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鸿门宴”真是项羽的局?未必不是刘邦的阴谋

时间:2013-08-11

如果项羽当时狠一点,在鸿门宴上把刘邦杀掉,就再无后顾之忧

提示:本文共有 32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01

引言:

楚汉争霸时期,项羽的优柔寡断让刘邦这个心腹大患一步一步的成长起来,其中 "鸿门宴"这个故事也一直让人们津津乐道。如果项羽当时狠一点,在鸿门宴上把刘邦杀掉,就再无后顾之忧。范增一直暗示项羽,但项羽却迟迟不下手,最终放虎归山,这才落得一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鸿门宴

《旧唐书》记载:"其说云:"汉高祖与项籍会于鸿门,项庄剑舞,将杀高祖。项伯亦舞,以袖隔之,且云公莫害沛公也"

刘邦之所以能够逃脱被项羽讨伐的命运,是因为刘邦将“人和”与“智谋”发挥到极致,当然项羽的优柔寡断亦不可缺少。

鸿门宴上项羽之所以没有动手,是因为刘邦的戏让项羽信以为真: 刘邦见到项羽就说自己之所以攻占了咸阳城不是为了称王,只是给将军当一个马前卒而已,就是想要献给将军。

后来樊哙在宴会上大放厥词,说刘邦攻打城池就是为了献给将军, 如果您要攻打这样一个有功之臣的话会让天下人齿寒。再加上项伯在旁边打掩护, 刘邦故能成功脱逃。

其实鸿门宴根本不是如此:不是项羽为了除掉刘邦主动设局,而是刘邦为了积蓄力量,韬光养晦主动为之的。就在这样的有心算无心之下,项羽放过了刘邦,给了他积蓄力量的机会。

项羽之所以会失败若皆归于“妇人之仁”不太贴切,而项羽失败的最大原因, 莫过于太年轻,对当时社会的理解,人心的解读远远不够,而且他太有贵族的风范。

02

秦朝的衰落为楚汉争霸提供了“天时”

马上可以打天下,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秦国一开始只是一个边陲小国而已,在战国七雄当中属于最弱的那一个档次。 所以秦国谋求变法, 用最激进的手段来增加国家的力量。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就是一部战争机器,无论你是什么等级的人无论你是什么职业都被嵌入到这个体系当中,而这一架机器输出的就是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士兵。 农夫种地,是为了给军队提供粮草,你想要在那个社会当中受到尊敬,那就必须要取得军功。

在这样的战争齿轮当中, 秦国整个国家的力量都被动员起来, 在战国那个时期,这样的动员能力是其他国家想都不敢想的。

所以,前面几任秦国君主给秦始皇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之后,嬴政上台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只不过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商鞅变法

马上不能治天下,制度与现状错位,埋下了秦朝衰落的炸弹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国的制度却没有跟上这个节奏 ,秦国这家战争机器由于惯性还一直向前走。

我们现在都知道在战争时期,国家里面的每一个人都被动员起来,在那样一个特殊时期国民对于国家的忍耐力提高了很多。所以就算在战争时期对人民的统治比较严苛,管束比较严格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可是秦国统一之后,战争状态结束了,但是制度却还停留在战争时期,这样的错位就造成了政局的不稳。

那些被征服的六国贵族根本就无法理解秦朝的这些体制,心中积累了大量的不满。无论是国家被灭的愤恨,还是上升通道被堵死的不满,都迅速的在这些人心中积累。

秦始皇在世的时候,凭借个人的强大威望还可以强行压制住这股浪潮,但是秦始皇死的太突然太快了,所以经常在还没有来得及转向的时候 ,这股不满就爆发了,秦朝由此进入衰落时期,为楚汉争提供了天时。

项羽初登历史舞台,便断了秦国最后一口气大泽乡起义就是一个信号,一下子就点燃了所有人心中的不满,各地义军纷纷揭竿而起。

公元前208年,章邯带领着秦国最后的军队挥师北上,一路上斩将夺旗,似乎秦国还有恢复过来的期望。就在这个时候项羽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个24岁的青年决定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一场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拔断了秦国的最后一口气。

巨鹿之战局势图

03

性格对比分析:刘邦的成功是命中注定,而项羽的失败亦是命中注定

从项羽的生平来看,他不愧为将帅世家,无论是个人武力还是战争谋略,都是当时顶尖的人才。

而刘邦是混混出身,他凭什么能够在项羽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异军突起摘得最后的果实呢?除了项羽的妇人之仁, 年纪大也是成功的资本。

刘邦至少大项羽24岁,那就是两轮的差距。 而且刘邦是出身于市井,就是从一个混混一路打拼上来的,这样的年纪与出身最不缺的无疑是那股无耻的劲头。

而项羽年纪轻轻,还是贵族出身,他不缺年轻人身上的那股冲劲, 而缺少足够的阅历 。

刘邦进军路线

《史记》记载:"然則南公辨陰陽,識廢興之數,知秦亡必於三戶,故出此言。後項羽果度三戶津破章邯軍,降章邯,秦遂亡。是南公之善讖。 "

项羽依靠自己天才的战术在进行巨鹿之战之时,刘邦却在暗暗地展现了自己战略天才的一面。

当时刘邦的实力非常弱小,如果直接和秦军硬拼的话,胜算不大。刘邦的战略也就是钻了一个空子,当项羽和秦军主力打得难舍难分的时候,刘邦却趁虚而入关中平原。

刘邦打下咸阳城之后,也并没有死守约定,而是很识时务的呈现给了项羽,这也是战略的一面。如果是项羽这个年轻人,是绝对不可能把到手的功劳拱手送人的,但刘邦可以。

04

地理分析:“汗关中”为刘邦称霸提供了保障,“楚国老家”又一次害了项羽

我们现在谈到战略的时候有一句话是绝对绕不过去的,那就是孙子兵法里面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在战略当中人和是一个组织的制度。秦朝就占尽了人和,因为在战争当中他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保障了所有国民的积极性。可是秦国兴于人和,亡于人和,这套制度体系在统一六国后就失灵了,所以秦国才走向了毁灭。

地利也并不是局部战役的地形优势,而是必须了解整个国家的山川地理。如果你对整个国家的地形都有一个了解,那无论你是在制定战略还是选择战场都有着一个强大的主场优势。

项羽是一个军事奇才他可以在局部战役当中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战场,可是他对整个国家的地形分布却是两眼一抹黑,所以他在分封诸侯的时候把一手好牌硬生生给打烂了。

分封诸侯

《史记》记载:"項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業已講解,又惡負約,恐諸侯叛之,乃陰曰:「巴、蜀道險,秦之遷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關中地也。」故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

项羽在分封诸侯之时 ,把刘邦分到了汉中地区,而留给自己的则是楚国原来的那些土地。

汉关中地区那是秦国起家的老地方,而项羽占据的地盘则是楚国的老家。秦国刚刚依靠这里把楚国消灭掉,项羽就把自己的老对手又分回那个地方去,岂不是养虎为患吗?

所以项羽还是太过年轻,这些对于制度和地理的重要性 ,需要足够的历练才能得到。

举个例子,同样是打下了咸阳,萧河第一眼关注的是丞相府里的文书和天下图集,而项羽进去第一眼则是珍宝美女。而刘邦一个从底层打拼到上层的人,最不缺的就是阅历,所以刘邦依靠关中的优良地形笑到了最后。

05

评价

项羽打败秦国之后,却依旧天真的认为可以回到过去,所以分封了各路诸侯,而自己也承接了战国时的传统当上了诸侯盟主。可是他却没有想到,有些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这样更碎片化的政治局势是非常不稳定的, 诸侯和诸侯之间非常容易发生摩擦,单凭一个盟主很难协调好这样一个局势。

所以项羽想要把所有的事务都管好,那他就会陷入一个疲于奔命的状态,而刘邦在这个时候却是闷声发大财,在发展自己的家底。而且由于项羽战略眼光的缺失,他留给自己的地盘其实是最不好的,虽然这是他自己的故土,而且土地肥沃。但在军事战略上来看,这片土地根本就无险可守,是一个四战之地。

项羽对于刘邦也是存在戒心的,所以安排了几个心腹手下包围着刘邦,阻止刘邦再从那个山沟沟里出来。可是刘邦那个山沟沟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秦朝的龙兴之地,一旦刘邦把监视自己的诸侯国拔掉之后,他就是另外一个秦国。然而历史也就是这样发展的,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一个月时间内就把几个监视他的诸侯王国吞并掉,另一个秦国又再次出现在这片大地上。

而且项羽和刘邦在后面的战争当中,刘邦也是输多赢少。项羽看似在一场又一场局部的战役当中获得了胜利,但总体看下来却输掉了整场战争。

刘邦虽然一次次的失败,但是却保住了自己的战略纵深,刘邦的老巢项羽是打不进去的,关中地区的粮草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支援战场,就在这样的此消彼长之下项羽最终兵败被杀。所以项羽输给了自己,输在自己太年轻,输在了战略眼光上。

参考文献:《史记》《旧唐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鸿门宴”真是项羽的局?未必不是刘邦的阴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刘邦既然知道项羽的阴谋 为什么还要冒险去赴鸿门宴?

刘邦既然知道项羽的阴谋 为什么还要冒险去赴鸿门宴?

刘邦,项羽,张良,樊哙,项伯,鸿门宴,将军,诸侯,函谷关,咸阳,手下,曹无伤,两者之间,关中,兄弟,内应,军帐,天下,戒心,星夜,消息,两个人,垓下之围,万大,书君,宋义,强凌弱,章邯,秦军闻,称王

2008-01-05 #故事会

为何明知鸿门宴 是项羽设的阴谋 刘邦还是要去赴宴呢?

为何明知鸿门宴 是项羽设的阴谋 刘邦还是要去赴宴呢?

项羽,刘邦,项伯,张良,老刘,诸侯,称王,入关,军队,内应,城池,百姓,于是就,因为他,强凌弱,曹无伤,楚汉争霸,樊哙,章邯,范增,范增见,末年,乌江,一分一毫,丞相,人们,借口,关中,全身而退,历史

2009-11-17 #故事会

鸿门宴事件中 项羽为何没能杀掉刘邦?其主次原因大致有三点

鸿门宴事件中 项羽为何没能杀掉刘邦?其主次原因大致有三点

项羽,刘邦,项伯,范增,张良,樊哙,关中,函谷关,剧照,曹无伤,鸿门宴,鸿门,陈平,关系,实力,舞剑,称王,阴谋诡计,不义,个性,主张,亚父,入关,军队,决断,诸侯,联军,守军,对方,秦军

2016-04-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项羽的谋士范增是不是被高估了?除了鸿门宴 钳制刘邦他可没停歇

项羽的谋士范增是不是被高估了?除了鸿门宴 钳制刘邦他可没停歇

范增,项羽,刘邦,作品中,项梁,关中,计划,今君,陈胜,项伯,入关,巴蜀,意思,楚国,粮草,江东,阵营,谋士,阴谋,领导者,鸿门宴,分析,楚汉相争,司马欣,怀王,楚怀,熊心,王朝皇,玉珏,王巴

2014-06-15 #短篇故事

“英雄”和“枭雄” 一字之差 却成为了项羽和刘邦胜负的关键

“英雄”和“枭雄” 一字之差 却成为了项羽和刘邦胜负的关键

项羽,刘邦,枭雄,英雄,时候,乌江,天下,方面,性格,分析,韩信,阴谋诡计,原因,才能,敌人,机会,鸿门宴,是必然,项羽和刘邦,这个问题,苟且偷生,张良,萧何,范增,远超,不一样,都会,一字之差,关键,不屑于

2016-08-10 #小故事

《鸿门宴》:刘邦 项羽性格差异 预示刘邦必胜 项羽必败

《鸿门宴》:刘邦 项羽性格差异 预示刘邦必胜 项羽必败

刘邦,项羽,项伯,范增,鸿门宴,张良,性格,曹无伤,樊哙,阵营,项王,内奸,态度,性格特点,鸿门,项羽和刘邦,尊位,可以看出,史记,双方,宴会,将军,弱点,意见,沛公,称王,宴会上,是这样,主帅,关中

2013-09-29 #经典故事

鸿门宴 到底是项羽给刘邦设套 还是刘邦给项羽洗脑?

鸿门宴 到底是项羽给刘邦设套 还是刘邦给项羽洗脑?

项羽,刘邦,项伯,鸿门宴,张良,楚怀王,范增,入关,咸阳,手下,结果,鸿门,曹无伤,一战,关中,巨鹿,洗脑,秦王,秦军,饭碗,项庄舞剑,中王,于咸,冯绍峰,曹操,屠城,张良基,李琦,樊哙,秦二世

2008-11-01 #经典故事

鸿门宴:项羽为什么没有杀死刘邦?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不同

鸿门宴:项羽为什么没有杀死刘邦?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不同

项羽,刘邦,樊哙,宴会上,宴会,剧照,大王,封赏,出生于,范增,张良,项氏,楚汉传奇,人才,大印,手下,鸿门宴,是一名,曹无伤,理大,范增见,萧何,项伯,韩信,大将军,主意,下子,事情,仇敌,亲家

2011-09-18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