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怎样拆解一本书 把书读透?如何写好一篇优质的干货读书笔记?

时间:2013-06-21

但是,当我们把这本书束之高阁,隔了一大段的时间以后,常常会发现:书里面的知识早就已经忘得没有剩下多少东西了

提示:本文共有 23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看书的时候,我们可能或多或少都会有过这样的体验:

拿到一本好书,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很有收获,刷新了自己的认知,也产生了很多的灵感。但是,当我们把这本书束之高阁,隔了一大段的时间以后,常常会发现:书里面的知识早就已经忘得没有剩下多少东西了。

想要回忆这些重要的知识点,却又得把书拿出来重头再看,重复劳动,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由此,引出了唐歌本期的话题:怎样拆解一本书,把书读透? 如何写好一篇优质的干货读书笔记?

需要注意的是,本篇中的技巧,会更偏重于干货类的书籍,对于有些小说,散文等类型的书籍可能并不一定适用。

首先,为什么要做读书笔记?

1 记录精华,方便后期的复习,回忆,反刍, 整理笔记的过程就是一次梳理知识的过程。

2 记录下灵感,心得,指导后续的实践,输出,方便后面再次阅读时快速进入状态,重现当时的感悟。

3 摘抄好词金句,经典案例,分类归档到素材库,方便后期的应用。

一本好书当中,常常包括了很多的内容,有核心概念,技巧,方法论,案例素材等等,下面的部分,我们一一来开始展开。

一 阅读时,标注重点,做好批注

读书笔记不是读完书以后才开始做的,事实上,阅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注意,这里说的读书笔记不是狭义意义上的读后感,唐歌认为读书笔记应该不拘泥于形式,要方便我们后期多次地修改和迭代。

看书的时候,通过划线, 划圈等方式标注要点,方便我们复习,或者再次阅读的时候直达重点。

通过写批注的方式,记录心得体会,阅读时产生的联想。通过记录问题的方式,来记录自己思考的轨迹。

后面当我们读完整本书的时候,整理好了这些内容就是一篇不错的读书笔记了。

反复多次阅读的时候,建议用不同的笔记录下不同时期的体会和感悟,或者标注好批注的时间。

二 概览全书,概括总结精华

读完全书以后,我们需要好好思考和回忆一下:整本书到底说了些什么?

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整本书最重要的精华部分,作为全书的简介,同时,还应该写明书籍的作者,出版社,阅读的时间,以及当时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三 把书读薄, 归纳总结概念和方法

很多时候,通过一两句话,往往并不能很好地概括整本书的全部内容。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书籍的目录,总结归纳每一章节,每一小节的精华部分,尽量用书籍当中的原话来进行总结概括。

每个章节都可以整理概括成一小段浓缩而成的核心内容。后面我们再次复习的时候,就可以仅仅通过观看这些内容起到阅读全书的效果。

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的概念,方法论的知识,去掉了大量的水分,就可以很方便我们后期的反复查阅。

四 画知识树,梳理结构,纵览全局

很多人可能会问唐歌:我们上面不是已经整理好了书籍简介,以及全书的精华部分了么,为什么还要画知识树呢?

为了让自己更加直观和快速地对整本书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高屋建瓴,清楚地了解全书的架构和思想。思维导图可以比较直观地让我们对全书有一个比较好的大局观的理解。

根据书籍目录来做为框架的参考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建议思维导图的分支不宜过多,否则显得太过凌乱。

总结每一章的重点,以关键词的形式概括最重要的部分,语言一定要简洁精炼。

五 记录读书感悟,心得体会

对于读书的感悟和心得,比较常见的就是我们以前上学时候写的读后感。

无论是阅读的时候,还是看完整本书以后,我们都需要做好批注,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包括了:

1 阅读时产生的联想,体会,收获

2 阅读时产生的疑问,困惑

3 阅读时产生的灵感

这部分的内容可能会随着每一次的阅读而不同,并且,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总结,可能会迭代出不同的版本。

在每次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或者说标注下产生感悟和体会的时间,方便我们不断地精进,后续整理出自己的方法论。

六 搜集素材,卡片式归类整理

读书时,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好词金句,经典的案例,有趣的故事,这些素材,可能会应用到我们后期的写作,演讲当中。

这个时候,同样需要我们做好摘抄和记录,分类存放好,方便我们后期素材的查找。

如果是云笔记工具,则可以按照每个不同的素材类型新建一个文件夹,每一个素材片段标注好时间,书籍,作者,原书第几页等等内容。

关键是分好类,每个素材新建好一个文件,标题标注好关键词,分类归档。

七 结合实际,拓展思考

看书的时候,要联系实际,不断地问自己:哪些知识现在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一边读,一遍标注好这些内容。

读完全书以后,我们对这些可以马上实践的部分进行梳理总结,直接应用到工作,生活当中去。

八 输出实践,再次总结反思

读完书以后,一定要注重输出和应用的过程,只有通过实践才会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

在我们多次阅读和应用实践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新的想法和新的体会。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把这些内容更新到上面提到到读书感悟当中去。

写在最后

读书不做整理,不做记录,不做总结,往往收效甚微。

一本好书当中常常包括了很多的内容,无论是思想概念,技巧方法,案例金句,我们都需要针对这些内容做好摘抄记录和归纳总结。

在阅读的时候,对于一些重要的内容我们需要做好标注,同时记录下自己当时的想法和疑问。

读完全书以后,总结出整本书的简介,同时根据阅读时标注的重点,总结出每一章的精华,做到把书读薄,去掉水分以后,方便我们后期的反复查阅和复习。

画好整本书的知识树,梳理结构,纵览全局,做到对全书的框架结构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做好阅读时候的读书心得,体会记录,这部分的内容可能因为每一次的阅读和自己每一次的实践应用而不同,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迭代和升级。

对于书中的一些经典案例,好词金句,我们可以通过卡片的方式,分类记录归档,以关键词的形式存放在不同的文件之中。

最后,阅读的时候,我们要不断问自己:哪些知识可以应用于现有的实际工作生活之中?

通过输出和实践,我们就会产生新的体会和想法,从而不断更新原有的读书心得和感悟。这其实是一个循环迭代过程,也是个人成长精进过程中的一段必经之路。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怎样拆解一本书 把书读透?如何写好一篇优质的干货读书笔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记笔记的方法 如何使用读书笔记|干货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记笔记的方法 如何使用读书笔记|干货

读书笔记,内容,时候,笔记本,作者,书名,观点,笔记,可以用,读一遍,这本书,清单,电脑,读后感,读书笔,书皮,时代,情况,想法,折角,日期,时会,时间,标记,目的,线条,速度,重点,进步,阅读一本书

2007-03-17 #短篇故事

怎样真正读好一本书?三个好建议送给你

怎样真正读好一本书?三个好建议送给你

书籍,一本书,这本书,人物,句子,情节,记忆,气质,读书笔记,越来越多,就需要,只要你,看电视剧,这就是你,三毛,来提,好的,读一,这都,信息,东西,万象,主角,作风,作者,作用,历史小说,内容,印象,剧情

2014-04-18 #故事会

一本书囊括所有读书方法 纯干货的阅读指导全在这了

一本书囊括所有读书方法 纯干货的阅读指导全在这了

洋葱,卡片,笔记,场景,碎片,事儿,信息,我国,流程,的卡,问题,应用,人均,快速阅读,这样一个,阅读量,阅读方法,头条号,百家号,读一,书籍,九宫格,人们,五大,人生,总觉,全国,作者,先用,国民

2020-03-18 #经典故事

实例分析:读书笔记的强大 让你的读书笔记可用性从0提升至100!

实例分析:读书笔记的强大 让你的读书笔记可用性从0提升至100!

笔记,知识,方法,干货,模式,职场,管理,学习能力,碎片化,人际沟通,学习者,情况,感觉,纸质,设限,一本书,学习笔记,学习模式,人生,书籍,内化,任务,信息,内容,原因,好处,期限,牛人,系统,话题

2008-04-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怎样做好一本书的读书笔记?

怎样做好一本书的读书笔记?

时候,笔记,结构化,一本书,内容,知识,读书笔记,思维导图,书籍,方式,文字,感想,方法,注释,本本,逻辑,在书,很多人,一本好书,形式,一行,书本知识,全书,大脑,勾划,句子,地方,天时,宏观,意义

2018-04-02 #经典故事

如何做到一周一本书一篇读书笔记

如何做到一周一本书一篇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一本书,这本书,笔记,多看阅读,还可以,地铁,事情,关键字,时间,时候,注意力,渠道,经验,一篇文章,从来没有,印象笔记,几个问题,我不知道,我也是,这个问题,学书,回家看看,读一,理由,上地,下策,书籍,东西,世界

2019-08-18 #短篇故事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笔记大神分享简单高效的读书笔记妙法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笔记大神分享简单高效的读书笔记妙法

笔记,奥野,内容,信息,清单,阅读一本书,方法,标记,记笔记,这本书,书名,感想,目的,笔记本,活用,作者,一本书,做标记,能帮助,这件事,三要素,书店,兴趣,创意,剪贴,后浪,墨水,地方,威力,建议

2018-04-27 #故事阅读

一年读500本书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如何有效地读书?

一年读500本书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如何有效地读书?

知识,应用,时候,作者,过程,一本书,这本书,主题,内容,干货,感觉,技能,方法,问题,可以把,很多人,成一,谁谁谁,书单,人生,信息,好书,思维,想法,时间,深度,笔记,能力,经典,观点

2020-03-31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