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这支援鄂医疗队 是所有医护人员的缩影|战“疫”故事

时间:2013-07-03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湖北和武汉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也正因如此,全

提示:本文共有 35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湖北和武汉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也正因如此,全国各地的医疗队已源源不断地驰援湖北,尽锐出战,同心战疫情。

目前,来自全国的154支医疗队、18700余名医护人员正汇聚湖北抗疫一线,与当地医护人员并肩战斗。北京大学的三家综合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427名白衣战士组成的医疗队就是其中之一。

2月10日,央视《新闻联播》聚焦国家援鄂医疗队,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院长姜保国详细介绍了国家医疗队重症专家组的工作情况。

2月7日,作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助武汉医疗队的队长,姜保国带领着110人组成的医疗队奔赴武汉。而在此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经派出了两批医疗队,抵达前线开展救治工作。

在疫情防控胶着对垒的关键时刻,姜保国介绍,这支医疗队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挽救更多的生命。

这支英雄的队伍,是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的缩影。

全力以赴

患者的救治情况,始终是专家团队最关注的情况。对于重症患者的治疗,专家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危重症患者监测评估和支持治疗,并建立了会诊系统,为重症救治保驾护航。

“一定要尽全力保障物资供应,而且要做打持久战的准备。”对于管理保障和物资供应工作,院长姜保国这样说。

“大部队来了,领导来了,我们就更加有信心、更加踏实了。随着医疗资源逐步到位,管理逐步规范,工作开展会越来越顺利。”医疗队员们表示。

△ 8台V60呼吸机抵达重症隔离病房,将有更多的重症患者看到希望。

2月8日晚21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独立接管的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新病区正式启用。该院区收治的患者以重症为主。

从病房启用至2月10日凌晨5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前线重症隔离病房50张病床已经全部收满。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紧锣密鼓

2月9日下午15:00,大量重症患者陆续抵达病房。

医疗队员李明介绍道:“刚穿上防护服就一身汗,感觉喘不过气,还没来得及看病房里的病人,第一位患者已经躺在平车上推进病房,他后面是更多等待住院的患者。说实话,我的汗一下子就开始呼呼地往外冒。”

据医疗队员陈博介绍,第一位患者病情危重,到病房时已经休克,吸氧情况下血氧饱和度70%,血压80/40mmHg。

“立即高流量吸氧!”医疗队员李冉第一时间说道。护士迅速默契地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和相应的护理治疗。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在前线工作。

大年初二从北京到达武汉之后,李冉已经连续工作两周,用他的话来说,自己已经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大夫”了,但依然紧张到头痛。

“我们除了抢救第一位危重患者,还要接收同时到来的其他入院患者。每一位患者的病情都很严重,每一位患者都渴望尽快得到救治。我们特别理解,开医嘱、问病史、查体、抢救……不愿意耽误任何一点时间。当时恨不得自己长出三头六臂。”

李明、陈博是第一次进入隔离病房,本想让他们工作几个小时后到医生办公室脱下隔离服缓一缓。但电话不停地响起——“120送来患者,准备接收!”

“我们能撑得住!”两位小伙子打起精神,强忍住第一次穿防护服的头痛胸闷大汗,一直在坚持。

重症医学科董桂英感叹,15:00到21:00共收治了重症患者16名。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危及生命的状况,比如呼吸衰竭、休克、肾功能衰竭等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表现。同时下午正是住院病人化验结果回报的时候。大量的化验指标需要逐一判断、大量的入院病历和医嘱需要书写,面对这种收治时间紧迫,病情严重的情况,队友们充分体现了临危不乱、合理有序安排救治工作的专业素质。

紧张的工作过后是从未有过的剧烈头痛和虚脱般的精疲力竭,曾经在2017年参加“组团式”援藏在藏区工作一年的李冉笑称:“防护服下的缺氧感,比我在拉萨还严重,让我恍惚间回到援藏的日子。”

但当交班时看到第一位入院的休克患者血氧饱和度升到90%,循环恢复、呼吸平稳的状态,他感到特别欣慰: “一切都值得!”

温暖感动

抵达武汉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先后接管了三个重症隔离病房,创伤救治中心医生郭维每次都自告奋勇加入到首发阵容中。

“在大夫里,我算年龄大年资高的,急诊和危重症医学专业出身,临床经验比较丰富;在党员里,我已经快20年党龄了,应该是医生里党龄最长的。作为老大哥、老党员,这种时候我冲在前面,责无旁贷!”

张柳也是是前线的“老队员”了,他所在的那一组,从21:00到凌晨3:00接收了18位患者,其中有8名危重症患者。

“尽管工作任务如此繁重,大家仍是斗志高昂。让人感动的是,很多第三批来的同志都没有进过隔离病房,但他们都抢着进去。来的都是好汉!没有人害怕,没有人退缩,没有人叫苦喊累。”张柳说道。

得知病房新收治患者多、病情重,刚刚下夜班的朱凤雪连夜打车赶到医院支援,指导危重患者救治,直到凌晨3点还坚守在病房。

△ “ 别怕,有我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在救治患者。

2月10日一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安友仲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曹照龙早早赶到医院参加联合会诊。每一位危重症患者的安全都牢牢记挂在每一位医护人员心中。

59岁的安友仲,是北京大学三家附属医院第二批援鄂抗疫医疗队的成员,也是北京大学赴武汉医疗队专家组组长。2月1日,上飞机前,他在朋友圈留下一句话:“老夫聊发少年狂,赴汉口,跨长江,医亦凡人,匹夫尽责灭疫狼。”

在这么短时间内收治如此大量的危重症病人,不仅是对医生的挑战,对护士的要求更高。

护士长李立感慨道:护士们除了要负责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的监测外,还要做一些为病人发饭打水等生活上的照顾工作。很多护士都是第一次在隔离病房工作,大家顾不上进入隔离区的紧张,还没完全适应穿着厚重的隔离服工作产生的不适感,就开始为其他患者问诊、测体征、入院宣教、整理床位、执行治疗护理外联传输等工作。因为女护士较多,难免赶上生理期,但是没有人叫停工作。经常听到他们说,出汗出到流进了嘴里,很是心疼。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控感专家帮助队员穿好防护服。

前方的工作充满了各种困难,但是医疗队员们都积极克服,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本来每组6小时的班,实际上包括穿脱隔离衣、交接班、完成各种防护流程,前前后后加在一起需要十个小时。大家在隔离病房里穿着闷热的防护服,需要消耗更多的体力说话、工作,而大家为了节省防护服,又都尽量选择减少吃喝。

护士吴文芳和朱先娜都是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队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她们不仅实时给大家传授经验,进入病房后还主动承担了更多的工作,帮助新进入病房的同事顺利过渡。

“年轻孩子们多,第一次进隔离病房容易紧张不适应。”护理部主任王泠笑着说,“我一定要跟他们一起。我在,他们就都觉得踏实了。”

护士长赵礼婷表示:“我们都经历过SARS的洗礼,有经验,我们多干点,可以减少他们工作的压力。”

“我们虽然都来自一个大集体,但又是一个新的团队。我很快地感受到了熟悉的家的温暖,感受到团结、友爱、奋进和凝聚。”重症医学科赵秀娟医生感慨道。

泪目家书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出征之时,他们义无反顾,但留给家庭的却是无尽的思念。看看孩子们的家书吧——

这位刚刚8岁的小男孩是高伟波医生的儿子,他的妈妈是协和医院感染科医生。

他向远在武汉前线的爸爸和即将出征的妈妈写下《保证书》——

我会照顾好弟弟,保护这个家!

小小的“医二代”,稚气未脱却满满担当!

那天早上,我没有赖床,其实我醒了……父亲即使要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却依旧在笑……我心里五味杂陈,我受不了,可又不想在送父亲离开时哭,索性把自己闷在被子里,很闷很热,却又很冷……

这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男护士杨继鹏女儿的日记,多么真实,多么让人心疼。

孩子,别怕,有千千万万像你爸爸这样的战士冲锋在前,一定会打赢这场战役!孩子,别哭,爸爸打赢这场仗一定平安回来!

正如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丁璐在前线日记中写道——

在平凡的日子里,我们在不同的科室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在各自的生活里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但在此时,我们舍弃各自的生活和家庭,奔赴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我们是无所畏惧的战士。

在传染性最强的隔离病房,由于缺氧和疲劳,我们节省说话的氧耗,用手势相互问候,相互鼓励,倾尽所能挽救重症患者的生命。

我最最亲爱的兄弟姐妹,看着你们的坚韧和无私付出,我只想你们、我们都好好地,好好地工作,平平安安地回家。

△ 图片设计by宋垚学——“我们在一起”2020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招贴设计公益征集活动。

撰文:宁静

素材来源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新华社、中国新闻网、新京报、北京日报

图片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微博

来源:百万庄通讯社

责编:路易莎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这支援鄂医疗队 是所有医护人员的缩影|战“疫”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战疫故事向所有医护人员致敬

战疫故事向所有医护人员致敬

医护人员,武汉,疫情,韩倩,姐夫,衣服,责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线,包裹,人民,医务人员,肌肤,用品,步骤,头皮,头发,医疗队,妹妹,耳朵,视觉,队员,医护,工作,生活,人员们,值得敬佩,作为一名,勇敢地,摘下帽子

2020-08-31 #短篇故事

记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3名医护人员的故事医护人员新冠肺炎

记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3名医护人员的故事医护人员新冠肺炎

李晓莉,患者,病房,赵玉英,王奶奶,医院,小李,病区,医护人员,光谷院区,主任,胡阿,儿子,医生,护士长,护士,武汉,身体,提问,钟阿姨,二附属医院,军医大学,一线,关键,湖北,医疗队,军医,医患,心病,海军

2013-05-25 #故事阅读

记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3名医护人员的故事医护人员新冠肺炎

记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3名医护人员的故事医护人员新冠肺炎

李晓莉,患者,病房,赵玉英,王奶奶,医院,小李,病区,医护人员,光谷院区,主任,胡阿,儿子,医生,护士长,护士,武汉,身体,提问,钟阿姨,二附属医院,军医大学,一线,关键,湖北,医疗队,军医,医患,心病,海军

2019-12-05 #经典故事

新型冠状病毒赞美医护人员的作文 赞美武汉医护人员的作文

新型冠状病毒赞美医护人员的作文 赞美武汉医护人员的作文

武汉,疫情,钟南山,新型冠状病毒,病毒,风景线,院士,医生,医务人员,光芒,医疗队,医疗,物资,白衣天使,靓丽,大爱,医护人员,全国各地,党员干部,一线,中国,病人,野生动物,检测,隔离,中华民族,人们,使命,全国,品格

2020-07-08 #经典故事

新型冠状病毒赞美医护人员的作文 赞美武汉医护人员的作文

新型冠状病毒赞美医护人员的作文 赞美武汉医护人员的作文

武汉,疫情,钟南山,新型冠状病毒,病毒,风景线,院士,医生,医务人员,光芒,医疗队,医疗,物资,白衣天使,靓丽,大爱,医护人员,全国各地,党员干部,一线,中国,病人,野生动物,检测,隔离,中华民族,人们,使命,全国,品格

2020-08-30 #短篇故事

关爱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专项基金如有结余 将继续用于支持医护人员和医疗卫生发展的公益

关爱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专项基金如有结余 将继续用于支持医护人员和医疗卫生发展的公益

...,专项基金,医务工作者,新民晚报,疫情,奖励,防控,副局长,医疗队,医疗卫生,基金会,基金业,记者,白衣天使,结余,发展,公益项目,周馨,吴凡,尹欣,施南,蔡骏,郑锦,副理事长,上海市政府,发热门诊,市民政局,市慈善基金会

2008-10-01 #故事会

抗疫一线|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医护人员精心呵护患者赢得称赞

抗疫一线|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医护人员精心呵护患者赢得称赞

患者,病人,医护人员,医疗队,解放军,王奶奶,群众,孙兴,孔德华,亲人,军队,便盆,思源,湖北,武汉,护士,白子,病房,通讯员,过程,需求,行动,为中心,人民群众,报记者,海来,解群,黄永德,在床,党中央

2018-12-01 #经典故事

李炳军:要关心关爱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及一线医护人员

李炳军:要关心关爱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及一线医护人员

一线,疫情,湖北,医护人员,人员,工作,防控,医疗队,李炳军,肺炎,单位,待遇,赣州市,补助,通知,队员,具体措施,先进事迹,医务人员,医疗卫生,医疗,指挥部,情况,积极响应,组织,应急,宣传,各单位,绩效工资,要注重

2012-09-07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