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从赤壁之战到夷陵之战 唯一有可能打破三国鼎立的是关羽北伐

时间:2013-08-13

不过,这时候马腾在关中、韩遂在凉州,实际上也并不是完全服从曹操的

提示:本文共有 187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赤壁之战前,曹操已经基本平定了北方,消灭了袁绍、袁术、吕布等主要对手,剩下的就是荆州刘表、江南孙权、汉中张鲁和益州刘璋。不过,这时候马腾在关中、韩遂在凉州,实际上也并不是完全服从曹操的。

公元208年,也就是建安十三年,刘表病死,小儿子刘琮继位,曹操率大军南征,刘琮投降。曹操在当阳之战中击溃刘备,急速南下,占领了荆州大部分。随即,曹操率军东进,想沿江而下,一举消灭东吴。结果,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击败,被迫退回长江以北,本来已经到手的荆州,最后在孙刘联军反击之后,也只剩下了襄阳和樊城作为据点。

此后,天下三分的割据基本形成。此时,曹操的势力最大,实力最强,对其它各大割据势力都形成了比较大的威胁。赤壁之战后,曹操还多次发动过征讨江南的战争,但都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后来,因为马超叛乱,曹操出兵,彻底消灭了盘踞关中多年的马腾马超势力,又进而消灭了凉州的韩遂势力,并消灭了汉中的张鲁。

可以说,在拿下汉中之后的曹操势力是曹魏此后几十年中的巅峰期。至少从地盘和攻守态势上来说,无论是对已经拿下益州的刘备,还是对江东孙权,曹操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且保持着主动进攻态势。

从建安十九年,曹魏方面的张郃主动进攻阆中开始,曹操与刘备一方拉开了争夺汉中的汉中之战。经过持续长达三年、曹魏与刘备双方各自麾下的主要将领基本都参与了的汉中之战,刘备夺取了汉中,并在汉中称王,成为汉中王。同一年,关羽率兵北伐,主动围襄阳、攻樊城,迫使曹操甚至甚至考虑过迁都洛阳,以避关羽兵锋的想法。

汉中之战胜利后,到关羽兵败被俘杀之前,这是刘备势力的巅峰期。这段时期里,刘备不仅在汉中方向取得了对曹操的胜利,而且在荆州方向也对曹操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压力。如果刘备拿下襄阳,无论对曹魏还是对孙权,都会形成比较大的军事压力。因此,在刘备称汉中王之后不久,孙权主动与曹操罢兵修和,实际上是曹孙联盟,共同对付咄咄逼人的刘备。

即便是在关于兵败被杀之后,刘备也依然保持着进攻姿态。因此,在失去荆州之后,刘备从汉中回到成都,这时又发生了曹丕篡汉称帝的事情,刘备于是也在成都称帝,延续汉祚。之后不久,刘备便出兵东征,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同时要夺回荆州。

在刘备出兵之后,东吴方面感受到了比较大的压力,于是继续加强和曹魏的联盟,同时进行抵御刘备的军事部署,由陆逊负责指挥。曹丕也率大军到达宛城,既是观望孙刘大战的胜败,也是对孙权和刘备方向都保持着监视姿态。结果是陆逊率吴军在夷陵之战中击败了刘备,刘备被迫逃回白帝城坚守,吴军追击,但未能取得更多进展。

随着刘备兵败,曹孙联盟也开始出现裂缝,孙权对曹丕不再如以前一样恭顺,曹丕于是出兵伐吴,在从荆州方向和江淮方向两个方向上,都对孙权发起了进攻。但双方的战争持续了半年,各有胜负,在汛期到来之前,曹丕最终决定主动退兵,孙权则同意继续向曹丕称臣,恢复了和平状态。

为什么孙权已经击退了曹丕二十万大军的伐吴行动,最后却仍然要同意称臣,并与曹魏结盟呢?因为刘备还在,而且没有返回成都,而是驻守在永安。这就意味着,刘备有可能会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休整之后,卷土重来,再次出兵伐吴。为了避免同时被刘备和曹丕夹击,孙权选择了与曹魏结盟。

如果把孙权放到夷陵之战失败后曹丕大举伐吴的位置上,他会怎么做?以偷袭荆州及在曹刘双方之间来回摇摆的记录看,是完全有可能与曹丕结盟,共同对付东吴的。但刘备并没有这样做,只是写了一封信给陆逊,调戏了一下陆逊。

直到刘备去世,诸葛亮执掌蜀汉政权之后,才主动遣使东吴,与孙权重新结盟,孙刘双方才结束了自偷袭荆州以来形成的敌对局面,也为之后诸葛亮的持续北伐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至少在北伐的时候不用担心孙权主动进攻益州。

可以说,在夷陵之战中击败刘备,又击退了曹丕的大举进攻,还拿下了整个荆州,这一时期的东吴势力达到了巅峰期。但孙权对敌我形势的判断仍然是对自己不利的,所以即便曹丕和刘备都已称帝的情况下,孙权仍然选择了对曹丕称臣,而没有称帝。因为称帝之后,孙权就只能与曹魏为帝,不可能再结盟对付蜀汉了。

但整体来说,无论是赤壁之战前,还是夷陵之战后,曹魏在整体实力上对孙刘双方都是压倒性的优势,也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只是因为军事形势的变化,攻守形势会有所变化,但三国之间的这种平衡格局并没有被出现颠覆性的变化。

唯一有可能改变这个格局的,就是关羽的北伐。如果孙权没有偷袭荆州,刘备又能及时出兵到荆州支援关羽,拿下襄阳和樊城,打开北上的通道,将战场延伸到南阳盆地,而且有机会直出洛阳方向,这个局面就会有比较大的变化。只是孙权的偷袭,有意无意的维持了这个平衡。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从赤壁之战到夷陵之战 唯一有可能打破三国鼎立的是关羽北伐”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只知道赤壁之战 夷陵之战?三国围绕荆州共有5个回合的争夺!

只知道赤壁之战 夷陵之战?三国围绕荆州共有5个回合的争夺!

荆州,刘备,孙权,曹操,关羽,公元,回合,赤壁之战,鲁肃,夷陵之战,中原,南郡,刘表,三国时期,南下,吕蒙,曹孙,江夏郡,单刀赴会,天下,中原地区,三国鼎立,三国演义,中心,争夺战,双方,吴国,大军,局面,建安

2010-04-22 #经典故事

解析东汉末年战争:奠定三国鼎立的关键之战 曹孙刘赤壁之战

解析东汉末年战争:奠定三国鼎立的关键之战 曹孙刘赤壁之战

曹操,曹军,刘备,周瑜,黄盖,孙权,水军,荆州,刘表,江陵,赤壁之战,曹仁,大火,士兵,夷陵,战船,乌林,刘琦,曹公,甘宁,鲁肃,进攻,建议,船只,训练,夏口,孙吴,西进,中原,东吴

2017-09-14 #短篇故事

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 除官渡和赤壁之战外 最后一个你知道吗?

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 除官渡和赤壁之战外 最后一个你知道吗?

刘备,陆逊,战役,夷陵之战,东吴,官渡之战,蜀汉,三大战役,三国鼎立,基础,吴国,格局,赤壁之战,吴军,曹操,曹丕,三国时期,大战,营寨,茅草,赤壁,威胁,于夷陵,傅子,关羽,刘备军,孙刘,孙权,魏蜀吴,上都

2008-04-17 #经典故事

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 三国里的两把火

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 三国里的两把火

刘备,陆逊,孙刘,曹操,战役,夷陵之战,孙权,吴军,曹军,东吴,江南,联军,赤壁之战,错误,胜利,方都,一线,兵力,双方,猇亭,荆州,营寨,赤壁,统一,万余人,五万人,著名战役,认为自己,志得意满,于赤壁

2018-02-12 #故事大全

谈三国:当曹操的赤壁之战碰上刘备的夷陵之战 究竟谁败的最惨?

谈三国:当曹操的赤壁之战碰上刘备的夷陵之战 究竟谁败的最惨?

曹操,刘备,水军,蜀国,军队,赤壁之战,主力部队,战斗力,夷陵之战,所以说,先锋,战役,荆州,训练,孙权,一段时间,主力,时候,损失,精锐部队,部队,魏国,将自己,并且在,关羽,刘表,张飞,罗贯中,陆逊,黄权

2014-09-15 #短篇故事

若刘备不发动夷陵之战 而选择和东吴交好!最后能一统天下吗?

若刘备不发动夷陵之战 而选择和东吴交好!最后能一统天下吗?

刘备,孙权,蜀国,荆州,关羽,曹操,张飞,诸葛亮,东吴,天下,诸葛,手下,一切都,北伐,益州,联盟,汉中之战,刘璋,吕蒙,陆逊,三国演义,一大,三国鼎立,下子,二弟,仇恨,基业,势力,匡扶,危难

2009-05-24 #故事大全

是否可以说火烧乌巢 火烧赤壁 火烧夷陵三把火完成了三国鼎立?

是否可以说火烧乌巢 火烧赤壁 火烧夷陵三把火完成了三国鼎立?

曹操,刘备,孙权,荆州,袁绍,蜀汉,官渡之战,一统,东吴,夷陵,刘表,诸葛亮,吴国,政权,机会,关羽,吕蒙,孙刘,北伐,火烧赤壁,大火,兴复,历史,地势,地盘,赤壁之战,实力,局面,挟天子以令诸侯,旧都

2015-12-05 #短篇故事

三国时代哪一仗最经典?原来根本不是赤壁之战!

三国时代哪一仗最经典?原来根本不是赤壁之战!

人马,曹操,曹军,诸葛诞,步兵,兵力,官渡,刘备,司马昭,孙权,袁绍,夷陵之战,总兵力,步兵校尉,三国志,双方,将军,战役,淮南,赤壁之战,东进,任峻,徐晃,分析,南下,校尉,越骑校尉,三大战役,太守,官渡之战

2007-12-03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