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看看少年凿壁借光的匡衡 长大后干出了哪些大事情!

时间:2013-06-17

匡衡长大了以后是一肚子的学问,后来参加了一次选拔考试,被任命为太常掌故,后来做了平原郡文学

提示:本文共有 22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很多人都听过凿壁借光的故事,说的是西汉一个叫匡衡的少年很喜欢读书,因为家里穷,白天需要干活赚钱,晚上还点不起蜡烛,就只好墙上凿了个洞,借用邻居家的亮光来读书,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匡衡成年之后的事情,出自《汉书匡衡传》。

匡衡长大了以后是一肚子的学问,后来参加了一次选拔考试,被任命为太常掌故,后来做了平原郡文学。因为学问好,很多人都特意跑到平原郡去跟匡衡学习,不少学者还向朝廷举荐,说匡衡这样的人才在地方太屈才了,应该去朝廷发光发热。当时的汉宣帝就让太子太傅萧望之去考察匡衡,考核结果非常理想,萧望之向皇帝说匡衡的儒学造诣非常之高。可汉宣帝偏偏不太喜欢儒生,就没有用匡衡,反而是当时的太子很欣赏他。

几年之后汉宣帝去世,太子继位就是汉元帝。那会朝中最有权势的是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萧望之是他的副手。萧望之之前就是名满天下,又是皇帝的老师,给朝廷举荐过不少人才。史高是因为皇亲国戚才做到这个位置的,没有多少真才实干,所以两个人根本就合不来。看萧望之威望越来越高,有人就给史高出了主意,大司马,论地位您比萧望之高,可外面的名声却不如他好,其实关键是用人方面出了问题,您用的都是七大姑八大姨,这样子很容易让别人说闲话。我听说平原郡的匡衡非常有学问,名声很好,您要是把他招来做幕僚,就会有很多士人追随他而来。之后您根据特长把他推荐给朝廷,他一定能成为栋梁,您的美名也就留下了。史高觉得有道理啊,就任命匡衡为议曹史,然后把他推荐给皇帝。汉元帝本来就很欣赏匡衡,就任命他为郎中,后来转任博士,兼给事中。

有一年,发生了日食和地震等异象和天灾,汉元帝询问臣子们的看法,匡衡就给皇帝上了一封奏书,阐明自己的观点说:

臣听说上古各个朝代情况不同,所以治理国家的方法也不同。陛下您仁慈爱民,每年都会大赦天下,希望犯错误的人能改过自新,这是天下的幸事。不过臣看到的是,大赦天下之后,作恶的人并没有减少,甚至很多人今天被赦,明天又犯罪。其实这主要跟现在的社会风气有关,现在的社会人们贪财重过爱义,崇尚奢侈不顾廉耻,人情淡薄苟且行事,这些不是大赦天下能解决的。

臣以为,要想彻底改变这种风气,就应该从朝廷做起。公卿大夫之间相互礼貌,恭敬谦让,那么百姓就不会争斗;大臣们喜好仁义,乐于施舍,老百姓就不会暴力;上面高风亮节,百姓就会注重品行;上面温柔宽大,百姓就会互相爱戴。我这么说是有原因的,试想一下,如果朝廷上有冲动无理的争论言行,下面就会有争斗的祸患;上面有独断专权的人,下面人就不会谦让;上面有争强斗狠的大臣,下面的人就会有互相伤害之心;上面有贪财好利的大臣,下面就会有偷盗行窃之民。所以要想让国家风气变好,就要先教化好当政者。

臣建议陛下减少宫殿皇室的费用,修订规章制度整治朝廷内外,重用正直有才干之人,疏远巧言佞色之徒,广开言路任用仁慈贤良的人,罢免残忍刻薄的酷吏,推广和睦相处的风气,推崇至高无上的仁政,制止败坏的习俗,改变百姓追求的方向,让天下都知道朝廷推崇高尚,让道德风气在全国发扬光大。这样的话,社会风气就会好起来了。

这封奏书触动了汉元帝,他就晋升匡衡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之后很多人也追随匡衡,给朝廷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在之后的几年里,匡衡又多次给朝廷上书提意见,遇到朝廷有难题需要解决,匡衡就用自己渊博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汉元帝觉得他还应该更进一步,就封匡衡为光禄勋、御史大夫,几年后又担当了丞相之职。

汉元帝去世以后,太子继位就是汉成帝。汉元帝在世的时候,虽然匡衡是丞相,可朝廷中最掌权的是中书令石显,萧望之就是被他给迫害死的,好几任的丞相都不敢得罪石显。现在新君继位,石显没有那么得势了,匡衡就跟御史大夫甄谭上书弹劾石显极其党羽,把他们的罪过一一列举。这本来是个好事,可司隶校尉王尊却上书弹劾,说匡衡、甄谭以前知道石显作恶,却吭都不吭,反而是恶意奉承委屈跟从,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现在上书弹劾石显,又不陈述自己对皇帝的不忠之罪,显得这些都是先帝的过错,这不是做臣子该做的。

对于弹劾匡衡的奏书,汉成帝是很反感的,就下令让大家不许弹劾匡衡。可这封奏书也确实是触动了匡衡,他是又惭愧又恐惧,就上书朝廷承认自己的过错,说自己身体不好,请求辞去官职告老还乡。汉成帝是极力挽留,说丞相是个有能力的人,道德修养也很高,先帝就十分的信任你,现在我也需要你的辅佐。你修订了法律制度,为国家是勤勤恳恳,我想和你同心同德,共同治理好国家。现在司隶校尉王尊妄自尊大诋毁你,我非常同情你,已经把王尊抓起来审问了,你就不要再疑心。你好好看病,注意身体,国家需要你啊。

听皇帝这么说了,匡衡也不好再辞职,重新在丞相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可当时的朝廷风气不太好,很多人都是王尊一类的人,所以匡衡工作干的很不顺利,内心一直很忐忑。每次遇到水灾旱灾,风雨不调的时候,他就上书要求辞职回家,可汉成帝每次都不批准,匡衡就这么干了下去。

有一次匡衡的儿子酒后杀人,被抓入狱,事情发生以后,匡衡赶紧脱下官帽,光着脚去请罪。可皇帝依旧不许,让匡衡把衣帽和鞋子穿戴好。没过多久,有人上书弹劾匡衡偷盗土地。原来啊,匡衡的封地本在临淮郡僮县安乐乡,结果被人搞错了,把另一块土地当做了他的封地,这封地面积就多了四百顷。这个事情匡衡本来知道,也在想办法解决,可一直就没有解决好,这回被人捅到了朝廷上。因为土地这个事情比较严重,汉成帝虽然没有治匡衡的罪,可也下令免去了他的丞相之职,贬为平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看看少年凿壁借光的匡衡 长大后干出了哪些大事情!”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凿壁借光的匡衡 长大后的故事 你知道吗

凿壁借光的匡衡 长大后的故事 你知道吗

匡衡,皇帝,百家号,官职,诗经,故事,作者,功名,土地,影响,考试,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太子,世人,书籍,人生,典范,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地步,实际,感觉,时候,文章,精神,分配,凿壁借光,你知道吗,光的故事

2019-05-17 #长篇故事

凿壁借光的匡衡 长大后的故事 你知道吗

凿壁借光的匡衡 长大后的故事 你知道吗

匡衡,皇帝,官职,诗经,功名,土地,影响,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太子,世人,书籍,典范,人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故事,地步,实际,感觉,精神,时候,分配,考试,光的故事,就是因为,那么大,光宏,石晶,考得

2007-06-04 #经典故事

当初“凿壁借光”的匡衡 长大后怎么样了?结局令人唏嘘!

当初“凿壁借光”的匡衡 长大后怎么样了?结局令人唏嘘!

匡衡,宰相,时候,皇上,这个故事,语文老师,长大以后,位置,故事,土地,官职,皇帝,老家,凿壁偷光,个人,例子,事情,亏心事,太穷,努力学习,名下,学习成绩,官员,庶民,总会,老师,百官,结局,诗经,隔壁家

2007-08-21 #短篇故事

凿壁借光的匡衡 长大后的命运如何呢?你的语文老师告诉你了吗?

凿壁借光的匡衡 长大后的命运如何呢?你的语文老师告诉你了吗?

匡衡,凿壁借光,庶人,司马光,司马,丞相,人们,土地,幼时,语文,励志故事,告诉你,语文老师,尉骏,祖逖,于家乡,记住了,小时候,小孩,举动,下身,会分,事情,乐安,人非圣贤,侯国,光会,光景,动力,凿壁偷光

2014-07-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匡衡“凿壁借光”很励志 他长大后做了什么?老师都不愿告诉学生

匡衡“凿壁借光”很励志 他长大后做了什么?老师都不愿告诉学生

匡衡,凿壁借光,土地,汉元帝,老师,大臣,诗经,丞相,乐安,人生,封地,为何不,西京杂记,看到这里,这件事,取得成功,从励志,元帝,喻户晓,刘奭,匡鼎来,并封,衡乃,石显,连太子,都会,人工,人们,争端,仕途

2013-09-16 #故事会

“凿壁借光”的匡衡 长大后干了什么 语文老师为啥没告诉我们?

“凿壁借光”的匡衡 长大后干了什么 语文老师为啥没告诉我们?

匡衡,小时候,市长,时候,理想,写字,成语,故事,电视剧,实在是,我们国家,日子里,朋友们,正面例子,老师们,不一样,有一家,事情,一家人,东西,书面语,个人,事实真相,人工,例子,人民,位置,前提,初衷,历史

2012-10-12 #故事阅读

“凿壁借光”的匡衡 长大后干了什么 语文老师为什么不提了

“凿壁借光”的匡衡 长大后干了什么 语文老师为什么不提了

匡衡,个人,时候,地位,故事,官员,宰相,职位,在当时,语文老师,这一个,本可,好的,好的了,都会,小学,匡衡凿壁,东西,人们,人品,力量,前程,意义,小时候,老师,机会,本事,朝廷,皇上,硬生生

2007-03-31 #长篇故事

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为人称颂 但长大后做的很多事 值得后人警醒

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为人称颂 但长大后做的很多事 值得后人警醒

匡衡,汉元帝,百家号,时候,官员,这本书,事情,作者,土地,例子,农民,官职,成绩,灯光,别人家,来学习,这个时候,匡衡凿壁,人称,全国,后人,晓明,故事会,小洞,教科书,文学,皇帝,经书,见解,诗经

2020-06-21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