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驻村日记里的扶贫故事

时间:2013-07-22

一大早,我们工作队队员穿好工作服,戴上手套,向村民借了两把镰刀,准备好了十几个编织袋,去地里帮助村民李文才家扒玉米这是孙凤军写的驻村日记

提示:本文共有 18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记西长发镇正黄一村驻村工作队

李艳梅本报记者赵洪秋

2017年10月12日。

一大早,我们工作队队员穿好工作服,戴上手套,向村民借了两把镰刀,准备好了十几个编织袋,去地里帮助村民李文才家扒玉米……

这是孙凤军写的驻村日记。在他的一篇篇日记中,记者看到,一年来,以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孙凤军为驻村“第一书记”,市志办的刘世强、市妇联的高靖淞为队员(今年高靖淞调整为北林交警大队周东明)的驻北林区西长发镇正黄一村工作队,走村入户访民情、听民声,足迹遍布驻地的每一个角落,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发展产业的真实记录。

村党支部书记吴凤魁说,有了工作队的参与,村里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得更加扎实有效。

2017年8月18日。

中午12点半,我们来到贫困户刘万龙家。

“身体好点没?家里的玉米成熟了吗?”

刘万龙患病的大儿子在旁露出憨憨的笑容,刘大哥急匆匆地走出来迎接我们……

42岁的刘万龙患有眼眶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手术后,家里早已负债累累。屋漏偏逢连天雨,他又遭遇了一场车祸,导致左眼失明,右耳失聪,家里外债达30多万元。大儿子患病没有劳动能力,小儿子才一岁多,靠妻子在外打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针对他家的情况,孙凤军带着工作队多次走访,帮助刘万龙办理残疾症,还帮助推销黏玉米,仅一项增收3000多元。

“有了驻村工作队的帮助,让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每每提起驻村工作队,刘万龙都激动不已。

市司法局局长姜运廷高度重视扶贫工作队的工作,并表示,有困难局里尽全力帮助解决。今年春节前,付兴国家房子着火,工作队第二天就赶到,研究盖房子的事。姜运廷了解情况后,当即决定给付兴国兜底,帮助解决2.3万元。在多方的努力下,付兴国的房子盖起来了,马上就可以入住了。

“为村里致富谋发展,就要把村里的事、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这是工作队驻村前的誓言。

为村集体购买安装智能广播系统;为村集体建立村民阅览室,购买各种惠农书籍;开展为期1年的“福惠村民”免费理发活动;为残疾人贫困户申请轮椅;为贫困户申请安装假肢;为46户贫困户送去生活用品;春节前夕为贫困户送温暖……

这些事情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驻村工作队用一点一滴拉近了工作队与村民的距离,更增强了对工作队信任,“有困难找工作队”已成为村民的顺口溜。

2018年5月21日。

市司法局政治部主任、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在正黄一村为贫困户发放鸡雏鹅雏,共为贫困户及边缘户30余户发放鸡雏600余只、鹅雏400余只。

“大娘,回去要赶紧给鸡雏鹅雏喂点水啊。”“换个大点的箱子,不然小鸡雏容易被压死。”驻村工作队亲切地叮嘱贫困户,让鸡雏、鹅雏顺利成长,卖出一个好价钱。

“我们要帮助贫困户尝试摸索切实有效的养殖经验,从贫困户的小规模养殖,一点一滴带动大部分村民养殖,最后形成产业化养殖。”孙凤军说。

扶贫工作队进驻正黄一村后,因地制宜,协助指导村集体调整发展思路、富村门路、产业项目。协调市妇联长期采购正黄一村贫困村民种植的有机瓜果蔬菜,解决了贫困户园田地农产品滞销问题,增加了村民收入。正黄一村有白酒生产加工酿造工艺,缺乏啤酒产业,工作队联系饶河乌日共江之源啤酒厂学习考察调研,学习生鲜啤酒生产加工工艺,与啤酒厂协商到正黄一村投资300万元建厂发展,现已达成意向合作协议;协助村两委在省民委争取资金420万元,将于今年10月初建成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的二十营屯瓜菜枢纽中心,现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将有效推动种植结构调整,使得农民增产增收。

2018年6月21日。

今天一大早,驻村工作队三人就来到了村委会门前,帮助村委会搭建花坛,我们用铁锹在泥土地里挖出深沟,因为泥土中各种砖头石块很多,挖的时候很费力,流了很多汗水,但也要把沟挖深挖好……

修路、栽树、种花,都有工作队的身影,他们通过实际行动改变了村容村貌、美化了环境。通过倡导植绿、护绿、爱绿的新风,激发了村民建设绿色家园的热情。

在市司法局的帮助协调下,工作队引资30万元修建电信地下管网工程,修建地下网络管道。协助村两委在路边、幸福大院种植花草,清理村边垃圾,建造花坛,还对损坏的路灯进行了维修。协助村两委建设村级路面硬化2.5公里,改善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孙凤军介绍,正黄一村正依托满族特色村的优势,以改善民生、传承满族文化为重点,计划3年内打造满族民俗馆、满族文化活动中心、满族风情广场、满族水上乐园,建成省内知名的“满族风俗文化传承基地”,构建富裕、宜居、绿色、幸福的满族风情特色村寨……“正黄一村脱贫致富路会越走越宽广。”孙凤军信心满满。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驻村日记里的扶贫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位驻村第一书记的日记:省委书记听我讲扶贫故事

一位驻村第一书记的日记:省委书记听我讲扶贫故事

扶贫,胡和平,国务院扶贫办,疫情,书记,肺炎,日志,攻坚,工作的通知,王有,故事,工作,防控,村里,老王,变化,影响,杨家沟村,委书记,关于做好,扶贫工作,产业,中国,合作社,情况,收入,村民,村上,榆林,陕西省

2017-02-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扶贫日记八扶贫工作中的感人故事

扶贫日记八扶贫工作中的感人故事

新杰,生凤,扶贫,凤村,驻村,张航,工作队,故事,伤口,地方,右手,宁陕县,手指,纱布,责任,队长,骨头,公司,东入海,李新杰,在生,一缕阳光,人民医院,便民桥,半坡上,好青年,小康路,新时代,林业局,理论

2020-04-24 #故事会

扶贫日记丨热土绘就扶贫故事 初心不改为民真情

扶贫日记丨热土绘就扶贫故事 初心不改为民真情

石托,村民,驻村,陈雨,贫困村,工作队,家帮,父母,真情,扶贫,扶贫工作,党组,丈夫,人民,使命,年龄,母亲,病痛,热土,蚊虫,老鼠,苦难,身影,工作,攻坚,就如同,村子里,每当我,片土地,同舟共济

2016-04-13 #短篇故事

微广播剧再现百万字扶贫日记 广州大学师生“声”情演绎扶贫故事

微广播剧再现百万字扶贫日记 广州大学师生“声”情演绎扶贫故事

扶贫,高山上,银杏,许莹,广播剧,干部,日记,剧本,广州,宇洋,广州大学,百万字,学生,老师,驻村,强村,事迹,原型,剧组,同学们,广州日报,故事,校友,演员,疫情,群众,精神,课程,创作,冲突

2010-03-18 #经典故事

三门峡一干部写扶贫日记 点滴记录的都是温情

三门峡一干部写扶贫日记 点滴记录的都是温情

刘晓春,贫困户,赵家,村民,村里,第一书记,农业合作社,大河,客户端,驻村,李江,增加收入,记者,情况,项目,发展,工作,调查,丰禾,刘晓,和建,张铎,王丹,大河报,上都,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三门峡市,一家,全村

2009-05-05 #故事会

一本“村官”日记里的扶贫路——小故事里的大情怀之四

一本“村官”日记里的扶贫路——小故事里的大情怀之四

王松,陈华,扶贫,工作队,靠山村,黑龙江省,第一书记,驻村,绥棱县,党总支,队长,新华社记者,日记,村官,村里,贫困户,攻坚,习近平,李凤双,杨思琪,中国共产党,新华社,机关事务管理局,院子里,任务,乡亲,作风,北京,关键,办公室

2020-03-08 #故事阅读

驻村扶贫故事:扶贫帮困 真情暖民

驻村扶贫故事:扶贫帮困 真情暖民

赵顺,王振龙,贫困户,驻村,荆州区,电排站,东岳庙,民政局,队员,李埠镇,东岳,录音,扶贫,工作,刘志军,郑德,生活,又没有,扶贫政策,村委会,华参,华加,小冰,罗金,华家里,和村,宣传手册,将家,蔬菜大棚,亲戚

2020-05-26 #经典故事

驻村扶贫故事:扶贫帮困 真情暖民

驻村扶贫故事:扶贫帮困 真情暖民

赵顺,王振龙,贫困户,驻村,荆州区,电排站,东岳庙,民政局,队员,李埠镇,东岳,录音,扶贫,工作,刘志军,郑德,生活,又没有,扶贫政策,村委会,华参,华加,小冰,罗金,华家里,和村,宣传手册,将家,蔬菜大棚,亲戚

2020-05-27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