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刘伯温与张良 诸葛亮齐名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没选他做丞相?

时间:2013-06-28

刘伯温原名刘基,字伯温,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提示:本文共有 24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在中国几年的历史上,智慧和谋略最受后人推崇的,当属汉之张良、三国之诸葛亮和明之刘伯温三人。刘伯温原名刘基,字伯温,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辅佐明太祖朱元璋,为其出谋划策,平定天下,功勋卓著,成为明朝的开国元勋,多次被朱元璋称赞为“吾之子房也”,将其比喻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却只授予刘伯温弘文馆学士、资善大夫、上护军这些没有实权的闲散之职,爵位也仅仅是诚意伯,连侯爵都没封上。那么如此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智谋之士刘伯温,为什么没有得到朱元璋的重用,当上丞相呢?

明朝的中央行政机构设置及丞相的职权

明朝建立初期,朝廷的官职架构和体制的设计,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中书省门下设六部,中书省总揽国家行政大权。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由丞相总摄,权力居百官之首。中书省丞相为正一品,平章政事为从一品,左右丞为正二品,参知政事为从二品,其下才是六部尚书,为正三品,侍郎为正四品。由此可以,六部的最高长官尚书,与丞相的品衔,相差好几个等次。由此可见,丞相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权力仅次于皇帝一人之下,居所有群臣之上。

从明朝中央官职体系的设置和丞相职能职权来分析,担任明朝丞相的人选,一定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要皇帝绝对信任。丞相总领百官,权力集中,必须是皇帝绝对信任和放心的人,否则一旦与领兵的将领暗中勾结,天下就危险了。

二是要资历绝对老道。明朝建立时间不长,一大帮打天下的骄兵悍将、功臣元勋,都正处在各个关键的位置上,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一定是资历比这一帮开国元勋都要老,只有如此才能镇得住。只有镇得住这些元勋宿将,新生国家的一切政策方针,才能顺利实施下去。

三是要协调能力一流。丞相有一项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协调各个方面关系,沟通好各个利益集团,保持帝国正常运转。所以,丞相不但要资历老威望高,还必须要为人灵活,善于协调,长袖善舞才能胜任。

如此来看,一个新兴帝国的开国丞相,其实不需要选择,是在帝国建立的过程,自然形成的人选,就如同汉朝的开国丞相,就一定是萧何,不会是张良,也不会是陈平;明朝的开国丞相,就一定是李善长,绝不会是刘伯温。

明朝初期的朝廷政治形势分析

大明帝国开国之初,除了一大帮开国元勋,自恃与皇帝朱元璋一同打天下的功勋,并占据着朝廷的各个重要职位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政治形势,就是淮西集团的存在。

淮西集团,都是一帮从起事之初,就追随朱元璋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的老班底,又与朱元璋是老乡,都来自淮西,共同的地域、共同的乡音、共同的习俗,以及在战斗中凝结成的生死情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政治利益集团。这些人,人数众多,力量庞大,占据了明朝开国功臣的大多数。与此同时,处在高层的淮西元勋宿将的下面,还有更多的淮西子弟,遍布整个朝堂的各个角落,占据着朝廷的各个要害部门和职位,盘根错节、利益攸关,自成体系。

这些人与皇帝朱元璋关系亲近,深得宠信,同时在帝国建立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明朝建立之后,他们成为了朝廷的新贵,被称为淮西集团,像李善长、徐达、汤和、蓝玉等最杰出的军事将领和功臣都是淮西集团的人。这些人,绝大部分自认为与朱元璋的感情深厚,开国功勋巨大,除了朱璋本人以及淮西集团中公认的领袖人物李善长、徐达等,其他人谁都指挥不动、协调不了。刘伯温对此,也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当朱元璋逐渐对李善长生出不满之意后,几次打算换相时,刘伯温都极力劝阻。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明史—刘基传》

所以,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从帝国的正常运转的要求来选,必须是也只能是淮西集团中的领袖人物,而刘伯温恰恰不是淮西集团中的人,他来自另一个与淮西集团相对立的浙东集团,这也决定了刘伯温无缘丞相之位。

刘伯温自身的缺陷分析

刘伯温虽然神机妙算、料事如神,为朱元璋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攸关的战略方针,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盖世无双的功绩。但,人无完人,刘伯温自身的缺陷也非常明显。

一是书生意气。刘伯温十四岁入府学读书,十七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二十三岁高考元朝的进士。他不但是明朝最著名的智谋大臣,同时也是明初的文化鸿儒,他融会理学诸派而又以儒道互补的儒学思想,对明初的学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影响了明初学术思想的走向。所以,刘伯温原本是一书生,书生的清高、寡欲,不食人间烟火和理想主义的思想,根深蒂固,成为他不可能成为丞相的一大缺陷。

二是性格耿直。刘伯温性格过于耿直,刚正不阿,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主管御史台时,对待像李善长这样的帝国第二号人物,也毫不留情。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需要协调各方关系,处理各种利益的丞相,这样的性格将成为致命的缺陷。

三是不善交际。由于书生的清高和耿直的性格,使得刘伯温不愿意与朝廷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也不善于与各种性情各异的人士交际往来,只能是独自阳春白雪、曲高和寡,门前冷落鞍马稀。而善于与各种各样的人群打交代,也是做好丞相工作的必要条件。

刘伯温没有当丞相的志向

以刘伯温的超人智慧和卓识远见,早已洞察了朝堂的种种危机,功臣宿将骄横跋扈,皇帝朱元璋的薄情寡恩,也早已明白“鸟尽弓藏”的道理,做丞相实则是死无葬身之地的大火坑。在刘伯温的心中,早就有了归隐山林的打算,他要学越国的范蠡和汉代的张良,功成身退,悠然南山。

所以,朱元璋数次打算让刘伯温为相时,他都非常清醒而又坚决地拒绝了。

“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 《明史—刘基传》 “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 《明史—刘基传》

大明王朝刚刚建立的洪武四年,刘伯温便主动向朱元璋辞官,得到了批准,被赐归老于乡,在老家乡下的山林之中,做了一名闲云野鹤。

综上所述,刘伯温没能当上丞相,着实与其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智慧无关。

曾仕强:“大明国师”刘伯温的处世之道蜻蜓FM大咖开腔购买专栏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刘伯温与张良 诸葛亮齐名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没选他做丞相?”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呼风唤雨”的真相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呼风唤雨”的真相

刘伯温,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故事,刘伯,三国演义,谋士,民间,李善长,呼风唤雨,军师,大旱,家属,工匠,时候,机会,传说故事,这些事,刘基,张良,曹操,汉高祖刘邦,罗贯中,诸葛亮,天子,下朱,回家乡,乌云密布,丞相,为国为民

2009-12-08 #小故事

刘伯温有多神?被迫给朱元璋说了一个预言 百年后果真全部应验

刘伯温有多神?被迫给朱元璋说了一个预言 百年后果真全部应验

刘基,朱元璋,天下,明英宗,金龙,刘伯温,胡虏,胡人,诸葛亮,烧饼歌,一统,大明,本事,烧饼,皇帝,臣子,陛下,预言,这句话,刘基听,墨苑,张良,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朝军,朱允炆,来文,汉高祖刘邦,萧何,韩信

2012-10-15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朱元璋问刘伯温何时登基?刘伯温:两月后大雨必停 专家至今无解

朱元璋问刘伯温何时登基?刘伯温:两月后大雨必停 专家至今无解

朱元璋,刘伯温,军师,时候,刘伯,陈友谅,原因,大军,文章,明史,谋士,文臣,诸葛亮,军队,建议,经历,江山,民间,能力,一直没有,历史真相,没有想到,真的很,刘关张,多大,康茂,明太祖朱元璋,诸葛,钱学森,在我国

2016-05-20 #故事阅读

朱元璋为了考验刘伯温 随口说了一个上联 刘伯温立马对出下联

朱元璋为了考验刘伯温 随口说了一个上联 刘伯温立马对出下联

刘伯温,朱元璋,刘伯,郑复初,前途,天下,对联,才华,朝廷,起义军,亚于,出生于,伯温,常遇春,并多次,徐达,张中,明太祖朱元璋,星作子,朱重八,诸葛亮,郭子兴,天子,十里八村,开国功臣,上联,下联,乡绅,兵法,京城

2018-01-29 #经典故事

明太祖让刘伯温猜一物 刘回了一句诗 朱元璋听完哈哈大笑

明太祖让刘伯温猜一物 刘回了一句诗 朱元璋听完哈哈大笑

刘伯温,朱元璋,大明,烧饼歌,天下,谋士,烧饼,皇帝,金龙,刘伯,大奇,朝军,李淳风,诸葛亮,袁天罡,这都,中国,传说,事情,决胜千里之外,先生,勤政,将星,奇谋,可见一斑,外形,天机,太监,太阳,太神

2015-10-09 #故事大全

历史上刘伯温求雨的故事

历史上刘伯温求雨的故事

刘基,明太祖,朱元璋,刘伯温,李善长,丞相,天文,青田,有一次,冤案,县令,妻子,时候,谋士,文成,诸葛亮,战争中,亲信,吉凶,后人,国家,天下,大旱,奏明,将士,工匠,尸骨,浙江,陛下,了一场

2008-01-04 #故事阅读

关于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的故事

关于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的故事

刘基,朱元璋,胡惟庸,太祖,诸葛亮,仙师,白鹤,刘伯温,洪武,神机妙算,诚意,宋濂,仙人,冤案,天文,奏请,尸骨,时候,明太祖,烧饼,能力,预言,了一场,数理,刘伯,伯文,修德政,刘青田,刘诚,刘基佐

2020-07-11 #经典故事

关于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的故事

关于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的故事

刘基,朱元璋,胡惟庸,太祖,诸葛亮,仙师,白鹤,刘伯温,洪武,神机妙算,诚意,宋濂,仙人,冤案,天文,奏请,尸骨,时候,明太祖,烧饼,能力,预言,了一场,数理,刘伯,伯文,修德政,刘青田,刘诚,刘基佐

2017-10-18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