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老太爷的春夏秋冬

时间:2013-05-30

我的老太爷生于什么时候不知道了,但去世的时候我才上四年级,那会刚刚开学,现在算起来,老太爷故去已经十八年了

提示:本文共有 20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老太爷,规规矩矩的应该叫“曾祖父”,而我的曾祖父,方言土语,喊了十几年的老太爷。我的老太爷生于什么时候不知道了,但去世的时候我才上四年级,那会刚刚开学,现在算起来,老太爷故去已经十八年了。这些年的光阴流逝中,老家里里外外都变了许多。我的初中一位同学曾经说过,一旦人死后,就会变成天上的一颗星星;我想现在老太爷就是天上的一颗星,永远守护着我的家!

听我家人说过,老太爷年轻的时候被日本鬼子抓去挖过战壕,后来的某一天,连我老太爷在内的那群勇敢的中国人在黑夜里偷偷跑掉了;然后众所周知,经过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十四年的抗日战争终于胜利了!

春天

春天的阳光那么灿烂,平静地照耀在广袤的农田上,老太爷开始了忙绿的一天,自家的农田被分割成一块一块的小区域;这一块种上青菜韭菜、这一块种上大蒜白菜、那一块再种上黄瓜丝瓜等等,田沿边缘插着几把葱,算是大功告成了。平时偶尔浇点水、除草施肥,乘着闲暇时间看看,蔬菜慢慢的长大,种的数量不多,可种类繁多,也算是一件又一件的新花样了。

有一块农田的斜坡部分靠着河边,那里有几年总是种上黄豆,快要成熟的时候,又偏偏下暴雨。河里的水漫出来,淹没了那一块的黄豆,等雨水退去,黄豆几乎死光,就这样连续几年,最后老太爷也不在那斜坡种黄豆了。

有的时候老太爷会拿把斧头去田里把那些木桩、树枝砍下来,把泥敲一敲,拿到门口晒一晒;碰到那些形状好一些的,老太爷会把木桩上碍事的边边角角砍掉,做成小凳子;其他的就是劈下来当柴烧了。

夏天

春天种的蔬菜基本成熟了,而夏天有当季的事情。印象中,老太爷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腌黄瓜:适当的时候老太爷会去一个亲戚家,每次回来都背着半蛇皮袋的黄瓜,大大小,形状各异。老太爷会先把黄瓜放到一个大盆子里面,一个个的洗干净,那些刺、泥土统统洗去。全部洗完之后,用刀把黄瓜竖着切成两半,掏去囊,黄瓜一个个平铺在缸内,撒上盐,找来一个木板盖上,木板上面用砖头压着。过几天之后,黄瓜没有了当初的水嫩,全变得软囊囊的,放在外面暴晒几天,腌制黄瓜算是告一段落了。

每到傍晚,一般老太爷会准备煮上一锅粥,放入一些粗粮,喝着粥就着那些瓜子,一天也即将结束。简单的洗个澡,搬把椅子,拿把蒲扇,坐在院子里乘凉吹风,偶尔扇一扇驱赶蚊虫,再唱上几句农谣。伴着黄昏,渐渐夕阳落下,晚风吹来,又是一个星光灿烂的夜空!

一切——晚安!

秋天

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大概是因为秋天到来了吧!

秋天是繁忙的,收稻种麦。以前到了农忙的时候,都会拿镰刀把稻子一束一束的割下,捆扎起来,然后利用打谷机使稻穗分离,前几年已经普遍使用收割机进行收割,方便多了。收好之后需要晒太阳,有的时候老太爷也会帮帮忙,翻动稻谷,晒得更均匀一些。

有些时候,老太爷会拿着镰刀去割棉花枝、黄豆枝等,甚至河边的芦苇也被割下,当作柴火烧。有时会拉着大车,去东大堆割一些芦苇回来,那这些芦苇就不是当柴烧了。用小刀刮去叶片,整理干净,经过老太爷几天的工作,会把芦苇编成农具,比如“洗锅把”、“竹笠”、“竹篮子”、“扫帚”、“簸箕”,还有一种是可以晒东西的农具,我们称之为“pa zi”。不得不说老太爷确实厉害,会编这么多种传统农具,现在还有谁会编这些农具吗?农村或许在一步步地消失了!

老太爷的那个房间外面始终挂着一束扎好的草帘子,帘子半卷着。家里人多次劝他,把帘子拿掉,老太爷不肯;万一哪天夜里下雨,这个帘子还可以挡雨。就这样的光景一直在持续……

冬天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古人已经暗示冬天是一个收藏的季节!往往冬天,外面白雪皑皑,老太爷的装束就是大衣、棉鞋、帽子,坐在门口晒太阳,享受一年四季中最惬意的光景!

一大早起来,天空还是飘着还是茫茫大雪,而地面已经积了很厚的雪,老太爷也会那把铁锹去把积雪铲掉。以前每年腊月末的时候,老太爷都会带去我爷爷家里看看,每到这个时候,我爷爷家都会蒸糕、做馒头包子,老太爷算是去“指导工作”吧,等米糕做出来之后,蘸着白糖吃几块。米糕包子蒸好了,也就意味着新年即将来临!

还有一些小时候的事情,经常听爸妈说起过。比如我爸爸去上班了,妈妈又去外婆家,如果不带我去,毕竟和老太爷从来没分家,就把我放到老太爷那里照料着,据说我老太爷抱着我,哄着,逗我笑。一般孩子都离不开妈妈,时间一长,就会哭,就会闹。我妈妈也说过,我会急匆匆地往家里面赶,往往骑自行车骑到西边的小桥上,就听见我的哭喊声,而一旦看见妈妈来了,立马就笑了。对于老太爷而言照料两三岁的我,也是一个“苦差事”,这样的事情我一直记得。记得那时的老太爷、记得那时的童年!

老太爷故去已经很多年了,而我写下这篇文章时,已经构思了大半年,不知道该如何动笔来纪念我的老太爷!前几天,家里装修,找出了很多老太爷用过的物品,比如“饭盒”、“身份证”、“缸”等等。这是老旧物品,见证了我的老太爷的年轻岁月,见证了曾经。现在只希望老太爷和祖奶奶在另一个世界过得依然很安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老太爷的春夏秋冬”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民间故事:九爷的千年人参

民间故事:九爷的千年人参

人参,孩子,老太太,老伴,千年人参,大夫,老头,妻子,夫妻,孙子,山洞,时候,药材,儿媳妇,儿子,大山,平台,日子,村民,祠堂,镇上,为了孩子,到一个,总算是,刘村,山下,段时间,下了山,小年份,网易

2020-05-22 #短篇故事

炮爷的故事

炮爷的故事

小儿子,曾志伟,蓝色,字体,故事,文章,遭报应,资产,吸毒,请您先,免费订阅,完全是,每天都有

2020-08-30 #经典故事

兔爷的传说

兔爷的传说

玉兔,兔儿爷,形象,人们,北京,瘟疫,衣服,兔爷儿,那可,那一天,传说,东西,一身,京城,人间,人儿,做工,俗语,农历,兔儿,嫦娥,女人,单挑,奶奶,少女,披挂,旗子,狮子,月宫,歇后语

2020-09-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炸街Yeezy& 侃爷的故事(下)

炸街Yeezy& 侃爷的故事(下)

2020-04-05 #经典故事

鑫爷的高压鱼头

鑫爷的高压鱼头

味道,手工面,鱼肉,他们家,还是挺,口感,还是很,于是之,招牌,分量,桑拿,端来,蒜蓉,鱼刺,黄瓜,大一,但同时,喜欢吃,拍黄瓜,是比较,比较多,确实不错,还算是

2010-10-28 #故事阅读

北京兔爷的传说

北京兔爷的传说

玉兔,兔儿爷,北京,老百姓,瘟疫,一身,兔儿,嫦娥,月宫,老北京,形象,传说,人们,京城,吉祥物,尊称,来历,百姓,衣服,老虎,京城内外,兔爷儿,十分难过,北京人,很多人,挨家挨户,安吉祥,家平,衣郎,那可

2020-09-25 #故事阅读

青龙山青龙爷的传说

青龙山青龙爷的传说

弹幕,倍速,全屏,高清,循环,字号,区间,洗脑,播放器,语言,类型,网页,行数,连播,速度,直播,不透明度,自动跳过,默认设置

2020-09-11 #故事会

人祖爷的传说:伏羲八卦新解!

人祖爷的传说:伏羲八卦新解!

伏羲,女娲,女性,人们,主导,人类,兄妹,夫妻,泥人,淮阳,男性,氏族首领,伏羲氏,宓羲,个头,一夫,个人,习俗,文明,国度,假说,优势,伴侣,八卦,发生地,史记,后代,小麦,地位,孩子

2018-07-27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