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楞严经·卷十|佛陀回答阿难的最后两个问题(22)

时间:2013-08-13

一个是关于五阴修行次第的,一个是关于五阴边界的

提示:本文共有 23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佛陀讲完五十阴魔后,阿难问了两个重要问题。一个是关于五阴修行次第的,一个是关于五阴边界的。在解答这两个问题之前,佛陀先阐述了五阴皆是妄想、妄想造就五阴的法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谈上述的两个问题,才是有意义的。

继续边读边聊《楞严经》。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浅深,唯色与空是色边际,唯触及离是受边际,唯记与忘是想边际,唯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

“阿难,这五种觉受阴相,由五种妄想成就。你如今想要知道因界之浅深,则有:唯色与空是色阴边际,唯触及离是受阴边际,唯记与忘是想阴边际,唯灭与生是行阴边际,湛入合于湛,归于识阴边际。”

五阴是由五种妄想造就的。这五种妄想的边际分别如下:

第一、坚固妄想的边际是色的有和无。色为有相,空为无相。行者修行在色界或者无色界,都没有出离色阴。只有色与无色(空)二相俱离,方能超出色阴边际,灭掉劫浊。

佛友们聚在一起,有的人说曾经梦见佛境,有的人说有一次读经时,读着读着忽然就空了。这些是善境界,但是,说者和听者都要明白,这只是暂时如此,并不是圣证,不能作为圣解。

第二、虚明妄想的边际是受的触和离。触是取着,离是厌舍。行者修行中还有触相和离相的分别,都没有出离受阴。只有离、触二者俱尽,方能超出受阴边际,灭掉见浊。

人们热衷于禅定静坐,这也是好事情。但要明白的是,禅坐中会出现一些悲、喜、轻安等受阴现象,并不是圣证,不能作为圣解。

第三、融通妄想的边际是念想的记和忘。记为念想显现,忘是念想消失。行者修行中还有记和忘的分别,都没有出离想阴。只有记、忘二者俱无,方能超出想阴边际,灭掉烦恼浊。

自称学佛人中,有的人心气浮躁,沉不下来,是非特别多。见到他人的任何一个言语和行为,他都能佛里佛气地融通出一大堆的妄想来,好像唯有依照他的见解,才是正知见一样。这类人引经据典的“佛说”,依然止步于想阴区宇。就好比三岁孩子牙牙学语说要报答父母恩一样,自己都不明白父母恩在哪里。

第四、幽隐妄想的边际是心行的生与灭。生是众缘和合,灭是众缘消散。行者修行中还有缘聚缘散的心行生灭扰动,则没有出离行阴。只有超越生和灭,才是超越了行阴边际,灭掉众生浊。

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听说炒房赚钱,生起炒房念头。听说某地风景不错,生起旅游念头。就在念头的生生灭灭中,不觉悟者的度过了人生的每一天,麻木中丝毫不能觉察到众生浊。其中的攀缘学佛者,要么为了财富,要么为了健康,要么为了神通,要么为了免灾,等等,都是为了求得世间的平顺福报,有几个人是为了真正的觉悟世间相呢?

第五、罔象虚无颠倒精细妄想的边际是业识的湛入合于湛。前七识为湛入,第八识为湛。行者修行中还有湛入合于湛的识想,则没有出离识阴。只有湛入合于湛的识想、非湛入合于湛的识想二者俱消,方能超出识阴边际。

见到花,产生花识,花识之罔象虚无进入阿赖耶识成为业习种子,就是湛入合于湛。“湛”这个名相有清澈透明的意思,相对于前四阴,识阴心能湛然显现前七识的生灭扰动。

以上就是阿难的第一个问题:五阴的分界在哪里?佛陀的回答非常明白,有利于行者觉悟自己当下的境界。所谓知耻而后勇,只有知道自己当下的境界,才有可能精进并超越这个境界。

【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我已示汝劫波巾结,何所不明,再此诣问。】

“这五阴原本重叠生起。五阴生起因识阴而有。五阴灭则从色阴除灭。理上则为顿悟,五重妄想乘着觉悟而一并消除。事上非顿除,要依次第修行才能尽。我已经示意你劫波巾的解结之法,你还有何不明白的呢?再这里来询问。”

这是回答阿难的第二个问题:这五阴是一并消除的,还是次第灭尽的?

五阴是重叠生起的。就象前面所说的“见到花”,实际上色受想行识五阴都是俱全的。

“生因识有”,从五阴的产生看,有宿识,才会有五阴的生起。

比如,识阴中有花识,受六根现业之所见的牵引,识心分别计度的行阴中,就有了“见到花”融通妄想,由此显现出花的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假如阿赖耶识中根本没有花的业识,则怎么也见不到花相的。因此,六根虚妄中所见到的都是前尘影事。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同样生活在这个时代,有的人乐观,有的人则悲观。虽然他们的六根现业是一样的,但由于识阴中过去业识的差别,在融通妄想中就有了不同。这就好比,同样的清水,倒入苦水中,喝起来就是苦的;倒入甜水中,喝起来就是甜的。

由此推及到六道,人道众生见到的水,为什么鬼道众生可能就是见到的是脓血,而天道众生可能见到的是净琉璃。也是同样的道理。

“灭从色除”,从五阴的灭除看,要从色阴开始,逐步清除。

佛法僧众三衣一钵的极简生活,佛教居士不恋物质的清净日子,实际上就是为了灭除色阴的坚固妄想。可惜的是,有些许多学佛者不明白其中的修行真意,反而莫名其妙地跟着过粗茶淡饭的生活,把粗茶淡饭变成了另外一种坚固妄想。不过,功不唐捐,这种生活减少了对物质的贪念,善生活中也能积累世间福报,享受轻安自在的生活。

明白了上面的道理,就知道灭除五阴的修行是“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的。

五阴之理是顿悟的,乘着这种觉悟,对于五阴的迷惑是一并消灭的。但是五阴之事并不是顿时除灭的,要因次第才能灭尽。就好比,明白“这朵花虚幻”之理,只需要一念转过来就行了。但要事上证得虚幻,还需要一个修证的过程。

【汝应将此妄想根元,心得开通,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你应当将此五阴妄想根本的法理,在心中得到开悟通达,然后传示给将来末法之中的诸位修行者,令他们识得五阴虚幻妄想,深切厌弃自身五阴生起,知道有涅槃寂灭真法,不迷恋在三界幻境之中。”

佛陀再一次叮嘱阿难,要将五阴是妄想造就的真相传达给末法众生,要把自在解脱的涅槃法传给末法众生,不要令众生迷恋在三界幻境中自取轮回。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楞严经·卷十|佛陀回答阿难的最后两个问题(22)”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楞严经》的第一章佛陀示现的什么意思?

《楞严经》的第一章佛陀示现的什么意思?

阿难,佛陀,楞严经,于文,多闻,淫心,中国,世尊,众生,佛教,佛法,法门,文殊菩萨,佛弟子,阿难尊者,佛学,成佛,关键,圆通,因缘,如来,恶人,果位,经典,淫业,禅宗,积习,自性,说法,言语

2010-01-26 #故事大全

在楞严经中 佛陀告诉阿难罗一个简单修行六根的方法 你学会了吗

在楞严经中 佛陀告诉阿难罗一个简单修行六根的方法 你学会了吗

功德,时候,舌根,功能,鼻根,世间,智慧,逆境,顺境,周遍,宣说,意识,身根,法音,默容,出世间,离开的时候,嗅闻,作用,感觉,法界,身体,阿难,一种是,不舒服,世间法,出世间法,十方三世,有一种,那个时候

2010-01-05 #故事会

楞严经中 阿难为什么会说佛陀是个不说实话的圣者?看完就领悟了

楞严经中 阿难为什么会说佛陀是个不说实话的圣者?看完就领悟了

器皿,感觉,阿难,时候,如来,就没有,不一样,因果,湛然,问题,不起来,就不会,是没有,这里就,诸善根,解佛意,中不,人信,大欢喜,楞严经,三宝,一念,代表,佛门,功德,办法,动静,嘴皮子,善恶,善人

2017-09-11 #长篇故事

楞严经中 佛陀对阿难说的话 也是对现在修行人说的话 看看吧

楞严经中 佛陀对阿难说的话 也是对现在修行人说的话 看看吧

因缘,阿难,十二部经,如来,多闻,授记,十方,时候,本事,本生,菩提,涅槃,法中,历劫,弟子,无漏,经典,在遥远,丘尼,河沙,汝解,达多,楞严经,人间,世间,一念,世界,三藏,个人,众生

2013-12-08 #经典故事

楞严机枢:阿难“多闻无功”的原因 竟然是因为不知“最初方便”

楞严机枢:阿难“多闻无功”的原因 竟然是因为不知“最初方便”

佛陀,阿难,觉悟,楞严经,佛法,十方,问题,佛经,信心,关键在于,如来,舍利,经义,菩提,迫切地,众生,命题,菩萨,道力,真正地,那么你,得越,世间,多闻,弟子,深度,经历,转轮,金刚经,随侍

2018-03-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楞严经》第一卷总集|修行人须知两个根本(1)

《楞严经》第一卷总集|修行人须知两个根本(1)

楞严经,阿难,佛陀,大阿罗汉,道力,修行者,方法,真心,请见,在哪里,修禅定,章文,比丘,迦罗,道中,在身,并加,读者,上链,一切众生,一身,下篇,作者,安居,十方,办法,城中,和心,多闻,境界

2013-04-09 #故事会

《楞严经·卷一》 :为什么我们的心总是会被境界所动摇

《楞严经·卷一》 :为什么我们的心总是会被境界所动摇

阿难,佛陀,道力,众生,境界,涅槃,直心,菩提,如来,方法,过程,本来就是,和心,大众,开示,观点,在哪里,生死轮回,佛开,元明,迦罗,道中,在身,那一天,楞严经,故事,一切众生,一语中的,应供,多闻

2011-01-08 #长篇故事

白居易 王安石 苏轼都推崇的《楞严经》 究竟有多厉害?

白居易 王安石 苏轼都推崇的《楞严经》 究竟有多厉害?

阿难,楞严经,图说,佛陀,母亲,佛经,多士,大梵,文殊菩萨,佛法,危难,可追溯,因缘,姑娘,大夫,开示,开悟,托钵,歧见,禅门,苏轼,综合,禅修者,循循善诱,于晨,安石,王安石,白居易,阿罗,道力

2010-12-31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