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远亲不如近邻 一位武汉市民的战“疫”日记记录“小区故事”

时间:2013-06-13

疫情发生前,邻里关系基本止步于点头打个招呼

提示:本文共有 225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长江日报-长江网2月26日讯(记者张维纳)位于江大路32号的科技苑小区不大,住着228户人家。疫情发生前,邻里关系基本止步于“点头”打个招呼。随着疫情防控要求的升级,小区的微信群忽然热闹起来了,在小区热心“团长”和志愿者牵头下,这个小区已经在多个社区团购平台开团40余次、购买2000余份生活物资。

小区居民元春是一位退休阿姨,自1月23日离汉通道关闭后,她坚持每天把发生在自家小区的故事记录下来,她笔下的“小区故事”,体现着这座城市疫情之下的善意与互助。

下面这篇文章是元春阿姨2月23日的文章《远亲不如近邻》:

小区封闭管理越来越严,居民足不能出户的困境莫过于一日三餐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于是入住十多年从未有密切交往的业主,开始隔空喊话、你来我往了。交流也随着购买物品的增多而变得更加亲密无间了。

大家一起购买活鱼后,一位年轻人在微信群留言:“刚刚人生第一次杀鱼,惊心动魄,杀完了,怎么没有看到胆?”群里马上有人回复:“鳜鱼的胆是包在肝脏里,不容易破”。还有人接话:“我也是人生第一次杀鱼,不过我杀了死的那条,活着的不敢动,等它死了再杀”。这时一位有经验的大叔发话:“不用杀,用四根筷子从鱼嘴里交叉捅进鱼肚,绞几下把鱼肠拉出来就可以了”。更有细心的群友提醒大家:“业主们还是要注意处理鱼的垃圾,不要放在门口,及时丢楼下垃圾桶。天气炎热,容易滋生细菌。现在物业人手紧张,自己能解决的事情,还是自己解决。环境好,对大家都好”。于是马上有人称赞:“谢谢您提醒大家注意杀鱼垃圾处理问题。小事情显示一个人关心这个大家庭的高贵品质,值得点赞”。

做鱼少不了小葱,一位业主感叹“好想小葱啊”。又有一位业主应答“我家里种了小葱,我给送你一些吧”!群友们开始接连叹赞“中国好邻居”!

团购一次鱼,就引发大家如此高频次的交流。

我们小区团购群成立于2月4日,当日第一单因为人数有限,还是参加的外小区拼团,到今天20天时间,无论是入群人数,还是团购数量、种类都呈爆发式增长。目前有204位业主入群,入群率达90%以上。品种主要是米/油/鸡蛋/蔬菜/豆制品/鱼/肉类/水果/奶制品/调料/主食(包子馒头饺子年糕/面食品)/日用消毒/副食(面包/鸡汤)等二三十个品种。在大家吃饱喝足的背后,是我们小区以80后、90后为担当的业主志愿者在默默地付出。

志愿者送到门口的冰冻饺子和年糕

最开始帮大家团购的是 “小夏”,就她一个光杆司令,几天后召募热心业主成立9人团购志愿者群,分别承担联系商家、发布信息、追踪物流、统计数据、收款汇账、分发物品、收集反馈等各项任务。志愿者充分利用微信小程序的统计功能、收款功能、通知功能,确保有序、安全、高效,至今没有一例失误差错。不仅如此,还教会了小区不少老年业主迅速成为“操盘”高手。

昨天一则社区团购购出疫情风险的谣言帖,给大家高涨的团购热情浇了一盆冷水,志愿者团队迅速应对、精心施策,他们决定当天的取货形式由之前每个人到小区门口自提改为以每个单元由志愿者负责统一取货,再逐一送货上门。这个通知一发出,让大家松了一口气,既可以把业主上下楼取货的风险控制为零,又可以让老年业主节省手提肩扛的劳累。更为可喜的是先后有16位业主加盟志愿者团队,承担为本单元住户送货上门的任务。有一位可爱的志愿者说,我们两口子都可以当志愿者,我负责本单元的送货,我老公可以借给目前没有志愿者的单元送货。还有一位志愿者是下沉干部,说我可以在轮休或倒班时上门为大家送货。于是小区群由开始的一个大群、9人志愿者小群,变身为一个206人的大群、25人的志愿者工作群、8个楼栋单元群的层级分明、功能各异的梯队群体。每一批货物送到小区,先由物业接货和清点,再由志愿者工作群安排不同时间点,让单元志愿者取货,送货到家门口,再在单元群里喊话通知各户开门拿货,最后回告送货完成信息。今天一共到了四批货,以这种新的形式,高效率、零风险顺利地完成团购任务。

邻居设计的“办事公文——群通知”

对了,我们小区的群友们还很可爱,有设计爱好者帮忙做了“办事公文——群通知”,完全像是一个组建已久、规范经营的小企业。

记者手记:

坚韧、顽强、乐观的武汉人

翻看元春阿姨发布在美篇上的文章,1月23日是一个节点。

1月23日之前,美篇里记录着她退休后的快乐生活,旅游、植树、和朋友们相聚......更新并不频繁的文章里,能看到一个退休老人的美好生活。从1月23日开始,阿姨的文章变了。连续一个月,她频繁更新,几乎每日一篇,标题统一为《X月XX日·武汉》。

也是这一天,武汉关闭了离汉通道,疫情防控升级。

小区搬运志愿者,为本单元住户运送24袋大汉口热干面上门

她记录的文章里,有疲惫的社区书记、有热心肠的志愿者、有从不想熟到相熟的邻居、有闲聊过的环卫工。“我写的都是我看到的”,采访中,元春告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她不写她不确定的、不了解的、道听途说的事。她下楼取菜时,拍下冒着风雪给大家伙送菜的业主“小夏”,拍下家门口关闭的地铁入口、空无一人的街道,她把和环卫工们的聊天、和社区主任的聊天用朴素的语言记录下来......感动着身边的朋友和全国各地的网友。看到元春记录的小区邻居们的自救故事,有网友给她留言,“武汉人的坚韧、顽强、乐观主义精神一定能战胜疫情”。

在元春阿姨的文章里,有感动也有喜悦,这不,2月24日一大早,她接到了社区电话,告知社区要组建志愿服务总队,希望她能参加。阿姨很开心,因为这位自称“退休老人”的她终于从一位临时编外志愿者正式转正了。

【编辑:胡慧 张靖】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远亲不如近邻 一位武汉市民的战“疫”日记记录“小区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武汉市育才怡康小学 三口之家的“抗疫”故事|战疫日记

武汉市育才怡康小学 三口之家的“抗疫”故事|战疫日记

付宇,爸爸妈妈,妈妈,毛君,怡康,武汉市,爸爸,院区,照顾好,了学,医护人员,发热门诊,市中心医院,今天上午,一线,努力学习,儿子,勤洗手,南京路,后湖,压出,口罩,名学,命令,夫妻俩,奶奶家,契机,孩子,学校,学生

2011-05-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建立疫情防控长效机制持续做好小区封控管理工作的通

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建立疫情防控长效机制持续做好小区封控管理工作的通

防控,疫情,小区,人员,肺炎,社区,指挥部,武汉市,居民,工作,管理,力量,实际,形势,物业管理,精准,长效机制,变化,加强对,常态化,体系,传染源,全市,市民,意识,情况,感染者,无症状,方式,相结合

2008-03-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抗击疫情 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 教育人在行动|战疫日记

抗击疫情 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 教育人在行动|战疫日记

疫情,教育,阳逻街,总支,组织,工作,防控,工作人员,武汉市新洲区,第一时间,领导小组,充分发挥,作用,书记,任课教师,充分利用,共产党员,全体师生,全体,坚守岗位,制度,勤洗手,完成率,家人,平台,师生,微信,意识,措施,教职工

2008-08-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回看《我是余欢水》 远亲不如近邻?看看“六尺巷”的故事

回看《我是余欢水》 远亲不如近邻?看看“六尺巷”的故事

邻居,余欢,小区,行为,事情,儿女,噪音,不一样,大衣哥,让三尺,人家,父母,癌症,罗威,老人,邻居家,邻居们,酒瓶子,影响,林菲,郭京飞,郭先生,钱钟书,人和,好邻居,邻里间,乡里乡亲,六尺巷,宠物狗,妻子

2014-03-31 #故事会

武汉市资讯|武汉楼事|700万方超级盘又登记 “狼来了”的故事还会再上演吗?

武汉市资讯|武汉楼事|700万方超级盘又登记 “狼来了”的故事还会再上演吗?

武汉,智慧,林先生,平安小区,小区,汉口殡仪馆,建设,女士,汉口北,建面,武汉热干面,垃圾焚烧发电厂,武汉市,新区,派出所,规划,黄陂区,工作,刘明利,博新城,公安分局,周黑鸭,武汉长江,武汉市黄陂区,老味道,住宅,个人,公安局长,公安...

2013-04-19 #小故事

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全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的决定

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全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的决定

...员会,人员,武汉,指挥部,违法行为,武汉保卫战,工作人员,小区,居民小区,建立健全,村庄,法律

2009-02-24 #故事会

武汉市资讯|武汉新增41例 一线医护人员劫后馀生

武汉市资讯|武汉新增41例 一线医护人员劫后馀生

武汉,妈妈,疫情,李兰娟,口罩,一线,院士,医护人员,同学,陈露,隔离,价格,医院,小区,才能,解封,工作,80后,非典,人生,医治无效,单位,感觉,国家,大连,小时,女儿,奇迹,年青人,志愿者

2013-07-02 #小故事

每日分享正能量小故事

每日分享正能量小故事

邻里,故事,兴民,赵杰,服务中心,康居西城,康居,小区,社工,难处,重庆,特约通讯员,公租房,名小学,邻里情,远亲不如近邻,分享了

2019-01-20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