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讲述获诺奖后的故事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出版

时间:2013-10-13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籍作家首位获得者

提示:本文共有 18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7月31日,莫言携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这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首部作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籍作家首位获得者。2020年,距莫言获诺奖已经过去整整八年,距他出版上一部小说已过去整整十年。有人说莫言将陷入“诺奖魔咒”——得了诺奖就很难再进行持续创作,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埃斯普马克却说:“我相信莫言得奖后依然会写出伟大的作品,他真的有一种力量,没有人会阻止他。”

十年蕴积,人事全新。《晚熟的人》中,莫言根植乡土,聆听四面风雨,塑造典型,挪借八方音容,用十二个故事讲述获诺奖后的里里外外。十二个故事有喜有悲,有荒诞有现实,从上个世纪到当下社会,从历史深处步入现实百态,壁立千仞,气象万千。

小说中的莫言,实际上是我的分身

莫言讲故事向来爱用第一人称“我”,《晚熟的人》延续了这一习惯。不同的是,这12个故事中的“我”大都借用了作家本人当下的年龄和身份,莫言真正将自己写进了故事里,毫不避讳地向读者敞开了获得诺奖后的生活。读者随着小说里的这位“莫言”,获奖后回到高密东北乡,发现家乡一夕之间成了旅游胜地,《红高粱》影视城拔地而起,山寨版“土匪窝”和“县衙门”突然涌现,“还有我家那五间摇摇欲倒的破房子,竟然也堂而皇之地挂上了牌子,成了景点”,每天都有人来参观,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甚至还有不远万里前来的外国人。

莫言获奖后的经历真的像小说中写的那样,火了、忙了,不仅自己火、自己忙,还带着老家高密东北乡也跟着忙了起来。读者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书中的“我”就是莫言本人。于是莫言讲的故事中的人和事,看上去也有点像是真人真事。亦真亦假,打破现实与虚构的边界,这正是莫言想要的艺术效果。对于这一别出心裁的安排,莫言解释说:“小说中的莫言,实际上是我的分身,就像孙猴子拔下的一根毫毛。他执行着我的指令,但他并不能自己做出什么决定,我在观察着、记录着这个莫言与人物交往的过程。”小说中的“莫言”更像一个故事的寻访者和记录者,偶然路过人生百态,对争执不予置喙,对善恶不妄定论,始终冷静,始终淡然。作者的价值观始终深藏在文字背后,这些故事也因为“莫言”的介入更接地气,更加精彩。

莫言曾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不同于以往所有的作品,莫言第一次引入了当下社会的“新人”。在《红唇绿嘴》中,莫言塑造了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的人物——网络“大咖”高参。高参深谙互联网运作规律,最擅长胡编乱造、添油加醋,靠贩卖谣言发家致富。她手下有上百个铁杆水军,让咬谁就咬谁,让捧谁就捧谁,将网络玩弄于股掌之中。高参有一句名言:“在生活中,一万个人也成不了大气候,但网络上,一百个人便可以掀起滔天巨浪。”这依旧是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的故事,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用童年经验和想象力织造的高密东北乡早已一去不复返。对于故乡的变化,莫言很坦然:“将逝去的留不住,要到来的也拦不住。”时代变了,故事照讲,《晚熟的人》又带回了我们熟悉的那个“说书人”莫言。

获诺奖后,题了几千次字,签了几万个名

相较于过去的创作,《晚熟的人》少了很多血气方刚剑拔弩张,更加沉静平实,幽默松弛,这与莫言自身的写作状态不无关系。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的写作状态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面对公众的关切和质询,莫言有自己惯常的表达,以“获奖后陷入沉寂”开场,以“希望将来写出好作品”结束。随着《晚熟的人》问世,“闭关”了太久的莫言终于给出了实实在在的答案:“获奖八年来我一直在创作,或者在为创作做准备。”作家苏童说,诺奖之于莫言是“桂冠”也是“枷锁”,伴随获奖而来的是无形的压力和无尽的琐事,一度使他无法持续创作。据统计,截至2016年,莫言获奖后去了全世界至少34个不同的城市,参加过26次会议、18次讲座,题了几千次字,签了几万个名。特别是在获奖后最初的2013年,莫言忙到一整年连一本书都没有看。

然而即使身在“枷锁”之中,莫言仍旧坚持了一个作家的使命。在这八年里,他写过戏曲、诗歌,也到过很多地方旅行考察。他依旧时刻关注着家国的变迁,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并用精彩的文字讲述着这些人这些事。“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你所做的事,都可能成为小说的素材或灵感的触发点。”回头再看,莫言还是那个莫言。正如他多年前在一次演讲中所说,一个作家一辈子其实只能干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血肉,连同自己的灵魂,转移到自己的作品中去。

《晚熟的人》正是这样一部脱去“桂冠”、回到写作本身的作品。

(燕都融媒体记者 宋燕)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讲述获诺奖后的故事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出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莫言携获诺奖后首部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

莫言携获诺奖后首部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

莫言,小说,故事,获奖,作家,晚熟,读者,现实,创作,高参,高密东北乡,枷锁,个人,人物,人和事,使命,时代,状态,社会,讲故事,人生百态,讲故事的人,中多,王志艳,苏童,里多,家国,延续了,新华网,北京

2015-12-09 #故事大全

「原创」获诺奖后首部新作《晚熟的人》发布会上 莫言回应了这些问题

「原创」获诺奖后首部新作《晚熟的人》发布会上 莫言回应了这些问题

莫言,作家,小说,文学,读者,晚熟,人物,历史,故事,不一样,时候,新书,个人,作品,身份,获奖,年龄,网络文学,创作,变化,生活,都会,作为一个,这个视角,农村,方式,时间,视角,问题,直播

2015-05-26 #故事大全

“讲故事的人”莫言回来了 获诺奖后的生活被写进新作《晚熟的人》

“讲故事的人”莫言回来了 获诺奖后的生活被写进新作《晚熟的人》

莫言,故事,晚熟,小说,获奖,作家,工分,高密东北乡,劳模,时代,读者,创作,高参,人民文学出版社,我姐姐,作品,人物,现实,诺贝尔文学奖,老韩,钱江晚报,个人,人和事,坐标,新作,新人,文学,枷锁,桂冠,炉膛

2013-12-04 #经典故事

《晚熟的人》写出获诺奖之后莫言的迷惘和感叹

《晚熟的人》写出获诺奖之后莫言的迷惘和感叹

莫言,流量,作家,个人,关系,小说,读者,宁赛,莫言说,高密东北乡,故事,晚熟,柳向阳,新作,信息,农村,才华,新书,时代,村庄,朋友圈,现实,猴子,经验,网络流量,网络,视角,角度,遭遇,镜像

2007-03-22 #小故事

莫言获诺奖后首部作品《晚熟的人》发布

莫言获诺奖后首部作品《晚熟的人》发布

莫言,作家,文学,晚熟,李敬泽,作品,历史,故事,家常话,创作,人物,作用,故乡,小说,时候,诺贝尔文学奖,毕飞宇,不一样,老和尚,都会,传统,新作,科学,视角,变化,才会明,讲故事的人,世界,中国,主角

2011-10-15 #小故事

莫言获诺奖后首部作品《晚熟的人》 直播首秀将亮相京东

莫言获诺奖后首部作品《晚熟的人》 直播首秀将亮相京东

莫言,故事,晚熟,新作,获奖,作家,小说,创作,文学,读者,时代,直播,高密东北乡,作品,人物,诺贝尔文学奖,诗歌,高参,现实,人民文学,发表于,获诺奖,个人,人事,京东,人和事,剧本,坐标,故乡,散文

2017-06-05 #故事会

获诺奖8年后 莫言出版首部新作 新故事里有他自己还有网络水军头目

获诺奖8年后 莫言出版首部新作 新故事里有他自己还有网络水军头目

莫言,故事,获奖,读者,小说,作家,晚熟,现实,诺贝尔文学奖,创作,高参,新作,获诺奖,个人,作品,人物,坐标,时代,枷锁,社会,网络,讲故事,辈子,一件事,讲故事的人,高密东北乡,中多,苏童,里多,中国作家

2010-10-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八年了!莫言获诺奖后首部作品《晚熟的人》发布

八年了!莫言获诺奖后首部作品《晚熟的人》发布

莫言,作家,新书,获奖,批评家,李敬泽,作品,晚熟,毕飞宇,中国作协,发布会,茅盾文学奖,话题,读者,对谈,新作品,副主席,网友们,王宁,上文,好的,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东西,云端,书名,事情,人数,人和事,全网

2012-09-25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