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并非是迫害儒家 而是为了……

时间:2013-10-24

那么他到底烧的是什么书?埋的是什么人呢?首先关于焚书,司马迁在史记中重点提到了两本,一本是诗经,另外一本则是尚书

提示:本文共有 27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说起“焚书坑儒”这件事,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了,这件事甚至被人们认为是秦始皇迫害儒家的表现。那么他到底烧的是什么书?埋的是什么人呢?

首先关于“焚书”,司马迁在《史记》中重点提到了两本,一本是《诗经》,另外一本则是《尚书》。而我们都知道,这两本书都是“四书五经”,五经中的前两本,因此很多人都以此来认为秦始皇焚书坑儒就是在针对和迫害儒家。

其次是“坑儒”,如果仅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的话,“坑儒”顾名思义就是迫害儒家。不过近年来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秦始皇埋的并不是儒生,而是江湖术士,也就是那些为他去寻找丹药的人。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人甚至还以此来给秦始皇”正名“。

秦始皇

当然了,虽说这也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仅仅只是说秦始皇埋的是江湖术士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仔细读一下《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我们不难发现,实际上秦始皇埋的人中,有一部分是儒生,有一部分则是江湖术士,并不是单指哪一类人。

那么这样说来的话,秦始皇真的对儒家有成见?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他为何要活埋他们呢?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本身对儒生是没有任何成见的,他虽然打击了一部分儒家弟子,但他对儒家也是非常重视的,甚至还提拔了一大批儒生,让他们能得以为国效力。

比如最典型的,便是秦始皇设立了“博士”这一官职。请注意,在当时“博士”是一个官职,而不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博士学位”,他指的是皇帝身边的高级顾问。如果想要当上秦国的博士,必须有大学问不可,毕竟它是需要随时给皇帝提意见的人,如果没有两把刷子,怎敢在朝堂之上随意开口?

秦始皇——剧照

除此之外,博士还可以收弟子讲学,其地位不言而喻!而秦国当时的博士中,就有一多半出自儒家。比如当时就有一个名叫叔孙通的大儒,在秦始皇去世后,他还受到了秦二世胡亥的重用。如果你熟悉这个人的话,你会发现,在秦国灭亡,汉朝建立之后,叔孙通甚至还帮助汉高祖刘邦制定了宫廷礼仪。

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在整个秦朝时期,儒家的传承根本就没有断绝,否则汉朝尊崇儒家思想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我们反推一下便可知道,儒家之所以能在秦国时期获得传承,这跟秦始皇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所以如果你说秦始皇“焚书坑儒”就是在迫害儒家,那确实说不过去了!

那既然这样,秦始皇为何还要“焚书坑儒”呢?他的目的何在呢?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从这两件事情上去找端倪了。

焚书坑儒

秦始皇为何要“焚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造成秦始皇“焚书”的原因是什么?

话说有一次秦始皇大宴群臣,宴会上有一个名叫周青臣的大臣拍秦始皇马屁,说:“陛下自从实行郡县制以来,天下太平,黎民百姓再也不用受战乱之苦了。这都是陛下您的功劳啊!”

关于“郡县制”,我们都很清楚,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赘述了。周青臣如此吹捧秦始皇,秦始皇当然很高兴,但这时有一个名叫淳于越的儒生却看不下去了,于是便跳出来说:“当年商朝和周朝能延续那么久,都是因为实行了分封制,让诸侯王成为了天子的屏障。现在陛下把分封制给废除了,万一朝廷里有大臣要谋权篡位,那谁会来救援呢?所以为了国家能长治久安,陛下您还是得恢复分封制。”

李斯——剧照

淳于越刚说完,丞相李斯就坐不住了,他立即站出来说:“这帮儒生就知道拿古代的事情来议论现在,但其实他们根本就不了解现状,只会凭着一张嘴,搬弄是非,蛊惑人心。陛下应该下令禁止他们私下讲学,然后再把那些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的书都给烧掉。如果以后秦国的百姓想学习知识,只需要和官吏们学习法律就好了。”

既然丞相都这么说了,秦始皇也没什么理由拒绝了,于是便开始下令“焚书”。

当然了,也许你看到这里就会觉得,秦始皇下令焚书不过是听从丞相李斯的建议而已,但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这其中主要是因为儒家中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政见,而这些政见本身就是与秦国的国策相违背的,最典型的便是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了。试想一下,儒家弟子们如果总是在社会上散布这些观点,那么势必就会对朝廷实施郡县制造成很大的阻力。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秦国的政治体系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作为“一家之主”的秦始皇,为了大局考虑,只得下令焚书。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秦始皇虽然下令焚书,但针对的并不只有儒家。这是怎么回事呢?

焚书坑儒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秦始皇是将诸子百家的书和儒家的书放在一起烧掉,而并非只有儒家的经典。秦始皇此举,是希望百姓们不要胡思乱想,安安心心学习秦国的法律就好。

不过,秦始皇虽然禁止了儒家私人讲学,但他却提拔了一批文化程度更高的儒生,任命为“博士”。当然,成为博士的前提除了本身的文化程度很高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儒生本身就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只要具备这两点,那么秦始皇便允许他们收徒弟,不过所讲的内容却大相径庭了!

私人讲学的话,所教授的便是“私学”,带有官方色彩之后,那么所讲授的便是“官学”了!

秦始皇——剧照

秦始皇为何要“坑儒”?

我们在了解完秦始皇“焚书”的原因之后,接下来便是“坑儒”了。

根据《史记》中的记载,秦始皇坑儒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因为这批儒生妖言惑众,因此才要教训一下他们,也就是所谓的“杀鸡儆猴”。

不过秦始皇虽然“坑儒”,但儒家的读书人也并非就此没了活路,他们依然可以正常的生活、学习。朝廷上的那群儒生博士们更加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他们依然活得逍遥自在。比如我们前文说到的那个叔孙通,到了秦二世时期备受胡亥的青睐,时不时还会得到皇帝的表扬和赏赐。

比如在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朝廷上一片哗然,秦二世也很着急。当时朝廷上的几十个儒家博士都说:“陈胜吴广造反,陛下你要赶紧派兵征讨啊,不然他们实力壮大之后,后果不堪设想。”

秦二世胡亥——剧照

秦二世一听,心里更着急了。这时叔孙通却说:“陛下,现在天下太平,哪有什么起义,这不过是几个小毛贼罢了,不足为虑。”

秦二世听完叔孙通的话,顿时龙颜大悦,于是便重赏了叔孙通,而对于那些“蛊惑人心”的儒生博士,则被统统抓了起来。叔孙通心里也很清楚,自己不过是暂时取悦皇帝而已,等事态严重之后,自己自然是吃不了兜着走,于是便连夜收拾行李逃跑了。

后来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了,咸阳城破,秦国宣布灭亡,那些王公贵胄们大都成了帝国的陪葬品,由于叔孙通跑得快,因此才得以幸免。

通过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叔孙通虽然出身儒家,但为人处世极其圆滑,所以才能顺利过渡到汉朝。当然了,这也说明在秦始皇时期,其对于儒家学者是有一定区别的,而主要的划分标准就是“听话”与“不听话”。

叔孙通——剧照

总结

所以由此可见,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是针对和迫害儒家,其实只是表象而已。秦始皇真正想做的,是要通过权力去控制文化,从而来终结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秦始皇的伟大。而也正是由于儒家在秦朝得到了延续,这才使得其在后来的汉朝能够得以走向独尊的地步!

参考文献:《史记》、《秦谜》、《生死秦始皇》、《秦汉史》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并非是迫害儒家 而是为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真相是什么 儒家为什么要撒一个大谎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真相是什么 儒家为什么要撒一个大谎

秦始皇,书籍,儒家,坑儒,坑杀,方士,明君,秦始,这些人,天下,个人,儒生,功绩,历史,故事,技术,文化,昏君,焚书,骗子,统一,一直都,不过是,很多人,这简直,焚书坑儒,孔夫子,始皇帝,本中,天子

2007-06-16 #经典故事

秦始皇是怎么统一六国的? 军事能力强并非主要原因

秦始皇是怎么统一六国的? 军事能力强并非主要原因

秦国,国家,楚国,税赋,贵族,郡县制度,一统天下,力量,封建制度,平民,敌人,老百姓,齐国,商鞅变法,远交近攻,刘邦,商鞅,张仪,张良,李斯,秦始皇,秦政,谢安,项羽,人和,人口,五世,中都,主意,义军

2019-11-27 #长篇故事

秦始皇真的是昏君?焚书坑儒的到底是谁?千古一帝并非浪得虚名!

秦始皇真的是昏君?焚书坑儒的到底是谁?千古一帝并非浪得虚名!

嬴政,秦始皇,统一,赵高,项羽,百姓,始皇帝,文字,秦国,赵国,商鞅,中国,书籍,匈奴,华夏民族,坑杀,天下,局面,皇帝,战略,方士,烧掉,秦王,多少年,很多人,真的是,统一六,靠自己,焚书坑儒,为帝

2017-06-22 #长篇故事

秦始皇造兵马俑并非是想死后一统阴间 而是要救千万人的性命

秦始皇造兵马俑并非是想死后一统阴间 而是要救千万人的性命

秦始皇,兵马俑,陶勇,人殉制度,主人,画像,制度,奴隶,工匠,数量,活人,画师,都知道,大开,李斯,章邯,不一样,中发,人和,发现了,世界,一统,人类,丞相,做法,人间,传说,奇迹,前因,史记

2017-02-24 #经典故事

秦始皇为什么会焚书坑儒?

秦始皇为什么会焚书坑儒?

秦始皇,暴君,思想,焚书坑儒,统一,国家,流派,百姓,统一思想,始皇帝,术士,都会,六合,主张,严法,仁政,人们,书籍,儒生,儒家,六艺,医药,华夏民族,千古骂名,名声,史记,卜筮,名士,天下,季世

2008-02-01 #短篇故事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还原历史的真实事件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还原历史的真实事件

秦始皇,李斯,历史,焚书,皇帝,分封制,事件,坑儒,方士,上秦,焚书坑儒,做法,咸阳,嬴政,目的,车骑,近侍,中国历史,儒家弟子,历史记载,秦始皇嬴政,余人,明法,相李斯,秦孝公,练长生,贺寿,上向,大摆,三公九卿

2016-10-18 #经典故事

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秦始皇,方士,徐福,李斯,儒生,地方,坑儒,狱史,读书人,焚书坑儒,秦纪,上秦,大摆,皇帝,创立者,事件,书同文,丞相,中央,人物,儒家,作品,分封制,典籍,列国,刚戾自用,局面,历史,医药,卜筮

2010-06-12 #故事大全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解析“焚书”都烧了哪些书?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解析“焚书”都烧了哪些书?

秦始皇,统一,思想,焚书,始皇帝,史记,秦国,焚书坑儒,坑儒,不一样,书籍,政令,烧掉,李斯,中央集权,中国,价值观,儒家,分封制,儒生,医药,史官,国家,太史公,始皇,政见,方法,法家,流派,道家

2014-04-24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