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为何在古代孝义故事中 行孝者多为男性 而孝顺对象多为母亲?

时间:2013-07-22

有一些孝义类人物传说,在体现人物孝行感天的同时,也反映了统治阶级草营人命的残暴,如:汉时,东海孝妇养姑甚谨,姑曰:妇养我勤苦,我己老,何惜余年

提示:本文共有 218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有一些孝义类人物传说,在体现人物孝行感天的同时,也反映了统治阶级草营人命的残暴,如:汉时,东海孝妇养姑甚谨,姑曰:“妇养我勤苦,我己老,何惜余年,久累年少。”遂自主益死。其女告官云:“妇杀我母。”官收,系之。拷掠毒治,孝妇不堪苦楚,自诬月民之。时于公为狱史,曰:“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不得理,抱其狱词哭于府而去。自后郡中枯旱,三年不雨。后太守至,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枉杀之,咎当在此。”太守实时身祭孝妇笨,因表其墓,天立雨,岁大熟。长老传云:

“孝妇名周青,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掘,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页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既行刑己,其血清黄缘古董竹而上,极标,又缘措而下云。”(《技神记》卷十一)这里,东海孝妇的孝行和封建官吏的昏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孝妇最终也以“青若有罪,厚、杀,血当顷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的誓言向世人昭示了自己的清白。另有一类孝义人物的传说故事,讲母子连心,反映的也是孝感万里的“天人感应”思想,如: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忠尔,喝才旨。”孔子曰:“曾参之孝,精感万里。”(《技神记》卷十一)

周畅,性仁慈,少至孝,独与母居,每出入,母欲呼之,常自喝其手,畅即觉手痛而至。治中从事未之信。候畅在田,使母口齿手,而畅即归。元初二年,为河南尹,时夏大旱,久祷元应;畅收葬洛阳城旁客死骸骨万余,为立义笨,应时封雨。(同上)上述传说显然有夸张的成分在内,是民间父母与子女连心思想的反映。对唐前孝义类人物传说的基本内容作出大致的梳理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这一时期的孝义类人物传说中,行孝之人大多为男性,女性孝子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叶涛《二十四孝初探》一文指出,这种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在这一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一方面,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自古以来,儒家思想对女子“三从四德”的定位,决定了她们即使有孝行也很难得到社会的承认;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也认为,孝不仅是一种义务,也意味着某种权利。在宗法制度下,男子是一个家族的法定继承人,老一辈人通常是指望儿子养老送终,而女儿则是嫁出去的人,泼出去的水,那是指望不上的。因此,无论是从父、从夫还是从子,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女子都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地位,当然也就很难有做孝子的资格。

在孝义类人物传说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虽然行孝之人多为男性,但他们孝顺的对象却多以母亲为主,父亲只占其中极少的一部分,这又是何原因呢?冯友兰认为,这是对封建社会所提倡的“贤妻良母”的一种补偿,也是妇女“三从”的一种表现。实际上,这种现象的出现还有着更为深刻的文化意蕴。众所周知,自古至今,我国的家庭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父、母、子构成了传统家庭的情感结构,而母亲则是这一情感结构的重心和稳定所系。在教育子女方面,严父慈母即是中国家庭最普遍的分工方式,一般来说,父亲代表社会来管教子女,纠正他们不合于社会的行为,因此,父亲通常都是扳着面孔对待子女的;而母亲则主要从生活上照顾子女,关心他们的饥寒冷暖,且常常站在孩子的立场给他们以慰藉。这样一来,孩子对父母的情感就有了差别,一般家庭的孩子大都有着亲母而琉父的情感倾向,这恐怕就是这一时期孝子传说中多以孝顺母亲为主的真正原因所在。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到,唐前的孝义类人物传说在内容上表现出了深刻的社会文化意蕴。而汉魏六朝时期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孝义类人物及其传说故事,也有着复杂的社会、宗教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首先与这一时期特殊的时代特点及统治者的意志有关。刘邦建立汉王朝之后,总结秦亡的原因及经验教训,发现秦王朝之所以迅速走向灭亡,除秦朝统治者的专制统治之外,最主要的是秦朝社会缺乏一种能够使人们自我约束及相互约束的内在的规范体系。而“孝”作为中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经孔子、曾子、孟子等儒家学派的倡导者发挥、改造,《孝经》的出现,使儒家孝理论与政治伦理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至此,“孝”成了各种道德实践的基点。汉代统治者正是利用了孝的上述一系列功能,把家族秩序与国家社会秩序结合起来,从而使整个社会秩序化。纵观东西汉代,统治者始终把“孝”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汉代的皇帝除刘邦外,都贯有孝的称谓,如孝文帝、孝敬帝、孝武帝等。在人才的运用上,汉代统治者更是把“孝”作为选拔、任用的标准。“举孝廉”即是汉代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这是因为在汉代统治者看来,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在家尽孝,在国才能尽忠,无孝则无忠,不能事亲也就不能事君,忠是孝的扩大。在封建社会,封建家庭就是封建国家的缩影,封建专制主义在家庭中的表现,就是夫权家长制、长者尊严以及权威至上。皇帝在家,家长在家,都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统治者即利用“孝亲”的自然伦理,来抬高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忠君”的人造伦理。在他们看来,“举孝廉”当是最好的选拔任用人才的方法,因此,为能得到统治者的任用,步入官场,人们普遍重视对于女“孝”的教育。在这一社会风气的影响下,社会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至孝之人,也流传着很多孝义类人物的传说故事。从两汉时期的许多家规家训也可以看到,很多家庭都把孝子孝亲与教子事君作为首要的道德规范,用以约束家庭的全体成员。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为何在古代孝义故事中 行孝者多为男性 而孝顺对象多为母亲?”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孝义文化节 让“孝·义”精神永流传

孝义文化节 让“孝·义”精神永流传

孝义,文化节,山西,活动,主题,人物,书画艺术,全国,大气,报告会,山西省,精神,行孝,2人,博士生导师,义文,化研,孝行,张世荣,曾振宇,李朋,王新,韩德民,专家学者,人文学部,和仁,北京语言大学,孝德,家和,山东大学

2018-08-16 #长篇故事

王某应从此事中吸取哪些教训

王某应从此事中吸取哪些教训

王某,大爷,县一中,交往,要学会,仔细阅读,故事,入学考试,去路,原因,品质,合法财产,情境,所学,所有权,派出所,民警,教训,文明,法律责任,瓜果,答案,不识路,人格尊严权,回答问题,怎么走,对他人,就应该,才发现,愤怒地说

2016-09-20 #故事大全

从小事中悟出大道理400字

从小事中悟出大道理400字

小事 爸爸 妈妈 道理 时间 时光 生命 人生 大道理 生活中 作文 事情 奶奶 开头 爸爸妈妈 结尾 作业 个人 有一次 经历 在我 生活 一件小事 一件事 一寸光阴一寸金 事物 刷子 弟弟 时候 暗香

2020-05-02 #故事会

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提升话语权

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提升话语权

中国,话语,世界,国际,对外传播,传播,话语权,影响力,我们需要,主动权,国际舆论,时代,我国,发展,中国声音,国际社会,人类,受众,外交,外界,故事,方式,相结合,能力,习近平,认同,和实,中国故事,了解中国,中央

2020-08-13 #长篇故事

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提升话语权

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提升话语权

中国,话语,世界,国际,对外传播,传播,话语权,影响力,我们需要,主动权,国际舆论,时代,我国,发展,中国声音,国际社会,人类,受众,外交,外界,故事,方式,相结合,能力,习近平,认同,和实,中国故事,了解中国,中央

2020-08-30 #经典故事

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提升话语权

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提升话语权

中国,话语,世界,国际,对外传播,传播,话语权,影响力,我们需要,主动权,国际舆论,时代,我国,发展,中国声音,国际社会,人类,受众,外交,外界,故事,方式,相结合,能力,习近平,认同,和实,中国故事,了解中国,中央

2020-09-28 #经典故事

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提升话语权人民要论

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提升话语权人民要论

中国,世界,我国,话语,对外传播,外界,中国声音,国际,发展,习近平,中国故事,主张,场合,奇迹,外交,成效,时代,方法,疫情,变化,工作,中国发展,向世界,国际社会,我们需要,中多,专家学者,上许,和平与发展,好的

2009-12-03 #故事阅读

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提升话语权人民要论

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提升话语权人民要论

中国 话语 世界 国际 话语权 对外传播 传播 影响力 中国故事 我们需要 主动权 国际舆论 时代 我国 发展 中国声音 国际社会 受众 外交 外界 故事 相结合 能力 认同 和实 了解中国 主张 亲和力 事实 人类

2020-04-28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