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山东护师带着30篇《武汉日记》返程 记录援汉艰辛与温暖获网友点赞

时间:2013-10-03

返程编写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7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武汉对于我,不光是一座有着过命交情的城市,更是一座有着浓浓亲情的城市”。撤离武汉的前一天,38岁的山东援汉医疗队队员范春华,在自己的个人公众号“范范和素颜”写下了第30篇,也是最后一篇武汉日记《再见有声,团圆有时》。

山东医疗队队员临别前合影

2020年3月30日上午,山东援汉医疗队135人撤离武汉。

“武汉对于我,不光是一座有着过命交情的城市,更是一座有着浓浓亲情的城市”。撤离武汉的前一天,38岁的山东援汉医疗队队员范春华,在自己的个人公众号“范范和素颜”写下了第30篇,也是最后一篇武汉日记《再见有声,团圆有时》。

她的《武汉日记》系列近5万字,以细腻的情感,真实记录了援汉的57天,讲述她和医疗队员、危重症病人、武汉医生甚至是武汉司机的故事。

撤离前,范春华还将个人公众号所得赞赏款10100元悉数捐赠。

急诊科老兵,生日当天出征武汉

范春华,个子不高,一头短发,戴着眼镜,说话语速较快。

3月30日上午9时许,在山东援汉医疗队驻地蔡甸丽枫酒店大厅,范春华向长江日报记者讲述了她的《武汉日记》背后的故事。她是个感性的人,回忆起自己朝夕相处的病人,几次落泪。

范春华,山东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主管护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工作10多年。2月2日,她的38岁生日。“比我小的护士都能挺身而出,我是10多年的急诊科老兵,为什么不能上一线。”范春华送别第一、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同事后,很受触动,主动请缨报名参加山东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

范春华在日记《来了武汉,我成了一个爱哭的人》中写道:“湖北是目前疫情最严峻最复杂的地方,谁不知道生命可贵,谁又没有难舍难分,但是一个个科室齐刷刷地报名。”

2月2日,山东第三批援汉医疗队抵达武汉。2月4日晚9时,他们正式接管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危重症病区,负责救治50张床位的危症、重症病人。

“几乎每天都有哭的时候,但并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爱和感动。”

危重症病人成励志明星

山东援汉医疗队接管的病人中,第一批危重症病人中的柳姐化名,成了范春华照顾时间最长的人。

“当时,柳姐呼吸困难,坐起来都难。”范春华说,柳姐患有糖尿病,刚做完甲状腺癌手术,血氧低,病情非常严重。山东援汉医疗队专家几次开会,为柳姐确定了专门的治疗和护理方案。

3月16日,范春华在日记《下次你们来武汉,我带你们玩》中写道:柳姐和我们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还记得柳姐刚来的时候,医生下了病危单。那时候的柳姐躺在病床上戴着无创呼吸机,尿不湿都靠我们帮她换,每次翻身都要好几个人帮忙。

“我们鼓励她,她的家人朋友同事也都鼓励她,最终柳姐重拾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候,状态一天比一天好。”

范春华说,柳姐成了病房里的明星励志病人。他们总是拿柳姐做榜样鼓励其他病人。“他们都度过了自己生命里的冬天,重新拥抱了生命的春天”。

3月26日,柳姐治愈出院。

“武汉,一座与我们有着过命交情的城市”

3月以来,出院病人越来越多。

一位64岁的老人在出院前,送给医护人员一份特殊“感谢信”。他将照顾过他的100多名医护人员名字写在一张A4纸上。老人说,他这辈子要永远记住这份名单。

范春华在日记《谢谢你们,山东医疗队》中写道:“我每次看到这张照片A4纸,都会感觉到心灵的震颤,都会充满工作的价值感。”

3月26日,范春华最后一个班。她有些牵挂仍在继续治疗的一位72岁老人。“老人身体在好转,出院要穿干净的衣服。”范春华来到老人的病房,帮他洗了4件要穿的衣服。“他也是第一批过来的,病情最为严重的人”。

3月24日,范春华在日记《武汉,一座与我们有着过命交情的城市》中说:来到武汉的50多天里,我们过着医院、酒店两点一线的生活。繁花正盛的季节,我们没有见过武大的樱花,我们没有见过黄鹤楼,我们没有在大街上品尝过武汉丰富的“过早”……但我们守护着病区里的白天黑夜,我们见过中法新城院区的12个时辰,我们和病人携手并肩,战胜了那可怕的病毒,让病人重新拥有笑容和健康。

山东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领队郑建新介绍,自2月4日,该医疗队入驻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7西病区以来,共收治96名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其中,重症77人,危重症19人。经过50多天的日夜奋战,治愈81人,转出12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山东护师带着30篇《武汉日记》返程 记录援汉艰辛与温暖获网友点赞”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支援武汉一线女护师的战疫日记 让人感动的一塌糊涂!

支援武汉一线女护师的战疫日记 让人感动的一塌糊涂!

武汉,患者,口罩,病毒,疫情,微博,日记,辽宁,一线,感觉,照片,辽宁队,医护,工作,张霜,张旭,科里,主管护师,力量,医院,小时,志愿者,才能,点点滴滴,病房,祖国,名患者,对她说,感叹道,我们终于

2007-05-14 #小故事

武汉一线|最美逆行者!“90后”护师郭亚茹

武汉一线|最美逆行者!“90后”护师郭亚茹

郭亚,武汉,疫情,医护人员,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防控,党组织,新婚,行动,共产党员,患者,战役,病人,祖国,第一线,请战书,工作,战斗,入党申请书,护师,里一,大河,丈夫,人民,内心,医疗队,告白,客户端,太阳

2007-06-14 #长篇故事

「抗疫英雄」叶兰:奋勇出征的“最美护师”

「抗疫英雄」叶兰:奋勇出征的“最美护师”

叶兰,武汉,患者,疫情,人民,医疗队,肺炎,工作,武汉市中心医院,第一时间,丈夫,全国,南平,医院,家人,成员,时候,武汉市,病房,病人,经历,金银,吴建,宣传组,郑雨,郑涛,先进个人,南平市第一医院,海鲜批发市场,通和

2017-01-25 #故事大全

「铜仁“疫”线故事」江口“最美”护师何飞:身“献”将军山 钱献武汉城

「铜仁“疫”线故事」江口“最美”护师何飞:身“献”将军山 钱献武汉城

何飞,医院,杨琪,武汉,丈夫,江口县,工作人员,家庭,疫情,医务工作者,一线,医务人员,心愿,贵阳市,工作,投入到,刘晓英,小儿子,尹洁,朱邪,甘文,高二,护师,中医医院,中医院,县中医医院,新同,第一时间,一大,个人

2017-03-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最美逆行者|从报名驰援武汉到进入病房 江苏医疗队一名护师的心路历程

最美逆行者|从报名驰援武汉到进入病房 江苏医疗队一名护师的心路历程

武汉,培训,工作,医务工作者,医疗队,医院,妈妈,江苏,疫情,病房,防护服,防控,侯红,和同事,新型冠状病毒,军人,南京,家人,宝宝,孩子,实战,时候,白衣天使,肺炎,领导,中国人,保护好,长大以后,张方圆,卢斌

2008-04-15 #小故事

获五四奖章的武汉护师:打满抗疫全场 儿子作文中称妈妈是英雄

获五四奖章的武汉护师:打满抗疫全场 儿子作文中称妈妈是英雄

胡慧,医院,雷神山,新京报,工作,患者,儿子,护士,武汉市第七医院,孩子,妈妈,时候,中南医院,第七医院,培训,生活,隔离,同事,病区,疫情,回家,都会,护士长,受访者,时间,病人,病房,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丈夫,全场

2014-04-24 #故事大全

获五四奖章的武汉护师:打满抗疫全场 儿子作文中称妈妈是英雄

获五四奖章的武汉护师:打满抗疫全场 儿子作文中称妈妈是英雄

胡慧,医院,雷神山,新京报,工作,患者,儿子,护士,武汉市第七医院,孩子,妈妈,时候,疫情,中南医院,第七医院,培训,生活,隔离,同事,病区,回家,都会,护士长,时间,病人,病房,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丈夫,全场,受访者

2019-05-25 #经典故事

她站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记安宁区人民医院手术室主管护师包君琴

她站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记安宁区人民医院手术室主管护师包君琴

包君,病人,患者,武汉,医疗队,室友,病区,筷子,队员,医护人员,安宁区,医院,甘肃省,湖北,消息,物资,肺炎,经历,记者,解封,援助,隔离,收回来,余人,区的,申亮,人民医院,最前线,武汉市优抚医院,一线

2018-05-19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