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加法的由来。和减法

时间:2013-07-23

加法王国和减法王国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8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 分钟。

来自网络:运算符号并不是随着运算的产生而立即出现的。如中国至少在商代(约三千年前),已经有加法、减法运算,但同其他几个文明古国如埃及、希腊和印度一样,都没有加法符号,把两个数字写在一起就表示相加。在今天的带分数写法中仍可以看到这种遗迹。到公元三世纪,希腊出现了减号“↑”,但仍没有加法符号。公元六世纪,印度出现了用单词的缩写作运算符号。其中减法是在减数上画一点表示。后来欧洲人承袭印度的做法。例如用拉丁字母的P(Plus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相加)表示加,用M(Minus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相减)表示减。“+”、“-”出现于中世纪。据说,当时酒商在售出酒后,曾用横线标出酒桶里的存酒,而当桶里的酒又增加时,便用竖线条把原来画的横线划掉。于是就出现用以表示减少的“-”和用来表示增加的“+”。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Widman,1460—?)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表示剩余和不足,1514年荷兰数学家赫克(Hoecke)把它用作代数运算符号。后来又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Vieta,1540—1603)的宣传和提倡,才开始普及,直到1630年,才得到大家的公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加法的由来。和减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转哲理小故事:加法与减法

转哲理小故事:加法与减法

人生,加法,减法,生命,生活,篓子,大石头,生命中,还可以,东西,名利,感觉,智者,石块,砾石,财富,轮子,间隙,人的一生,刘邦,富贵,孔子,孟子,张良,庄子,比别,韩信,时候,一生,假设

2020-05-06 #小故事

转哲理小故事:加法与减法

转哲理小故事:加法与减法

人生,加法,减法,生命,生活,篓子,大石头,生命中,还可以,东西,名利,感觉,智者,石块,砾石,财富,轮子,间隙,人的一生,刘邦,富贵,孔子,孟子,张良,庄子,比别,韩信,时候,一生,假设

2020-05-31 #短篇故事

转哲理小故事:加法与减法

转哲理小故事:加法与减法

人生,加法,减法,生命,生活,篓子,大石头,生命中,还可以,东西,名利,感觉,智者,石块,砾石,财富,轮子,间隙,人的一生,刘邦,富贵,孔子,孟子,张良,庄子,比别,韩信,时候,一生,假设

2020-05-31 #故事会

转哲理小故事:加法与减法

转哲理小故事:加法与减法

人生,加法,减法,生命,生活,篓子,大石头,生命中,还可以,东西,名利,感觉,智者,石块,砾石,财富,轮子,间隙,人的一生,刘邦,富贵,孔子,孟子,张良,庄子,比别,韩信,时候,一生,假设

2020-08-20 #短篇故事

转哲理小故事:加法与减法

转哲理小故事:加法与减法

人生,加法,减法,生命,生活,篓子,大石头,生命中,还可以,东西,名利,感觉,智者,石块,砾石,财富,轮子,间隙,人的一生,刘邦,富贵,孔子,孟子,张良,庄子,比别,韩信,时候,一生,假设

2020-08-19 #故事会

转哲理小故事:加法与减法

转哲理小故事:加法与减法

人生,加法,减法,生命,生活,篓子,大石头,生命中,还可以,东西,名利,感觉,智者,石块,砾石,财富,轮子,间隙,人的一生,刘邦,富贵,孔子,孟子,张良,庄子,比别,韩信,时候,一生,假设

2020-09-11 #长篇故事

转哲理小故事:加法与减法

转哲理小故事:加法与减法

人生,加法,减法,生命,生活,篓子,大石头,生命中,还可以,东西,名利,感觉,智者,石块,砾石,财富,轮子,间隙,人的一生,刘邦,富贵,孔子,孟子,张良,庄子,比别,韩信,时候,一生,假设

2020-09-12 #小故事

转哲理小故事:加法与减法

转哲理小故事:加法与减法

人生,加法,减法,生命,生活,篓子,大石头,生命中,还可以,东西,名利,感觉,智者,石块,砾石,财富,轮子,间隙,人的一生,刘邦,富贵,孔子,孟子,张良,庄子,比别,韩信,时候,一生,假设

2020-09-12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