平时在医院里,一名医生每日接诊40名患者就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而在方舱医院,5名值班医生需要管理的是400多名患者,光每次查房就需要2-3小时!还需解答患者问题咨询、处理医嘱、应对突发状况等……开舱后,一系列的医疗问题扑面而来。陈中伟告诉记者:“工作量大、压力也大,人员紧张,仅排班问题就快要被难倒了。”

每位值班医生查房后,要及时处理医嘱、记录病程,还要随时处理突发情况,大家在医疗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协作、互相配合,高效有序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方舱医院的168名医生来自全国8支国家医疗队及6支地方医疗队,专业不同、水平不一,怎么在短时间内通过磨合做到一盘棋、同质化管理,让所有医务人员对新冠病毒诊疗保持一致认识,这又是摆在陈中伟他们面前的难题:“仅仅吃什么药、用什么量,何时做核酸,何时做CT,就是这些基本的工作就花费了大量的心力。”

工作中也不乏有小惊喜:除了每天繁重的工作外,消毒是一道保证方舱所有人员安全的必要程序,可别小瞧了这项工作,这可是一项脑力劳动加体力劳动结合的活计,“当我穿着防护服,艰难地抱着沉重的消毒盒时,警察、保洁人员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抱起消毒盒就往上抬,也不管是否刮破了自己的衣服,只是对我说:你们工作一天都这么辛苦了,这些事交给我们!”这让朱固深受感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方舱里的工作终于井然有序地开展起来,大家除开展就诊工作外,还及时交流诊疗经验,一有时间就忙里偷闲跑去病房看望患者。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消息的传来让陈中伟惊出了一身汗,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两名队员出现了发烧咳嗽的症状!

救援队会每日例行队员检测体温并统一上报。在一天的常规检查中,两名队员体温异常,再测,依旧是发烧。无奈,医疗队立即安排对两名队员进行核酸检测、CT检测,尽管是阴性,但仍然不敢掉以轻心,采取单间隔离措施。那段时间过得特别慢,陈中伟和队友都担心,万一队友感染了可不好。一周后再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时,大家才舒了一口气。

在疫情肆虐的武汉,真是一床难求,对于患者来说,能进入方舱医院,就好像看到了生的希望。冯珂还清楚地记得:方舱医院开舱不久,有一位患者氧饱和度一直处于92%-93%,按要求应该转出方舱医院到重症定点医院进行治疗,但由于床位紧张,不能在第一时间协调好,“我就在患者床边陪同观察两个多小时,并积极采取对症治疗,氧饱和度达到了95%,得以继续留在方舱医院接受后续治疗。”

这天,方舱医院里来了两位90来岁的患者,病情比较严重,不符合收治标准。“我们真的没有地方可去,帮帮我们吧。”两位老人眼里充满了无助,对杨生平说。“其实当时我也很忙,但实在不忍心看着一对老人孤独无助。我一次次打电话给指挥部,在指挥部的协调下,找了好多家医院,终于为两位老人找到床位,得知能够转院消息的那一刻,两位老人泪奔了,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看着两位老人被车子接走,心里别说有多开心了。” 杨生平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很是感慨。

正当大家想松口气的时候,舱内一位60多岁的患者,突然出现心脏不适。“我们赶到时,患者的心脏骤停了,我马上会同护士,对这个患者进行了持续一个多小时的心肺复苏,最终这个患者恢复了心跳,重症车辆把他转到其他医院进行救治。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好在难题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解决。”杨生平说。

国家紧急救援队(宁夏)合影

总结传递经验也是一种收获

疫情在一步步得到缓解,方舱里的患者也逐渐减少,从患者没有床位可住,到后来三舱合并,仅用了20天时间,“变化太快,刚开始感觉支援结束遥遥无期,没想到这么快就结束了,仿佛是一夜之间的事情!”说起这些,杨生平直说这一刻真的感觉到了祖国的伟大。

3月17日,结束43天的支援武汉抗疫,宁夏支援湖北第二批医疗队踏上了返程的道路,大家拍照留念,欣喜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平时严肃的陈中伟,这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时的他比团队里的任何一个人都感到轻松:因为他终于能够实现将队员完好带回家的承诺了!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亲临战场,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赶上这样历练的机会。陈中伟告诉记者:“回到宁夏,作为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医生、老师,我们有责任对抗疫经验进行总结、交流。3月初,我们给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临床毕业生做了一次线上交流,还与意大利第一医疗中心开展了一次三个小时的线上抗击新冠疫情的工作交流,对他们提出的12个问题一一做出解答。能把我们的救治经验、体会传递给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这次支援武汉抗疫行,对于2019年12月24日刚刚通过国家审核的最年轻的国家救援队(宁夏)来说,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实战,圆满的完成了抗疫救援任务,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进驻人员零投诉、治愈人员零复发“五个零”的目标。经此一战,救援队队员不仅丰富了临床救援经验,更磨练了自身意志力,也更好地理解到什么叫:生死之交的战友!

#医师报超能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零死亡 零感染 零事故 零投诉 零复发!中国最年轻的国家救援队(宁夏)武汉战役43天纪实”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宜宾煤矿透水事故13人“绝地生还” 重庆救援队讲述幕后故事

宜宾煤矿透水事故13人“绝地生还” 重庆救援队讲述幕后故事

救援,矿工,大队,松藻,矿井,穆安,救援人员,事故,巷道,指挥部,情况,记者,透水事故,一侧,任务,奇迹,好消息,才能,新闻,星夜,水泵,集团,管道,被困者,设备,货车,队伍,重庆,重庆晨报,队员

2012-04-11 #故事会

天纪94:蹇卦:君子进退两难之时 顺时而动 量险而行

天纪94:蹇卦:君子进退两难之时 顺时而动 量险而行

播放器,下拉,客户端,向右转,炫彩,画面,高清,进行中,向左转,视觉盛宴,画面尺寸

2020-07-27 #小故事

詹姆斯24+11三分钟导7分杀死比赛 奇妙9分钟380天纪录揭隐患

詹姆斯24+11三分钟导7分杀死比赛 奇妙9分钟380天纪录揭隐患

詹姆斯,马斯,骑士,韦德,优势,篮板,控球,进攻,大帽,关键,个人,度角,球队,纪录,领先,弗莱,上半场,生涯,比赛,防守,造犯规,何去何从,水清清,乐福,克劳,克劳德,劳德,托马斯,特里斯坦,科沃尔

2019-09-06 #小故事

2019年全国应急管理工作综述:用汗水浇灌收获 以实干笃定前行

2019年全国应急管理工作综述:用汗水浇灌收获 以实干笃定前行

应急管理,应急,体系,管理部,救援,救援队,事故,灾害,力量,国家,能力,工作,安全生产,中国,习近平,一年来,和能力,现代化,全国,危化品,应急救援,我国,领域,队伍,总书记,综合性,责任,部党组,部门,执法

2013-08-13 #短篇故事

19岁志愿者离世 他刚刚完成了最后一次救援

19岁志愿者离世 他刚刚完成了最后一次救援

杨政,救援,志愿者,蓝天,救援队,对社会,不幸,好人,勇气,弋阳县,年华,戏子,离世,发生交通事故,很多人,救援任务,是一名,曹溪,比那,人民医院,事实,专业,世间,中文名,事业,交通事故,事故,事情,信息,作秀

2016-05-10 #短篇故事

野外河道 池塘事故多发 青岛下发防溺水预警通知

野外河道 池塘事故多发 青岛下发防溺水预警通知

孩子,防溺水,学生,工作,悲剧,池塘,溺水者,救援,青岛,市教育局,事故,学校,高玉,救援队,半岛,记者,情况,教体局,教育部门,施救者,红十字,通知,安全月,国务院,委员会办公室,事件,出去玩,家长,安全隐患,平度市

2016-08-10 #故事大全

海底84米的救援队:在飞驰车流中抢险

海底84米的救援队:在飞驰车流中抢险

隧道,救援队,应急,车辆,队员,救援,韩啸,海底隧道,拖车,事故,师傅,杜师傅,胶州湾海底隧道,交通事故,位置,车流,海底,时间,青岛,应急处置,班组长,队员们,青岛胶州湾,在海底,长和,主要职责,专业,专业技能,交接班,发动机

2015-08-21 #故事阅读

营口博爱志愿者 开展国际志愿救援行动……

营口博爱志愿者 开展国际志愿救援行动……

志愿者,平台,王永,救援队,老挝,应急救援,救援,博爱,营口,工作,萨南,老挝政府,志愿,指令,活动,协作平台,是一名,走出国门,桑南,中国人民解放军,名志,新境界,事故,临场经验,数人,信息,人民,列车,军方,儿童心理

2008-04-21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