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他位列孔门十哲 才学不让子贡 却气得孔子骂出千古名句

时间:2013-06-04

他口齿伶俐,擅长辞辩,论学识论聪明程度不输子贡,可孔子却总是不太喜欢他

提示:本文共有 18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他叫宰予,也称宰我,鲁国人,字子我。

他口齿伶俐,擅长辞辩,论学识论聪明程度不输子贡,可孔子却总是不太喜欢他。如果说聪明分两种,一种叫大智慧,一种叫小聪明,那么善于经商的子贡是前者,宰我则是后者。孔子原本就不喜欢那种伶牙俐齿的聪明人,同样是聪明人,他喜欢子贡甚于宰我,并不仅仅因为子贡能赚钱,而是因为宰我实在不怎么讨人喜欢。

宰予像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 阳货》

宰我刚刚拜在孔子门下的时候,有一次和孔子讨论起守孝之礼的问题,他问:“一个人的父母死了,守孝三年,时间不是太长了吗?君子三年不习礼,礼义必定会毁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败环。一年间,陈旧的谷子吃完了,新的谷子又成熟了,钻木取火的木材换遍了,守丧一年也就可以了。”

宰我耍了个小聪明,他用孔子提倡的礼和乐来反驳同样是孔子提倡的守孝三年之礼,他说因为守孝会造成礼无人学,乐无人继,就差说“礼崩乐坏”了。

孔子一听就很不舒服,而且有种被将了一军的感觉,用自己提倡的来反驳自己,作为老师可是被噎得不轻。要知道孔子是最重礼的,却又不知从何处反驳,只得反问道:“只守丧一年,你内心安不安呢?”宰我回答说:“心安。”孔子说:“你既然感到心安理得,你就这样做吧。君子守孝期间,即使吃美味的食品,也感觉不到甜美,听到动听的音乐也感觉不到高兴,所以君子才不这样做呀。”

宰我退了出去,孔子说:“宰予不是个仁人君子啊!孩子生下来三年,才能脱离母亲的怀抱。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共同遵行的礼仪啊。“一方面孔子被学生为难,心里自然不痛快,另一方面更是对宰我的无情表示非常失望,从此便没有好印象。

除此之外,宰我经常在课上提一些刁钻的问题让老师哭笑不得。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

有一次宰我问:“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他会跟着下去吗?”

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这一次老师答得还算巧妙,另外一次可就活生生把老师逼出一身冷汗。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

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

这话一出孔子可是心惊胆战,这宰我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孔子一生的准则是“克己复礼”复的就是周礼。他生于春秋时期,对周王室的衰微,对诸侯王不尊周礼忧心忡忡。他最信奉周朝的那一套,宰我竟说周朝用栗子是使民战栗!不错,没有任何一个王朝的做法是完美的,即便孔子心中的朝圣地周朝也是一样,对于周朝末年的一些暴政孔子心里还是十分清楚的,他又没法反驳,只得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用一个“既往不咎”就搪塞过去了,孔子坦荡,但心里八成很不是滋味。

宰我聪明,但聪明反被聪明误,终于有一次让孔子抓住了把柄。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

宰我大白天睡觉,终于逼得孔子骂出了这句千古名句:“朽木不可雕也”!以至后世的夫子老师们见到不争气的学生都会文绉绉又略带气愤地来上这么一句。孔子更狠,后面还跟了一句“粪土之墙不可圬”,这句比“烂泥扶不上墙”还狠,意思是说:涂了大粪的墙连往上涂抹都下不去手了。想想也是,黏糊糊的挺有画面感。

骂完还不忘损,后面几句是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宰我后来做齐国临菑的大夫,和田常一起同谋作乱,因此被灭族,孔子为他感到羞耻。

宰予就是这样,虽聪明有余,但聪明反被聪明误,没有善终。不过还是因为他的能言善辩,才华出众位列孔门十哲。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他位列孔门十哲 才学不让子贡 却气得孔子骂出千古名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孔子教育记——以三德六艺四科等培育弟子三千 十哲七十二贤

孔子教育记——以三德六艺四科等培育弟子三千 十哲七十二贤

孔子,弟子,教育,六艺,德行,政事,言语,文学,三德,冉有,子夏,孔门,史称,子贡,特长,行有余力,程度,译文,诸侯,三千人,不要去,孔门七十二贤,于子夏,仲弓,冉伯牛,其学,十哲,宰我,居鲁,居卫

2009-08-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孔子与弟子们的故事一

孔子与弟子们的故事一

孔子,颜回,方面,孔门,弟子,德行,鲁国,史记,子贡,春秋,文学,时候,十哲,有记,后世,地区,天下,子渊,学生,将军,思想,眼睛,贵族,论语,言语,问题,三千人,仲尼弟子列传,古代文献,孔门十哲

2020-05-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孔子与弟子们的故事一

孔子与弟子们的故事一

孔子,颜回,方面,孔门,弟子,德行,鲁国,史记,子贡,春秋,文学,时候,十哲,有记,后世,地区,天下,子渊,学生,将军,思想,眼睛,贵族,论语,言语,问题,三千人,仲尼弟子列传,古代文献,孔门十哲

2020-05-25 #短篇故事

孔子与弟子们的故事一

孔子与弟子们的故事一

孔子,颜回,方面,孔门,弟子,德行,鲁国,史记,子贡,春秋,文学,时候,十哲,有记,后世,地区,天下,子渊,学生,将军,思想,眼睛,贵族,论语,言语,问题,三千人,仲尼弟子列传,古代文献,孔门十哲

2020-09-02 #长篇故事

孔子“四科十哲”具体指的是谁?孔子的知名弟子知多少

孔子“四科十哲”具体指的是谁?孔子的知名弟子知多少

孔子,颜回,子路,子贡,弟子,君子,姓氏,鲁国,言语,孔门,端木赐,卫国,德行,政事,文学,论语,周游列国,仲弓,十哲,南子,子夏,师兄弟,全能,品格,子渊,子游,教育家,性格,瑚琏,类别

2010-05-12 #故事阅读

子路 孝勇义礼著称 孔门十哲 孔子的守护神

子路 孝勇义礼著称 孔门十哲 孔子的守护神

孔子,子路,君子,守护神,父母,伯姬,孔门,一生,亲戚家,头戴,大夫,学生,政事,鲁国,肉酱,野菜,孔子说,仲子,出生于,任鲁国,卞邑,卞桥村,十哲,初仕鲁,卫庄公,卫出公,卫侯,卫国公,卫圣,周游列国

2014-12-04 #故事大全

“天才早逝”的颜回:孔子最钟爱的学生 孔门最出色的弟子

“天才早逝”的颜回:孔子最钟爱的学生 孔门最出色的弟子

颜回,孔子,孔门,剧照,门人,子曰,颜渊,厚葬,子贡,君子,不幸,后世,夫子,弟子,德行,才智,精神,儒门,十哲,曾子,颜路,典范,千古,叹惋,师事,才华,称赏,笃志,绝粮,师生情

2013-04-29 #小故事

靠这5点 子贡成为孔子最有钱的学生

靠这5点 子贡成为孔子最有钱的学生

子贡,孔子,国君,儒商,史记,市场行情,富贵,束帛,孔子说,做买卖,商人,军备,判断力,大事,弟子,富可敌国,粮食,诸侯,论语,齐国,鲁国,变化,孔子弟子,仲尼,十哲,博施,孔门,明德,端木,饶益

2007-06-29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