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古代志怪故事——高安赵生 读经舌

时间:2013-11-07

他爱喝酒,喝醉了就骂大街上的人,指出他们犯下的过错,大家都不敢靠近他

提示:本文共有 20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高安赵生

高安有个乞丐叫赵生,破衣烂衫,蓬头垢面,从不洗澡。他爱喝酒,喝醉了就骂大街上的人,指出他们犯下的过错,大家都不敢靠近他。赵生遇到不认识的人,也能说出其人的生平善恶,所以有人认为他是个得道的高人。

元丰三年,苏辙被贬官到筠连,路上遇到赵生。厌烦他的癫狂,没敢和他说话。这年年底,赵生忽然来找苏辙,苏辙问他有什么事,赵生说:“我知道你喜欢修道,但是不得要领,阳气漂浮在身体的顶部不能下沉,阴气沉淀在身体的下部不能上升。阴阳不能相济,所以肥胖而虚弱,面色潮红而生疮疖。我来的目的是教你用喝水的方法灌溉四肢百骸,十多天就可以强健,坚持一年就可以长寿。”

苏辙试验赵生的方法,果然有效,但是他不能持之以恒。某天,赵生约苏辙出游,到约定的日期赵生却没有来。再次看到他时,苏辙就问失约的原因,赵生说:“我想和你一起去个地方,后来又想到你不能受惊,被惊吓就会伤神,所以我就自己去了。”问他去了哪里,回答说:“是泰山脚下,那里的情景和人间传说的地狱相同,你要是看到,就不再愿意当官了。”苏辙问为什么,他说:“那里被惩罚的大多是不守戒律的僧人,还有违反原则的官员。”苏辙再问:“你到了那里,鬼吏们尊重你吗?”回答说:“他们看不到我,就像鬼到了阳世的人家,鬼能看到人,而人看不到鬼。”

赵生说自己一百二十七岁,原来是代州人,年轻时在五台山做和尚,后来放弃了,云游四方。和扬州蒋生一起学习,蒋生因为嫉妒毒瞎了他的眼睛。复明后眼珠变成了绿色。

赵生骨骼和普通人不同。肚脐上面的部位,像龟甲一样硬。胸骨中间有道手指宽的缝。后来他求苏辙写了一封介绍信去了苏东坡那。跟着苏东坡回北方,半路被知军杨元素留下。赵生喜欢养宠物,总留一个动物在身边同住。在杨知军那他养了一匹骡子,后来被这匹骡子踢死了。杨知军给他买了棺木,埋在野外。

元祐元年,苏辙苏轼都被召回京师,僧人法震来说,他遇见一个乞丐,自称姓赵,让法震替他向苏轼问好。当时朱彦博的儿子在场,回去告诉了父亲,挖开赵生棺材,里面只有一根拐杖和两根腿骨。

【原文】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鬓,未尝沐浴。好饮酒,醉辄殴骂市人,斥其过恶,人皆谓之狂,不敢辄近。然其与人遇,虽未相识,皆能道其宿疾及平生善否,故或指为有道。

元丰三年,苏文定公谪官于筠时,见之于途,畏其狂,不敢与语。是岁岁暮,忽来见苏,苏曰:“生未尝求人而见我,何也?”生曰:“吾意欲见尔,吾知君好道而不多其要,阳不降,阴不升,故肉多而浮,面赤而疮,吾将教君用碗水灌溉百骸,经旬,诸疾可去,经岁不怠,虽度世可也。”

苏用斡说,信然,而怠不能久。又尝约会宿,既而不至,问其故,曰:“将与君出游,度君不能惊,惊则伤神,故不果来。”苏曰:“所游何处?”曰:“吾尝至泰山下,所见与世说地狱同,君若见之,归当不愿仕矣!”苏问何故,曰:“彼多僧与官吏,僧踰分,吏坏物故耳。”苏曰:“生能到彼,彼亦相敬乎!”曰:“不然,吾则见彼,彼不见我也。譬如鬼入人家,鬼能见人,人不见鬼尔!”

生自言于周甲寅,今百二十七岁,家本代州,名吉,少事五台僧不终,弃之游四方,与杨州蒋生俱学,为蒋所忌,毒以药,其目遂视不明。然时能脱翳见瞳子碧色。自脐以上,骨如龟壳;自心以下,骨如锋刀,两骨植其间,不合如指。久之,从苏求书,往黄州谒东坡,遂留之不去。坡北归,从行至兴国军,知军杨元素遂留之。生喜禽畜,常以一物自随,与同寝食。至是畜一骏骡,为所踶而死。杨具棺葬诸野。

元祐元年,二苏公皆召还京师,蜀僧法震来见,言:“震至云安酒家,逢一丐者,曰:‘吾姓赵,顷在黄州,识苏学士,为我寄声。’”闻其状良是。时兴国守朱彦博之子在座,归告其父,亟发瘗视之,唯一杖及两胫骨在,蓋尸解云。见苏文定《龙川略志》。

读经舌

北齐武成年间,并州有人在山脚挖地,看到一个地方的土和旁边的不同,呈黄白色。在那挖出一个东西来,形状像两片嘴唇,里面有条舌头,颜色鲜红。

上报到朝廷后,皇上找来道士们询问,没人知道这是什么。僧人大统法师上奏说:“这是读千遍法华经僧人的遗骨,肢体腐烂了,而唇舌不烂。”于是皇上对中书舍人高珍说:“你是信佛的人,把它安排一个净室供养,看看有没有什么灵异。”

高珍奉旨召集了奉持法华经的僧人,各自带着香炉,围绕那唇舌祷告:“尊敬的前辈,您涅槃的年代已经久远,如果我们奉持法华经是正确的,请您给我们一些提示。”才说完,那嘴唇和舌头动起来,好像在读经,但是发不出声音。看到这情景的人,都毛骨悚然。高珍听说后,派人把这唇舌用石匣装起来,放到寺庙里。

【原文】齐武成世,并州东看山侧,有人掘地,见一处土,其色黄白,与傍有异。寻见一物,状人两唇,其内有舌,鲜红赤色。以事奏闻,问诸道人,无能知者。沙门大统法师上奏曰:“此持法华者,令六根不坏,毁诵千遍,定感此征。”乃敕中书舍人高珍曰:“卿是信向之人,自往看之,必有灵异。宜迁置净所,设斋供养。”珍奉敕至彼,集诸持法华沙门,各执香炉,洁斋旋绕而祝曰:“菩萨涅槃,年代已远,像法流行,奉无谬者,请现灵感。”才始发声,唇舌一时鼓动,虽无响及,而似读诵。诸同见者,莫不毛竖。珍以状闻,诏遣藏之石函,迁于山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代志怪故事——高安赵生 读经舌”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代志怪故事——扬州湖神 水漂石佛像

古代志怪故事——扬州湖神 水漂石佛像

弟子,僧人,和尚,般若,石像,吴郡,经师,扬州,佛法,受持,合掌,吴县,徒弟,读经,东灵寺,维卫,迦叶,通玄寺,亭子里,二师,婆罗门,原文,右膝,大乘,天师,恶业,敬信,江畔,样子,松江

2008-05-06 #短篇故事

梦回雪乡 我与故乡高安的小故事!我在高品高安~青花瓷城记~

梦回雪乡 我与故乡高安的小故事!我在高品高安~青花瓷城记~

开阔地,雪人,高安,我的家,湿地公园,睁开眼,南方人,南人,农田,堂弟,大雪,大片,宝宝,孩儿,小宝宝,机会,新高,梦想,树叶,规划,雪仗,鼻子,原来是,我是个,去北方,哈工大,微信朋友圈,她出去,我的手,没时间

2007-12-30 #长篇故事

中华成语故事 孔融让梨 高安站

中华成语故事 孔融让梨 高安站

家庭,中华成语故事,给孩子,家庭和睦,大舞台,剧组,儿童,传统美德,习惯,亲子,事例,伙伴,健全人格,成语,孩子,家庭成员,家教,家风,家长,目的,机会,文明,方面,梦想,童星,素材,自家事,趣味,重点,践行

2010-02-15 #故事会

中华成语故事 孔融让梨 高安站

中华成语故事 孔融让梨 高安站

家庭,中华成语故事,给孩子,家庭和睦,大舞台,剧组,儿童,传统美德,习惯,亲子,事例,伙伴,健全人格,成语,孩子,家庭成员,家教,家风,家长,目的,机会,文明,方面,梦想,童星,素材,自家事,趣味,重点,践行

2012-05-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高安这个古村 竟经历过这样一段故事

高安这个古村 竟经历过这样一段故事

花坞,姜荣,贼寇,高安,朝廷,伍桥,华林,烈女,婢女,官印,江西,知府,丈夫,府城,高安城,通判,乡贤,年间,水井,藏印,集镇,伍桥镇,严嵩,华林山,事迹,云南,儿子,山窝,副手,参政

2010-12-17 #故事大全

碧落路54号:我的母校高安师范学校

碧落路54号:我的母校高安师范学校

文学社,高安,学校,文学,师范学校,晨钟,老师,广播站,母校,稿件,组织,社员,记者,语文,好的,学生记者,碧落,江西,录音机,播音员,生活,活动,张富,新闻稿件,江西日报,在学校,中师,人生,习惯,作品

2010-02-09 #故事阅读

高安这1850元爱心捐款背后 “接枪连”的故事令人泪目!

高安这1850元爱心捐款背后 “接枪连”的故事令人泪目!

陈可,哥哥,党和政府,高安,妹妹,弟弟,恩情,烈士,疫情,部队,老兵,哥哥们,工作人员,市红十字会,野战医院,人员,事情,参军入伍,党和国家,医生,岁月,战场,战争,护士,点滴,爱心,病毒,终身,组织,话语

2020-05-12 #经典故事

感动!高安百岁老兵陈训杨捐款抗击疫情

感动!高安百岁老兵陈训杨捐款抗击疫情

疫情,陈训,政府,工作人员,大城镇,高安市,被评为,党员,力量,村民,渡江战役,老人,工作,防控,杨老,中国人民解放军,来源,凤凰网,一等功,三等功,国家,家乡,小支,捐款捐物,时候,新闻,村里,物资,爱心,江山

2020-04-17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