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民间故事:恶毒的后娘

时间:2013-10-04

意思是说:长辈们对待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就像爱护自己亲生子女一样

提示:本文共有 183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欢迎阁下来到诗文书画汇!(民间故事第044期)

成语“视如己出”,是形容长辈对待晚辈的一种态度。意思是说:长辈们对待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就像爱护自己亲生子女一样。

这句成语现今多被用来形容后妈、后爸对待孩子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够做到“视如己出”的人绝对值得世人称赞。不过话说回来,即便很多人做不到“视如己出”,但也不该恶意地去虐待别人的孩子。

今天笔者要讲的这则民间小故事,便是从相反面来叙述一位恶毒的后娘百般虐待别人孩子的故事,希望大家都能从这则小故事中得到一些感悟。

那么大家这就跟着笔者一起来看看吧。

话说在过去的诸城,有一王姓农夫,与妻子郑氏育有一儿子,小名大娃。两口子虽说是经媒人介绍的,但感情向来很好。俩人过着男耕女织的日子,虽然不富裕,但过得还算美满。

可就在大娃7岁那年,妻子郑氏得了一场怪病。临死前,妻子嘱咐他要好生照顾他们的儿子,不要让儿子受委屈。

说完便撒手人寰,留下了孤苦伶仃的爷俩。

本就不富裕的家,因为妻子的离开,家中事务无人打理,这农夫是又当爹又当妈,日子过得别提多累了。大娃打小就懂事,看着爹爹这么累,他总是打好洗脚水,每晚给爹爹洗脚。

农夫这人本性心善,人缘很好。本村的一个媒人看这爷俩过得实在艰辛,便撮合他与邻村李氏女子相识。李氏死了丈夫,拉扯着一个6岁的儿子,孤儿寡母的也很可怜。

农夫与李氏女子见过几面,觉得她人还不错,独自拉扯一个孩子也怪不容易的,于是便将李氏女子娶进了门。

刚进门的李氏热心地照顾着两个孩子,待大娃也“视如己出”。农夫看在眼里,乐在心上,心想算是对得起已故妻子的嘱托了。

生活算是安定下来了,但庄稼这两年收成一直不好。全家人经常上顿不接下顿,农夫听本村人说外出给镇上的富人家干活收入很高,便告别了妻子和孩子,与本村人一起去镇里挣钱去了。

临行前,他交代妻子,一定要照顾好两个孩子,妻子满口答应了。

所谓“画龙画虎难画骨”啊!谁也没想到这李氏原来竟是个蛇蝎女人。

丈夫刚走,李氏便开始虐待起大娃来。没有柴火烧了,这李氏便连推带攘地让大娃去挑柴火,大娃行动稍微慢了,那李氏便狠狠地揪大娃的耳朵;家中常常无米,只要有吃的,那李氏只想着她的小儿子,母子娘躲在里屋里吃,却不给大娃一口。

大娃不过8岁左右,终究是个孩子啊!饿得孩子躲在小屋里小声哭泣。他不敢大声,生怕被后娘听到,再遭毒打。

秋去冬来,天气一天天地冷了。李氏开始缝制棉衣棉裤。她将最好的布、最好的棉花,做成棉衣拿给自己小儿子穿,却用老布、芦花、野草缝成棉衣给大娃穿。

这种用芦花、野草缝制的棉衣,看似很厚实,其实里面全是空心的,风一打就透了,一点不保暖。大娃经常穿着这件棉衣去林中、地头捡柴火,冻得孩子半天都缓不过来劲。

而李氏的儿子却常常在生好炉火的里屋玩耍。奈何村中已无亲人,大娃委屈了就去小屋里小声地哭。

就这样日子临近年关了,农夫一行人从镇上回来了。他带来了银子、肉和布匹,高高兴兴地迈进了家门,却听见堂屋传来了刺耳的责骂声:“饿,整天把饿放嘴边,就好像我不给你吃的似的。”那声音不是别人,正是妻子李氏。

农夫站在门外没有敲门,他仔细地听着。

“啥?冷就不挑柴火了吗?不挑柴火你吃啥?”又是李氏的责骂声。

农夫推门而入,这一下倒把李氏吓了一跳!

“哎呀!你可回来了,你快管管大娃,我一让他干点活他就说饿,要不就说冷,你看看,我给大娃的棉衣缝得这是多厚实啊!你再看看小儿子,我都不舍得给他用棉花啊!”

农夫不知情,一看大娃的棉衣确实比小儿子要厚实很多,再加上李氏的煽风点火,他以为儿子平时懒惰、不听后娘的话,于是便拿起地上的柳条,照着大娃的后背和屁股狠狠地打了过去。

大娃也不躲,站在原地大声地哭了起来。因为这棉衣是用老布做的,那李氏缝制的时候也粗心,这棉衣没打几下,布就被抽开裂了,里面露出了芦花和野草。

农夫赶忙停手,蹲下身去察看,却见这棉衣里没有一丝棉花!

他恶狠狠地对着李氏说道:“这就是你所说的棉花吗?”说完,他又摸了摸小儿子的棉衣,里面是满满的棉花。

此时的李氏低着头,不敢再看丈夫一眼。

“你这恶毒的女人!枉我如此信任你,我真是瞎了眼了!”转过头,一把抱住了大娃,父子二人走进了里屋。

第二天,农夫便赶走了李氏母子,打这以后,农夫再未娶妻……

真的是“蛇蝎女人”啊!即便她做不到“视如己出”,但也不该偏袒自己的孩子而去虐待一个已经失去亲娘的孩子啊!难道这女人的心不痛吗?

文/小田

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也烦请大家动动小手帮忙点赞、收藏、转发,谢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民间故事:恶毒的后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民间故事:恶毒的后娘

民间故事:恶毒的后娘

小翠,后娘,王氏,民间故事,小霞,花公子,妹妹,故事,神山,继女,张老爷,历史,女婿,婚姻,孩子,日子,李氏,母亲,笔者,老爷,有一天,向小翠,干得,张致,空欢喜,英俊,越长越,下更,不幸,人家

2020-09-25 #故事阅读

民间故事:恶毒的后娘下

民间故事:恶毒的后娘下

花公子,后娘,小翠,小鸟,妻子,女儿,女婿,民间故事,桃树,院中,小霞,大白,回来后,井里,嫁过来,我愿意,历史,丑女,亲生女儿,井边,公子,大喜,天后,房间,故事,方法,日夜,时候,王氏,火炉

2016-08-09 #长篇故事

民间故事:恶毒的后娘 最毒妇人心

民间故事:恶毒的后娘 最毒妇人心

书生,赵氏,翠花,小鸟,女儿,妻子,公子,对方,桃树,后娘,女婿,木琴,白猫,回来后,生公子,井里,我愿意,井边,夫妻,方法,日夜,木炭,院中,回家,不停地,给对方,笼子里,这个时候,天之,在屋里

2012-08-13 #经典故事

民间故事:恶毒后娘虐前子 反害亲儿化为鸟 哥哥苦呀

民间故事:恶毒后娘虐前子 反害亲儿化为鸟 哥哥苦呀

老大,芝麻,后娘,哥哥,老二,儿子,布谷鸟,座山,民间故事,兄弟俩,母亲,酒歌,父亲,回家,咕咕咕,山村里,麻苗,传说,倚门,叫声,味道,季节,夫妇俩,多长时间,孩子,小弟弟,家门,家产,弟弟,把柄

2020-06-18 #故事会

民间故事:恶毒后娘虐前子 反害亲儿化为鸟 哥哥苦呀

民间故事:恶毒后娘虐前子 反害亲儿化为鸟 哥哥苦呀

老大,芝麻,后娘,哥哥,老二,儿子,布谷鸟,座山,民间故事,兄弟俩,母亲,酒歌,父亲,回家,咕咕咕,山村里,麻苗,传说,倚门,叫声,味道,季节,夫妇俩,多长时间,孩子,小弟弟,家门,家产,弟弟,把柄

2020-06-18 #故事会

民间故事:恶毒后娘虐前子 反害亲儿化为鸟 哥哥苦呀

民间故事:恶毒后娘虐前子 反害亲儿化为鸟 哥哥苦呀

老大,芝麻,后娘,哥哥,老二,儿子,布谷鸟,座山,民间故事,兄弟俩,母亲,酒歌,父亲,回家,咕咕咕,山村里,麻苗,传说,倚门,叫声,味道,季节,夫妇俩,多长时间,孩子,小弟弟,家门,家产,弟弟,把柄

2020-06-18 #经典故事

民间故事:恶毒后娘虐前子 反害亲儿化为鸟 哥哥苦呀

民间故事:恶毒后娘虐前子 反害亲儿化为鸟 哥哥苦呀

老大,芝麻,后娘,哥哥,老二,儿子,布谷鸟,座山,民间故事,兄弟俩,母亲,酒歌,父亲,回家,咕咕咕,山村里,麻苗,传说,倚门,叫声,味道,季节,夫妇俩,多长时间,孩子,小弟弟,家门,家产,弟弟,把柄

2020-06-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民间故事:恶毒后娘虐前子 反害亲儿化为鸟 哥哥苦呀

民间故事:恶毒后娘虐前子 反害亲儿化为鸟 哥哥苦呀

老大,芝麻,后娘,哥哥,老二,儿子,布谷鸟,座山,民间故事,兄弟俩,母亲,酒歌,父亲,回家,咕咕咕,山村里,麻苗,传说,倚门,叫声,味道,季节,夫妇俩,多长时间,孩子,小弟弟,家门,家产,弟弟,把柄

2016-11-11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