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六年语文 这10首古诗词合并学习 资深教师这样教效果好!

时间:2013-10-30

一、学习前四首诗词采薇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提示:本文共有 32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古诗词诵读,应该怎么去归纳学习呢?如果时间有限,想短时间内学古诗词诵读这部分内容,可以跟着资深教师杜du一起走进这一章。

一、学习前四首诗词《采薇》《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采薇》《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四首古诗,迁移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理解诗句。

2、通过四首诗词诵读,感受不同内容诗词的表达特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一)学法指导

1、逐字解释,连词成句;

2、观察插图,展开想象;

3、查阅资料,读背景品诗情。

(二)诗文学习

师范读《采薇》,明确这是一首四言诗,二二拍的节奏朗读。

介绍背景:《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类。

这首《采薇》就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

学生借助注释,试着感受诗歌内容。

教师介绍古诗词中“柳”的用意和“重章叠句”的创作特色。

1、品读共情:通过对征人“哀”的分析,感受归乡时的征人思绪纷繁的矛盾心理。

2、借用朱熹和曾国藩的读书倡导,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的方法:

(1)读书做到眼到、口到、心到;(2)通过声音和语调来表达情感。

根据上面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1、学生小组合作,汇报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重点汇报最喜欢的句子,并能正确朗读。)

2、学生汇报学习《春夜喜雨》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并进行同类诗词赏析。

3、指导学生诵读两首诗。

4、理清思路,总结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拓展延伸

1、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进行诵读。

2、了解古诗词按照内容,可以分为:戍卒返乡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边塞诗、闺怨诗、咏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等。

二、学习古诗词《江上渔者》、《泊船瓜洲》、《游园不值》、《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本次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诗词,体味内容情感。

2.学习诵读技巧,总结鉴赏方法。

3.汲取有益精华,弘扬民族文化。

在诵读鉴赏古诗词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

①诵读题目(田园、怀古、送别、忧国、忧民、言志等)

②走近作者(时代、经历、社会关系等)

③整体把握(写景、叙事、议论等)

④分析手法(引经据典、借景抒情、联想想象等)

诗文的学习

1、学习《江上渔者》:诵读《江上渔者》。

解题:渔者是指捕鱼的人。从题目上看,写了渔者在江上辛勤劳作的捕鱼景象。

走近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释义:范仲淹在苏州做官时,为治理水患,在吴淞口江边视察,一天他来到一个江边酒楼中赏景,江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大家都只爱鲈鱼鲜美的味道,可又有谁注意到渔民们的一叶小舟,却要为了捕鱼而在惊涛骇浪中出没啊!

特色:这首诗语言质朴,言近旨远,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唐代诗人李绅《悯农》一诗中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中饱含了对渔民的关切和同情,同时也带有对“江上往来人”的规劝。其言尽而意不尽的手法,使这首小诗的忧民情感意蕴隽永,耐人寻味。

2、学习《泊船瓜洲》

诵读《泊船瓜洲》。

解题:从题目上看写了船在瓜洲停泊的景象。

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主持变法,但遭失败。是唐宋八大家(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之一。

释义:京口和瓜洲之间隔着长江相对,钟山也只在数重山外,春风吹过,江岸上的春草又变绿了,那日复一日的明月什么时候能照着我返回家乡呢?

创作故事:据洪迈的《容斋续笔》记载,有个吴中的读书人家中珍藏着王安石这首诗的草稿。原诗为“春风又到江南岸”,王安石把“到”字圈出来,并在旁边注上“不好”二字,又改为“过”字,再改为“入”字、“满”字,一直改了十来次,最终才定为“绿”字。一个“绿”字,不仅写出了春日具有代表性的色彩,更写出了春风吹过草木、送来一片生机的动态变化,甚至令人感到春风都带有了人的情感,极富表现力,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3、学习《游园不值》:诵读《游园不值》。

解题:从题目上看写了作者想要去园中游玩,却没有办法进门。

作者: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是南宋中期江湖诗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

释义: 大概是不想让青苔上落下木屐的痕迹吧,敲了半天门也不见有人来开门.可是满园子的春色却不是一道门能够关住的,那正好有一枝红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来呢!

特色:诗人写春景,是于小中见大、于所见推想未见:虽未亲眼得见“满园春色”,但却能从出墙的这“一枝”,遥想墙内诸多花木该是怎样的争奇斗艳,想象的力量扩展开来,使人读来余味无穷。

4、学习《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诵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解题:从题目上看就是写作者送好朋友鲍浩然去浙东。这是一首送别词了。

作者: 作者王观,字通叟,宋代词人,与秦观并称二观。

释义:水就像流动的眼波,山就像聚拢的眉峰,想要问朋友将要去哪里?正是那有山有水的浙东之地。才刚刚送走了春天,现在又要送你走了,如果你到了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可一定要和春天同住啊!

写作特点:这首送别词有两点突出的成就值得注意,一是构思别致。词人把送春与送别交织在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

二是比喻新颖。词人以眼波和眉峰来比喻浙东的山山水水,仿佛这位美人正期待着他的到来,贴切、自然,富有真情实感。这首词,轻松活泼,比喻巧妙,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雅而不谑。

本次内容拓展延伸

1、搜集资料,找有关描写借景抒情的诗句,进行诵读。

2、比较学习,这四首诗词的作者都是宋代人,有的作者之间还有一定的联系呢!四首作品又都是写景的作品。不同的是第一首是五言诗,第二三首是七言诗,第四首是词,他们的格式和韵律是不同的。并且通过写景表达出来的情感也不尽相同。

三、学习古诗词《浣溪沙》、《清平乐》

9、 浣溪沙

古诗文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浣溪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 大体把握词意,反复诵读品味用词的凝练。

3. 理解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古诗文学习内容

复习学习过的苏轼的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作者 填空形式,学生回答。

诵读欣赏

1.老师来读,请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标点和停顿。

2.学生诵读。

感知词意共同理解诗句的含义。

揭示背景学生介绍写作背景。

收集资料是我们深入理解诗词含义的好方法。

深化主题

1.上阙写作者欣赏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纯净清新的美景,感受生命的勃勃生机。

2.下阙写作者因看到“溪水西流”的奇观,而诱发想象“人生再少”,巧妙借喻,大胆想象,悟出道理:休将白发唱黄鸡。

拓展升华

苏轼如此积极的人生观,豁达的胸怀,在太多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定风波》《自题金山画像》

10 清平乐

学习古诗的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清平乐》,了解词人黄庭坚。

2.能够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来理解词意。

3.理解黄庭坚在词中流露出的惜春之情、寻春之意。

学生交流预习时收集到的作者资料。

诵读指导

1.老师先读,请同学们认真听,同样注意重音和停顿。

2.请同学们也来读一读。

感知诗意:学生共同理解诗句含义。

深化主题

1.上阕赋予抽象的春天以具体人的特征,春就这样消失,所以作者想要寻春。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马形如疾轮,十里去寻春。文同《寻春》

因为春天的消逝,他感到寂寞,想把春天唤回来,表达出作者留恋春天、不舍春归的情感。

2.下阙中,黄庭坚想知道春天的行踪,只能去问黄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几《三衢道中》

作者与黄鹂的对话何其痛苦,最后作者终于认识到:春天确实回不来了,留给自己的,只是满腹的惆怅。作者的惜春之情、寻春之意,通过一连串清丽美好的想象,曲折委婉地表达出来。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转发、评论,谢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杜du老师说教育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六年语文 这10首古诗词合并学习 资深教师这样教效果好!”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年《小公鸡和小鸭子》这一课 资深教师带学生这样学习 效果好

一年《小公鸡和小鸭子》这一课 资深教师带学生这样学习 效果好

词语,小公鸡,小鸭子,课文,单元,意思,语文,学生,对话,动作,生字,要素,角色,这一课,上文,互相帮助,儿童诗,偏旁,小伙伴,情感,情状,情趣,朗读课文,流利地,目标,直哭,虫子,指导,生活习性,本单元

2010-05-18 #故事大全

六年《穷人》 看资深教师手写笔记 帮助学生学习语文课文

六年《穷人》 看资深教师手写笔记 帮助学生学习语文课文

桑娜,渔夫,西蒙,人物,小说,文章,环境描写,生活,人物形象,穷人,孤儿,故事,自然段,课文,邻居,对话,寒风,品质,同学们,心理活动,词语,丈夫,内心,困境,渔民,答案,老师,语文,两个孩子,心理描写

2016-12-20 #长篇故事

三年语文《方帽子店》《漏》《枣核》的备课教案 资深教师带你学

三年语文《方帽子店》《漏》《枣核》的备课教案 资深教师带你学

故事,课文,指导,枣核,顾客,课课,自然段,单元,内容,多音字,裁缝,方法,生字,表格,语文,急性子,基础,同学们,文学,事情,全文,慢性子,地方,朗读课文,词义,语句,语气,顺序,对话,主要内容

2010-02-09 #长篇故事

资深语文教师说 初中作文有讲究 三段论太模式化

资深语文教师说 初中作文有讲究 三段论太模式化

作文,字数,初中,写作文,段落,百字,老师,孩子,语文,三段论,写作水平,分数,模式化,得分,小学,情况,方面,高低,高分,影响,孩子们,语文考试,和家,得高,都会,亮点,书法,初一,创意,方法

2014-09-11 #短篇故事

部编版语文 了解梗概 资深教师带你轻松学习《鲁滨逊漂流记》

部编版语文 了解梗概 资深教师带你轻松学习《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梗概,同学们,老师,杜杜,课文,背景,这本书,主人公,名著,情节,本课,荒岛,人物,内容,小说,小标题,结构,船长,主要内容,鲁滨逊漂流记,单元,兴趣,初识,学会,字词,方法,宝盖,批注,时尚

2019-04-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文言文背不过?资深教师亲述:我教语文十几年 总结这3个方法

文言文背不过?资深教师亲述:我教语文十几年 总结这3个方法

文言文,文章,记忆,记诵,背会,一个字,太守,方法,经典,醉翁亭记,古诗文,孟子,一大,人物,出师表,初中,同学们,场景,岳阳楼记,怎样才能,故事,搭积木,段落,脉络,论辩,首字,对话,提问,九年级,可以分为

2015-03-12 #经典故事

六年级 期末考的作文题是什么?该怎么写?爱写作的狮子邀请杭城资深语文教师深度点评

六年级 期末考的作文题是什么?该怎么写?爱写作的狮子邀请杭城资深语文教师深度点评

习作,题目,指导,作文题,内容,漫画,学生,杭州市,事例,故事,生活中,人物,过程,不少于,生活,事情,教坛,新秀,语句,三只小猪,作文,动作,老师,选题,写错,别字,地方,字数,情感,标点符号

2018-04-04 #小故事

资深语文老师整理:小学作文好词 好句 好段汇总 太全了!

资深语文老师整理:小学作文好词 好句 好段汇总 太全了!

作文,孩子,素材,不会写,小学,小学生,经典,好的,人物描写,写作水平,写作文,名篇,名段,大全,家长,为我们,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常用词汇,语文学习,语文老师,特级教师,大家好,和实,右上角,一片空白,习惯,作文题目,原因,四大

2008-12-16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