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怒江大峡谷的新溜索 书写产业发展新故事

时间:2013-09-18

回忆起孩童时代挂着溜索从浪尖上划过的艰险,37岁的傈僳族汉子、马吉米村桥马嘎村民小组长普友博不由眼圈一红

提示:本文共有 20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在怒江大峡谷,有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叫溜索。

回忆起孩童时代挂着溜索从浪尖上划过的艰险,37岁的傈僳族汉子、马吉米村桥马嘎村民小组长普友博不由眼圈一红。可最近,他却逢人就说村里即将拉通一条新溜索,还高兴地给它取了个名字——“草果溜索”。

旧溜索 承载贫困记忆的活化石

仲夏,汛期,桥马嘎村前奔涌的江水像脱缰的野马,一往无前。村口两根溜索,一去一回,牵起了两岸耸立的大山。村民们或以皮带系腰间,或以方筐载货物,借倾斜之势滑越至彼岸。过去很长一段时期,这是过江的唯一途径。

“小学一到四年级,都是父母带着溜。每到雨季,江水上涨,妈妈总是很紧张,把我紧紧搂在怀里……”普友博记忆中的“溜索故事”很多,“30多年前,此马叶大哥的母亲抱着女儿从岸边溜索时摔下来,孩子幸运地没有受伤,但母亲摔断了骨头,落下一身病。”

为解决怒江群众“过江难”“行路难”问题,近年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广泛实施了“溜索改桥”工程,一座座“幸福桥”“连心桥”跨江而立,彻底结束了群众溜索出行的历史。

桥马嘎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桥梁梦”,也于2018年12月30日得以实现。在定点帮扶单位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协调帮扶下,长130米、荷载15吨、总投资508万余元的“乔马桥”如彩虹般飞跃大江,连接起了桥马嘎村的东西两岸。

大桥竣工那一天,村民们敲锣打鼓,眼含热泪。有人从村口到乔马桥走了好多个来回;有人专门到乔马桥前拍照,把照片挂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

乔马桥取代溜索,承载起村民出行、求学、外出务工、就医的新希望。最让普友博难忘的是,2019年,村民余丽萍大姐突发脑梗,幸亏有了新桥,没有耽误治疗时间,“捡回了一条命”。

作为历史的印迹,挂在村口的溜索,在风吹雨淋中逐渐废弃,成为见证桥马嘎变迁的“活化石”,逐渐淡出了村民的生活。

新溜索 连接新生活的幸福路

最近,溜索又一次成为村民们热议的话题。

这一次,溜索要为村民们的致富“金果”——草果而建。

村干部告诉记者,乔马桥的竣工,不仅改变了村民的出行方式,更打通了长期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通过大力发展,目前桥马嘎村民小组种植草果5000多亩,占马吉米村10个村民小组草果种植面积的近一半。

但是,运输却是个难题。

草果喜阴爱水,在深山密林里长得最好。出山的道路坡陡、沟深,收获时节必须请人帮着运输。

村民余发生从2011年起便开始种植草果,到今年种植规模已达到170亩。但他家离山脚最近的草果地也有3小时路程。

余发生算了一笔账:“目前挂果的能采摘到140袋左右鲜草果,每袋平均45公斤,但每袋鲜果平均就要70元的运输成本。”

“去年就和家人商量修一条索道来运草果,但因投入太大放弃了。没想到,今年云报集团要给桥马嘎修7条索道!”对于余发生来说,这真是一份惊喜。“有了草果溜索,每袋至少能省30元的运费。一年差不多可以节约成本三四千元。”余发生说。

6月16日至17日,在定点帮扶单位的帮扶下,驻村工作队员和村民们齐心协力,在距乔马桥不远处,拉起了桥马嘎的第一条产业溜索。

7条“草果溜索”全部建成后,可以惠及桥马嘎全村26户村民,一年下来预计增收20多万元。云报集团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何晓帆介绍,今年将帮扶马吉米修建总长约4.5万米的产业溜索,预计共30条,将覆盖10个村民小组的1万多亩草果林地。

鼓干劲 书写产业发展新故事

怒江州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重视下,怒江州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实现了一步千年的历史性跨越。

6月19日,怒江州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贫困村达到退出标准,可以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截至2020年5月,包括桥马嘎在内,马吉米全村1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实现清零目标。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桥马嘎的乡亲们满怀信心。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要把草果、石斛等产业发展好,让老百姓钱包鼓起来。”福贡县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李陶认为,打通草果“出山”之路,将有效带动草果产业提质增效,进一步激发群众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

“第一条产业溜索原计划要用4天时间修好,没想到两天就修成了。多亏村民们和驻村工作队员齐心协力。”普友博高兴地说,如今产业发展了,基础设施改善了,大家增收致富的决心和干劲更足了。

“怒江每天都有新变化。”在马吉米,记者看到村民告别出行溜索,迎来产业溜索。一减一加,讲述着怒江各族群众脱贫攻坚的生动故事。

行走在马吉米,山腰沟箐,草果飘香、石斛花开;怒江边,红顶白墙钢混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集镇旁,易地扶贫搬迁点,一排排崭新楼房掩映在青山绿水间……

桥马嘎第一条产业溜索建成后的那天,普友博向记者提出一个请求:为修建溜索的村民、驻村工作队队员合张影。“我们要把照片冲洗出来,挂在即将建设的村组党群活动室里,记录历史,激励后人。”普友博说。(记者 谢炜 张文峰 邢路扬 张海燕)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怒江大峡谷的新溜索 书写产业发展新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金果果+新溜索!云报新媒体强力推荐的怒江新CP登上央视

金果果+新溜索!云报新媒体强力推荐的怒江新CP登上央视

马嘎,草果,村民,马吉,米村,马吉乡,马吉米,怒江,金果,索改桥,谷深山,新生活,大峡谷,产业,全村,客户端,摘帽,村里,标准,福贡县,目标,石斛,绳索,记者,扶贫,月云,乔马,依山,张文峰,张海燕

2017-06-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让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人口较少民族在脱贫攻坚大潮中的奋进故事

让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人口较少民族在脱贫攻坚大潮中的奋进故事

太阳花,王桂荣,门巴族,登村,大山,怒江大峡谷,政策,日子,民族,群众,亚珍,余人,勒布,谭广,攻坚,扶贫,产业,客人,小标题,毛南族,村民,独龙族,牧民,门巴,建设,习近平,木碗,赫哲人,幸福花,发展中心

2013-10-12 #短篇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让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人口较少民族在脱贫攻坚大潮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让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人口较少民族在脱贫攻坚大潮

太阳花,习近平,民族,攻坚,王桂荣,谭广,产业,毛南族,鄂温克族自治旗,门巴族,扶贫,登村,新华社记者,大潮,大山,总书记,政策,日子,群众,蒙古,亚珍,余人,勒布,陆波,发展中心,人口,客人,工艺品,怒江大峡谷,故事

2009-08-13 #故事会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让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人口较少民族在脱贫攻坚大潮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让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人口较少民族在脱贫攻坚大潮

太阳花,王桂荣,谭广,产业,民族,毛南族,鄂温克族自治旗,门巴族,攻坚,扶贫,登村,新华社记者,大山,政策,日子,群众,蒙古,习近平,亚珍,余人,勒布,陆波,发展中心,大潮,总书记,客人,工艺品,怒江大峡谷,村民,独龙族

2014-06-04 #长篇故事

把脉河北武安乡村旅游 聚焦民宿产业发展“新起点”

把脉河北武安乡村旅游 聚焦民宿产业发展“新起点”

民宿,武安,发展,太行,旅游,酒店,产业,文化,武安市,会议,游客,全域,来武,赵洪山,产业发展,乡村,品牌,旅游业,在会,优势,全国,城市,故事,延峰,李伟,顾欣,千里走单骑,要坚持,农村,太行山

2011-08-04 #小故事

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体育产业演绎新故事

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体育产业演绎新故事

体育,体育产业,青少年,发展,运动,健身,产业,制造业,赵勇,体育消费,俱乐部,服务业,科技,联赛,运动员,姚明,中国品牌,中国击剑协会,互联网,人工智能,代表,全国,元素,参与者,品牌,增加值,小松镇,家庭,方式,智能

2011-07-20 #故事会

利津县:画好文旅融合新画卷 讲好跨越发展新故事

利津县:画好文旅融合新画卷 讲好跨越发展新故事

东津渡,项目,民宿,产业,印象,发展,度假区,文化,教育,旅游,东津,利津县,产业园,建设项目,高端,利津,黄河,建设,李如兵,乡村,儿童教育,城市,夹河,景区,民俗,村民,画卷,湿地,生态,记者

2009-07-19 #经典故事

持续做好“生态+”文章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南山文化生态园演绎建设发展新故事

持续做好“生态+”文章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南山文化生态园演绎建设发展新故事

生态,南山,文化,产业,漳州,生态园,理念,城市,环境,谢伟,新三,底色,三厂,片仔癀,丹霞,元素,古厝,南山寺,工业,故事,民生,深度,甲骨,秋色,花海,闽南,迎客,践行,项目,变革

2020-09-25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