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诗意崂山|生在山海边 活在故事里的崂山民间文化传承者

时间:2013-05-03

那时的精神食粮,来自夏夜乘凉的场院里,冬天滚烫的炕头上父亲满肚子的故事、老人们那些脍炙人口的瞎话,在他心里埋下了民间故事的种子

提示:本文共有 208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生活在崂山的山海边,与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相伴,眼前是风景,心中是诗意……

作为土生土长的崂山人,出生于60年代的王明伦,童少年时代唯一的文化生活是大约一个月才能看上一回的露天电影。那时的精神食粮,来自夏夜乘凉的场院里,冬天滚烫的炕头上……父亲满肚子的故事、老人们那些脍炙人口的“瞎话”,在他心里埋下了民间故事的种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以县为单位开展了“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民间故事、民间谚语、民间歌谣)”的搜集整理工作。

王明伦当时虽然只有20出头,却已在崂山文学界崭露头角,经常在《海鸥(青岛文学)》《青岛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因此被县文化部门点名参与这项工作。采风队员在著名民间文学家张崇纲老师的带领下,风餐露宿,走村入户,先后进行了26次集中采风活动,足迹遍布当时崂山县十三个乡镇的628个村落,采访对象达2000多人。

▲与著名民间文学家张崇纲老师在雕龙嘴采风合影

因为热爱,当时在镇文化站工作的王明伦,在积极搜集整理的同时,还利用熟悉本地风土人情的优势,带领从省、市下来采风的民间文学专家,深入村庄走访调查,挖掘各种民间文学素材。由于当时交通住宿不便,王明伦就将他们请到自己家里吃住,与各位老师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民间文学事业上受益匪浅。

▲90年代在太清宫采风时合影

▲90年代在大管岛采风时合影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从1980年开始到1992年结束,历经十三年的风雨历程,也见证着崂山的变化之美,采风队员们共搜集到了5500多个民间故事及大量的民间谚语、民间歌谣。先后出版了以《崂山民间故事全集》为代表的数十本作品集,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与采风队员搜集整理出版的部分民间文学作品

1989年,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和青岛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相继成立,王明伦均作为首批会员被吸收入会。2000年,崂山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首个“民间文学之乡”,王明伦是绝对的“有功之臣”,应邀参加庆祝大会,并得到崂山区委、区政府的表彰。

▲崂山区庆祝大会邀请函

▲1985年 参加青岛市青年作家协会成立大会合影

因受时代和条件所限,当初所整理出版的资料只是崂山这座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内容,更多的“宝藏”还淹没在民间默默无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化宝藏在慢慢流失。为了继续抢救发掘崂山的传统文化,王明伦忍痛放弃了自己已颇有成就的散文诗、散文创作,将主要精力转移到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上来。并把成果在各媒体刊发,以此来弘扬优秀民间文化,教育子孙后代不忘传统,记住乡愁。

▲刊发在媒体报刊上的部分作品

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搞民间文化研究,必须做到腿勤嘴勤,不耻下问,为此王明伦总是本子和笔不离身。他搜集整理的《崂山地区渔民日常生活习俗与禁忌》和《崂山地区渔民打渔历史探源》,每篇文章虽然只有几千字,却先后调查过中韩、沙子口、王哥庄街道的数十位老渔民,前后用了十余年时间方才完成。

数十年来他几乎跑遍了崂山,无论是去山乡还是渔村,他都会主动与那些上了年纪的老者搭话,在拉家常的过程中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传说。

写作《消失的登灜梨雪》时,为做到内容翔实,还原历史,他在访问多位当年亲历者的同时,还查阅了数十本(篇)文史资料,从古人的诗文中寻找蛛丝马迹。

文章面世后,《青岛画报》《半岛都市报》《青岛文旅》等多家媒体纷纷刊发,青岛电视台也以此文为蓝本拍摄了专题片。而《崂山地区胡三太爷民间信仰调查》更是费尽周折,他放弃正月间与亲友团聚的机会,自己开车四处奔波,逛庙会、进渔村,历时一年多的时间,最终整理出15000多字的调查材料,填补了崂山民俗文化在这方面的空白。

如今,作为崂山民俗文化专家的王明伦,多次在央视和市、区电视台的节目中进行讲解,让更多人深入的了解海上仙山的底蕴与这片山海背后的人文历史。

▲在电视台录制的节目中进行讲解

在他数十年间所发表的近200万字的文学作品中,崂山民间故事、崂山人文历史、崂山风景风物、崂山乡情民俗方面的文章便占了一半。其作品先后被收入《崂山民间故事全集》《青岛海洋民间故事》《青岛六十年文学作品选》《青岛散文选》《青岛诗选》《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精选》《中国散文诗一百年大系》《中国当代爱情散文诗金典》等书及各种年度选本,并与人合著有诗歌散文集《琴屿海风》。

▲作品被收入图书和选本中

在笔耕不辍的同时,王明伦还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从事剪纸创作。2018年8月,他参与筹办的由数十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参加的“崂山区民间艺术邀请展”,获得各界一致好评。

▲2017年,参加山东省民间艺术博览会

▲2018年,参与筹办“崂山区民间艺术邀请展”

王明伦与崂山剪纸传承人苏霞合作的19.49米大型剪纸长卷——《砥砺前行七十载,日新月异大崂山》,先后在崂山区政府行政大楼及山东省内巡回展出,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巨幅剪纸《众志成城战疫情》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等数十家媒体刊发,并分别获得山东省和青岛市非遗中心“抗击疫情优秀作品奖”。

▲2019年,与崂山剪纸传承人苏霞合作大型剪纸长卷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诗意崂山|生在山海边 活在故事里的崂山民间文化传承者”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王明伦:崂山民间文化的传承者

王明伦:崂山民间文化的传承者

崂山,传承者,民间文化

2020-05-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诗意崂山|我的老相机:景区第一代摄影人的故事

诗意崂山|我的老相机:景区第一代摄影人的故事

崂山,相机,行业,业务,八十年代,冲印,合影留念,富士,彩色照片,技术,老朋友,游客,照相馆,照片,生意,辈子,服务,和珍,太清,张相,柯尼卡,照成,甘光,邓小平,雅西卡,在室,和实,和美,好的,崂山太清宫

2012-11-20 #长篇故事

崂山小渔村 如梦山海间

崂山小渔村 如梦山海间

崂山,大海,石头,崂山茶,村民,海湾,老子,小渔村,名字,房子,海风,茶树,青山,山海之,山坡上,崂山景区,一面,仙人,人们,公路,先祖,土地,家长,山坡,山路,山顶,年间,村庄,梯田,渔村

2012-12-31 #经典故事

随手拍:雾中游崂山 感受仰口景区的山海风光

随手拍:雾中游崂山 感受仰口景区的山海风光

崂山,大雾,风景,影响,寿字峰,仰口景区,胶东,仙山,中游,先生,位置,场景,图片,半山腰,山顶,山海,对面,岛屿,网友,旅途,特点,海岸线,景区,景点,样子,海湾,真面目,缆车,青岛,节奏

2008-11-09 #经典故事

青岛崂山区委党校深入开展“三述”激发党员新活力

青岛崂山区委党校深入开展“三述”激发党员新活力

活动,区委党校,党支部,故事,主题,党员,党课,疫情,防控,战略,水平,精神,组织,社区党建,专题,党校,典型,同志,团队,崂山区,山海,青岛,社区,课程,质量,资源,高品质,供给,培训,工作

2009-07-18 #故事阅读

少儿国学《山海经》

少儿国学《山海经》

山海经,书院,想象力,少儿国学,杨春,孩子们,天文,气息,课程,远古文明,和奇珍,古神兽,曾参,穷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本课,专家,国学,体验式,传承者,先民,四大,典籍,凤凰,创造力,古代文学,...

2020-06-20 #小故事

少儿国学《山海经》

少儿国学《山海经》

山海经,书院,想象力,少儿国学,杨春,孩子们,天文,气息,课程,远古文明,和奇珍,古神兽,曾参,穷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本课,专家,国学,体验式,传承者,先民,四大,典籍,凤凰,创造力,古代文学,...

2020-07-07 #故事会

少儿国学《山海经》

少儿国学《山海经》

山海经,书院,想象力,少儿国学,杨春,孩子们,天文,气息,课程,远古文明,和奇珍,古神兽,曾参,穷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本课,专家,国学,体验式,传承者,先民,四大,典籍,凤凰,创造力,古代文学,...

2020-07-18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