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退隐江宁后 王安石与苏东坡的见面 对北宋文坛有多重要?

时间:2013-09-19 18:29:38

相关推荐

“熙宁变法”至今为世人所争论,毁誉参半。改革派和反对派阵营分明、旗鼓相当,两派的领军人物也是北宋著名的文坛领袖一一王安石和苏轼。变法争论的最后结果是“两败俱伤”。王安石退隐江宁(南京),苏轼发配黄州。君子和而不同王安石,字介甫,小字獾郎,号半山,抚州临川县人(著名的临川才子)生于宋真宗天僖五年(1021)又名“王荆公”。王安石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的政论文短小精干,切中要害,退隐江陵后,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誉为“通儒”。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对于大自然的灾难,王安石有切肤之痛。除了外来侵略战争的影响外,北方大旱七、八个月滳雨未下,继而影响全国,一时饿殍遍地,民不聊生,反对派即以“天变”攻击新法,历数王安石和新法六大罪状。用今天治理大国的方略来说,面对这种局面,肯定是先抗旱救灾,变法可以暂停,但是执拗的王相公坚持变法不停步,于是授人以柄,反对派的施压造成神宗皇帝的妥协,王安石终于罢相。退隐江宁的王安石仍然不服气,在一系列的著作的中心思想就是“天变不足畏”。但是“人言可畏、众口铄金”呵。苏轼罢官后,仍然在路过金陵时,要会见王安石,因为苏轼陷入“乌台诗案”的风波后,自己的“政敌”王安石抛却成见,联合神宗的母亲曹太后向神宗请求从轻处理苏轼,因此发落黄州任团练使。

两个名人在秦淮河畔品茗聊天,畅谈家事、国事、天下事。在谈话中,激动的苏轼仍然坚持治理国家的根本方针在于“道德水准”的提高,不轻言苛刑峻法。而历经二次罢官经历的王安石早己操练得如同南京的雨花石、圆滑世故。一句话:”我已经罢官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啊。”“苏老弟,你行你上,你向朝廷提出嘛。”刚刚才经历“乌台诗案”的苏轼,御使台的二十多天经历,使他身心俱疲,灰心丧气,终于彻底失望,一番谈话,三度落泪,昔日的政敌,在私交上却无影响,甚至为朋友两肋插刀,不能不佩服古人的“古道热肠“,今天我们在拼搏的职场中,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个企业必有前途。

折柳赠别,互揖红尘,苏轼竹杖芒鞋到黄州流放地报到。这次在江陵与王安石的相见,加上“乌台诗案”的沉重教训,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风格和创作题材上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风格也从年少时的潇洒自如、不拘一格转化为中年时期的平淡、旷达和老成。走出狱中大门,苏轼口占一云:“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乌台诗案是苏东坡一生的转折点,可以这么说,是这场政治灾难毁灭了他,也是这场灾难成就了他。他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心态变得更加成熟。著名的《赤壁赋》就是写于被贬黄州后。他的诗词风格由此转为更为豪放悲凉。

叧外,苏轼是北宋文人画的理论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画红竹,别人问他,世上有朱竹吗?苏轼反问,世上有墨竹吗?苏轼认为,应当涂什么颜色,与事物本身颜色没有关系,要根据艺术家表达情感的需要去赋色。苏东坡的全面成就,即使在今天,放眼世界都是一流水准的艺术大师,岂止对北宋的文坛有多重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退隐江宁后 王安石与苏东坡的见面 对北宋文坛有多重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苏轼读书的故事

苏轼读书的故事

苏东坡,苏轼,王安石,苏迈,父子俩,书房,东坡,西风,石钟山,石钟,小苏,学问,后人,黄州,三难,名称由来,主人,书本,儿子,公元,名篇,团练,天下,对联,宰相,实地考察,时候,文坛,母亲,春秋

2020-06-14

苏轼读书的故事

苏轼读书的故事

苏东坡,苏轼,王安石,苏迈,父子俩,书房,东坡,西风,石钟山,石钟,小苏,学问,后人,黄州,三难,名称由来,主人,书本,儿子,公元,名篇,团练,天下,对联,宰相,实地考察,时候,文坛,母亲,春秋

2020-06-16

苏轼读书的故事

苏轼读书的故事

苏东坡,苏轼,王安石,苏迈,父子俩,书房,东坡,西风,石钟山,石钟,小苏,学问,后人,文档,黄州,三难,名称由来,主人,书本,儿子,公元,名篇,团练,天下,对联,宰相,实地考察,时候,文坛,母亲

2020-06-16

苏轼读书的故事

苏轼读书的故事

苏东坡,苏轼,王安石,苏迈,父子俩,书房,东坡,西风,石钟山,石钟,小苏,学问,后人,文档,黄州,三难,名称由来,主人,书本,儿子,公元,名篇,团练,天下,对联,宰相,实地考察,时候,文坛,母亲

20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