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战“疫”一线故事|他是空港抗疫设备的“安全专员”

时间:2013-09-17

要让这些设备发挥最大效能,背后还有一群安全专员保驾护航

提示:本文共有 229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红外线无感测温仪、空调新风系统……在这次抗击疫情中,多种新技术、智能化设备,助力白云机场防控工作。要让这些设备发挥最大效能,背后还有一群“安全专员”保驾护航。白云机场二号航管公司设备工程部副总监陈俊,就是当中的一员。

“作为航站楼空调系统的管理者,疫情期间我的责任是让楼里的每一个人呼吸到没有病菌的清新空气。”2006年参加工作的陈俊,现任白云机场二号航管公司设备工程部副总监。抗击疫情以来,他与同事一直奔忙在航站楼里,与现场数万台设备打交道,在“看不见”的战场守护空港的平安!

新风系统比任何时候更重要

空调作为航站楼内外空气连接的关键系统,第一时间制定切实有效地防疫措施,是对每一名进入航站楼的旅客、工作人员最大的安全保障。

白云机场二号航站楼内有风柜425台,其他设备共计达59526台。1月23日,广东省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出于自身空调专业的敏感性,陈俊马上就意识到空调系统消杀工作将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之一。当天,他所在的部门就紧急下达通知,向航站楼空调维保单位明确空调系统消杀的范围、频次标准,强调空调新风系统全面运行的要求,并及时对空调过滤器和滤网进行深度消毒。通过新风系统加强空气流动,通过增加消杀频次最大限度减少病毒传播风险……他们第一时间将这项“幕后”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在看不见的“空气”领域,如何能监测到实际成效?陈俊担任了所在设备工程部的党员突击队队长,将空调维保单位的消杀台账纳入部门党员突击队的日常检查工作中,制定《设备工程部疫情防控检查表》,落实具体的实施细则,还通过内部突击检查、常态巡查等多种方式,确保设备安全防护级别调整到最高。为了掌握消杀工作的成效,陈俊更主动与海关卫生检疫部门联系,及时获取航站楼内空气采样检测结果,利用数据查找问题。大到空调系统、小到卫生间厕格的空气落菌检测报告,他都逐一对比研究。“空气是看不见的防疫战场。在全面抗击疫情的关键节点上,不让病毒钻任何‘空隙’,才能构筑起空港防护的铜墙铁壁。”陈俊说。

半天时间配合完成新流程改造

3月中下旬,国内疫情形势逐步稳定,防疫工作的重心向“严防境外输入”转移,白云机场二号航站楼正是这场战役的主战场。为了应对来自重点国家及地区航班防控措施的不断调整,陈俊跟同事一起,从白云机场启用国际重点航班保障流程开始,每天在楼内走流程、想方法。

“最初的时候担心方案不成熟,同时既要满足海关检疫工作条件,又要考虑给入境旅客提供更好的体验,我们自己首先要走现场、提问题,在预设预演中不断改进。”陈俊每天一个人就要在146廊桥和海关检疫前厅来来回回走上五六趟。新流程启用前,他从海关负压排查室前的桌椅摆放、区域划分,到整个东区空调系统的运作、行李系统的保障,都一项一项在现场确认。

随着国际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升级,为配合海关在航站楼内开展流调、采样等各项工作,他与同事一道,在146廊桥到达口设置等候区,摆放200多张座椅供流调旅客休息,同时,为了解决因检疫采样点位少导致入境旅客等待时间长、排队积压的问题,他主动对接海关快速选定4间房间,更马不停蹄地协调内部单位和外部厂家,安装机械通风设备、摆放桌椅板凳、设置应急屏风、隔断采样点位……从接到公司疫情防控指挥部的任务,到临时检疫采样室满足启用条件,短短的12小时,就增加了12个检疫采样点位。

熬了一晚通宵的陈俊,刚刚回到办公室准备调整一下,突然接到紧急加设检疫采样点的新任务,他洗了把脸,又一次向146廊桥走过去。又是一个通宵,这一次,他带着部门同事,根据机场海关提出的采样工作环境需求,火速完成选定房间内机械通风设备、采样台、采样椅及隔断屏风配置工作,先后选了6间房,搬了3车隔离板,搭了18个采样点位。就这样,两天时间里,二号航站楼采样点位达到了30个。

同事都说,防控在哪里、困难在哪里,陈俊的身影必定在哪里!他就是一个二话不说、冲在一线的“拼命三郎”。

想方设法把办公桌搬到现场当底座

早在设立航站楼红外线无感测温设备的时候,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小插曲”。当时陈俊接到紧急通知,要求1月22日24点前,完成航站楼进出口测温仪设备安装。

接到通知后,他顾不上吃饭,立即返回办公室,与部门同事一起研究落实方案。当时,由于全国范围内设备都紧缺,能够找到供货商实属不易,但厂家提出,此批运送的设备因市场备件短缺,均没有底座,你们得自己解决。得知这一问题,陈俊大学时候就培养起来的“动手能力”发挥出来。他将公司内外的设备备件看了个遍,最后建议,将楼内暂时不用的办公桌全部搬到现场充当底座。这个难题的解决,为后续高效安装测温设备打下了坚实基础。

1月22日凌晨3时,11台测温设备准时运抵白云机场二号航站楼,厂家工作人员在清点物品时发现设备电缆缺失,再次向陈俊发出求助。挂断电话后,陈俊立即联系航站楼物业维保单位,紧急调用闲置电缆,优先保障测温设备安装。经过连夜的奋战,清晨06:40,二号航站楼第一台测温设备顺利启用!他们又继续奋战,最终在当天20:30完成了航站楼内11台测温设备的安装,完成时间比预定要求提前3个半小时!同时也让白云机场成为全国最早启动出入口测温工作的机场。此项任务的高效落实,得到卫健委督导组的赞扬和肯定。

防疫工作开展至今,陈俊用他认真负责的态度,逐个攻克任务难关。困了就在沙发上睡一下,饿了就简单吃几口放凉的饭,几个通宵下来连鞋子有破洞都没有注意。白云机场正是有许多陈俊一样的“战士”拼尽全力,才有了坚持到底、绝不放弃的坚毅和决心。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李妍 通讯员 高斯琪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李妍 通讯员 廖俊国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凤荷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战“疫”一线故事|他是空港抗疫设备的“安全专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郑州航空港公安分局抗击疫情父子兵 防控一线并肩战斗|战疫日记

郑州航空港公安分局抗击疫情父子兵 防控一线并肩战斗|战疫日记

向卫,疫情,张鹏翼,一线,航空港,警察,分局,防控,人员,初心,命令,父子,父亲,父子兵,群众,责任,战斗,坚守在,是一名,战友们,老民警,卫健,李菊红,王君杰,不一样,兄弟连,八千派出所,有家,炎黄大道,大河

2020-05-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疫”线故事Ⅱ 抗“疫”一线的最美先锋!

“疫”线故事Ⅱ 抗“疫”一线的最美先锋!

项目,袁睿,施工,小时,人员,图纸,天津,疫情,刘庆伟,曹立,葛礼,二公司,一线,空港,工作,管理人员,分院,发热门诊,第一时间,肿瘤医院,党员,位置,女队员,小组,建筑,情况,施工现场,时间,暴雪,水电

2020-06-20 #故事会

“疫”线故事Ⅱ 抗“疫”一线的最美先锋!

“疫”线故事Ⅱ 抗“疫”一线的最美先锋!

项目,袁睿,施工,小时,人员,图纸,天津,疫情,刘庆伟,曹立,葛礼,二公司,一线,空港,工作,管理人员,分院,发热门诊,第一时间,肿瘤医院,党员,位置,女队员,小组,建筑,情况,施工现场,时间,暴雪,水电

2016-08-11 #故事阅读

“疫”线故事Ⅱ 抗“疫”一线的最美先锋!

“疫”线故事Ⅱ 抗“疫”一线的最美先锋!

项目,袁睿,施工,小时,人员,图纸,天津,疫情,刘庆伟,曹立,葛礼,二公司,一线,空港,工作,管理人员,分院,发热门诊,第一时间,肿瘤医院,党员,位置,女队员,小组,建筑,情况,施工现场,时间,暴雪,水电

2008-07-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疫”线故事Ⅱ 抗“疫”一线的最美先锋!

“疫”线故事Ⅱ 抗“疫”一线的最美先锋!

项目,袁睿,施工,一线,人员,图纸,天津,疫情,刘庆伟,曹立,葛礼,二公司,发热门诊,小时,空港,工作,管理人员,天津市肿瘤医院,分院,第一时间,肿瘤医院,故事,位置,党员,女队员,小组,建筑,情况,施工现场,时间

2020-06-20 #故事会

“疫”线故事Ⅱ 抗“疫”一线的最美先锋!

“疫”线故事Ⅱ 抗“疫”一线的最美先锋!

项目,袁睿,施工,一线,人员,图纸,天津,疫情,刘庆伟,曹立,葛礼,二公司,发热门诊,小时,空港,工作,管理人员,天津市肿瘤医院,分院,第一时间,肿瘤医院,故事,位置,党员,女队员,小组,建筑,情况,施工现场,时间

2013-08-23 #故事会

《最美一线员工》故事会

《最美一线员工》故事会

班组,工作,员工,班组长,事情,电工,工作中,能人,大我,小伙子,小我,才能,技能,暖气,机械设备,职业,电路,精神,组织,设备,领导,供电,一件事情,大型设备,就好比,长期坚持,来干,班后,那群,雷杰

2020-07-13 #经典故事

钻台父子情丨一线故事汇

钻台父子情丨一线故事汇

王虎,油管,平台,作业,儿子,油田,父亲,三厂,活儿,钻台,工作,修井作业,地方,工期,摇控,机器,父子俩,父子,红色,计划,设备,风险,自动化设备,这些年,田宏,弯月,闫志强,高风,上将,责编

2016-09-13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