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铜川 战“疫”一线的交警故事

时间:2013-10-12

疫情面前交警感人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05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不止,我们不退!”这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言铭刻在每一位铜川交警的心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铜川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迎难而上,同心同力,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连日来,在他们身上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故事一:“双警”小夫妻并肩作战抗疫情

“要把口罩戴好,做好防护!”“你也穿厚一点,保重身体!”每天上岗前,身处疫情防控一线的雷达和赵焕娜都会互相叮嘱,互相鼓励。

雷达,铜川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第二大队金锁关中队中队长。赵焕娜,铜川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第二大队政秘科科长。作为“双警家庭”,这对80后的小夫妻,在万家团圆的时候,,面对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他们和其他战友一样,舍小家为大家,始终坚守在岗。

大年三十下午,接到大队命令:回岗待命。因为任务紧急,年仅6岁的儿子无人照顾,他们只能带着孩子来到单位,在单位食堂吃了一顿特殊的“团圆饭”。自春节假日以来,赵焕娜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每天认真处理每一条指令、警情,收集春节、防疫期间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及时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并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检查点的执勤工作中。

作为中队长的雷达,第一时间对中队疫情防控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在所管辖区的金锁关治安检查站,设立临时疫情防控检查点,并亲自带队投入到巡逻、车辆盘查、人员信息核查、体温测量等繁琐的工作中,及时指挥调度, 严守印台北大门,与疾控、交通、公安巡特警等部门共同做好联防联控工作。

故事二:驻守疫情一线的警花“第一书记”

“大爷,怎么不戴口罩还在外面?我这的口罩给你戴上,现在是非常时期,快回去吧!”铜川市新区咸丰路景丰村疫情监测党员防控岗,一名身着警服的女子在劝一名老人回家。她是铜川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第三大队民警、景丰村驻村第一书记杜程程。

半个月来,她每日守在景丰村防疫工作一线,带领村“两委”组建党员防控岗;动员党员和志愿者参加防控工作;走街串巷摸排务工返乡人员和流动人口;宣传广播防疫知识;为村内巷道和垃圾桶消毒,组织为村民办理出入证;联系交警三大队为村民送来了消毒液、消毒喷壶、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物质,协调平价菜为村民送菜上门。

“第一书记是共产党员,应该时刻牢记‘第一’二字,更何况,我还是一名人民警察,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是人民警察的本色,不论是脱贫攻坚战还是防疫攻坚战,在任何战斗和困难面前都应该担当第一。”杜程程说。

故事三:心擎党旗连续值守防疫一线26天

“非常时期,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冲锋在前,逆流而上!”2月14日,铜川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第二大队东区中队中队长王永辉身穿一身“荧光绿”,对印台区高楼河疫情防控卡点等待检测的车辆进行指挥疏导,今天是他在阻击疫情一线工作的第26天了。

1月24日,除夕下午。刚刚结束一周的值班,王永辉换好便装,准备回家过年。这时,他接到大队命令:疫情严重、全员到岗。他拨通了妻子的电话,简短的说明情况后,再次穿上警服,投入到阻击疫情工作中。

从接到命令开始,他坚持24小时坚守在工作岗位,从疫情防控卡点执勤、到路面排查、再到中队值守,王永辉每天辗转在三点一线上,凡事亲力亲为,每天在执勤点督导、检查、指挥,开展各项工作。作为参加过2003年非典疫情防控的过来人,他一再告诫卡口执勤人员,上了卡口就如同上战场,接触面广,感染的风险也就相应的大了,一定要做好一身安全防护工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王永辉组织在高楼河疫情防控点成立临时党支部时,他第一个申请加入到党员先锋队。在疫情防控检查站,王永辉总是一马当先,戴着防护口罩对来往车辆进行排查,对进入市区的人员进行登记,配合卫健委医护人员测量体温。从春节到现在,王永辉和同事共检查车辆2900余辆,检查人员6500余人。

“我们在检查的过程中,车主都非常配合,也很信任我们,会主动告知我们他们的身体状况和信息。”王永辉告诉记者。“党员的价值就体现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毫无畏惧地冲上去,敢打敢拼。”王永辉补充。

故事四:带病坚守战疫一线的“60后”交警

“我是老党员,在这场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我关键绝不退缩!”这是铜川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第一大队指挥中心主任关键在请战书上所写的铮铮誓言。今年54岁的关键从1月24日上岗后,带领队员一直坚守在 210国道黄堡公安检查站,同时陪伴他的还有一位特殊的战友,那就是一塑料袋的药。不少同事都知道,关键身患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腰间盘突出,看到他如此劳累奔波在一线,同事们都劝他不要参加一线执勤,在单位值守就可以,但关键却怎么也不肯,他说:“疫情严重,警力不足,作为一名退伍老兵,一名老党员,坚决不能退缩

在疫情防控检查点,每当有车辆驶过,关键总会第一个走上前去,礼貌的打招呼并敬礼:“你好!请配合测量体温、登记信息……”从他那认真、敬业的动作与态度中,丝毫看不出他是一个病人。在这个特殊时期,工作忙起来,来不及喝水、吃饭是常有的事,由于长时间的站立,关键腰椎就疼得厉害,腿也肿了好几圈,他总是硬撑着,不让队员们知道。成蒙 本报记者 袁靓)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铜川 战“疫”一线的交警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铜川千名城管坚守防疫一线

铜川千名城管坚守防疫一线

疫情,防控,城市,一线,工作,城市管理,车辆,城管执法,人员,全市,党员干部,孩子,系统,铜川,和卓,李富强,王涛,执法大队,投入到,中队长,中队,充分发挥,值守,党员,场所,居民小区,岗位,带头作用,执法人,父母

2014-01-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铜川市教育局

铜川市教育局

疫情,教学,老师,教师,付伟,数学课,学生,推送,宣传,生活,防控,张瑜,张蕾,李俊丽,教学能手,名师,市一中,腾讯,一线,共产党员,单线,学困生,孩子,组织,英雄,课堂,达人,阻击战,教育,指导

2019-01-15 #长篇故事

铜川央视报道铜川市人民医院保安拾金不昧故事

铜川央视报道铜川市人民医院保安拾金不昧故事

王弘毅,医院,护士,梁大妈,保卫科,保安,救命钱,呼吸内科,大妈,失主,患者,时候,现金,蒋明,工作人员,人民医院北院,拾金不昧,铜川市人民医院,信息,医生,背包,棕色,楼梯间,老伴,职工,记者,铜川市,工作,失而复得,何城

2010-10-17 #短篇故事

在绿色长廊中讲述“铜川故事”

在绿色长廊中讲述“铜川故事”

川口,项目,国道,王家,景观,青岗岭,绿化,铜川,建设,王罡,区域生态,村民,草坪,道路,雕塑,绿色长廊,历史,火车,机头,蒸汽,绿色,记者,王科,生态治理,瓷文化,生态修复,工作人员,红色,公园,区域

2020-06-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历史原来这么有趣—铜川的故事

历史原来这么有趣—铜川的故事

孟姜女,丈夫,父母,姜女祠,秦兵,范喜良,堡子,石窟,长城,尸骨,陕西省,千里寻夫,铜川市,传说,后人,村民,耀州区,姜塬村,孟姜,望夫,石镜,秦始皇,金山,宜君县,人们,印台区,地方,女家,女儿,山麓

2011-11-25 #长篇故事

铜川市人民政府

铜川市人民政府

孙思邈,病人,母亲,徒弟,郎中,大婶,华原,尿道,插进,瘟疫,葱叶,救命,刘秀,孙母,儿子,天下,铜川,师傅,日夜,灶王爷,灌下,耀州区,肚子,做一个,癃闭,中因,千恩万,南阳,孙原村,甘罗十二

2020-06-30 #经典故事

铜川市人民政府

铜川市人民政府

孙思邈,病人,母亲,徒弟,郎中,大婶,华原,尿道,插进,瘟疫,葱叶,救命,刘秀,孙母,儿子,天下,铜川,师傅,日夜,灶王爷,灌下,耀州区,肚子,做一个,癃闭,中因,千恩万,南阳,孙原村,甘罗十二

2011-04-03 #小故事

铜川市人民政府

铜川市人民政府

孙思邈,病人,母亲,徒弟,郎中,大婶,华原,尿道,插进,瘟疫,葱叶,救命,刘秀,孙母,儿子,天下,铜川,师傅,日夜,灶王爷,灌下,耀州区,肚子,做一个,癃闭,中因,千恩万,南阳,孙原村,甘罗十二

2011-10-20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