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浅析: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演绎古代教育思想的性三品(续)

时间:2013-09-05

穿越了天地冥三界,跋山涉川,经历了江河湖海、宫殿洞府,邂逅了妖魔鬼怪、猛兽虫鱼,展现了一个完整的多维空间自然世界

提示:本文共有 18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吴承恩异想天开,把一只昆虫“金蝉”,三只动物“猴子、猪、马”和一只河妖“沙和尚”,巧妙地组合成了一个旅游团队,进行了一次探险之旅。穿越了天地冥三界,跋山涉川,经历了江河湖海、宫殿洞府,邂逅了妖魔鬼怪、猛兽虫鱼,展现了一个完整的多维空间自然世界。故事情节的描写手法独特,贯穿着阴阳、捭阖、刚柔、奇正,而且前后矛盾,完成了刻意要表达的意象。

金蝉子转世的唐僧,从历史的角度看,人们会想到唐玄奘,然而从自然和故事情节的角度来看,唐僧的原形更像是昆虫金蝉,又名叫“知了、蜩、知拇吖、哔蝉、海咦/蛭蟟、蛣蟟(成虫),知了龟、知了猴、蛣蟟龟、爬杈、梢潜、蠽蟟、蠽蟟龟(幼虫)”;大自然中每一只蝉虫,从蝉卵孵出成幼虫,再在土中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才能破土而出,在漫长的生活中它们要经历很多次的脱壳;蝉虫从小土洞中爬出来,再从地面爬到树上完成最后一次脱壳,蜕变成为成虫长出翅膀之后,就会在树枝上飞舞或高歌“知了、知了……”;这不仅是唐僧的五行属“木”的原因,更像是唐僧取经整个旅途的故事情节和唐僧的人物品性。蝉虫是餐桌上的美味,所以故事中的妖魔们都想把唐僧捉回去煮熟了大快朵颐的吃掉。蝉虫也是和唐僧一样没有本事,最终还是完成了蜕变。

白龙马作为龙子龙孙,天生的贵族,一路上主要是充当唐僧的坐骑,表面上看,并没有发挥什么大的作用;吴承恩这样安排也有深意,作为龙的角色就应该主动放下身价,去驮着没有本事又柔弱的金蝉,大自然才能和谐。

猴子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打遍三界无敌手无敌手,最后天宫只有请来佛祖才被制服;然而等到孙悟空加入唐僧的团队以后,却又变成了打不过任何妖怪;前者,是为自己而战,逢战必赢;后者,是为别人而战,逢战必输;也正是因此,又被六耳猕猴钻了空子,不仅被打死了,还被完美的完成了替换。六耳猕猴的目的性很强,就是冒名顶替孙悟空,上灵山谋取一个正式岗位的编制。

猪八戒和沙僧,能成为天庭的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必然有很强的实力;然而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却都成了孙悟空的手下败将;到了孙悟空跟随唐僧去取经的途中,在高老庄和流沙河,遇到被打入下界的猪八戒和沙僧的时候,孙悟空却又都无法奈何他们两个;等到猪八戒和沙僧也先后加入唐僧团队以后,又变得无能起来了;不难看出,猪八戒和沙僧,又完成了为别人而战、为自己而战、又为别人而战,这三种心理的转变,同样是迎战孙悟空和打妖怪,结果却还是“为了别人而战,逢战必败;为了自己而战,逢战必赢”。

猪八戒具有天蓬元帅的履历,统领八万天兵,也许正是因为古代的兵都是男性,偶尔到了天宫办差事,难得巧遇一次美女,起了色心做出了轻浮的举动,而被贬入下界;而作为玉帝身边的保安卷帘大将沙僧,则是早已接受过严格的训练,也见惯了天庭的仙女和神仙之间的和谐关系;所以在唐僧取经的团队中,猪八戒和沙僧一直是遇事就退后,能不出手就不出手;沙僧则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固守着中庸;猪八戒是贪婪和色性不改,见到利益和美女就跃跃欲试。

女妖们,虽然都很漂亮,但是爱上不该爱的人,就不会有好的结局;故事情结都是在告诫人们,在找结婚对象的时候,一定要找个和自己是同一类型的人,否则不管怎么争也争不到,即便是痴情又倒贴,也不会被认为是好人,反而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永远也改变不了,遇到本不属于自己的人,切莫盲目贪恋,要及时放下,才不会受到更大的伤害!例如,白毛老鼠精对唐僧的一厢情愿、用情至深,痴等了三百年,执意要报恩还情,只是换来了相互折磨的一日共度和无尽的泪水。

妖魔们,之所以都在做坏事,是因为每一个妖怪都有身份尊贵的神仙为靠山;妖怪们在行凶作恶,也只是在充当神仙们的打手而已,被捉住了也不会有什么损伤,常人又怎么能去轻易去招惹呢!没有妖怪们的恶,又怎么能显示出神仙们的善呢!只有三只从未害人的犀牛怪靠山不够大,仅仅是龙王的朋友,又仅仅因为贪吃点香油,被捉住后不忍受辱而落了个自杀的结局;所以,唐僧取经路上,遇到的妖怪都是神仙用来考验人,并帮助成长和悟道修行的。

把《西游记》概括起来看,就是吴承恩在对孔、孟、荀和董仲舒等古人的“性三品说”进行了一次形象的演示,每一个章节都在讲述着人生哲学,得出一个结论:“世间本就没有善与恶,善即是恶,恶即是善,学会做人唯有中庸,相遇的都是来渡你的有缘人;每个人本性的贪痴程度虽然不同,只要好生修行,慈悲济世,都必可成就人生圆满的大造化”。

朱飞龙 写于庚子年秋

金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浅析: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演绎古代教育思想的性三品(续)”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浅析: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演绎古代教育思想的性三品

浅析: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演绎古代教育思想的性三品

孙悟空,教师,六耳猕猴,西游记,五行,师父,唐僧,白龙马,沙僧,猪八戒,学生,类似于,教育,人物,形象,神兽,本领,孔子,董仲舒,天干地支,教会,猴子,过程,如来佛祖,韩愈,性三品,物形象,这个人,东西,丹药

2015-09-02 #小故事

从《真假美猴王》看王阳明心学思想对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影响

从《真假美猴王》看王阳明心学思想对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影响

唐僧,孙悟空,吴承恩,悟空,王阳明,心学,如来,邪心,六耳猕猴,二心,真假美猴王,劫难,思想,棒子,正果,沙僧,美猴王,花果山,竞斗,五十八回,五十八,可成,孙悟,泼猴,伙山,金钵,世界观,一体,主题,人生

2019-07-16 #故事阅读

吴承恩虚构神魔小说《西游记》

吴承恩虚构神魔小说《西游记》

西游记,吴承恩,故事,小说,唐僧师徒,妖魔,老翁,作者,吴锐,孙悟空,西天取经,人间,内容,思想,形象,父亲,猪八戒,现实,神佛,过程,吴承,现实社会,都会,世界,个人,仕途,主题,代表,原因,天鹅

2019-05-22 #故事会

浅析最早版本西游记吴承恩创作的灵感源泉

浅析最早版本西游记吴承恩创作的灵感源泉

西游记,吴承恩,社会,杨景贤,故事,理想,版本,神话故事,科场,孙悟空,是一部,名著,书影,作者,作品,佛陀,小说,思想,菩萨,不是因为,唐僧取经,社会地位,给自己,妖魔鬼怪,手下留情,有名有姓,吴承,唐僧,大提,孟德斯鸠

2009-04-29 #故事会

西游记吴承恩著长篇小说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吴承恩著长篇小说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英雄,母题,宗教,孙悟空,文本,神话,艺术,形象,世界,主体,奇趣,意识,是一部,人性,历史,小说,幻想,思想,性格,折射出,游戏,理想,读者,孙悟,艺术魅力,和精,就是指,作者,世俗

2020-07-14 #故事会

中小学必读:四大名著——《西游记》作者:吴承恩(word可打印)

中小学必读:四大名著——《西游记》作者:吴承恩(word可打印)

资料,家长,名著,孩子,电子版,有乐,之八九,价值观,少走弯路,同学们,兴趣,发消息,四大名著,哲理性,大部分,回复,头像,小说,成绩,很感兴趣,情景,思想性,电视剧,文化性,文末,私信,考题,西游记,艺术,你多多

2012-11-07 #长篇故事

《西游记》中神秘的菩提祖师考证 元代就有原型 吴承恩是抄袭?

《西游记》中神秘的菩提祖师考证 元代就有原型 吴承恩是抄袭?

西游记,孙悟空,菩提祖师,平话,菩萨,吴承恩,人物,思想,莲花,须菩提祖师,佛教,孙行者,明王,三教合一,须菩提尊者,佛法,原型,四大名著,悟空,时候,须菩提,评书,孙悟,大力王,好的,三国演义,作者,师父,小说,徒弟

2010-08-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西游记》的作者竟不一定是吴承恩 还可能是状元及第的他

《西游记》的作者竟不一定是吴承恩 还可能是状元及第的他

西游记,吴承恩,李春芳,作者,东西,历史,太史,作品,史学界,宰相,思想,教科书,时期,说法,中国历史上,青词宰相,唐三藏,喜明,春芳,李石,鲁迅,古典文学,一致性,专家,下期,代表作品,主人,交集,事情,人生

2009-12-02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