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大师临帖:神笔王铎是这样临王献之的

时间:2013-09-21

王铎在明末清初的书法领域里取得如此成就,始终绕不开米芾与二王等前辈的影响,如果说米芾是王铎追溯晋人道路的一个切入点,那么二王便是这条道路的终点

提示:本文共有 111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痴仙道人王铎的书法被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王铎的草书纵逸,放而不流,纵横郁勃,骨气深厚”。王铎在明末清初的书法领域里取得如此成就,始终绕不开米芾与二王等前辈的影响,如果说米芾是王铎追溯晋人道路的一个切入点,那么二王便是这条道路的终点。王铎在书法上以二王为源,尤其以王献之为主。甚至后世当它的书法作品《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时曾引起轰动,并传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佳话。

王铎书法当时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的说法,明末书坛受董其昌影响颇深,一时间靡弱书风盛行,王铎却选择反其道而行他渴望追求魏晋时期的风度境界,以“敏而好古”的标准来要求自身,力道千钧,张弛有力,通过不断地临摹王献之的作品来汲取养分。“书不宗晋,终为野道”可见王铎对王献之的书法有多么推崇。

草书《临王献之鹅还帖》完成时,此时王铎已经五十六岁,属他的晚期作品。这幅作品从书写内容上看是临摹王献之的《鹅还帖》,他老年时相比青年时的对书法的认识有了新的认识,有人认为这幅作品缺乏早期的成熟灵巧,其实此时的王铎已摆脱了拘束压抑的心态。书法是他晚年精神世界的唯一寄托,命运坎坷,品行争议却难掩艺术锋芒。通过不拘一格的布局,肆意纵横的线条来追求晋人书法中淡然洒脱的境界,在精神层面上最大程度上去接近他的偶像王献之。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揖》中, 推许王铎的行草为宋代米芾以后王献之的唯一继承人。他说:吾谓行草之美 ,亦在“杀字甚安” 、“笔力惊绝” 二语耳 。大令 ( 即王献 ) 沉酣矫变 ,当为第一 。宋人讲意志 ,故行草甚工,米 (莆)书得之。后世能学之者 ,惟王觉斯 (王铎) 耳。不得不说王铎在继承王献之的书法上大有所为,并开辟了新的高度。这样的成就主要由于王铎能够入古出新,书法讲究师承,至臻完美的王献之书法他全面的吸收继承。为了反对当时的靡弱之风,他提倡崇古但是这不是拜倒在古人脚下而是批判式的推陈出新,从而演绎出自己特有的风格。王铎是把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当学问来继承和弘扬的。正是他对于二王的先后相继,才有了当时书法重新回到中国书法历史所达到过的高度,堪称先有二王后又一王。

王铎从书法入门到逝世的四十八年间都坚持临摹古帖,岁月的积累使他已于前辈的书法相比形神兼似。临摹在他这里不是模仿,自成一家赶超前人才是目的所在。王献之的书法特点是“飞动、雄武、深纵”,而王铎的特点是“沉着痛快,笔力雄健”,有相似却大有不同。在墨法上有继承也有创新,与王献之的墨汁饱酣相比又能够浓淡相宜,淋漓分明。

王铎的过人之处是将书法艺术融入了自己的见解,不迷恋推崇又潜心研习,继承而又创新,在坚实的基础上加入个人特色,所以后世才能神笔争传王孟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大师临帖:神笔王铎是这样临王献之的”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王铎被称“神笔”为何不被世人承认郁郁而终?

王铎被称“神笔”为何不被世人承认郁郁而终?

王铎,张旭,书法,怀素,学书,古人,不知者,高闲,今人,世人,墨迹,草书,很多人,淳化阁帖,二王,宗羲,张旭怀,王献之,王徽之,诸家皆,高贤,在当时,不一样,中国书法家协会,都会,书学,书坛,专业,信息,佼佼者

2013-05-10 #故事阅读

神笔王铎为官清廉和不幸的一生

神笔王铎为官清廉和不幸的一生

王铎,李自成,一生,书法,历史,山园,朝廷,百姓,吕维祺,崇祯,乡里,个人,仇恨,孟津,富豪,局限性,立场,老亲,选集,诗歌,辅政,其诗,明万历二十年,崇祯皇帝,应是,弘光朝,建家,梁飞,法史,王本

2017-08-20 #长篇故事

神话里有神笔马良 现实中有神笔王铎 来会盟镇感受神笔故居的神

神话里有神笔马良 现实中有神笔王铎 来会盟镇感受神笔故居的神

王铎,王铎故居,书法,神笔,建筑,故居,故里,院落,书画,书画作品,人们,布局,绣楼,造诣,来形容,孟津会,王孟津,庭院深深,等着你,芝园,前言,主人,一官半职,中堂,前屋,假山,会盟镇,神话故事,原址,后人

2010-07-14 #经典故事

王献之的书法真的比不上自己的父亲吗?这番努力非常人能及

王献之的书法真的比不上自己的父亲吗?这番努力非常人能及

父亲,王献之,遗传,影响,成就,他自己,对自己,儿子,故事,看法,王献,王羲之,郭麒麟,环境,传统习俗,原因,想法,书法大师,认为是,二王,郭德纲,名师,名的,前段时间,书法,书法史,人们,传统,储水,再加

2018-12-31 #故事阅读

从王羲之王献之到米芾王铎黄庭坚:一位非书法名人的行草书学书经

从王羲之王献之到米芾王铎黄庭坚:一位非书法名人的行草书学书经

行书,王铎,行草书,古人,过程,楷书,圣教序,小王,帖子,碑帖,二王,有一种,一段时间,书法,兰亭序,时间,气息,法帖,浸淫,笔墨,草书,行气,行草,诗卷,漫游,一学期,字与字,说起来,宋拓,习书者

2011-10-17 #长篇故事

王铎为何不喜怀素草书?

王铎为何不喜怀素草书?

王铎,草书,怀素,宗晋,张旭,米芾,宗羲,王献之,伪作,思想,认同,余绪,中诗,于怀素,二王,吴江舟,山园帖,宗王,徐渭,王羲之,王镛,董其昌,高闲,高宗,小园子,都会,二弟,傅山,作品,宋人

2016-04-04 #短篇故事

王献之的故事

王献之的故事

子敬,王子敬,王子猷,译文,王献之,注释,顾辟疆,子猷,袁虎,郗嘉宾,道家,儿子,嘉宾,得失,子思,殷允,王献,王羲,范启,郗超,郗惜,云门寺,主人,兄弟,全身,外甥,异同,本性,气度,过错

2012-10-05 #故事阅读

王献之的故事

王献之的故事

王献之,顾辟疆,王献,全身,随从,二王,刘惔,王徽之,范启,荀粲,郗超,名园,主人,子敬,高下,吴郡,刘真长,安洋,荀奉倩,连木,世人,人家,事情,交相,优劣,仆人,光泽,全豹,双方,参考资料

2020-06-14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