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端午节话粽子食材的历代变迁

时间:2013-08-23

当楚国快要灭亡时,在农历五月初五的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了

提示:本文共有 153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大臣,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楚王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当楚国快要灭亡时,在农历五月初五的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了。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 这样年复一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到了汉代建武年间,有一个长沙人在晚间梦见了一个人,自称是三闾大夫,三闾大夫就是屈原。 梦中的屈原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 人们知道这个梦后,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并世代相传。 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

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记载于雍州人韦巨源的《食谱》中。其中写到粽子的特点是: 端午节蜡像 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 据记载,当时人们用菰叶将黍米包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为“筒粽”。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称为“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了糯米之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在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作为交往的礼品,相互馈赠。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了锥形和菱形。

日本文献中就有关于“大唐粽子”的记载。在唐代,粽子已成为寻常百姓的美味食品,连皇上都爱吃。当时,长安人常吃一种“百索粽”,这种粽子因外面缠有许多丝线或草索而得名。

此外,还有一种叫“九子粽”,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9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

九子粽是用9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的视觉感受。 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媳妇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说法。

唐代大诗人温庭筠,对九子粽留下了赞美的诗句:“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诗句工稳妥帖,简洁明快,似在玄宗之上。

唐代另一位诗人郑谷,在一首咏端午节的诗中吟曰:“渚闹渔歌响,风和解粽香。”描写小岛上渔家欢度端午的热闹场面,诗中一闹一香,有声有色,跃然纸上。读之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如闻其味。

到了宋代,端午节已成为传统佳节,文人墨客诗句中写到端午节情景、端午节习俗的就更多了。在宋代众多的端午节诗中,不乏直接提到粽子的诗句。

欧阳修写过一组“十二月词”,寄《渔家傲》调,其一写“五月”的词写道: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等闲惊破纱窗梦。

从元稹的“彩缕碧筠粽”,到欧阳修的“五色新丝缠角粽”,足可佐证,从唐至宋,我国民间就有用彩色丝线缠捆粽子的习俗,且一直沿传了下来。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此时,还出现了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成为一种时尚。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的丰富多彩。到了清代,还出现了“火腿粽子”。

到了后来,粽子更是千品百种。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品种繁多,味道极美。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端午节话粽子食材的历代变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端午节到了 你知道莆田人包的甜 咸粽子都有哪些食材配料吗?

端午节到了 你知道莆田人包的甜 咸粽子都有哪些食材配料吗?

配料,咸肉,糯米,叶来,叶子,植物,粽子,花生,同一种,用的是,米中,莆田人,三角形,五花肉,加料酒,包裹,扎紧,干贝,居民,烹煮,气味,泡开,海参,海鲜,芳香,绳子,红枣,红豆,肥瘦,蜜枣

2015-01-24 #小故事

在古代 端午节不吃粽子 吃猫头鹰!

在古代 端午节不吃粽子 吃猫头鹰!

乾隆,粽子,徐扬,艾蒿,人们,宫廷,皇帝,角黍,八哥,龙舟,习俗,屈原,图册,猫头鹰,才能,画家,长命缕,历代,圆明园,声音,备办,嫔妃,孝心,御膳房,民俗,朋友圈,母亲,清宫,百官,阴阳

2016-09-20 #小故事

端午节五大好去处 包粽子拜屈原一样不少 感受浓厚传统节日氛围

端午节五大好去处 包粽子拜屈原一样不少 感受浓厚传统节日氛围

潼南,龙舟赛,古镇,广阳,龙舟,汉丰湖,汉服,景区,涪江,游客,长江,活动,水韵,艾草,塘河古镇,习俗,传统,历代,投壶,涪陵,竞技,赛龙舟,传统文化,常态化,红酒小镇,小强,商家如,艾叶,石为基,金大

2010-08-25 #长篇故事

「艺惠藏」傅抱石笔下的屈原及历代大师笔下的端午节画作

「艺惠藏」傅抱石笔下的屈原及历代大师笔下的端午节画作

屈原,傅抱石,枇杷,齐白石,款识,粽子,习俗,节日,任伯年,屈子,张大千,张爰,书法,大蒜,居士,山水画,抱石,樱桃,画家,笔下,菖蒲,行吟,钤印,艾叶,五月五日,艺术中心,农历,一带,人民,作品

2010-08-28 #短篇故事

端午节吃粽子的传说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及传说

端午节吃粽子的传说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及传说

粽子,鲜肉,吃粽子,品种,红枣,糯米,蛋黄,赤豆,豆沙,嘉兴粽子,日本,菱形,虾米,栗子,米中,碱水粽,豆沙粽,咸蛋,外形,板栗,火腿,猪肉,白米,肥肉,蜜饯,食品,馅料,香菇,周处,如玉

2020-09-02 #短篇故事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有关端午节吃粽子的故事传说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有关端午节吃粽子的故事传说

粽子,屈原,吃粽子,人们,老人,糯米,鱼虾,食物,北京粽子,地方,尖角,由来,汨罗江,湖州,三角形,个头,品种,味道,太久,形状,方形,楚国,未熟,江南,热量,诗人,菱角,蛋黄,豆沙,鲜肉

2020-09-03 #故事阅读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有关端午节吃粽子的故事传说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有关端午节吃粽子的故事传说

粽子,屈原,吃粽子,人们,老人,糯米,鱼虾,食物,北京粽子,地方,尖角,由来,汨罗江,湖州,三角形,个头,品种,味道,太久,形状,方形,楚国,未熟,江南,热量,诗人,菱角,蛋黄,豆沙,鲜肉

2020-09-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屈原 永恒的中华民族魂——端午节感怀

屈原 永恒的中华民族魂——端午节感怀

屈原,楚王,百姓,楚国,爱国主义,大米,忠君爱国,节日,深切怀念,三闾大夫,感动了,一带,中华民族,历朝历代,大臣,国家,小船,思想,投江,普通百姓,江中,潇湘,理由,皇帝,神童,粽子,诗篇,雄黄酒,龙舟,影响

2009-03-02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