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写下“欲穷千里目”的王之涣 却让别人“更上一层楼”?

时间:2013-08-27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登鹳雀楼,几乎所有小学生都会背诵,背后的故事,却不像诗歌本身那样积极向上

提示:本文共有 218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登鹳雀楼》,几乎所有小学生都会背诵,背后的故事,却不像诗歌本身那样积极向上。

全诗仅有20个字,却牵扯一桩唐代诗坛“冒名顶替”案。写下“欲穷千里目”的王之涣,成就了他人的“更上一层楼”,自己却一生命运不济,不禁让后世为这位才子的遭遇动容。

除了这件“冒名顶替”案,这首诗还有另一个谜团,牵涉一位权侵朝野的权贵。虽然他和王之涣并无交集,但是两个人的一生,似乎形成了一种复调,关于什么是成功、如何取得成功。往事几多风雨,一首小小的五言绝句里,也有大智慧。

01

究竟是谁写了这首《登鹳雀楼》?

王之涣是被朱佐日“冒名顶替”了,还是本来就不是作者?

据说,这首《登鹳雀楼》在唐代时就广为传颂,就连一代女皇武则天也读过此首诗,而十分喜欢。

唐代张著的《翰林盛事》中记载,相传,武则天掌朝时,曾吟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重楼。"问左右此诗是谁所作?天官侍郎李峤对曰:"御史朱佐日诗也。"武后即赐李峤綵百匹,转侍御史。

这位李峤,恰恰是朱佐日的好友。顺口说了一句,成就了朱佐日的盛名和仕途,而王之涣,就白白错过了这个平步青云的机会,一生穷困潦倒。

在今天所能找到的,最早收录这首诗的唐诗选本《国秀集》中,这首诗的作者的确是这位朱佐日。《国秀集》是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和王之涣同一时代的唐代文人芮挺章编撰的。按理说,可信度应该很高。

司马光

那么,为什么后世又认定真正作者是王之涣呢?这是因为,有司马光这位以治学严谨出名的史学大家、沈括这位科学奇才等为他“背书”。

历史学家司马光在《温公续诗话》中,称《登鹳雀楼》的作者是王之美。沈括则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文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他认为《登鹳雀楼》作者是王文焕。

王之美?王文焕?是否是"王之涣"在传抄过程中出现的笔误?虽然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因为司马光和沈括等人这几笔,后世很多人倾向于真正的作者就是王之涣。

到了清代,许多重要的唐诗选本,比如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孙洙的《唐诗三百首》等,就基本上将这首诗的真正作者"钦定"为王之涣了,并且一直传诵至今。

沈括

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对当事人也好,读者也好,都已经不重要了。富贵荣华都已如烟。但是,这件没有定论的“冒名顶替”案,却告诉我们,想要平步青云,光有才华,是远远不够的。对朱佐日来说,因为有贵人提携,才华成了敲门砖。但对王之涣来说,却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02

鹳雀楼究竟能不能看到黄河?

这首诗的另一个谜团是,登鹳雀楼,究竟能不能看到黄河?这个谜团,又涉及了另一位历史人物,他的故事,则说明,有才华、有权势,也未必能真正成功。

这座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蒲州古城西面黄河东岸。据“中国诗词大会”嘉宾郦波教授考证,登楼眺望,最佳的视角是正南或东南方向,而这个方向,其实根本看不到黄河。

郦波

原因有二:

一是鹳雀楼的正南方向是中条山的余脉,山势只延伸到黄河的岸边。黄河流到中条山的背后,才变成一个“L”形,自西向东流淌而去。

因此,在正南或者东南这个最佳视角,从鹳雀楼极目远眺,只能看到中条山的群山。而从正西或者西北视角远眺,也只能看到自北向南流的黄河,根本看不到“黄河入海流”应当有的“自西向东”的黄河。

二是鹳雀楼建造者的初衷,也是为了观正南方向或东南方向,而非观赏黄河。

相传鹳雀楼是北周时期的宇文护所建。当时的蒲州古城是北周和北齐的军事交界线。但这座高达三十米的鹳雀楼,孤零零地坐落在蒲州古城之外、黄河岸边。因此,很多历史学家推测,这座楼并非为了军事用途,而是因为宇文护的生母为北齐所劫,他建楼是希望早日能够迎母西还。

鹳雀楼位置图。

虽然这位宇文护是一个大孝子,却是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杀了三位皇帝,最终自己也惨死刀下。

宇文护一身将才,是周文帝宇文泰之侄,少年征战,中年托孤辅政,使得西魏过渡到北周,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北周的稳定,在未来可以跟契丹,北齐分庭抗礼。

但是他“昵近群小,威福在己”,并且一向纵逸手下僚属“蠹政害民”。特别是他在政治斗争中为了自保,杀了三位皇帝,猖狂和残暴最终使得他惨死刀下,株连子孙。

一身将才、权侵朝野,亦不能善终?跟王之涣相比,宇文护算不算成功呢?我估计,没有人会希望自己的一生活得如同宇文护吧?

03

名气、抑或权势,都不是衡量成功与否的真正标准

那么,什么样的人生,才算真正成功?

诗人王之涣,生前虽然诗名在外,却并未给他带来辉煌腾达的仕途,一生落魄。

大起大落的宇文护,虽然权侵朝野,却不得善终,历史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

或许,名气、抑或权势,都不能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

当代学者余世存曾说:

我们当代社会最大的虚无病症之一即是对所谓成功人士的加冕和羡慕。成功人士成了一个生活确定的目标,成了一个令普通人嫉羡交加的物质消费代表。

无论是说王之涣失败的也好,还是说宇文护失败的也罢,其实背后的所指都是“权钱”的多少。

但是,或许,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绝对的、人人羡慕的成功。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得好:

根本没有成功这一回事,生命是一个过程,所有的成功不过是我们用以自鉴的镜像,直到有一天,我们看到的是沧桑和衰老。

是时候,卸下我们心中关于成功的想当然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文火漫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写下“欲穷千里目”的王之涣 却让别人“更上一层楼”?”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登鹳雀楼》王之涣: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王之涣: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更上一层楼,抱负,景色,黄河水,季凌,西省,远山,县尉,欲穷千里目,作者简介,一层楼,个人,冲坏,千里目,太阳,大海,品鉴,哲理,晋阳,山西太原,山水,山头,旧址,才能,愿望,极点,注释,永济市,辞官

2007-05-28 #故事会

诗词 | 登鹳雀楼 王之涣(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诗词 | 登鹳雀楼 王之涣(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诗人,王之涣,这首诗,黄河,对仗,景物,诗歌,白日,胸襟,绝句,欲穷千里目,写法,哲理,意中,景色,景象,特点,读者,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更上一层楼,咫尺,太阳,气势,登楼,落日,视野,过程,文镜

2014-08-11 #长篇故事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全诗翻译赏析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全诗翻译赏析

诗人,黄河,白日,鹳雀楼,王之涣,这首诗,依山,景物,登楼,作者,景色,激情,绝句,胸襟,落日,读者,过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条山,图画,哲理,对仗,山河,情怀,景象,更上一层楼,欲穷千里目,诗句,诗歌

2020-09-07 #经典故事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唐诗五言压卷之作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唐诗五言压卷之作

王之涣,鹳雀楼,诗人,黄河,更上一层楼,白日,这首诗,地方,大海,景物,登楼,华仔,沈括,欲穷千里目,中条山,人生态度,唐诗,境界,妙处,宇宙,方式,淘宝,盛唐,诗经,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往无前,任冀,任文安

2011-06-01 #故事大全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同题《登鹳雀楼》 只有王之涣火了千年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同题《登鹳雀楼》 只有王之涣火了千年

王之涣,歌女,王昌龄,高适,登鹳雀楼,才子,诗人,诗词,朱佐,诗才,这首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世尘,女皇,封赏,飞鸟,得多,昌龄,李峤,武则天,连当,连王,山峦,大海,东流,下风,口口,亲信,为题

2009-07-20 #经典故事

王之涣《登鹳雀楼》赏析

王之涣《登鹳雀楼》赏析

诗人,这首诗,王之涣,对仗,艺术,欲穷千里目,哲理,情怀,绝句,黄河,炼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更上一层楼,太阳,景象,白日,词语,王昌龄,作者,名词,景物,著名诗人,胸襟,朱斌,高适,人生,千里目,古今,国秀集

2015-04-12 #小故事

简单赏析王之涣《登鹳雀楼》

简单赏析王之涣《登鹳雀楼》

王之涣,王诗,平野,鹳雀楼,登鹳雀楼,任冀,于文,唐人留,季陵,安县尉,李益,沈括,西新,西永,诗格,则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图片,中条,世尘,前瞻,包举,天宝,大河,晋阳,山西太原,山河,实景,本家

2015-03-13 #长篇故事

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 赏析 鉴赏 翻译

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 赏析 鉴赏 翻译

刘建勋,寄哲,西省,若想,注解,传说,东海,夕阳,境界,千古,作者,作品,寥寥数语,宇宙,对仗,座右铭,景物,景色,更上一层楼,汹涌,气魄,气势,欲穷千里目,鹳雀楼,蒲县,西山,鹳雀,风光,诗词,黄河

2020-09-07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