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考数学怎样才能考满分?中学老师分享自己学习数学的故事

时间:2013-06-07

数学故事很短

提示:本文共有 23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中考数学怎样才能考满分?中学老师分享自己学习数学的故事中考数学怎样才能考满分?中学老师分享自己学习数学的故事

教育有故事

04 2419:56

最近,有位家长在网络上咨询一个问题,“都说中考数学简单,平时孩子练习的时候,丢三四分也是粗心而已,中考能考满分吗”?对于这个问题,作为一名中学老师,分享一下当年自己学数学的故事,以及如何学数学的经验。

本人当年中考数学就是满分,高考数学140+,考研数学也是140+,数学是读书期间学得最好的一门课程了,也是可以值得拿出来聊聊的骄傲了,一起来谈谈这个问题。

第一、中考数学当然能考满分,而且考满分的人还不少。

如果说,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课程中,最有可能考满分的科目,那一定是数学。这是由科目考试的属性决定的。

首先,我们先来看语文,语文考试有主观题,有客观题,更重要的还个最大头的作文题。客观题,全对的概率是有的,客观题一般以填空为主,有的老师改卷松的话,踩点得分,也是有可能得满分的。但作文考试,要拿满分的话,难度非常非常大。历史上有没有过拿满分的?有,在中考和高考中,都有过满分作文,但每年高考中,满分作文数量寥寥无几,能够得满分的,基本上能够轰动全国了,中考亦是如此。所以,语文考满分的难度非常大,概率非常低。

其次,我们来看英语。英语考试题目结构跟语文类似,考满分的最大的障碍是作文,所以,英语考试得满分的概率也相对较低。

最后,我们来看数学。数学考试的题型非常固定,也相对简单,基本上是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选择题和填空题来说,如果试卷不出现错误的话,那么答案基本上都是唯一,不会存在A或B的情况。

数学解答题跟其它科目的主观题不一样,虽然有可能解题方法有多种,但答案肯定是唯一的。哪怕是证明题这种,证明的原理也不会有太大偏差,这就从理论上具备上得满分的基础。这无形中,也增加了数学考试考满分的概率。

第二、为什么很多学生数学考不了满分?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既然数学考试要比语文、英语考试考满分的概率要高,为什么在平时中,考满分的学生却并不多呢?原因可能以下几点:

首先,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够

这应该是很多人数学不能考满分的原因,通俗点说,就是数学没学好,没学透彻,总有知识盲点没掌握,这样考试自然不能考满分,对于很多人来说,进入中学后,不管大考小考能够经常保持考90分以上的,就属于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其次,粗心大意

考试粗心大意是很多学生都有的通病,在数学考试中尤为突出。因为数学考试中,都会涉及到大量的计算,任何一个环节公式运用错误,哪怕是一个加减法的失误,甚至是正负号考虑不全面等等,都有可能导致最后结果出现偏差。这也是目前学校里,很多学生在数学考试中最常犯的一个毛病。

最后,考场综合症

有一类这样的学生,就是一到考试就经常会发生失误,注意是失误,这类考生的心理素质不是特别好,可能是特别在意考试,也或者是一到考试就容易紧张。这些学生平时成绩都非常不错,而且可能学得特别扎实,但一到考试,总是不能考取很好的成绩,更别说满分。这类考生相对较少,但也是存在的,特别是中考或高考这类大考中,特别突然出现。

当然,对于数学考试来说,考不到满分的原因还有很多种,远远不止上面这3种,毕竟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综合能力等等,都存在差异。

第三,中考数学怎样做,才能考到满分?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是,至少可以在数学学习上,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如下建议:

首先,注重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不同于其它文科,跟其它理科学习基本一样,重在理解。对数学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在课堂上。每个老师讲数学的方式方法可能不一样,但知识点却大同小异,课堂上老师每次讲的知识的理解、解题方法都要跟着老师思路走,甚至你要跑到老师前面,这样听起课来,事半功倍。

其次,擅长举一反三

数学题目,答案是唯一的,但是通往答案的道路往往不是唯一的。要说所有科目中,数学的解题方法最多,就拿最简单的应用题来说,基本上到了中学以后,不管是哪类应用问题,至少有2种解法,一种是列方程式,一种是直接数学解法。

而很多学生经常习惯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经常使用一种方法,比如列方程式法,可能思路更清晰,于是每次碰到应用题,都是只直接上来就设未知数,然后列方程。久而久之,对其它方法就缺乏思考。而数学应用题,最锻炼人思维的,恰恰是直接应用数学解题法,因为数学方法需要理清题目中的所有逻辑关系,数量关系以及对等关系等,但很多学生其实最怕的就是数学方法去解题。

所以,要想数学学得好,必须要学会多种方法解题,只有在平时练习时,多问问自己,这道题是事还有其它更好的解题办法,学会举一反三,熟练掌握各种解题方法,在考试中,就能很轻松的用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来解题,至少不会黔驴技穷。

最后,学会反思

没有一个人,在学习的道路上从来不会碰到困难的,谁都犯过错误,但错一次不可怕,下次犯同样的错误才是可怕。本人以前学习数学的时候,身边常备的就是一本错题本,记录平时所有考试中错过的题。高中阶段最喜欢买的书,就是数学错题集,这样不仅仅将自己经常犯错的题目积累下来,同时还能借鉴别人犯过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学数学,不需要死记硬背,不需要搞题海战术,只有将数学课本以及老师的知识完全融入到自己知识体系里,这样才有可能在数学考试中,考取高分,甚至最后考满分。

以上是个人想法和意见,欢迎大家交流探讨。

教育有故事

最近更新:04 2419:56

简介:分享教育故事和经验,专注中高考,考研

作者最新文章04 2516:5804 2511:5404 2511:40相关文章吴国平数学教育04 20潜山广播电视台04 18学霸有秘诀04 19是打发打实时洒是04 23烧脑大师04 18??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考数学怎样才能考满分?中学老师分享自己学习数学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考数学怎样才能考满分?中学老师分享自己学习数学的故事

中考数学怎样才能考满分?中学老师分享自己学习数学的故事

数学,中考,满分,考试,学生,数学考试,老师,概率,语文,解题方法,答案,题目,得满分,中学老师,原因,应用题,经验,科目,英语考试,失误,客观题,数学的故事,这个问题,不一样,怎样才能,主观题,作文,偏差,填空题,学会

2020-04-11 #故事阅读

中考数学怎样才能考满分?中学老师分享自己学习数学的故事

中考数学怎样才能考满分?中学老师分享自己学习数学的故事

数学,中考,满分,考试,学生,数学考试,老师,概率,语文,解题方法,答案,题目,得满分,中学老师,原因,应用题,经验,科目,英语考试,失误,客观题,数学的故事,这个问题,不一样,怎样才能,主观题,作文,偏差,填空题,学会

2020-04-27 #长篇故事

高中生:抄了10本寒假生活 数学卷若干 还是中考党幸福!

高中生:抄了10本寒假生活 数学卷若干 还是中考党幸福!

作业,寒假作业,中考,同学,同学们,数学,哑巴亏,练习册,科目,老师,试卷,胡晓红,段时光,七大姑八大姨,中学生,不输给,事情,同学聚会,地理,学生,外国,层皮,形式主义,效果,时间,物理,父母,生涯,老套路,高中生

2009-12-16 #小故事

2019济南中考(学考) 道德与法治 历史的怎样才能过A!

2019济南中考(学考) 道德与法治 历史的怎样才能过A!

命题,道法,中考,历史,内容,考试范围,学生,宝典,材料,知识点,重要性,任务,关键,济南,悲剧,时间,概念,模式,科目,特点,热点,老师,考点,重点,犯罪,考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每年都有,熟练掌握,关羽

2008-10-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快看!实验中学老师解读2019年呼市中考作文了

快看!实验中学老师解读2019年呼市中考作文了

题目,命题,学生,小作文,中考,考题,呼和浩特晚报,选一个,作文题目,书法,含义,记者,成语故事,方面,童话故事,缩写,诗歌,难度,生活,写一个,成语中,小故事,亚欣,志伟,王文艳,许婷,郝飞,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第一时间,还可以

2020-04-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考在即 禹城辛寨中学初三师生包饺子减压

中考在即 禹城辛寨中学初三师生包饺子减压

饺子,学生,中考,学校,辛寨镇,都会,中学,老师,给学生,老师们,书信,师生,压力,同学,同学们,骄子,祝福,一起包,学生们,孩子们,徐建,李骐,陈玉飞,齐聚,生和,中学校长,充满信心,信心,举措,人生观

2020-03-22 #短篇故事

数学——紧随两会 家校结合 从“习得”中学习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数学——紧随两会 家校结合 从“习得”中学习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三角形,孩子,顶点,关系,知识,问题,定义,木棒,三条线,三角,大小,所示,稳定性,记作,长度,内角和,中考,之和,函数,形状,性质,老师,木架,边角,分类,小颖,易知,米多,如果您,您可以

2020-08-04 #故事大全

中考名师押题:优秀作文《记住老班的好》

中考名师押题:优秀作文《记住老班的好》

梦想,老师,题目,文章,数学,名师,人定,同学,思想,朋友,对自己,生活体验,与众不同,水泼,能彰显,在我,上海复旦大学,发现了,大家好,我们俩,新生活,为题,中华文化,中学生,人名,亲人,事情,人们,关键词,偶像

2012-07-30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