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 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时间:2013-07-19

一方面是跟从重耳流亡诸国的贤士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等人的辅佐;另一方面与遵从郭偃之法进行的改革是分不开的

提示:本文共有 28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一方面是跟从重耳流亡诸国的贤士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等人的辅佐;另一方面与遵从“郭偃之法”进行的改革是分不开的。那么这个与管仲齐名辅佐晋文公成就霸业的郭偃到底是谁呢?“郭偃之法”又有哪些具体内容呢?

《韩非子·南面》记载:“管仲毋易齐,郭偃毋易晋,则桓文不霸矣”。

晋文公与“五贤”

一、擅长预言的“太卜”郭偃

郭偃,北虢国虢序的后裔,担任晋国“太卜”一职,所以在《左传》中又称为卜偃。相传,郭偃对龟卜非常长精通,卜卦技艺高超,百不失一,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关于郭偃的事迹和言论,散见于各种先秦典籍,如《左传》、《国语》等。起于鲁闵公元年、终于鲁僖公三十二年,跨越晋献、惠、怀、文四公,《左传》记录了七次卜偃(郭偃)占卜或预言,正是这些占卜或预言见证了晋国从大国变成了强国。

公元前661年,晋献公以赵夙驾御战车,毕万作为车右。晋军一举消灭耿国、霍国和魏国三个小诸侯国。晋军凯旋而回后,晋献公为了奖励英勇作战的赵夙和毕万,将耿地赐给赵夙,将魏地赐给毕万。卜偃预言毕万的后代必定昌盛。

《左传·闵公元年》记载:卜偃曰:「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启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名之大,以从盈数,其必有众。」

公元前658年,虢公在桑田打败了戎人,卜偃预言虢国将亡。

《左传·僖公二年》记载:虢公败戎于桑田。晋卜偃曰:「虢必亡矣。亡下阳不惧,而又有功,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必易晋而不抚其民矣,不可以五稔。」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想吞并邻近的虞国和虢国,这两个姬姓之国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假道伐虢”之计。晋献公询问卜偃能否灭亡虢国,卜偃预言当在“九月、十月之交”。

《左传·僖公五年》记载: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对曰:“克之。”公曰:“何时?”对曰:“童谣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焞焞,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公元前646年,沙鹿山崩塌,卜偃预言晋国将会有大的灾难,几乎会亡国。

《左传·僖公十四年》记载: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晋卜偃曰:“期年将有大咎,几亡国。”

公元前637年,晋怀公回国即位,杀死了不愿召回儿子狐毛、狐偃的狐突。卜偃于是称疾不出,指责怀公只知道杀戮。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卜偃称疾不出,曰:“《周书》有之:‘乃大明服。’己则不明而杀人以逞,不亦难乎?民不见德而唯戮是闻,其何后之有?”

公元前635年,周王室爆发子带之乱,狐偃劝说晋文公奉迎天子,晋文公询问卜偃。卜偃用龟卜、草筮占卜得到结果是“吉”。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公曰:“吾不堪也。”对曰:“周礼未改。今之王,古之帝也。”公曰:“筮之。”筮之,遇《大有》之《睽》,曰:“吉。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也。战克而王飨,吉孰大焉,且是卦也,天为泽以当日,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大有》去《睽》而复,亦其所也。”晋侯辞秦师而下。三月甲辰,次于阳樊。右师围温,左师逆王。夏四月丁巳,王入于王城,取大叔于温,杀之于隰城。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刚刚逝世,从绛都出殡到曲沃的途中棺椁发出响声如牛叫。卜偃预言有西方军队进攻我国,晋军应该早做准备。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载: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左传》中记录的卜偃(郭偃)七次占卜或预言无一不准,显示出了高超的占卜技巧;卜偃(郭偃)又能根据政治形势,为晋国国君贡献出相当高的谋略,显示出过人的政治天赋和远见。

二、郭偃之法到底是什么?

商鞅变法之前,商鞅为了说服秦孝公坚定变法的决心,引用了郭偃变法的改革言论,这在侧面可以看出郭偃具备相当高的政治智慧。

《商君书·更法》记载:“郭偃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郭偃在用人制度上坚持“亲亲”与“尚贤”兼顾的原则,强调由经济领域开始实施改革,进而接着扩展到用人制度上面。

采用“君食贡”的制度,具体内容是“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就是要求国君不再保留任何土地,将土地赐给手下的人,然后从手下的大夫那里收取贡奉来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其实这就是“封土建国”制度的发展,从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至平王东迁,周朝保持二百七十五年了强盛,主要依靠的就是封建制度。晋国作为姬姓封国沿袭并发展这种制度依然能够维持国家的繁盛。

与管仲齐名的晋国郭偃以及其辅佐晋文公改革形成的“郭偃之法”是三晋法家学派的源头,战国时期的法家人物大多荟萃于三晋,如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的变法改革措施均受到“郭偃之法”的影响。

晋文公人物关系图

三、赏赐跟随流亡的贤者

晋文公赏赐随从自己逃亡的人员和各位有功之臣,功大的封给城邑,功小的授与爵位。按照“诸姬之良,掌其中官。异姓之能,掌其远官”的原则大封功臣。其中封狐偃为相、先轸为帅;让赵衰、胥臣、栾枝、郤缺等人辅佐他治理国家;让郤溱、霍伯带领军队;让贾佗、阳子制作礼仪;让魏犨、荀伯抵御北方的戎族。

公元前633年,被庐之蒐,晋文公于城濮之战前将晋国二军扩大编制为三军,以郤谷统帅中军,狐偃统帅上军,栾枝统帅下军。这就是“六卿”制度的来源,正是这种新型的政治制度保障了晋国百余年的霸业,但也是这个制度,使得公族实力大减,卿族势力成为晋国的支柱,为战国“三家分晋”埋下了种子。

五鹿的农民赠给晋文公重耳一块土

四、变法强国后晋文公成就了霸业

《史记·晋世家》记载:五月丁未,献楚俘於周,驷介百乘,徒兵千。天子使王子虎命晋侯为伯,赐大辂,彤弓矢百,玈弓矢千,鬯一卣,珪瓒,虎贲三百人。晋侯三辞,然后稽首受之。周作晋文侯命:“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能慎明德,昭登於上,布闻在下,维时上帝集厥命于文、武。恤朕身、继予一人永其在位。”於是晋文公称伯。癸亥,王子虎盟诸侯於王庭。

正所谓“华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逐渐强盛的晋国建立功业,正是维护了周王室,抵御了四夷,捍卫了华夏文明。

首先,平定周王子带之乱。周襄王弟叔带为篡夺王位。晋文公采纳狐偃的建议独自勤王,辞退秦军,亲率晋军南下,自周邑阳樊分兵两路:一路赴泛城迎襄王;一路趋温邑攻叔带,将其俘获。襄王为了酬谢晋文公护卫周王室之功将阳樊、温、攒茅、原四邑赐予晋文公。

其次,城濮大战中晋国击败了楚国。中原的诸侯国鲁、曹、卫、陈、郑等国皆脱离楚国回归至中原晋国的领导集团。

再次,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此次盟会,周襄王策命晋文公为“侯伯”,“赐大辂,彤弓矢百,玈弓矢千,鬯一卣,珪瓒,虎贲三百人。”并给了晋文公“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的任务,晋国拥有了代表周王室行使征伐大权的“尚方宝剑”。晋文公在践土大会诸侯,成为春秋时代继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位霸主。这背后正是运用“郭偃之法”积蓄国力的强大晋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 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晋文公打尊王的招牌创霸业 在位九年为晋国建稳固江山

晋文公打尊王的招牌创霸业 在位九年为晋国建稳固江山

晋文公,襄王,天子,诸侯,霸主,会盟,人们,霸业,王室,于河阳,周襄王,齐桓公,招牌,作者,天王,春秋,盟主,侯伯,孔子,晋文,践土之盟,天子地,左传,手段,晋国,权力,盟约,红色,黑色,多的是

2015-08-13 #短篇故事

《重耳传奇》晋国古都一代雄主 百年霸业再现荧屏

《重耳传奇》晋国古都一代雄主 百年霸业再现荧屏

重耳,晋国,晋文公,曲沃,传奇,晋之源,晋文,我国第一部,人生,中国,全书,历史,史诗,古都,史籍,名片,天下,大戏,情感,春秋时期,故事,春秋,电视剧,秦晋之好,篇幅,霸主,霸业,代雄,任君,文公

2016-11-02 #故事阅读

一场决定晋文公重耳春秋霸业的战争

一场决定晋文公重耳春秋霸业的战争

楚国,重耳,晋国,楚成王,子玉,宋国,晋军,诸侯,军队,建议,退避三舍,周王,大将,将领,春秋,霸主,城濮之战,对自己,正面冲突,公刚,于君,卫国灭,原卫,宋襄,王让,接待了,事情,一战,人民,俘虏

2010-11-12 #经典故事

晋文公简介

晋文公简介

晋文公,晋国,诸侯,重耳,楚国,周襄王,周襄,先祖,国君,勤王,后世,周天子,春秋时期,贤能,霸业,霸主,于洛邑,文性,周王子,怀公,晋文,晋献公子,栾枝,王修,王子虎,终复,胥臣,荀伯,赵衰,贾佗

2020-06-11 #经典故事

【成语一则】竭泽而渔:晋文公的政治手段 助其成就霸业

【成语一则】竭泽而渔:晋文公的政治手段 助其成就霸业

楚国,晋文公,晋国,雍季,晋军,楚军,中原,这句话,竭泽而渔,国力,宋国,战争,晋楚,战术思想,吕氏春秋,故事,大臣,意见,计谋,附属国,齐国,认同,意思是,城濮之战,春秋霸主,论功行赏,五贤,战之君,晋文,楚成王

2007-10-07 #小故事

晋文公重耳秣马厉兵 坚守信用 确定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晋文公重耳秣马厉兵 坚守信用 确定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晋文公,晋国,周襄王,秦穆公,冀芮,赵衰,命令,国君,晋军,晋文,军队,阴谋,周襄,王子带,主上,住处,信用,士兵,宋国,秦国,霸业,黄河,公若,侯会,公孙固,司空,季子,宋襄公,晋怀公,来提

2013-04-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晋国霸业”晋文公的霸业是怎样炼成的?

“晋国霸业”晋文公的霸业是怎样炼成的?

晋国,晋文公,重耳,周襄王,楚国,中原,诸侯,三军,孙子,统帅,栾枝,赵衰,关键,公族,勤王,时间,中军,王子带,任君,刘邦,卫叔,周襄,宋成公,汉高祖刘邦,栾宾,晋献公,楚将子,胥臣,荀林父,荀息

2013-09-07 #小故事

晋国君主有四位称霸春秋 晋文公最著名 最后一位才算巅峰!

晋国君主有四位称霸春秋 晋文公最著名 最后一位才算巅峰!

晋国,晋襄公,晋文公,霸主,秦国,实力,春秋,晋悼公,楚国,晋厉公,史学家,周天子,郑国,国君,地位,春秋时期,齐国,霸业,重耳,鄢陵之战,先秦史,春秋五霸,春秋霸主,司马迁,全祖望,卫伐,吕思勉,宋襄公,崤之战,郑语

2009-04-16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