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有风景的思政课|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子重走钱塘江诗路 看小康浙江

时间:2013-09-12

来自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弄潮儿实践队从钱江源头出发,循着钱塘江诗路,吟着历朝历代诗歌,走访桐庐严子陵钓台、淳安下姜村、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等地,在

提示:本文共有 26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郑琳

通讯员 裴新平李祯/文 郑泽龙/摄

8月5日,在衢州开化钱江源的叮咚泉水声中,一次特殊的社会实践正在进行。来自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弄潮儿实践队”从钱江源头出发,循着钱塘江诗路,吟着历朝历代诗歌,走访桐庐严子陵钓台、淳安下姜村、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等地,在盛夏探寻“两山理论”和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走诗路细看全面小康的浙江风景。

诗路之行,也成了一堂充满诗情画意的思政课。

实践队同学陈子清在牌坊石碑前现场手书诗路上要看两种颜色:

绿色和红色

古木参天,竹影溪涧,一踏进开化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同学们就被眼前的这片净土洞天所震撼。

“三贤鼎立名师友,衢江万古身潺湲。”正当大家沉浸于这幽美静谧的大自然当中时,浙水院经管学院团委书记李祯老师借着宋代赵汝腾的诗,抛出一个响亮的问题:“这里的生态何以保持得如此之好?”

滔滔江流,始于源头。同学们在走访中得知,当地人为了保护母亲河的生态,自发放弃传统伐木业、 关停污染企业。

“以前我们这里看起来很穷,但是藏了很多宝贝,山清水秀、天然氧吧比什么贵。”当地的村民自豪地告诉大家。

十多年来,钱江源所在地开化,正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才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如今,开化是全国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是美丽浙江先行区、生态经济示范区、“两山”重要思想试验区。

“绿色”造就了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红色”则成为钱塘江诗路上筑梦的动能。

实践队的成员们在淳安下姜村,就感受到了这样一种梦想的力量。

刚进村口,大家就隐约听到远处传来的童谣声:“土墙房,烧木炭,有女不嫁下姜郎。农家乐,民宿忙,游人如织来下姜……”

下姜村69岁的老支书姜银祥在村历史展览馆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当年总书记联系我们下姜村,4年里可以说走遍了下姜村的山山水水和角角落落。”

下姜村老支书给实践队讲述习近平总书记与下姜村的故事实践队员们到下姜村中走一走,白墙灰瓦、古色古香,一座座田园村居更让大家感受到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因为有了党的好政策,当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回家乡,把老宅改成民宿,将美丽风景变成了蓬勃的经济。

从淳安西南一个僻陋的小山村,到现在的全国生态家园建设先进村、浙江省文明村;从大部分年轻人外出谋生,到大家乐于返乡创业就业,下姜村实现了从“村口”到“窗口”的蜕变,这也让同学们感触良多。

胡钫同学表示:“习总书记提出的‘群众利益无小事’‘心无百姓莫为官’‘小康是惠及每个人的小康’是一项项实际行动,建沼气、派指导员、党员分片联系群众等,哪一件都能看得见、摸得着。”

实践队员们跟着村里的老篾匠姜林村学习编竹篾请输入图片描述山水中要立两种自信:

文化自信和窗口自信

“潇洒桐庐郡,严陵旧钓台。江山如不胜,光武肯教来。”一身风雅汉服,一首千古绝唱,在桐庐严子陵钓台,实践队的成员们“穿越”千年,面朝秀美富春,吟诵潇洒桐庐,引得不少游人驻足围观。

实践队身着汉服在严子陵钓台吟诵古诗中国范仲淹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董利荣老师闻诗乘船而来,结合桐庐历史文化为同学们现场讲课。

董利荣老师告诉同学们,到桐庐要了解“三独”:一是富春江小三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二是这里有富春江和分水江,具备得天独厚的两江交通优势;第三就是独一无二的严子陵钓台。自南北朝至清朝,这里曾有1000多名诗人、文学家来过并留下2000多首诗文,可以说是钱塘江诗路上非常重要的一笔。如今,钱塘江诗路沿线正深挖文化宝藏,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中国范仲淹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董利荣给实践队员讲桐庐历史文化请输入图片描述“诗路不仅在诗文中,更在当下的美景当中。”“这里不仅可以看美丽风景,更能感受到蓬勃发展的旅游经济。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实践队员们听了董老师的解读,对诗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实践队重走诗路的压轴环节放在目前国内唯一的海塘遗址博物馆——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原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浙江省钱塘江文化研究会会长胡坚与浙水院的师生、江干区的青年代表共话钱塘江文化。

钱塘江自古以“钱江潮”闻名于世,这天下奇观的背后,却承载着钱江两岸人们与潮搏斗、筑塘围城、治水开发的悠久历史。古海塘是杭州钱塘江河口两岸平原的御潮屏障,正是有了海塘的拱卫才成就了 “钱塘自古繁华”。

“走诗路,走浙江,我们要在多重磨练中开阔视野、提升能力,不断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弘扬出去。”陈子清同学表示。

“从悠悠千年的古迹,到传诵至今的诗歌;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浙江经验,到抗击百年一遇洪灾的水利精神,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自豪。而作为一名浙江人,我想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拼搏一把。”沈铠波说。

李祯老师带队

重走钱塘江诗路

能帮年轻人挺起精神脊梁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就是要培养青年大学生做一名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文化与大自然相融相生,文化是抹不去的记忆,文化让人生学会感悟,高校组织青年大学生重走诗路,能够帮助年轻人立好“主心骨”,挺起“精神脊梁”,当好文化传播者。

——原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浙江省钱塘江文化研究会会长胡坚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素来重视文化育人,又具有水文化育人的特色,学生们从大一到大四,有一个“知水-亲水-爱水-护水”的进阶学习过程。今年恰逢“两山”理论提出15周年,浙江着力推进四条诗路文化带建设,我们带着青年大学生重走诗路,就是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青年学子心中生根发芽,让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提升“窗口”建设的青年担当。

学校多年来致力于搭建校园思政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桥梁,推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政课建设的深度融合,引导鼓励大学生走进基层、走进群众,了解国情、省情、社情、民情,不断创新形式,把思政课上到田间、地头,上到学生的心头。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小英

今年,为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水院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激励水院青年大学生投身我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建设”,学校团委组织二级学院团委和师生共组建近百支实践团队奔赴全省各地,围绕疫情防控、诗路文化、“两山”理论宣讲、基层服务、“真善美”寻访、返家乡社会实践、红色筑梦双创实践、民法典宣传、水法宣传等主题,持续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暨“双百双进”活动,青年大学生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成长。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团委徐涛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有风景的思政课|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子重走钱塘江诗路 看小康浙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利水情调研实践队的实践故事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利水情调研实践队的实践故事

市村,水情,教育基地,活动,净水,装置,建设,小朋友们,主题,水利,节水,调研,德清,五水共治,水上乐园,场所,基地,坎儿井,干部,宣讲会,新市,节约用水,过程,问题,教育,包馄饨,听他们,日常生活中,是不同,江南忆

2015-08-23 #经典故事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在战“疫”中增强思政课引力 活力和魅力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在战“疫”中增强思政课引力 活力和魅力

思政,思政课,疫情,课堂,学生,防控,老师,浙水,教师,理论,课程,老师们,优势,活力,教学,故事,用心,精准,魅力,教育,徐艳,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中国,制度,功能,引力,必修课,思想,时间

2019-02-21 #故事大全

讲述浙江故事 “诗画浙江”全省风景摄影大展开幕

讲述浙江故事 “诗画浙江”全省风景摄影大展开幕

浙江,展览,常山,墨海,风景摄影,浙江展览馆,云烟,大展,常山县,故事,板块,风貌,摄影家协会,自然之美,全省,主题,作品,人文精神,单元,宣传部,小康社会,山水,年间,影展,序幕,文艺活动,文艺,样式,联合会,篇章

2011-06-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2020年浙江三位一体面试考什么?读完之后我懂了!

2020年浙江三位一体面试考什么?读完之后我懂了!

...,分析,你怎么,引导员,方式,时间,材料,温州肯恩大学,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如何看待,进入考场,杭州,医学院,人们,人工智能

2013-05-13 #长篇故事

奔向绿富美——浙江乡村里的小康故事

奔向绿富美——浙江乡村里的小康故事

柯城,乡村,方瑜,基层,农民,宁海,小微,龙峰村,畲族文化,学院,产品,小康,宁海县,效能,文化,村干部,直播间,浙江,礼堂,规定,高水平,发展,全面小康,权力清单,阿里巴巴,产业,农村,动力,基地,基础

2014-04-22 #经典故事

丰收节享丰收喜悦 浙江“老乡”讲小康故事

丰收节享丰收喜悦 浙江“老乡”讲小康故事

沈家墩,老乡,农民,故事,小康,农村,文化,浙江省,新农村,乡村,农户,农业,土地,村里,股票,礼堂,鄞州区,俞村,冯磊,水清沙,许舜,陈介,中国农民,中共浙江省委,我喜欢,新华社,美丽乡村,邻里中心,春风,上个世纪

2011-12-23 #短篇故事

丰收节享丰收喜悦 浙江“老乡”讲小康故事

丰收节享丰收喜悦 浙江“老乡”讲小康故事

沈家墩,老乡,农民,故事,小康,农村,文化,浙江省,新农村,乡村,农户,农业,土地,村里,股票,礼堂,鄞州区,俞村,许舜,水清沙,陈介,新华社,中国农民,中共浙江省委,我喜欢,美丽乡村,邻里中心,上个世纪,全村,主题

2012-06-23 #经典故事

丰收节享丰收喜悦 浙江“老乡”讲小康故事

丰收节享丰收喜悦 浙江“老乡”讲小康故事

沈家墩,老乡,农民,故事,小康,农村,文化,浙江省,新农村,乡村,农户,农业,土地,村里,股票,礼堂,鄞州区,俞村,许舜,水清沙,陈介,新华社,中国农民,中共浙江省委,我喜欢,美丽乡村,邻里中心,上个世纪,全村,主题

2016-08-25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