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汉高祖刘邦夺权之后 异性诸侯王兔死狗烹的悲惨结局

时间:2013-07-03

汉王朝是华夏诞生文明之后第一个有无数平民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王朝,经历多年纷争的战火过后,战国时期原有的七大国家的贵族们早已不知所踪,新的时代当由

提示:本文共有 22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导语:与早已走上穷途末路的旧王朝相比,藉由起义等一系列反抗运动兴起的新兴王朝更富有鲜活的动力和生机。汉王朝是华夏诞生文明之后第一个有无数平民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王朝,经历多年纷争的战火过后,战国时期原有的七大国家的贵族们早已不知所踪,新的时代当由新的势力介入。汉朝的兴起印证了陈胜、吴广起义的一句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吴广起义

这场权力的争夺之战终究还是由平民占据了主导的力量,这个一切都重新开始的新兴王朝或许并没有带个这个社会任何实质性的变革,但至少它的存在树立了一个榜样,一个奋斗出结果的真理。汉王朝兴起的原因就在于他的领导人刘邦慧眼识才,知人善任,他没有贵族般的多方疑虑,在他的手下,任何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多方智慧的碰撞造就了大汉初期的盛世。但现实与历史总是残酷的,过河拆桥,兔死狗烹的情景历朝历代屡屡皆是,刘邦生前最大的失败和耻辱就在于迫切希望稳固自己的统治而至使能臣、功臣大多下场凄惨。

平民上位的新兴政权

以刘邦为首的新兴政治体系的建立,在实质上其实并没有带来什么具有亮眼表现的新政治制度。但对于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来说,刘邦的处事策略终究还是技高一筹,作为推翻秦朝腐败统治的起义军之一,刘邦深知原有政治体系和中央高度集权的失败之处,所以在汉朝建立的初期,他明智地吸取了战国时期和秦朝灭亡的一些失败之处。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汉朝实现的郡国并行制,这种将中央集权和权力下放的诸侯自治体系结合的新型中央政治制度,保留了两者的优点,又将部分的缺点给消除。

汉高祖刘邦

汉朝建立之后更值得称赞的即是统治者出生平民的际遇给了底层百姓相对平和的生活氛围,这就逐渐形成了汉代前期国家对民间修身养性的基层政策,饱受数十年战火侵袭的普通底层百姓忠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祥和生活。

刘邦的权宜之策

汉朝建国之后,刘邦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统治者,稳坐皇位,其后接着的就是一同从反秦斗争中走出来,又参与了楚汉四年战争的各路诸侯,这就形成了汉代独特的中央集权和地方诸侯自治的两大系统,但是这样的政治体系还是与周代的分封制有着明显的区别,就是中央集权并不像秦代一般占据所有的主导地位,而是将权力进行适当的下放,整个国家的主体地位还是由中央和受中央直接领导的地方政府所主领。

汉初文景之治

这种混合型的政治体系当然只是建国初期刘邦心中所打的一个小小的如意算盘,这些现在保留称号和封地的异姓诸侯王大多都是原来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了拉拢而设立的王位。

地方诸侯都是反秦战争与楚汉战争中的功臣,手握重兵。显然,诸侯的存在,对中央政府仍然是个潜在的威胁。刘邦对这些功臣不得不采取安抚的手段,以避免诸侯联手反抗中央政府。同时,他又以种种手段对地方诸侯实施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战术。

楚汉四年战争

打败西楚霸王项羽后,另一场战争就在酝酿之中,这就是中央与诸侯的战争。项羽覆灭后的七个月,燕王臧荼率先反叛,刘邦率军亲征,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平定臧荼之乱。

对刘邦来说,最大的眼中钉,便是楚王韩信。韩信是伟大的军事天才。在汉楚战争中,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屡出奇兵,破魏伐代,灭赵降燕,平定三齐。韩信用兵,重在谋略,出奇制胜,战法不拘一格,时而声东击西,迂回作战,时而置之死地而作战,奇正并用,变化莫测。大汉的江山,有一半是韩信打下来的。那刘邦为什么却不信任他呢?这并非是没有原因的。

过河拆桥,兔死狗烹

刘邦的政治天赋,很大一部分,来自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就是人在巨大权力面前,没有忠诚可言。虽然韩信立下了卓越的功勋,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些事,让刘邦不能不怀疑他的忠诚。韩信平定三齐之后,刘邦急需他率兵西进,以解困局。韩信不仅违令不肯出兵相援,反而要挟刘邦立他为王。刘邦为稳住韩信,不得不封他为齐王。

齐王韩信

在此过程中,韩信犯下了一个大错。这证明他只是一名伟大的将领,绝非出色的政治家。韩信不想背叛汉王刘邦,可是他又打自己的小算盘。这种暧昧的态度,怎么能让刘邦放心呢?

当刘邦追击西楚兵团到固陵,急令韩信来援,韩信又一次抗命,采取沉默不合作的态度,不肯出兵。直到刘邦把陈邑到海边的一大片地盘划给他后,韩信的精锐兵团才出兵相援。

韩信得到了土地,可是在刘邦的心里,他已经是一个不忠诚的危险人物了。在韩信兵团的参战下,项羽在垓下会战中惨败,自刎身亡,楚汉战争以刘邦的胜利宣告结束了。毫不夸张地说,韩信是刘邦能赢得汉楚战争胜利的法宝与利器。

一代天骄的落幕

对于用兵多多益善的韩信,刘邦当然是放心不下。如今天下太平,你能带兵打仗,你想打谁呢?失落的韩信也有自己的打算。在汉代建国不久,韩信就萌生了反叛的念头,殊不知自己的同谋陈豨已经将消息败露,于是整个汉朝高层都知道了韩信反叛的消息。在萧何的计谋之下,韩信就此踏上了死亡的不归路。

设计诛杀韩信的吕后

当他一脚踏入长乐宫时,就意识到了末日的到来。埋伏在一旁的甲士一拥而上,把他绑得结结实实。他没有见到萧何,只见到吕后冰冷的目光。这个铁娘子比她的丈夫更加雷厉风行,更加冷酷无情,无须审判,无须证据,直接下达处决令。

结束语: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韩信,被处死在长乐宫的钟寺。韩信最后的一句话是:“我真后悔没有听蒯通的话,今天居然死于妇道人家之手,这难道是天意吗?”曾经落魄受尽人世沧桑,也曾经横戈立马、笑傲江湖,最后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凄凉下场。这就是韩信苦涩的悲剧人生,也折射出权力斗争的冷酷与血腥。韩信之死,使汉高帝刘邦如释重负,也是刘邦清除未来异己的开始,此后各朝各代,帝王过河拆桥,兔死狗烹之事比比皆是,这是帝王的私心,也是人性的悲哀。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汉高祖刘邦夺权之后 异性诸侯王兔死狗烹的悲惨结局”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汉高祖刘邦第五子 西汉诸侯王 为何殉情自杀?

汉高祖刘邦第五子 西汉诸侯王 为何殉情自杀?

刘恢,吕后,吕王,梁王,汉高祖,赵王,刘友,汉高祖刘邦,封梁王,刘盈,女儿,妃子,异母,性格,汉文帝,权力,王后,爱妃,闷闷不乐,刘吕,刘姓诸,吕雉,彭越,封赵王,母太后,爱姬,赵幽王,赵王刘,则交,封刘

2014-03-09 #故事阅读

汉高祖刘邦的创业故事

汉高祖刘邦的创业故事

刘邦,项羽,萧何,关中,南越国,县令,天下,吴广,陈胜,韩信,项梁,娄敬,曹参,赵佗,汉王朝,起兵,吴芮,张良,樊哙,秦王,诸侯,异姓诸侯王,势力,功臣,建议,朝廷,秦军,王国,皇帝,秦国

2012-09-21 #故事阅读

翦除异姓王后 汉高祖刘邦为什么不废除分封制?

翦除异姓王后 汉高祖刘邦为什么不废除分封制?

刘邦,卢绾,异姓诸侯王,天下,燕王,威胁,萧何,秦帝国,郡守,匈奴,原因,外姓,汉高祖,经验教训,诸侯王,逃入,因此而,很重要,要不就是,历历在目,楚汉争霸,于长乐,任嚣,刘家,卫汉,吕后,吴芮,尉任,异姓王,彭越

2018-09-20 #短篇故事

汉高祖刘邦为什么要对有功之臣下此毒手

汉高祖刘邦为什么要对有功之臣下此毒手

韩信,汉高祖,彭越,刘邦,陈稀,吕后,英布,大臣,皇帝,军队,手下,诸侯王,淮南王,蒯通,梁王,冷暖,地位,势力,国家,宝座,将军,楚王,汉室,武士,洛阳,消息,诸侯,蜀中,重兵,为大家

2016-09-20 #故事大全

汉高祖刘邦身上最可贵 最容易被忽视的特质——规则意识

汉高祖刘邦身上最可贵 最容易被忽视的特质——规则意识

刘邦,项羽,规则,功臣,群臣,规则意识,天下,地位,封赏,诛灭,义帝,吕后,张良,楚汉争霸,萧何,韩信,中国,分封制,功绩,吕氏,弱者,强者,时间,王侯,皇帝,郡县制,雍齿,大汉帝国,异姓诸侯王,有人会

2009-04-27 #经典故事

谁能体会刘邦晚年的心酸与无奈?汉高祖逢叛乱必亲征背后的故事

谁能体会刘邦晚年的心酸与无奈?汉高祖逢叛乱必亲征背后的故事

刘邦,彭越,韩信,英布,诸侯王,功臣,天下,起兵,封赏,皇帝,群臣,陛下,刘盈,吕后,异姓王,韩王信,陈豨,那一年,大军,大将,嫡系,封地,时候,沛县,雍齿,吴芮,封雍,张敖,樊哙,项羽

2018-03-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汉高祖刘邦灭了项羽当了皇帝 风光无限回家乡沛县与父老子弟同乐

汉高祖刘邦灭了项羽当了皇帝 风光无限回家乡沛县与父老子弟同乐

汉高祖,韩信,项羽,彭越,英布,天下,吕后,皇帝,洛阳,田横,大臣,汉高,刘邦,刘家,萧何,梁王,历史,地方,国家,将军,心腹,手下,沛县,皇上,蜀中,诸侯王,长安,威加,张良,广田

2020-05-29 #短篇故事

汉高祖刘邦最宠爱的美人 最后却残忍的死去!

汉高祖刘邦最宠爱的美人 最后却残忍的死去!

刘邦,戚夫人,吕后,太子,儿子,刘盈,商山四皓,想法,刘如意,张良,立太子,美人,妃子,妻子,时候,结局,结发,子吕,汉高祖刘邦,项羽,赵如意,好的,历史,事情,美貌,帝王,大战,后人,地位,天下

2012-12-14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