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我找到了幸福阅读的钥匙——《如何阅读一本书》

时间:2013-07-03

曾经在百度云盘存储了40G的电子书,却发现依旧是心理的满足感

提示:本文共有 45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曾经的不幸----只怪我太傻

我想现在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一定有过一下场景:

曾经无数次抢着京东购书优惠拼单、囤货,结果买回来的书除了“书香”四溢外,并没有带来多少满足感。

曾经在百度云盘存储了40G的电子书,却发现依旧是心理的满足感。甚至还在为此购买了iPad,结果充当了游戏的“话柄”。

曾经使用过Kindle、使用了iPad,使用了各种各样的软件、小本子

曾经发现,原来听别人“解读”一本书,当时“颇有感悟”,事后”我行我素“,这本书对你的影响力聊胜于无。

一个人不应该花四年的时间留在研究所中只是为了学习如何阅读。四年研究所时间,再加上十二年的中、小学教育,四年的大学教育,总共加起来是整整二十年的学校教育。其实不该花这么长的时间来学习如何阅读。如果真是如此,这中间必然出了大问题。

那么,以下我要说的内容,我建议你一次性阅读完。让你了解阅读,幸福阅读,有效阅读。

“我们应该如何读书?”,错!先搞清楚你为什么读书

阅读与心智成长--阅读的终极目的和意义

《如何阅读一本书》告诉我们,

阅读的规则是:努力越多,效果越好。

资讯仅“知道”,阅读才能让我们“解释”事情背后的道理

如果是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那么我们更应该使用恰当的手段达到正确的目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并且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去理解和判断表现之后的本质呢?

《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讲了面对不同的目的,我们应该采取的不同阅读方法|阅读层次,这样才不至于在资讯过度廉价的时代失去主动权,甚至连基本的判断也没有。

全文对阅读的四种层次进行分解,提出不同层次阅读下应该使用和遵从的规则,同时也给出阅读的其他技巧,包括记笔记、阅读速度、主动阅读、笔记方法、阅读习惯习得,阅读与写作的互惠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通过5章的内容系统讲述了实用性书、想象文学、诗歌、圣经、历史书、哲学的书如何阅读及注意事项。

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

这一篇可以用来借鉴以后如何教育孩子阅读。

现在大家都广泛接受了这样的观念:在儿童具备纯熟的阅读能力之前,至少会经历大约四个截然不同的阶段。

阅读准备阶段又可以简单划分四个步骤,分别在1-9年级完成。

第一阶段 :阅读准备阶段:视力、听力、智力

第二阶段 :认字,能够阅读简单读物

第三阶段 :字汇的增长及对课文的运用、快速建立字汇

第四阶段 :读写能力,并重复以上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提出“但是对许多父母与教育者来说,显然孩子们并没有达到这样的目标。失败的原因很多,范围也很广,从被剥夺的家庭环境——经济、社会,或是智能(包括双亲是文盲)——到个人的各种问题(包括对整个“体制”的反抗)都有。但是其中有一个失败的原因却不常被注意到。过分强调阅读的准备阶段,过分注重教导孩子初步阅读的方法,往往意味着其他更高层次的阅读可能遭到忽视。这是很可以理解的,想想在第一个层次所可能碰到的各种紧急状况与问题的程度就会明白了。然而,除非我们在所有的阅读层次都投下努力,否则我们社会里有关阅读的整体问题是不可能有效地解决的。”

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

检视阅读是系统化略读(skimming systematically)的一门艺术。我们一直以为可能在用,但是却忽略了的技能,并且从今以后可以发挥出更大价值。检视阅读可以帮助我们一定的时间之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分辨是否可读?体系、大致内容。

在第一次阅读一本难读的书时,不要企图了解每一个字句。这是最最重要的一个规则。

检视阅读方式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目的:1、发现是否值得花时间读;2、不想花过多时间读,但是仍想简读知道主旨内容

方式:

1-快速浏览副标题、书名页、序或其他的相关说明或宗旨,或是作者写作本书的特殊角度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3-检阅索引,快速评估涵盖的议题范围、关键词,并阅读关键词页。

4-出版者的介绍

5-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寻找主要论点

检视阅读方式二:粗浅的阅读

1-快速不求甚解的阅读

2-开始有重点的第二遍阅读

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

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1)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2)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6)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7)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 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注意:关于最后这四点,前三点是表示不同意见的准则,如果你无法提出相关的佐证,就必须同意作者的说法,或至少一部分说法。你只能因为最后一点理由,对这本书暂缓评论。

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比较阅读(comparative reading)

主要分为两步完成:观察研究范围和进行主题阅读。

一、观察研究范围

集中焦点在你要进一步做主题阅读的主题上

1)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2)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二、主题阅读:

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主题阅读步骤一:找到相关的章节---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主题阅读步骤二: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主题阅读步骤三:厘清问题---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主题阅读步骤四:界定议题---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

主题阅读步骤五:分析讨论---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注意:理想上,要一直保持对话式的疏离与客观。要做到这一点,每当你要解读某个作家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工具及操练

主动阅读的四个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

类似于我们使用WHAT、WHY、HOW、HOW GOOD来理解。

阅读速度

所谓阅读速度,理想上来说,不只是要能读得快,还要能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是恰当的。

头脑跟眼睛不一样,并不需要一次只“读”一个字或一个句子,可以利用双手训练自己的眼睛,跟着章节段落移动得越来越快。

检视阅读是一种训练有素的快速阅读,可以使用上述方法解决逗留”(fixate)、“倒退”(regress)的问题。

阅读的习惯也需要进行刻意练习

规则的多样化,意味着要养成一个习惯的复杂度,而非表示要形成许多个不同的习惯。在到达一个程度时,每个分开的动作自然会压缩、连结起来,变成一个完整的动作。当所有相关动作都能相当自然地做出来时,你就已经养成做这件事的习惯了。

只要是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阅读的艺术就是要以适当的顺序提出适当的问题。关于一本书,你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画小圈”的习惯培养方式,养成心理表征,关联阅读《刻意练习》、《学习之道》。

阅读与写作的互惠技巧

作者提出,阅读与写作是可以互惠的,一个好的作者,也一定是一个好的阅读者。写作也应该注意一个作品应该有整体感,清楚明白,前后连贯。

做笔记 | 标记的方法

(1)画底线——在主要的重点,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画线。

(2)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把你已经画线的部分再强调一遍,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要画底线太长了,便在这一整段外加上一个记号。

(3)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要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声明或段落即可。你可能想要将做过这样记号的地方每页折一个角,或是夹一张书签。这样你随时从书架上拿起这本书,打开你做记号的地方,就能唤醒你的记忆。

(4)在空白处编号——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

(5)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同样的论点,或相关的要点,或是与此处观点不同的地方。这样做能让散布全书的想法统一集中起来。许多读者会用Cf这样的记号,表示比较或参照的意思。

(6)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这跟画底线是同样的功能。

(7)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在阅读某一章节时,你可能会有些问题(或答案),在空白处记下来,这样可以帮你回想起你的问题或答案。你也可以将复杂的论点简化说明在书页的空白处。或是记下全书所有主要论点的发展顺序。书中最后一页可以用来作为个人的索引页,将作者的主要观点依序记下来。

其他信息

作者:Mortimer J. Adler & Charles van Doran

出版日期:Copyright 1940 by Mortimer J. Adler, Renewed 1967 by Mortimer J. Adler, 1972 by Mortimer J. Adler and Charles Van Doran

Chinese translation Copyright 2010 by The Commercial Press

类别:实用书

基本理论

1-努力越多,效果越好。

2-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

终极目标:获得心智的成长

3-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4-资讯仅“知道”,阅读才能让我们“解释”事情背后的道理

5-能够主动阅读的能力----阅读的艺术

体例

全书四篇,21章节,及附录一 建议阅读书目、附录二 四种层次阅读的练习与测验

阅读的四种层次进行分解,同时也给出阅读的其他技巧,包括记笔记、阅读速度、主动阅读、笔记方法、阅读习惯习得,阅读与写作的互惠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通过5章的内容系统讲述了实用性书、想象文学、诗歌、圣经、历史书、哲学的书如何阅读及注意事项。

阅读时长:5小时;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我找到了幸福阅读的钥匙——《如何阅读一本书》”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内容,作者,问题,主题,检视,分析,书籍,时间,一本书,原因,时候,信息,一行,层次,文字,答案,艺术,规则,读者,过程,重点,阅读者,一个问题,如何阅读一本书,指的是,句子,意义,方法,目的

2018-07-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如何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规则,实用型,时间,作者,内容,检视,类型,目的,问题,是一本,主题,文字,悲剧,方法,案例,目录,画线,笔记,细读,读者,靴子,基本问题,方法来,目的是,这本书,方著作,厚度,书会,中关,主旨

2009-06-04 #长篇故事

《如何阅读一本书》:4招教会你读懂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4招教会你读懂一本书

层次,一本书,主题,书籍,作者,分析,这本书,检视,知识,问题,如何阅读一本书,内容,阅读者,大部分,时间,技巧,答案,读者,艾德勒,些什么,阅读一本书,一本好书,都会,主旨,基础,好书,技术,方法,整体,理解力

2007-08-25 #短篇故事

《如何阅读一本书》:基础阅读 检视阅读 分析阅读 主题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基础阅读 检视阅读 分析阅读 主题阅读

这本书,文案,目录,前言,后记,分析,主题,书籍,作者,基础,层次,检视,爆款,读者,难度,方法,目的,重点,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有的人,下单,价值,内容,关键,思维,思想,思路,技能,科学

2020-07-27 #故事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之一阅读前准备

《如何阅读一本书》之一阅读前准备

信息,如何阅读一本书,人们,书籍,作者,时代,目的,读者,有道理,阅读一本书,东西,主动性,同事,头条,大部分,实用性,层次,建议,心智,情况,思想,技巧,才能,新闻,时间,注意力,概念,目的性,理解力,活力

2010-02-10 #短篇故事

我如何看《如何阅读一本书》

我如何看《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方法,层次,方法论,分析,知识,知识论,做法,基础,层面,检视,实用,如何阅读一本书,告诉你,教你如何,日本人,万夫,原书第,莫提默,艾德勒,查尔斯,张彩,范多伦,商务印书馆,只有你,大有,美日,老和尚,随便看看,书单

2010-11-07 #长篇故事

《如何阅读一本书》:不仅要学会如何阅读 更要实现心智的成长

《如何阅读一本书》:不仅要学会如何阅读 更要实现心智的成长

作者,这本书,问题,主题,内容,分析,层次,资讯,方法,一本书,书籍,技能,检视,目的,些什么,时代,全书,实用型,心智,核心,科学,读者,议题,规则,论述,一种是,另一种,如何阅读一本书,达成共识,主旨

2007-11-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一本书的正确打开方式

《如何阅读一本书》:一本书的正确打开方式

检视,主题,方式,方法,层次,分析,这本书,问题,读一遍,基础,性地,效果,系统,作者,内容,意思,序言,思想,文字,时间,步骤,目录,些什么,一本书,大致了解,阅读一本书,有道理,中提,段时间,包含了

2018-05-02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