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从白皮书到软着陆 中国探月故事还在继续

时间:2013-08-09

以我国为例,2018年我国先后发射了鹊桥中继卫星和嫦娥四号探测器,在全球首次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的中继测控通信,以及月球背面软着陆与巡视探测,拉开了

提示:本文共有 21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近年,世界各国纷纷实施或公布了新的探月计划。以我国为例,2018年我国先后发射了“鹊桥”中继卫星和嫦娥四号探测器,在全球首次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的中继测控通信,以及月球背面软着陆与巡视探测,拉开了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的序幕。

作为我国探月工程三期收官之作的嫦娥五号任务如果取得成功,作为其备份的嫦娥六号探测器将被纳入下一阶段任务。根据国家航天局已经公布的探月四期工程后续计划,嫦娥六号任务将在月球南极进行采样返回;嫦娥七号要前往月球南极,对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进行综合探测;嫦娥八号除了继续进行科学探测试验,还要进行一些关键技术的月面试验,这些技术将为各国共同构建月球科研基地进行前期探索。

能够取得如今的成绩,来自我国“稳扎稳打”的探月计划,来自不断取得的探月成果,来自一代代探月人的不懈努力。

嫦娥一号:中国航天第三个里程碑

1994年,我国科学家开始进行探月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2000年11月22日,中国政府首次公布了航天白皮书——《中国的航天》,明确了近期发展目标中包括“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

2001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牵头,国防科工委组织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装备部等单位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工程的相关论证工作。

2004年1月23日,绕月探测工程项目获批,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全面启动。作为“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一步,首期绕月工程就是研制和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2008年11月12日,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发布;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为探月工程一期——绕月探测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嫦娥二号:小行星探测的先遣兵

作为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探测器验证了探月工程二期部分关键技术,并深化月球科学探测。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卫星轨道设计、导航控制、热控、X波段测控、微小相机视频成像等各技术验证项目,均按程序进行并全部成功。

2011年4月1日,在半年设计寿命周期内,嫦娥二号探测器全面实现了6大工程目标和4项科学探测任务,获取了一批重要科学数据。

2012年4月,嫦娥二号探测器圆满完成在日地拉格朗日L2点一个完整周期的飞行探测,进入转移轨道飞行。

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探测器与国际编号为4179的图塔蒂斯小行星“擦肩而过”,最近交会距离不到1公里,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成为我国第1个行星际探测器。

最后它飞到一亿公里之外,对我国深空测控能力进行了验证。

嫦娥三号:实现落月梦想

与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相比,嫦娥三号探测器的技术跨度大、设计约束多,结构也更为复杂,新技术、新产品达到80%。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实现我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并开展巡视勘察和科学探测。

2014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在人类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中刷新了中国高度。

嫦娥5T:嫦娥五号的“探路先锋”

2014年11月1日,为嫦娥五号“探路”的再入返回试验器按既定方案平安着陆。

作为探月工程三部曲中的重头戏,月球采样返回与以往任何卫星任务相比,影响其成败的风险因素要多了许多。我国此前尚无地球轨道以外航天器再入大气层的返回、着陆与回收经历。为验证高速再入返回飞行的可行性,被称为“嫦娥5T”的飞行试验器应运而生。

与近地航天器返回再入相比,月球返回器具有再入速度高、航程长、热环境复杂等特点。此次试验成功,验证了“半弹道跳跃式返回”再入关键技术,实现了中国航天器首次以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为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嫦娥四号:实现多方面创新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发射升空,20多天后进入环绕距月球约6.5万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Halo轨道。

同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在“鹊桥”的帮助下,于2019年1月3日成功踏足月球背面。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吉姆·布莱恩斯汀第一时间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向中国表示了祝贺,称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是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美国《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俄罗斯《国家报》等媒体均将此称为“里程碑事件”。

嫦娥四号任务实现了多方面创新: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与巡视探测,首次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的中继测控通信,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器和月球轨道微卫星的甚低频科学探测,运载火箭多窗口、窄宽度发射和入轨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次进行超地月距离的激光测距技术试验,首次在月面开展生物科普展示,首次开展国际合作载荷搭载和联合探测。

2020年7月15日5时48分,嫦娥四号着陆器顺利唤醒。此前,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在7月14日12时53分唤醒。截至目前,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度过559个地球日,并携手进入第20月昼工作期,中国探月的故事还在继续。(付毅飞)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从白皮书到软着陆 中国探月故事还在继续”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从白皮书到软着陆 中国探月故事还在继续

从白皮书到软着陆 中国探月故事还在继续

嫦娥,我国,任务,探测器,月球,嫦娥二号,嫦娥一号,探月工程,月球背面,工程,卫星,技术,航天器,测控,嫦娥三号,月球探测,科学探测,关键技术,地球,小行星,着陆器,鹊桥,中继,试验,落月,号探测器,中国,中国航天,南极,多方面

2015-04-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厌倦了现在的工作 要“逃跑”吗?跳槽要软着陆 必看这本书

厌倦了现在的工作 要“逃跑”吗?跳槽要软着陆 必看这本书

雇主,工作,问题,花瓣,例子,谈判,区间,花图,答案,能力,薪资,薪水,对方,职位,这本书,求职者,时间,职业,内容,技能,数字,秘密,简历,领域,对话,缺陷,职场,过程,面试官,我喜欢

2014-01-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嫦娥奔月”成功!将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还有这些背景

“嫦娥奔月”成功!将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还有这些背景

任务,月球背面,嫦娥,国际,探月工程,月球,记者,中继,研究,战四捷,格朗日,中继通信,成功发射,嫦娥三号,国防科工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人类,使命,分辨率,我国,奥秘,射电,据介绍,环境,科学,轨道,鹊桥,号探测器,图塔,孙昱

2017-02-03 #经典故事

悦读 给孩子讲中国航天故事:嫦娥探月立体书

悦读 给孩子讲中国航天故事:嫦娥探月立体书

嫦娥探月,中国航天,故事,嫦娥,给孩子,嫦娥工程,探月工程,中来,大立,责任编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程,任务,出版社,小册子,小朋友,搜狐,月球,知识,机关,梦想,深度,篇章,过程,航天,航天事业,定价,了解中国,对人类

2010-03-31 #故事大全

白皮书 思想钢印与病毒

白皮书 思想钢印与病毒

区块链,思想,钢印,文明,病毒,三体人,计划,面壁,体文,希恩,比特币,人类,世界,人心,宗教,地球,大脑,白皮书,思维,生物,故事,极权,宿主,问题,骗局,云天明,基因,形式,意图,意识

2019-03-14 #长篇故事

爱情白皮书小说

爱情白皮书小说

萧筱,安晴,导演,徐导,大明星,剧本,助理,台词,女神,娱乐圈,机会,片场,眼神,视线,了一下,这部剧,保姆车,得多,女星,女主角,女演员,小演员,工作人员,造型师,人和,灵动力,好多了,一丁点,上妆,中年男人

2020-09-15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公布这份重磅白皮书:他们的故事值得铭记

中国公布这份重磅白皮书:他们的故事值得铭记

维和,联合国,总理,任务,分队,叛军,和平,白皮书,战士,中国军队,官兵,总统,营地,申亮,南苏丹,联合国维和行动,侠客岛,中国,世界,人员,卫队,战友,维和部队,蚊子,救援,吴强,布尼亚,贝雷,蔡辉,马里

2019-02-24 #短篇故事

中国公布这份重磅白皮书:他们的故事值得铭记

中国公布这份重磅白皮书:他们的故事值得铭记

维和,联合国,总理,任务,分队,叛军,和平,白皮书,战士,中国军队,官兵,总统,营地,申亮,南苏丹,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世界,人员,卫队,战友,维和部队,蚊子,救援,吴强,布尼亚,贝雷,蔡辉,马里,军事观察员

2014-01-08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