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同时涵盖三个节日习俗的清明节

时间:2013-05-22

历史传承中,它不仅包含了三个节日的习俗,而且又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传统节气,同时兼具人文和自然双重含义

提示:本文共有 179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节日极为特殊。历史传承中,它不仅包含了三个节日的习俗,而且又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传统节气,同时兼具人文和自然双重含义。这个节日,就是与端午、中秋、春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被列为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的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历史极为悠久的传统节日,起源于上古时代的春祭习俗。四月五日春祭这天,举国民众不论尊卑贫贵,都要去祠庙祭祀宗族共同的祖先,或去祭拜、祭扫先祖的坟墓。以此表达对先祖荫庇、养育之恩的感激。同时祈求先祖佑护福祉,对后代进行孝道教育。春祭习俗对增强家族凝聚力、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无比巨大。几千年中,华夏文明几经摧折终归屹立不倒,传统习俗功不可没。今天,每逢清明,城市的陵园和乡村的墓地到处都是手捧鲜花追悼、燃烧纸钱哀思的人群。“追思先祖、祈愿求福、弘扬孝道”,依旧是人们举行仪式的初衷。清明习俗虽历经几千年断续但存留至今。

后代人既传承了这个节日又有所演变。祭祀日被拓展为“前三后四”,即四月五日前三天、后四天均可祭祖扫墓。清明节由一天演变成了一段时期,这既为清明节增添“踏青游赏、亲近自然”习俗创造了条件,又为清明涵盖了寒食节、上巳节的习俗打下了奠基。

寒食节和上巳节与清明同为历史悠久的上古节日。寒食节在冬至日后第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两天。上巳节在阴历三月初三,也在清明前后。因清明节前后延长为一周,恰巧包括了这两个节日,寒食节和上巳节就逐渐被人们所淡忘,节日风俗也被清明节所收纳。

寒食节的起源有个广为人知的传说。晋文公重耳称帝之前有段流亡的历史。流亡途中饥饿难忍,随从介子推割腿上肉烹食进献。成为晋文公后,重耳论功封赏却独忘介子推。介子推心寒,隐居于绵山脚下。在重耳带人寻找时背老母躲进大山。重耳无奈叫人放火逼迫介子推出山。最终,重耳找到的只是介子推烧焦的尸骸和一只让他痛心大呼“足下”的木屐。重耳悲悔之余,命全国百姓这天不许生活做饭,只许吃冷食。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来历是对远古“改火”旧习的沿袭。钻木取火时代,每个季节用不同的树木保留火种。《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也。”天干物燥,易起火灾,因此每年春始,古人要举行祭祀仪式,熄旧火,换新火。“改火”期间,禁止百姓生火做饭,只许吃冷食。最初的寒食节长达百日,又叫“禁烟节”,民间不堪其苦。现在,北方春季山林也都设有防火期。防火期内,山林景区闭园谢客。因闭园时间不统一又不能广而告之,很多游客也深受其害,兴冲冲驾车远程奔袭去踏春却被防火禁令拒之门外。

上巳节在每年的三月初三。祓除畔浴、曲水流觞,祭祀宴饮是其主要风俗。春归伊始,万物更新,人也要用全新面貌迎接新春。百姓们要去河边沐浴,清洁身体。这个仪式称之为“祓禊”(音伏细)。以此消除疫病隐患并求神祈福。祈福毕,可席地宴饮,亦可做“曲水流觞”的游戏:众人沿河而坐。在上流木盘中放置酒杯。木盘顺流而下,停在谁面前,谁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曲水流觞既是游戏又是祈福仪式。

寒食节的冷食习俗至今已被淹没,而上巳节的沐浴、祭祀、宴饮习俗在我国南方还虽隐时现。傣族的泼水节与上巳节就有着一定的渊源。而在北方,清明时节还时有“雪纷纷”景象,无法郊外踏青。河畔沐浴、曲水流觞更是不可能做到的,寒食也会伤身体。因此,清明的习俗就只保留了“祭祖”和“宴饮”。带着孩子追思先祖回来,做上一顿美餐,把所有的情结都倒进酒杯一饮而尽,也不失对清明节最好的交待,也不失对春天、对日子、对生活最好的祈愿!

除了传统节日,清明还是节气。“……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北方“二十四节气歌”中,清明伊始耕垄播麦。“陌上闲新麦,伤魂祖墓前”。祭祖祈福完毕,播上春天种子,精心呵护,静待秋日收获。毕竟,生活离不开祖先的佑庇,更离不开勤劳!

今年清明,哈尔滨最严的“烧纸”禁令出台。文明祭扫已是众望所归、大势所趋。我想,我们的祖先也更愿意看到他们的后代子孙生活在碧水蓝天之中。

【作者简介】窥谷客者,龙江人氏。幼顽劣,幸得祖父严教。承家学渊源,蒙名师点化,学成于师范大学。杏坛执教廿载,芬芳桃李无数。不惑之年,厌世俗名利之扰,慕山水田园之乐。纵马龙冮,遍寻桃源之趣,怀家乡扬名宿愿;信笔华夏,尽享舌尖之味,抱文化传承宏志。含英咀华,会文字之妙;乐山悦水,见愚庸之髓。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同时涵盖三个节日习俗的清明节”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清明节:礼敬祖先祭奠英烈 唯一一个由节气演变成节日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礼敬祖先祭奠英烈 唯一一个由节气演变成节日的传统节日

节日,踏青,寒食,禁火,节气,二十四节气,寒食节,放风筝,拜扫,习俗,十分重视,国家,墓祭,庶民,日期,晋国,晋文公,极盛,民俗,物候,百姓,狂欢节,蹴鞠,重耳,风俗,变化,活动,是我国,清明前后,乐之风

2020-08-24 #长篇故事

清明节简史:如何从节气“进阶”为重要节日?

清明节简史:如何从节气“进阶”为重要节日?

人们,习俗,寒食节,节日,节气,踏青,上巳节,二十四节气,资料,传统节日,太阳,寒食,火种,禁火,风俗,活动,运行,中新网,习惯,内容,冷食,古人,放风筝,记者,民间,蹴鞠,风筝,有关,农历三月,等一系列

2016-06-14 #故事会

是节气也是节日 原来你是这样的清明节

是节气也是节日 原来你是这样的清明节

杜牧,节日,慎终追远,踏青,小长假,都会,三农,习俗,景象,作诗,大唐,家人,放风筝,气氛,活动,万邦治,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大特,孙菁,李隆基,朱元璋,黄慎,家和,人人,主流,万物,乡村,亲人,传统

2011-10-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清明节 既是“节气”也是“节日” 这里面有哪些文化内涵呢?

清明节 既是“节气”也是“节日” 这里面有哪些文化内涵呢?

人们,活动,习俗,祖先,柳枝,人类,先人,祖先崇拜,禁火,寒食,大自然,心理,民众,父母,观念,戴柳,上巳节,以此来,文化内涵,先民,文化,我国,节日,生命力,氏族,灾祸,生殖崇拜,男女,自然界,自然现象

2008-10-17 #短篇故事

清明节:我原来是个节气 你却给我安排个节日

清明节:我原来是个节气 你却给我安排个节日

寒食节,上巳节,节日,活动,人们,官方,寒食,柳条,踏青,功能,冷水澡,娱乐活动,日子,另一个,小寒食,杜牧,曹操,朱熹,三月三,北方人,放松一下,习俗,中国,传说,介子,伦理,关系,农历,卫道士,哭天喊地

2009-05-14 #长篇故事

一个集节气 节日 国家非遗于一身的传统佳节——清明节

一个集节气 节日 国家非遗于一身的传统佳节——清明节

寒食节,晋文公,重耳,寒食,中国,习俗,历史,节日,踏青,二十四节气,传统,代表,冷食,忠臣,汤氏,精神,节气,讨赏,改革,一个重要,前一日,这一天,于绵山,公率众,唐玄宗,常清,晋公子,汤若望,三月三,一直流

2012-07-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一个节气的逆袭上位――清明节的由来

一个节气的逆袭上位――清明节的由来

寒食节,节日,踏青,人们,寒食,上巳节,天气,节气,习俗,冷食,含义,名称,晋文公,物侯,特点,祖先,禁火,规定,诗句,重耳,风俗,有关,活动,游乐,清明风,清明寒食,晋公子,王维诗,白居易,道来

2012-01-13 #长篇故事

清明节由来 全国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 节气食物

清明节由来 全国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 节气食物

寒食节,戴柳,寒食,习俗,坟墓,先人,柳条,祖先,华人,地区,纸钱,习惯,人们,禁火,踏青,台湾,冥钱,晋文公,节日,男女,活动,人家,地方,坟头,墓地,妇女,风俗,马球,晋南,柳枝

2017-03-20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