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端午粽情 端午节习俗你知道多少?

时间:2013-09-25

当春天的气息一扫而空,在盛夏的开端,在粽叶飘香的气息中,我们迎来了一个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提示:本文共有 18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又是一年端午时,碧艾香蒲处处忙。

当春天的气息一扫而空,

在盛夏的开端,

在粽叶飘香的气息中,

我们迎来了一个传承了两千多年的

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关于端午节,有许多民间传说,但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著名诗人屈原的故事。“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千年之前,屈原临江而立,为楚国的衰败而感到痛惜,悲愤之下投江以身殉国。如今,这个节日,走过两千多年的风雨飘摇,肩负着历史的厚重,依然烙印在中国人的情怀里。

端午节,从来都是

一个富有诗意与爱国传统的节日,

家国情怀是它的文化底色。

汨罗江畔,激流滚滚

屈原对国家人民的深情大爱,

涤荡千载,绵延不止,

早已穿越浩荡的历史长河,与现代汇融,

不断点燃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

千百年来,

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动人诗篇深入人心,

而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等习俗也代代相传,

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关于各地习俗你们都知道多少呢?

跟着小新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00:59

端午节,天气热

五毒醒,不安宁

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

佩戴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

陈元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点雄黄酒

类似还有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陕西人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端午将至,粽叶飘香;

粽软意糯,唇齿留香。

端午三天小长假来临,

小新在此祝大家

端午安康!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鄢诗敏

审核:周艳涛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端午粽情 端午节习俗你知道多少?”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端午“粽”动员——东营区黄河幼儿园端午节系列体验活动

端午“粽”动员——东营区黄河幼儿园端午节系列体验活动

孩子们,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和兴,杨枫,李萍,朱明,根根,黄河幼儿园,开展了,大众网,东营,丝线,东营市,东营区,习俗,传统习俗,传统,海报,新闻,情意,小朋友,教师,故事,棕叶,记者,组织,由来,粽子,童趣

2014-07-15 #故事大全

“粽”情蜜意|端午节的由来

“粽”情蜜意|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伍子胥,曹娥,节日,五月五日,人们,尸体,粽子,风俗,天之,五月初五,吃粽子,习俗,娱乐活动,女儿节,意思,时期,楚国,父亲,雄黄酒,吴伐楚,吴王夫差,怀沙,楚怀,曹娥江,水沐,艾草,闻一多,诸神,辟兵

2019-01-16 #长篇故事

「网络中国节端午」“粽”情相约端午节——桥西区开展端午节系列主题活动

「网络中国节端午」“粽”情相约端午节——桥西区开展端午节系列主题活动

活动,粽子,传统节日,社区,节日,传统文化,学生,艾草,主题,习俗,疫情,中华民族,小学,屈原,手抄报,包粽子,孩子们,党员,文化,群众,教育,祝福,人心,居民,桥西区,来历,知识,艾蒲,工作人员,生活

2010-10-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端午情意浓 佳节粽飘香 贺兰这些地方处处都有端午节动人故事

端午情意浓 佳节粽飘香 贺兰这些地方处处都有端午节动人故事

活动,粽子,贺兰,孩子们,中华民族,老人,龙舟,传统文化,社区居民,习俗,传统节日,来历,情感,同学们,学生,屈原,情怀,故事,时候,歌谣,氛围,社区,童谣,蜜枣,诗文,比赛,包粽子,诵读比赛,了学,庆端

2013-05-16 #经典故事

泰顺端午节各式各样的“虎皮粽” 蕴含多种美好心愿

泰顺端午节各式各样的“虎皮粽” 蕴含多种美好心愿

粽子,笋壳,泰顺,长尾,糯米,包裹,歌谣,民间,竹笋,习俗,孩童,小孩,虎皮,角黍,女子,秧苗,苏打粉,豌豆,邻居,白叶,主妇,乡民,亲朋,勺子,天气,咸鸭蛋,土话,大人,嫩竹,母亲

2018-10-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关于端午节 “粽”有你不知道的小知识

关于端午节 “粽”有你不知道的小知识

节日,屈原,人们,起源,五月初五,农历,天象,文化,星象,楚国,说法,人们认为,划龙舟,变得更加,吉之象,文哲,艾叶,艾草,龙是,都会,龙的传说,中国,世界各地,一带,四大,习俗,五毒,人类,以身殉国,传统节日

2014-11-14 #经典故事

「中华情」端午节 放“粽”的快乐温暖了整个中华民族

「中华情」端午节 放“粽”的快乐温暖了整个中华民族

屈原,传说,吃粽子,伍子胥,节日,曹娥,中国,开端,姿势,龙舟竞渡,五月五日,五月初五,被列入,井花水,怀沙,艾悬,观武,回家看看,写下了,中华情,人们,习俗,乐章,京都,事毕,公元,全部内容,古代人,午门,史记

2009-03-19 #故事阅读

粽动员:包粽子 做香囊 爱心义卖 端午节的别样生活!

粽动员:包粽子 做香囊 爱心义卖 端午节的别样生活!

包粽子,活动,比赛,香囊,节日,剡湖街道,文化,老人,黄泽镇,传统,下王镇,仙岩镇,崇仁镇,爱心,甘霖镇,谷来镇,长乐镇,三走,爱心义卖,活动中,留守儿童,史华,王敏,石舍村,责编,新北社区,相公殿,美丽家园,习俗,中华民族

2024-02-03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