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草圣”林散之:王羲之的笔法可以概括为四句话!

时间:2013-10-17

林散之的书法大器晚成,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被誉为草圣,又和胡小石、萧娴、高二适四人被尊为金陵四老

提示:本文共有 18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 。

林散之的书法大器晚成,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被誉为“草圣”,又和胡小石、萧娴、高二适四人被尊为“金陵四老”。郭沫若来南京,有人请赐墨宝,郭沫若答曰:“有林散之在南京,我岂敢在南京写字。”据说,著名书法家启功见了林散之的作品,当场脱帽鞠了仨躬。

林散之对于王羲之的书法秘诀总结了四句话,他说:“右军有四句话:平腕竖锋,虚左实右,意在笔先,字居心后。”那么,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一 “平腕竖锋”

“平腕竖锋”说的是执笔法。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曾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执笔法是古人书法起步阶段非常重视的内容。

所谓“平腕”指的是执笔时,手腕与纸面平纸。手腕离开纸面,这样运笔时就灵活自如,无有阻碍。唐代书法家韩方明说:“平腕双苞,虚掌实指,妙无所加也。”康有为说:“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竖其锋。”(《广艺舟双楫》)

怎样“平腕”?香港书法协会主席黄简说的简洁易懂:“手腕上下动作,中心位置是放平,即平腕。往下是压腕,往上通常称为竖掌。”写大字及站着书写时,写字位置距离较远,这时多“平腕”书写,掌心下覆,不宜竖掌。古人因为书写时多壁书或执纸而书,故多“平腕”。今人多高桌高座的形式书写,所以书写时多“竖掌”。

无论是“平腕”还是“竖掌”,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持“竖锋”。“竖锋”,也叫“正锋”,是指书写进笔锋四面对称,垂直于纸面。明人徐渭说:“盖腕能挺起,则觉其竖,腕竖则锋必正,锋正则四面势全 也。”当纸张斜置的,毛笔也要斜过来,以垂直纸面,这就是古人斜执笔的主要原因。书法家沙孟海说:“日本现在还有斜执笔的,那是因为席地低案的缘故。”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使书法作品多姿多彩,书写时并非始终“正锋”,而是“正锋”与侧锋相结合,笔锋不倒即可,书法家魏启后曾以“骑自行车不倒”来做比喻。苏东坡说:“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欹侧,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

二 “虚左实右”

“虚左实右”是处理字形结构时的一个重要法则。简单来说,也就是左边的笔画要写得较疏,右边的笔画要写得较密。如此,虚实结合,计白当黑,墨白互补,才得结构之妙。

以“十”字为例,按虚实右的法则,中间的竖画就要写在横画中间靠右的位置(最好在横画的右“黄金分割点”,即横画靠右的0.618倍之处),如此左疏右密,即得“虚左实右”之妙。

这是因为字的左、上、中三个位轩,在人的“最佳视域”视域之内。也就是说,在视觉注意力的感知问题上,左侧要比右侧强,上部要比下部强,中间比周围边缘强。所以,“最佳视域”所在之处,可以写得疏一些。

而越靠近右、下、四周,视觉越模糊,不易引起注意,所以要加大右、下的笔画,来补充视觉上衰减。这就造成“虚左实右”“中宫收紧”等一系列书法规则。不过,对于当两边笔画的数量悬殊比较大时会有例外,通常笔画较多的一方会写得大一些。

三 “意在笔先,字居心后”

“意在笔先,字居心后”是一个意思,就是写字前要想好怎么写再落笔,即苏东坡所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之意。唐代著名书法家卢肇在《拨镫序》中:“笔贵饶左,书尚迟涩,此君臣之道也。大凡点画,不在拘之长短远近,但无遏其势。俾令筋骨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动笔写字前的“意”“心”主要括个方面:一个是笔法,一个是结字。

卢肇说的“笔贵饶左,书尚迟涩……无遏其势。俾令筋骨相连”指的都是“笔法”。“笔法”以“势”为核心(东汉蔡邕的《九势》、唐颜真卿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等作品说得很详尽),以“筋骨”为主要内容(正锋取劲出骨,侧锋取妍出筋。卫夫人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林散之在笔势上也提了很多好的意见,如:“笔要振迅。规行矩步是写不好字的。写字要在有力无力之间,要能留得住。快要杀得住。米字也是骏快,也是要处处能停。写字快了会滑,要滞涩些好。滞涩不能像清道人那样抖。可谓之俗。字宜古秀,要有刚劲才能秀。秀,恐近于滑,故宜以缓救滑。字宜刚而能柔,乃为名手。最怕俗。”

所谓“结字”,主要指字的结构,古人亦称之为“分布”。唐代孙过庭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究其细则,唐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清黄自元《结字七十二法》已经概括得很详尽。近人所著如田英章《结字二十八法》等亦可做参考。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草圣”林散之:王羲之的笔法可以概括为四句话!”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草书他竟这样写?米芾早就指出缺点 违背法理却与林散之并称草圣

草书他竟这样写?米芾早就指出缺点 违背法理却与林散之并称草圣

草书,李志敏,孙过庭,圆笔,法度,笔法,米芾,书法,工具,碑学,林散之,书法理论,以方,刻刀,古人,楷书,毛笔,笔画,石刻,缺点,给我们,这句话,学书,守规矩,个人,反其道而行之,主次,他用,北京,写法

2007-03-25 #长篇故事

浓淡枯润画云烟 当代草圣林散之《许瑶诗 论怀素草书》欣赏

浓淡枯润画云烟 当代草圣林散之《许瑶诗 论怀素草书》欣赏

林散之,草书,先生,两个字,怀素,浓淡,书法,浓墨,桑作楷,墨色,草圣,古瘦漓,许瑶诗,许瑶,林散之草书,学生,暗花,水墨,老人,笔画,精品,羊毫笔,羊毫,经典,诗论,创作,作品中,墨法,天成,张旭

2013-06-22 #经典故事

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 一个注重笔法变化 一个更加飘逸!

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 一个注重笔法变化 一个更加飘逸!

王献之,王羲之,书法,王羲,笔法,王献,之和,书法家,书圣,后世,名气,感觉,在书,争议,影响,很多人,不相上下,更胜一筹,二王,启功,唐太宗,张怀瓘,溥心,坛上,兰亭序,做法,修养,区别,关系,圣教序

2011-06-16 #故事会

仅次于父亲王羲之 浅谈王献之的行草书法

仅次于父亲王羲之 浅谈王献之的行草书法

王献之,行草,书法,王羲之,历史,二王,张怀瓘,今草,小王,笔法,艺术,王献,书法史,人们,右军,古法,大王,形式,父子,父亲,胆识,范式,草书,影响,王羲之书法,艺术表现,行草书,晋韵,吴德旋,四大天王

2007-03-21 #故事阅读

古代书坛上被誉为“草圣”的三位书法家 个个身怀绝技

古代书坛上被誉为“草圣”的三位书法家 个个身怀绝技

张旭,草书,书法,怀素,小草,狂草,草圣,被誉为,王羲之,中国,笔法,纸本,高峰,影响,崔杜,贺知章,中国书法,万变,章草,字字,兄弟,千字文,墨池,时期,法度,物象,状态,真迹,笔画,一笔书

2020-07-26 #故事大全

书法不破不立 浅谈王献之的破体书论

书法不破不立 浅谈王献之的破体书论

王献之,王献,形式,书法,书法作品,颜真卿,影响,书体,书法艺术,父亲,王羲之,书家,代表作,作品,字形,小楷,特点,笔法,笔墨,行书,风格,东晋时期,经典案例,道家思想,了真,二王,吴昌硕,张怀瓘,杨维桢,羊欣

2009-01-09 #小故事

唐太宗说王献之的书法如“凌冬枯树” 这话是对他表扬还是批评?

唐太宗说王献之的书法如“凌冬枯树” 这话是对他表扬还是批评?

王献之,唐太宗,草书,王献,书法,怀素,小王,枯树,张旭,唐人,笔法,凌冬,王羲之,羊欣,魏征,太宗,学书,摩诘,李世民,偏向,狂草,枝叶,父亲,气质,观点,青藤,影响,审美风格,很多人,王羲之传

2008-01-13 #经典故事

唐代书法家怀素为何被称为“草圣”?

唐代书法家怀素为何被称为“草圣”?

怀素,书法,草书,张旭,天庵,草圣,笔法,自叙,零陵,食鱼帖,多芭,小池,曼冀,海岳,米芾,下许,藏真,史称,万变,中国,前人,俱备,书评,城河,墨池,壮士,局面,小草,心情,画像

2014-11-12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