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魏晋名士|“我不杀伯仁 伯仁因我而死” 其中伯仁是谁?

时间:2013-07-11

周顗yǐ269年-322年,字伯仁,汝南安成今河南汝南人,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

提示:本文共有 228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魏晋名士|“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其中伯仁是谁?

文:枯木

谚语“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估计不少人都听说过,典故出自《晋书·列传·第三十九·周顗传》,说此话的是东晋奠基人之一宰相王导,而其中“伯仁”指的是魏晋名士周顗(yǐ),这是一个因误解而产生的凄惨故事。

周顗(yǐ)(269年-322年),字伯仁,汝南安成(今河南汝南)人,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周顗少年时就就很有声誉,长得神采飞扬,当时同辈之人相互亲昵狎玩,但却不敢轻慢放肆地对待周顗。弱冠之年,承袭了其父武城侯的爵位,官拜秘书郎,累迁尚书吏部郎、长史。琅琊王司马睿出镇建业,征辟周顗为军谘祭酒,后出任宁远将军、荆州刺史、兗州刺史、吏部尚书等职,官至尚书左仆射。

周顗以雅望而获盛名,缺点是经常醉酒失态,又不理俗务,因而经常被免官,不过甚得元帝司马睿信任,过不久又复职,然后继续再犯。曾经做仆射时,基本上没有清醒的时候,当时人称“三日仆射”。

据《晋书》记载,周顗在西晋的时候,“能饮酒一石,及过江,虽日醉,每称无对。”。魏晋时期沿用汉代度量衡,据据《秦汉经济史(上)》换算,汉代1石=20升,那么大约是20斤酒,就算当时酒精度很低,就拿现在啤酒换算,也是20瓶啤酒,如此酒量,放到当今也是相当罕见。

曾经有一次,有个棋逢对手的酒友从中原南来,周顗非常高兴,“乃出酒二石共饮,各大醉。及顗醒,使视客,已腐胁而死。”,喝酒把别人喝的胸部溃烂而死,虽然自愿,可放到现在也算是过失罪了,不过周顗没事,也说明酒量之大。

周顗虽然嗜酒,可是为人正派,性格宽厚。弟弟周嵩为人狷介任性,有一次喝酒后,生气地对哥哥说:“你的才华不如我,为什么能有如此盛名?”,并且用着火的蜡烛投掷周顗,周顗形色不变,不以为杵,缓缓地说:“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可见其性格敦厚。名士庾亮曾经对周顗说“大家都认为您堪比西晋名士乐广”,周顗非常谦虚地说:“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随后“唐突西施”成为成语就由此而来。

周顗和当时宰相王导交好,王导非常器重周顗,有一次王导头枕着周顗膝盖,指着他的肚子问,里面有什么?周顗说“此中空洞无物,然足容卿辈数百人。”,如此恃才傲物,然而王导也不怪罪他。要知道王导是东晋政权奠基人之一,实权人物,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王”说的就是王导兄弟。有一回名臣蔡谟取笑王导惧内,说他要加“九锡”,其中有“短辕犊车,长柄麈尾。”,结果王导大怒,提起蔡谟父亲的名字就骂:“吾往与群贤共游洛中,何曾闻有蔡克(蔡谟父)儿也。”,可见王导对周顗非常钦佩。

然而正因为周顗和王导交好,才使得最后引起误解。那是东晋永昌元年(322年),王导从兄大将军王敦举兵叛乱,王导和其政见不同,因而不予支持。然而当时朝廷舆论请求晋元帝司马睿诛杀留在京中的琅邪王氏族人,于是王导率领宗族子侄二十多人,每天早上就到台城待罪,希望能得到晋元帝赦免。

据《资治通鉴·卷第九十二》记载,当时周顗很受晋元帝宠幸,王导看见周顗入宫,便喊叫到“伯仁,以百口累卿!”,意思是我们全家百口就看您了,救救我们!周顗见到晋元帝后,说明王导忠于东晋,和王敦不同,极力替王导说话,晋元帝也接受了周顗的建议。

然而,坏就坏在周顗非常喜欢喝酒,在宫中又喝醉了,出来时王导叫他,他也没搭理,只是口中说“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本来是酒话,而且说的是王敦,然而王导听到后,以为周顗不但没有替他们王家说话,反而以为要杀他们立功邀赏,于是非常痛恨周顗。其实周顗不但替王导说话,而且回到家酒醒后,又给晋元帝撰写奏章,言语恳切,说明王导的忠诚,确实是为了搭救王导一家仁至义尽。

王敦攻破石头城后,由于打的旗号是“清君侧”,没有借口对司马睿下手,然而也不去朝见晋元帝。晋元帝只好求和,命公卿百官到石头城拜见王敦,同时任命王敦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江州牧,封武昌郡公。至此,朝政大权尽归王敦,司马睿被彻底架空。

王敦平素就很忌惮周顗和戴若思两人的才华,尤其是周顗,每次王敦见了他,都面红耳赤,即便是冬天,也用手当扇子扇个不停。这次掌权后,询问从弟王导,如何处置这二人,首先问:“周、戴二人都很有威望,可以让他们做三公吗?”王导默不作声;王敦再问:“那让他们做尚书仆射可以吗?”王导依然不说话;王敦又说:“既然这样,就杀了他们!”王导还是没有作声,但此举却已暗示自己并不反对。

当时,护军长史郝嘏等劝周顗避敦,周顗说:“吾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不久周顗、戴若思二人就被抓捕,周顗途径太庙,破口大骂王敦是奸贼,“收人以戟伤其口,血流至踵,颜色不变,容止自若,观者皆为流涕。”,随之,周顗戴若思二人被害,周顗时年五十四岁。

过后不久,王导翻检以前的奏表,看到周顗救护自己的表文,不由得痛哭流涕,拿着奏表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后来王敦死后,周顗被追赠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康”。

周顗被杀,王导虽然不是主谋,然而却纵容了王敦的做法,原因还是内心充满了怨气,以为周顗没有替他们讲话。其实,这个误解固然是由于周顗酒醉导致,没有给王导暗示,然而阅读历史记载,当时王敦大权独揽,对从弟王导的建议也就是说说而已,生杀予夺王导很难做主,只不过,王导感觉到自己阴德有亏,因而一生都内疚不安,后来这句名言就成为流传的谚语。

《晋书》评价周顗:“顗招时论,尤其酒德,《礼经》曰‘瑕不掩瑜’,未足韬其美也。”,指出周顗酒风不好,以至于误事招人议论,可是总体来说,瑕不掩瑜,其高风亮节的操守,值得后人永远敬仰!

2020/4/10榆木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魏晋名士|“我不杀伯仁 伯仁因我而死” 其中伯仁是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魏晋历史趣闻:从魏晋名士“褒衣博带” 窥探魏晋时期的穿衣风格

魏晋历史趣闻:从魏晋名士“褒衣博带” 窥探魏晋时期的穿衣风格

褒衣博带,时期,魏晋,魏晋名士,魏晋风度,服饰文化,名士,服饰,性格,笔者,风格,影响,时代,文人,文化,衣服,体现出,门阀士族,形制,灵魂,理想,王羲之,分析,生活方式,都会,而且也,个人,因素,士人,战争

2012-04-04 #短篇故事

魏晋名士的乱世风流

魏晋名士的乱世风流

名士,乱世,曹丕,谢安,魏晋,曹操,袁彦伯,谢道韫,阮籍,魏晋名士,时代,人生,后世,故事,旷达,现实,深渊,玄远,生命,竹林七贤,和解,不作为,仰望星空,黎红,伯遂,孙恩,嵇康,徐徐,建安七子,曹植

2007-12-25 #经典故事

魏晋名士如何教子孙?

魏晋名士如何教子孙?

谢安,嵇康,子女,教育,世俗,名相,名士,问题,时刻,言行,身教,魏晋名士,其夫,司马氏,群伦,苏东坡,好的,中子,作法,修养,刘氏,典故,口味,卧龙,名望,后辈,后世,天下,大众,对子

2010-11-11 #短篇故事

魏晋名士的修仙之路

魏晋名士的修仙之路

嵇康,修仙,名士,魏晋名士,五石散,魏晋,时期,何宴,陶渊明,思想,山水,药物,人们,俗世,学说,山林,时代,神仙,竹林七贤,精神,庄子,长生不老,一面,养性,后世,天地,当权者,气功,时代背景,方式

2019-07-15 #故事会

比狂狷人格更狂的魏晋名士风度 为何在魏晋时代出现?

比狂狷人格更狂的魏晋名士风度 为何在魏晋时代出现?

生命,魏晋名士,名士,人格,时代,曹操,魏晋,风度,谈玄,何晏,嵇康,政治上,名教,庄子,魏晋风度,不应该,第三种人,增加生命,主义者,人生,传统,价值观,儒家,后世,大开杀戒,士人,思想,正始,牢笼,灵魂

2019-08-13 #故事阅读

魏晋风流 名士茶道

魏晋风流 名士茶道

陆纳,谢安,刘琨,名士,文人,侄子,魏晋,左思,人们,后世,大名,女儿,时期,时候,精神,诗句,杜育,陆羽,叔叔,吹气,院中,橘子,清茶,瓷器,加工,影响,多年前,中多,何意百,叶老者

2013-01-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魏晋名士嗑药 纵酒背后的风流

魏晋名士嗑药 纵酒背后的风流

五石散,时期,何晏,魏晋名士,纵酒,何平,司马氏,阮籍,钱穆,魏晋,名士,文人,后遗症,政治,文人雅士,热量,生命,衣服,裤子,生活,学术文化,是他们,刘义庆,山下,嵇康,庄子,曹操,王谢,高洁,鲁迅

2009-10-05 #经典故事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谈魏晋名士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谈魏晋名士

嵇康,阮籍,山涛,朋友,礼法,钟会,司马氏,魏晋南北朝,鲁迅先生,司马昭,庄子,爱琴,魏晋文学,两个人,魏晋名士,个人,力气,战乱,广陵散,放达,时期,时代,方式,特点,民族,母亲,洛阳,生命,礼教,竹林七贤

2011-01-26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