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广安:一位82岁老母亲和残疾儿子的故事

时间:2013-06-11

儿子跟母亲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6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原标题:广安:一位82岁老母亲和残疾儿子的故事

图为张忠菊在为儿子穿衣服

四川网广安7月22日讯(廖小兵 吕吉勇 记者田祖囯)7月22日,这是一个平常的夏日,广安市广安区方坪乡磨盘村一个平常的农家小院。82岁的老党员张忠菊顶着烈日,佝偻着身子,在院坝里翻晒着玉米棒子、豇豆等农作物。在她的身后,有一双闪动着泪光的眼睛,一直在注视着她。他是张忠菊的大儿子王大明,今年也有58岁了,在很多时候,他就这样偷偷地、默默地,看着母亲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着。

王大明想上去帮忙,但这对自小残疾的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奢望。于是,他只能这样看着母亲,他觉得,这样能给给母亲更多的力量。但是,他只能偷偷地看着,因为,他怕母亲看见他眼中的泪水,那样,母亲该会担心了。

“起来啦?”似乎是有心灵感应一般,张忠菊回过了头。王大明连忙低头擦去眼泪,咧开嘴一笑。只是,张忠菊却装作什么也没看见的样子,走上前牵过儿子的手,“走,去吃饭,中午妈炕了篾粑!”

图为张忠菊与儿子合影

44年前,儿子突患怪病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张忠菊心里对儿子王大明是充满了愧疚的。

那是44年的一个夏日,王大明才14岁的那年。有一段时间,王大明总觉得浑身无力,干什么事都觉得很累。有一天,王大明实在觉得受不了了,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张忠菊。张忠菊当时是村里的妇女主任,每天事情特别多,加上丈夫在外跑船,自己要照顾6个子女,还要种6个人的地。因此,这件事她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上,总觉得儿子这么年轻,可能是生活开差了,不会得什么病。

就这么过了一个月后,丈夫王崇贵终于跑完船回到了家里。这天傍晚,王崇贵和儿子一起准备到河里洗澡,当儿子脱掉衣服后,眼前的一幕给王崇贵惊呆了。他看见,儿子王大明的右手的肌肉出现了明显的萎缩现象,皱皱巴巴的像个小老头一样。那段时间,张忠菊和丈夫几乎跑遍了附近的大小医院,后来又带着孩子到重庆西南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小儿麻痹症。吃了所有该吃的药,但儿子的病就是不见好,反而越来越严重。后来,尽管经过了多番努力,但王大明还是落下了残疾。

“都怪我!都怪我!”在知道儿子“大腿萎缩,生活不能自理”这一情况后,张忠菊终日以泪洗面,尽管医生告诉她这是先天性的疾病,但张忠菊总觉得是自己作为母亲的失责。“如果我早点带孩子去医院,是否一切就会不一样了呢?”张忠菊无法相信,孩子还这么小,这一辈子就被下了定论,她也无法想象,儿子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有人说,母亲是最坚强的。这话放在张忠菊身上,显得特别的恰如其分。“我把他带到这个世上,就该担起母亲的责任。”在伤心难过之后,张忠菊突然想通了,她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我要养好我的孩子!只要我活一天就不让孩子饿着、冻着!

44年里,母爱无声流淌

对于小孩子来说,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事,更何况是一名残疾人。但是,自从王大明确诊患病以来,已经44年过去了,但张忠菊却从来没有让儿子磕过碰过。因为,从那以后,张忠菊几乎是寸步不离儿子。

患病后,王大明的大脑慢慢萎缩,再也站不起身来,手也不能自由活动,说话也受到了影响。每天,儿子吃饭、喝水、穿衣、排便全靠张忠菊一人照顾。如今,儿子已经是快60岁的人了,但他仍然像对待小孩一样照顾他。冬天时,她会为儿子准备好暖手袋,夏天时,会在儿子睡觉前,点好蚊香。她常常需要半夜起来看看儿子的被子是不是盖好了,想不想上厕所,有没有哪里觉得不舒服,如果儿子关节疼,她还要半夜给他按摩。数十年来,她几乎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天还未亮,她又开始忙着做家务……

一个82岁的老母亲,本该安享晚年,数十年来,一天也没有好好休息过,含辛茹苦地照料着一个近60岁的儿子,其中的艰辛,非常人所能体会。但是,张忠菊却说,她丝毫不感到苦,因为这所有的一切,本就该由他这个母亲来扛。尽管其他几个子女都在,但张忠菊却尽量不去打扰他们,张忠菊告诉记者说,他们也都有儿有女的,生活也不容易,当妈的帮不了他们,也不能去给他们添麻烦。只是,孩子们却很孝顺,每个月都要过来看望老人,还非要给老人拿生活费。然而,这些钱,老人却从不舍得花在自己身上,而是尽可能地留给王大明改善生活。44年来,张忠菊从不曾出过远门,尽管她很想看看外面的变化,但她儿子需要她:我走了,儿子吃什么?

随着时间推移,王大明的身子却越来越“壮实”,对于年龄越来越大的张忠菊来来说,搬动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但只要是晴好的天气,她必将孩子搬到院子里,让孩子晒晒太阳、吹吹风。虽然很累,但是每当想起对孩子的亏欠,就什么也没有了。“只要我活着,就不能不管他,他长到多大,都是我的儿,我的骨肉……”说这话时,张忠菊眼圈已经发红。

44年后,母爱一生相守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王大明告诉记者,他最喜欢阎维文的歌曲《母亲》。从他口齿不清的歌声中,能听出他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

“母亲就是我的手脚,这辈子都靠她照顾我,我欠她老人家的实在是太多了。”采访中,王大明红着眼说,他每天都只能这样看着母亲劳累,却什么忙也帮不上,他怕自己屎尿多,让母亲受累,经常不敢喝水,饭也少吃,这样控制饮食,既可以控制体重,也可以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这是我唯一能为母亲做的。”

“我不指望儿子能帮我什么忙,我只希望,如果哪天我不在了,他能好好地活下去……”说到这里,张忠菊一阵哽咽。半响,她告诉记者,村里现在也她和儿子办了低保和医保,虽然生活不用发愁,但她还是为儿子的将来发愁。“活一天我就照顾他一天,但是以后怎么办?”张忠菊老人抹着眼泪说。话虽这样说,但是张忠菊老人却表示她会坚强地活下去,因为她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她不仅是一位好妈妈,还是一位热心人。”提起张忠菊,乡亲们都对她交口称赞,方坪乡磨盘村村民王兰告诉记者说,去年村里修路,张忠菊带头让出她家被占用的土地,并动员我们让地修路,现在路修好了,大家都尝到了甜头,打心眼里佩服她。“她这辈子真是太不容易了,年轻时地里的活儿都是她一个女人做,现在老了,还要照顾残疾的儿子,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张忠菊的邻居龙成莲感动地说。

如今,在磨盘村,82岁党员母亲张忠菊对残疾儿子不离不弃的故事,已经被传为了佳话。因为这不是一天两天,而是44年——一万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守!而且,这份爱,还将延续,因为,母爱,是一生的守候。

来源: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广安:一位82岁老母亲和残疾儿子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讲述邓小平“复出”前的传奇故事 电影《出山》亮相广安

讲述邓小平“复出”前的传奇故事 电影《出山》亮相广安

邓小平,卢奇,电影,王坪,电影节,生活,这部电影,一面,休斯敦,年代,江西,安荣生,雷米奖,邓朴方,70年代,休斯顿,历史,儿子,四川话,实地,形象,神州,题材,挑战,作为一个,特型演员,何浩源,乔治·卢卡斯,康建林,国焕

2007-10-18 #故事会

广安文物故事|概说广安蛮子洞

广安文物故事|概说广安蛮子洞

崖墓,蛮子洞,四川,墓葬,南蛮,上开,时期,广安,墓室,少数民族,石洞,洞穴,巴人,战乱,形式,石室,武胜,分布在,天然洞穴,习俗,全国,区域,土著,尸体,崖壁,灶台,老百姓,雷家岩,人们,传统

2012-05-31 #短篇故事

广安文物故事|龙光宗与广安中桥

广安文物故事|龙光宗与广安中桥

龙文,广安,中桥,龙光,党组织,安城南,新中国成立,丈夫,组织,龙德,革命,川东,李才,聂士,革命活动,东城小学,两岸,人物,共产党员,分子,华蓥山,地下党,妻子,小学,家庭,百姓,思想,弟弟,烈士,生员

2012-05-22 #故事阅读

广安文物故事|武尚仁翰墨留香颂广安

广安文物故事|武尚仁翰墨留香颂广安

武尚,岳池,知州,虎溪,广安,华蓥山,任广安,山志,华银,知县,诗稿,雁塔,尚仁,书院,白鹤山,百姓,凤山公园,王羲之,练勇,清咸丰,文物保护单位,一面,体例,历史,岳池县,团练,大字,字长,年间,手迹

2019-05-09 #小故事

广安红马亮相中国马拉松博览会 中国故事广安篇章吸引各方点赞

广安红马亮相中国马拉松博览会 中国故事广安篇章吸引各方点赞

广安,赛事,中国,博览会,故事,马拉松,拉松,奖牌,广安市,新华网,红色,马拉松赛,传播,中国马,中国田协,产品,产业,体育,厦门,品质,周边,品牌价值,城市形象,城市,活力,系列赛,一座城,中国故事,成功举办,马拉松赛事

2011-04-02 #短篇故事

广安文物故事|穿石古墓发掘记

广安文物故事|穿石古墓发掘记

墓室,墓葬,古墓,墓门,随葬品,石板,洞口,淤泥,地主,墓地,墓志铭,文物部门,文物,条石,秘密,随葬,考古,石室墓,园区,中国,四壁,家族,家庭,年代,挖掉,瓷碗,石壁,顶盖,长方形,被盗

2020-07-26 #短篇故事

广安故事:说一不二的婆婆

广安故事:说一不二的婆婆

婆婆,父亲,满宝,农活,老人,钥匙,说一不二,大姐,房间,小洞,红薯,老家,春梅,种麦子,山坡上,内侄,动作,单衣,大事,女儿,小时候,年龄,想法,活人,称呼,身体,院里,回家,上世纪,拿出来

2012-01-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广安人民抵抗白莲教的历史故事

广安人民抵抗白莲教的历史故事

姜学,王三槐,广安,白莲教,渠江,嘉庆,大良城,妇女,百姓,姜母,军民,姜氏,教徒,莲花村,达州,乾隆,刘之协,姜氏家族,城寨,四川,一带,三姑,儿媳,全家,周边,太夫人,姜国,故事,朝廷,清兵

2020-09-05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