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萧红:经历过的曲折 感情 幸福 点点滴滴 成为了创作的源泉

时间:2013-08-19

萧红从小对知识的渴望,就像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任父亲如何反对均没有任何作用,她在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就读期间,在校刊上就发表过署名

提示:本文共有 48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微风里的人生

作家萧红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你知道吗?我是一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渴望知识

萧红,原名张迺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1926年萧红小学毕业,

小学毕业的萧红希望继续读书,但遭到父亲的阻挠,只好待在家里,一年后在其祖父的支持下,萧红考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

在这所学校里,萧红接触到了绘画,并广泛阅读到了中外文学作品,辛亥革命爆发后,当时的中国正发生着巨变,

新潮思想与传统文化相互的撞击,欧式建筑,外国广告牌,构在了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线,萧红在这样的城市里读书,思想正发生着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初中毕业后的她,想到北平继续上学,但是一向古板的父亲是不可能答应的。

萧红从小对知识的渴望,就像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任父亲如何反对均没有任何作用,她在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就读期间,在校刊上就发表过署名悄吟的抒情诗,萧红的文学天赋已初露头角。

02

出逃

在萧红刚上初中时,其父亲张廷举就为她订了一门亲事,他将萧红许配给了呼兰县驻军统领汪廷兰的儿子汪恩甲,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心中有抱负的萧红不愿早早地被家庭所束缚,她希望能到国内政治文化中心的北平继续读高中,与之前一样,萧红的这个愿望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

萧红最爱的祖父已于1929年离世,由于她想读书的愿望总是得不到其父亲的支持,所以对所生养她的家庭已然没有了任何依恋,

读书心切的萧红做出了一件大胆的事,她假装答应结婚,从家中拿到了嫁妆钱后便离家出走了,1930年秋,在其表哥陆舜振的帮助下,萧红如愿进入了北平女师附中读书,

这个时期的萧红,暂时没有了来自家庭的约束,随性而自由,干脆剪了利落的短发,着西装手插口袋,无不透出一种不羁与帅气,

然而这种随心所欲的日子,没过多久就结束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萧红犹如一只渴望摄取无边视野,追逐自由理想的美丽小鸟,却总是有人想用金丝笼将它拿住,

03

婚约风波

因萧红的出走,在呼兰县引起了轩然大波,萧红的整个家族都因此名声受损,

她的父亲因为被认为“教女无方”,被降职到巴彦县教育局任督学,此时,萧红的父亲下了狠心,不再给萧红寄生活费,

萧红只身在北平,吃饭都很困难,只好妥协回到了家乡呼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谁知等待她的,将是一个更大的困境,1931年春,萧红从北平回到呼兰,汪恩甲的哥哥汪大澄不满萧红去北平读书,代弟弟解除了与萧红的婚约,

当初与汪恩甲订婚时,萧红正在上初中,虽然订婚是父亲所迫,但萧红对汪恩甲并没有十分抗拒,

汪恩甲还经常去学校看望萧红,萧红还给他织过毛衣,所以当汪家提出要解除婚约时,萧红很不理解,便将汪家告上了法庭,

汪恩甲为了顾及哥哥的声誉,违心承认解除婚约是自己的主张,萧红因此输掉了官司,萧红官司败了,家族的名声随之一落千丈,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之后,萧红被父亲送到老家福昌号屯软禁了起来,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萧红不能读书不能看报,与外面的世界几乎隔绝了,

萧红心中的理想,从未真正得到过父亲的支持,所以她对这个家庭就不抱希望了,久而久之养成了独特的性格,其实她的愿望放在今天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04

讨生活

虽然待在与世隔绝的小山村,但对于内心灵动的萧红来说,这里却成为了她写作的源泉,在这里的萧红,有大量的时间细心观察这里的人和事,

萧红看着听着在这个特殊时代里,偏僻小山村里平常人家的生活中的故事,这段特别的经历,成为日后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的活生生的素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萧红被软禁了6个月之后,伺机躲在运送大白菜的车子里逃了出来,与家族彻底断绝了联系,

逃到哈尔滨的萧红身无分文,为生活所迫下,投奔了汪恩甲,或许汪恩甲是真的爱萧红,又或许是出于同情,他接纳了萧红,

汪恩甲带着萧红在哈尔滨道外十六道街的东兴顺旅馆住了下来,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萧红陷了生活的琐事当中,

萧红和汪恩甲一起生活了7个月,萧红肚子里有了孩子,就在这个时候,汪恩甲竟神秘失踪了,并从此销声匿迹,和他一起消失的还有整个汪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汪恩甲失踪后,欠下了600多元的食宿费,旅馆的老板开始向萧红讨债,并把她关到了一个堆放杂物的阁楼里,

萧红的处境突然变得十分凄凉,但经事的她竟表现得非常冷静,她遂向当地报纸《国际协报》的副编辑裴馨园写信求助,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脱离了家庭庇护的萧红是无助的,她深知回家就会失去理想和自由,所以宁愿选择窘迫的生活,她或许认为,也许这样对她来说,生活才算是存有一线生机。

05

情感1

萧红的故事在报社流传开,记者们都感到既震惊又同情,但600元对于他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笔巨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暂时安慰萧红,裴馨园派了报社的一名记者叫萧军,笔名叫三郎,刚见到萧红时,萧军放下书就想走,

他见到的是正处在人生最低谷的萧红,穿着邋遢,相貌也称不上美,但随后,他被屋里四处散落的诗和画吸引了,

“去年的五月,正是我在北平吃青杏的时节,今年的5月,我生活的痛苦,真是有如青杏般的滋味,”

这首小诗里,虽句句都是平淡的陈述,却直戳人心,于是萧军在小阁楼里找地方坐了下来,两人聊到了深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接下来的几天,萧军常常去探望萧红,并四处奔走为萧红筹钱,他的性格像一团火,刚烈坚硬,而此时萧红落魄孤独,正需要一个可以依靠的人,

萧红问:“你对于爱的哲学,是怎么解释呢?”,萧军:”什么哲学,爱便爱,不爱便丢开“,这两句对方,似乎预示着将来两人关系的走向和命运。

1932年洪水淹没了哈尔滨城,旅馆的老板逃得不见人影,此次天灾成全了萧红,她跳窗逃出旅馆之后,马上去找了萧军,

几个月后,萧红产下了汪恩甲的孩子,从一年后她的文章《弃儿》中的一段描写,可以推测,孩子没几天就送人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生产时萧红只有21岁,这个孩子的存在,无疑对于生活窘迫的她来说,是雪上加霜,所以她或许认为将孩子送人是最合适的选择,

此次生产对萧红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以后她就一直病痛缠身,

萧红与萧军正式在一起,虽然生活清苦,但这时的萧红是非常幸福的,不仅有爱人的陪伴,还正式开始了文学创作,

在朋友的帮助下,萧红与萧军合著了散文集《跋涉》并在哈尔滨出版,由于书中大部分作品揭露了日伪统治下的社会的黑暗,萧红和萧军引起了特务机构注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34年6月,为了躲避迫害,两人逃离哈尔滨,经大连乘船到达青岛,之后两人又去了上海,把笔名改为萧红、萧军,寓意为小小红军,朋友们称他们为“二萧”,

与萧军共度的这段时光,是萧红最幸福的时刻,虽然有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从精神上来说,却过得丰盈而饱满,

06

情感裂痕

1934年冬天,萧红在上海见到了鲁迅先生,那一年萧红23岁,虽然萧红还处在文学创作的萌芽期,

但叱咤文坛多年的鲁迅先生,已经看出了她身上的潜力,称她是中国当代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一年后,萧红的长篇小说,《生死场》得以出版,鲁迅先生亲自作序并向出版社推荐,

鲁迅先生在序中写道:《生死场》将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表现得力透纸背,一时间萧红名声大噪,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时,萧军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也出版了,同样大获好评,“二萧”之中谁的写作水平更胜一筹,这个问题引起了朋友们的争论,

朋友们都认为萧红在在创作上更胜一筹,都说萧红所写,都是从生活当中提炼出来的,活生生的,看过的人都能感同身受,好像就活在我们身边一样,......

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番话让大男子主义的萧军不能接受,因为在萧军的心目当中,萧红永远是那个落魄的,需要依靠自己生活的女人,

在上海,萧红开始创作散文集《商市街》,商市街正是“二萧”在哈尔滨时住过的地方,萧红在文章中回忆了那段饿并快乐着的时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直直睡了一整天,这使我不能再睡,屋子虽然小但我觉得和一个荒凉的广场一样,屋子墙壁离我比天还远,那是说一切不和我发生关系,那是说我的肚子太空了,”

这是文章《雪天》中的一段文字,这一切都让萧红感到珍贵且幸福,然而就在萧红用文字生动地回忆着过去的美好时,她与萧军的关系已经开始有了裂痕,

萧军心里并不认可萧红的才华,认为萧红的文章没有深度,这之后,萧军开始有意地疏远萧红,这让萧红感到非常痛苦,

人往往就是这样,有时候随着环境的改变,人心也难于保持不变,也许萧红的爱更深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07

变故

1936年,为了缓和与萧军的矛盾,在鲁迅先生的支持下,萧红只身东渡日本,在给萧军的信中萧红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窗上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

萧红在日本没有了经济上的压力,并得到了很好的写作环境,虽然孤身一人旅居日本,但正是在孤独当中,萧红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萧红又收到了从国内传来的一个噩耗,她最敬重的鲁迅先生去世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萧红曾经把鲁迅先生比喻为自己的祖父,因为在萧红心里家里的亲人就是祖父,1937年萧红回到上海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谒鲁迅先生的墓,

鲁迅先生去世3年后,萧红才得以从悲痛当中走出来,提笔写了散文《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被文学界普遍认为是回忆鲁迅文章中写得最好的,

从日本回来后, “二萧”虽然表面上合好了,但内心的隔阂却一直没有消除,1938年1月,在日本侵略军铁蹄的碾压下,华东的局势越来越恶劣,

“二萧”受邀到山西临汾民族大学任教,4月日军逼近临汾,民族大学的师生们开始准备撤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紧急时刻,“二萧”却产生了分歧,萧红主张随着大部队撤退到西安,而萧军却希望能够留下来打游击,

两个人再次站到了分叉路口,这一次,萧红、萧军分道扬镳,1938年5月,当萧红再次在西安遇到萧军时,她主动提出要与萧军分手,她说:“我们永远地分开吧,”

08

情感2

一个月之后,萧红与端木蕻良在武汉结婚,这也是萧红一生中唯一一次正式的婚姻,但萧红与端木结婚时,肚子里却是萧军的孩子,

对此,端木甘愿做出了牺牲,萧红说:“这一点,我已经很满足了”,与斯文的端木在一起,萧红感觉精神上松弛了许多,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38年11月,萧红在好友白朗家,经历了第二次生子,但这个孩子出生4天后就死了,据萧红说是死于抽风,

1939年萧红和端木良一起离开重庆飞抵香港,萧红的病情一再加重,最终被确诊为肺结核,

到达香港后,由于端木一直忙于自己的文学事务,他便把照顾萧红的任务,委托给了朋友骆宾基,

其实萧红一直需要的,是长久忠诚的陪伴,这也许端木能满足她吧,怎奈她已重病缠身,

图片来源于网络

09

与时间赛跑

这一时期的萧红像是在和时间赛跑,同时进行着《马伯乐》和《呼兰河传》的写作,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萧红最怀念的却是回不去的故乡,

“我家有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蚂蚱样样都有,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

《呼兰河传》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萧红借助文字回到了出生的小镇呼兰,这部作品受到了极高的评价,

但萧红已经听不到了,1942年1月22日,萧红病逝于香港,享年31岁,在弥留之际,端木也终于赶到医院,见到了萧红的最后一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1933年的从家出走,到 1942年在香港病逝,8年的时间,萧红的足迹遍布哈尔滨,北平,青岛,上海等十多个地方,

每个地方呆的时间,都超不过两年,曲折痛苦的经历,为萧红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她以细致的观察,平实的语言,创造出了独特的文学风格,与文学创作相比,她的感情生活,似乎只是她文学创作的附属品,

结束语:萧红短暂的一生,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发出了最闪亮的光芒,她就是为文学而生,为文学创作而生活,她做事的方向无不是围绕着所喜爱的读书、写作、文学创作而来。她的目标简单而任性,执着而坚韧。

END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萧红:经历过的曲折 感情 幸福 点点滴滴 成为了创作的源泉”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民国才女萧红:只活了31岁 却经历过三段不幸的爱情 图三很少见

民国才女萧红:只活了31岁 却经历过三段不幸的爱情 图三很少见

萧红,萧军,鲁迅,端木蕻良,汪恩甲,不幸,孩子,一生,丈夫,作品,家人,文坛,生死场,青岛,不久后,呼兰河传,青年作家,张爱玲,吕碧城,出生于,区的,张合,石评梅,许广平,兴顺旅馆,丧母,一家,一面,东兴,世界

2019-05-03 #长篇故事

经历过感情失败的女人 在有了这些表现后 说明她已经“放下了”

经历过感情失败的女人 在有了这些表现后 说明她已经“放下了”

刘倩倩,感情,时候,前夫,丈夫,对方,女人,男人,婚姻,两个人,姿态,生活,态度,想法,刚开始,小北,委曲求全,爱的,放下了,事情,世界,个人,分分合合,内心,学会,手段,日子,时间,朋友,点点滴滴

2019-10-01 #经典故事

爱而不得的伤人短句 句句戳心 经历过的都泪崩了!

爱而不得的伤人短句 句句戳心 经历过的都泪崩了!

生活,陌生人,故事,不是因为,你以为,我再也不,遇见你,云淡风,好的,还可以,伪装,关系,再远,朋友,情景,台词,对方,学会,心弦,感情,挫折,时光,时候,时刻,爱人,点点滴滴,点点,爱情,理由,眼角

2012-01-01 #故事阅读

青春无所畏惧 无关成绩 只有经历过高考的人才知道

青春无所畏惧 无关成绩 只有经历过高考的人才知道

成绩,青春,这条路,在路上,人才,方向,故事,烈日,结果,花朵,过程,风景,你已经,才刚刚开始,经历过,这一段,美丽的花儿,无所畏惧,段时光,定会,人人,人们,仙人掌,人生,仪式,前方,动力,点点滴滴,时刻,小结

2018-11-13 #短篇故事

为什么很多人不论怎么过得好 也忘不了和初恋在一起的回忆?

为什么很多人不论怎么过得好 也忘不了和初恋在一起的回忆?

对方,时候,两个人,感情,喜欢一个人,一些事,该怎样,在我们,人和,好的,西都会,举动,人心,嘴角,感觉,外貌,大部分,教会,点点滴滴,时段,真心,物质条件,理智,结果,经历,背景,让你在,过程,道理,行动

2010-10-17 #故事阅读

你有没有经历过一段被亲手折断翅膀的爱恋?可惜已经回不去了!

你有没有经历过一段被亲手折断翅膀的爱恋?可惜已经回不去了!

翅膀,一年前,写不下去,看什么,真的很,刘若英,了真,纪梵希,赫本,中人,好想,座山,都会,一生,世间,东西,内心,力量,大雨,心情,感觉,曲终,故事,爱情故事,深情,椅子,机会,点点滴滴,视频,良药

2017-12-20 #长篇故事

萧红与三个男人的故事 不幸的一生

萧红与三个男人的故事 不幸的一生

萧红,汪恩甲,萧军,男人,陆振,日子,不幸,感情,父亲,现实,苦日子,生活,这一生,徐志摩,一生,伤痕累累,信里,北平,外祖父,命运,后半生,原因,家庭,婚姻,孩子,小说,小日子,小家庭,母亲,未婚夫

2009-04-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曾经经历 也曾拥有美好

曾经经历 也曾拥有美好

经历,时候,因为你,你不知道,因为他,没有人会,经历过,还记得,文字,点点滴滴,男生,餐厅,青春,你快乐,失眠的夜,我看见,是多么,那一段,中久,中多,那一天,离开了,时间,指尖,个人,年纪,事情,人生,人才,命运

2017-06-01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