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写给临武县第一中学 师恩难忘!

时间:2013-11-22

尽管正值全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人流交通稍受影响,但校庆氛围逆市上扬,越发浓厚

提示:本文共有 44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恰逢母校临武一中80周年校庆。尽管正值全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人流交通稍受影响,但校庆氛围“逆市上扬”,越发浓厚。各类捐赠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回忆母校生活文章篇篇精彩,知名校友形象在公众号上闪亮登场、目不暇接……这一切怎能不使我们进一步激起对老师和同窗的深切回想、对母校的无限热爱?

我是一名初、高中都在一中度过的学生,闲暇算算,自己求学生涯中呆得最长的学校是临武一中。在临武老家度过的18年中有1/3的时间在临武一中,自己成长的“拔节育穗期”都在这度过的。“临武一中”,是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室、梦想的起航地、少年的代名词,是自己一生的“logo”。

我初中在116班,记得当时除了物理老师刘亨兆是元老级,其他都是充满青春气息的年轻老师。刘亨兆老师当时已近50岁,他始终是长者风范,课堂上有永远不变的和善笑容。黝黑的肤色老让人想象着,他是不是刚从野外物理实验场回来,备课本里是不是写着最新的实验成果。

班主任艾维圣是一个小伙子,刚从乡镇中学调过来,我们是艾老师来临武一中带的第一届学生,所以他在我们身上倾注了特别多的心血。记得1993年我们刚上初一,正逢毛主席诞辰100周年。艾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在实验楼门口举着毛主席的画像留下了珍贵合影,这是我第一次亲身参与的单对某一个人的集体性纪念活动,仪式很简单,但很难忘。当时刚从小学越入初中,很多想法都还很懵懂,但从那时就有个朴素的想法在心中扎根:伟人是值得我们纪念、需要我们纪念的,重要的事情是需要仪式感的!

另外,记得一年夏天的某天,艾老师自己穿上了当时在年轻人中很流行的彩色休闲衬衫,远看就像一个社会青年,与平时的教师形象形成了强烈反差。那天晚上,他带领全班同学到县城大操坪旱冰场集体溜旱冰。艾老师带着会溜冰的同学,在冰场上形成一条欢快游弋的长龙,长龙不时发出阵阵“嚎叫”。这是我第一次滑旱冰,当晚也算学会了,但由于摔跤太多,手腕疼了两三天。这次活动颠覆了我的认识,我惊讶地发现,原来老师也可以放下架子,把学生当成弟弟妹妹一样带着这么玩!

当然,最有学者气质的是数学老师王强。记得他有一篇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论文在省里得了奖。那天来上课,一进教室门,大家都能看到他那高度近视眼镜背后纯真微笑的眼睛。他把论文印发给了大家,强调“要以研究的心态来学习,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我如获至宝,从头到尾仔细看着、揣摩着这篇论文。这是所谓的“论文”第一次离我如此之近,也在脑海里第一次有了自己上大学后“作论文”的憧憬和想象。

对我的影响无疑是相当深刻的!最有活力的是英语老师刘卫华,我们都亲切地叫她“Miss Liu”。只要她给大家上课,教室始终是欢快的,我对英语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正因为此,我很长时间都认为,教英语只有女老师才教得好,直到读高中时碰到龙柏杨老师,才知道原来男老师也能很OK。最有激情的是生物老师苏三元,兴之所至他经常会一边讲课、一边突然从讲台跑到教室的中间,弄得后排的同学们实在没有开小差的空间,高昂婉转的话语使整个教室充满对动物、植物、微生物甚至人体构造神秘世界的“向往”。

“偶像派”自然是化学老师易金宁,瘦高的身材、温文尔雅的谈吐……这些斯文的外表后面演绎的却是化学公式的严谨和高深。也是在女同学的闲谈中,我知道原来“她们”喜欢的是“这种类型”,给懵懂青春期的我树立了越发清晰的男子汉“标杆”形象。

还有历史老师郭玲萍,小个子大嗓门,齐耳短发特精神,“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是她带领同学们学习中国历史的经典串词。记得郭老师的父亲也是教历史的“老先生”。从他们身上,我深深感受到了什么叫事业的代代相传,什么是教书育人的永久芬芳。

至于政治老师罗红日,他在课堂的经典动作是侧着头反复掰指头,和我们一块历数某方面知识要点,引导我们形成良好的系统化梳理知识点的习惯。

陈建平老师教过我们一段物理课,印象中陈老师是一位上课时间以外不善言谈的老师,他两腮的胡子茬比一般人多得多,但课堂上的他始终胡子刮得干干净净,头发理得整整齐齐,低沉的声音搭配着憨厚的笑容,以实际行动而不是言语展示着他对教学和学生的热爱。

地理老师王石瑜同样也有憨厚的笑容,但头发和胡子茬是“原生态”的,声音是欢快的。他喜欢边带着我们看地图边讲涉及到的国家的风土人情,特别是谈到足球王国巴西,王老师眼神会透过厚厚的眼镜发出异样的光彩,进而忍不住讲讲球王贝利,激起我们对异域风情的浓厚兴趣。听到某地名就查地图的习惯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在这里还要说说老校长吕日新和政务处老主任陈维新。作为学生,平时跟这些学校的大领导还真没有直接接触。吕校长个子瘦高,两眼炯炯有神。我们经常看到他带着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校园各个角落谈论交流,看得出对学校的发展始终念兹在兹、殚精竭虑,也是在他当校长时,校园各项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了长足进步。当时我就对“领导”有了这样的“底色认识”,觉得一个领导对事业负责就应该是吕校长这种样子、这样的状态。现在吕校长已经过世多年了,每每想起实在令人慨然长叹!

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喊广播训话最多的应该就是陈维新老师了。陈老师那大脑门、大嗓门让人始终感到浑身上下充满正气。记得他当时通报一起校体育特长生在乘车去郴州市参加考试的路途中勇斗车匪路霸的事件后,用临武官话喊出了“不怕打不赢,就怕打不成”的铿锵话语,引起一阵笑声之余也激起了血气方刚的同学们维护正义的雄心赤胆。现在想来,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训话是除了课堂知识教育之外令人难忘的人格教育。

转眼到了高一。当时有两个重点班,都是全年级的“尖子生”。我被分在其中一个重点班,班主任是龙柏杨老师。龙老师很重视英语口语教学,经常会在课堂上叫一两个口语很正点的同学当众读一篇课文,然后当着大家的面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弄得大家对这几个同学艳羡不已。另外还得感谢唐双同老师,尽管只教了我们一年,却激发我们以享受的心态和欣赏的眼光学习高中时期的语文,激起我后来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浓厚兴趣。他讲课经常从课文中不断衍生出其他的文学知识,不经意间进入文学赏析,然后会把信手拈来的诗词警句在慷慨激昂的吟咏中以有节奏的板书写在黑板上。“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些诗词都是首先从唐老师的随口吟咏中学得的。现在我在家和办公室都放有唐诗宋词,有空闲时就自己吟上一两首,也算是当时延续过来的兴趣。

不过对我来说,高一那一年,是自己求学生涯中心理压力比较大的一年。特别是物理、化学,尽管陈建红老师、王刚红老师都教得非常棒,但自己第一次切身感到什么叫“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前总觉得学习只要努力都能学好,但那时我开始认识到,对于每个人来说,长板、短板都是客观的,一个人除了始终不能放弃的勤奋,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客观地认识自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

到了高二分班,我抱着对语文、历史、政治的浓厚兴趣,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文科,就读于高(96)5班。班主任是岳阳平江人张旭雅,我们也算他从香花岭中学来临武一中带的第一届学生。他是我们老师当中少有的远道而来的“客家人”,是从长春师范大学毕业直接分配到我们这个湘南小县任教来了。不过我们临武也不算亏待他,因为师母是典型的临武大美女。

说到张老师,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他每天打了发胶、油光发亮的“倒背头”,他教我们“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道理的同时,我们从他一丝不苟的发型中也悟出了“以发为鉴,可以正衣冠”的道理。他经常在晚自习时背着手毫无声响地从教室后门走进来,低着头挨个看看大家,踱着方步慢慢游移到前排,最后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从前门走出教室,“一切尽在不言中”。有时会针对某些同学的某些表现有针对性地讲一些故事和道理,让人受益颇多,但不点破具体人具体事,现在想来这可是一门“艺术”哪!历史课上,他时常带大家综合分析各种史料、提出“开放式”思考题,在循循善诱中启发我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潜移默化加深我们对历史规律的把握。他的大开大合、纵论天下古今,使我逐步认识到,历史不只是“知识”,而是一种“思维”、一种“视野”、一种“胸怀”!

还有谭玉石老师,当时尽管已经是学校最年轻的副校长,但仍然在教学一线带高中毕业班的数学。大家在晚自习课上经常会问他一些非常“挠头”的数学题,但他始终是个“解题电脑”,几分钟就会把解题思路以商量的语气讲得清清楚楚。课堂上有时他会对一些同学的学习态度很不满意,但哪怕气愤得脸色通红,仍然会慢条斯理地给大家讲道理,在他身上生动诠释了什么叫“有涵养”。

说到政治课,现在想来要背的内容真是不少,所以只要哪一天上了政治课,我中午或晚上回家吃饭都要把教材带回去,利用短暂的空闲时间再复习一遍。记得有一天上午刚下完雨,下课回家了,我把政治课教材夹在自行车后座夹子上,飞一样地骑车回家了。到家发现,书早已经不翼而飞。想想自己在上面做了那么多笔记,着实是可惜啊。下午来到学校,正想着怎么联系老师再买一本新教材,也算亡羊补牢吧。不料刚上完第一节课的课间,政治课老师唐茂林走到我课桌前,笑着递上了我丢失的教材。因为下雨后路面潮湿,书页还没完全干,上面沾满了泥巴印。但看得出,老师已经做过“去湿除尘处理”了。此时,一股感激但又疑惑不解涌上心头,不知对老师说什么好。心里还在想着,真是神了,怎么在路上丢了《政治》书,就偏偏被唐老师捡着了?“玩政治”的就是高人一筹啊。

英语老师王红梅是带我们这个高中毕业班的唯一女老师。现在想来,高三学生备考当然不容易,但带高三的老师每天起早贪黑全身心扑在教学上、无暇顾及自己的家人孩子又何其不容易,带高三的女老师就更是彻底付出了。记得王老师一边讲课一边会经常扶一扶滑下鼻梁的高度近视眼镜,此时我们会发现眼镜背后疲倦的眼神。王老师有几次给我们讲英语语法,嗓子都哑了,仍然坚持把课讲完,还一个劲地说“Sorry”。

最后还得说的是艾维圣老师,文科分班后的语文,还是艾老师教的,是我学生时代教我时间最长的老师。后来他离开教师岗位到党政机关工作了。尽管如此,他和其他老师一样,只要后来和我们碰在一起,始终不变的是师生情深的真情流露!

在办公室把回忆的文字写到这里,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值得回忆的老师还有很多,比如数学老师唐卫良、政治老师李建兴、历史老师邝兴福、音乐老师陈建华、美术老师丁建新,以及体育老师邓兴国、贺小波等等。他们都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三尺讲台。以爱育爱、敬终如始、甘于奉献,这就是我所承蒙受教的临武一中的老师们。他们甘于奉献的“甘”不是“甘心”的“甘”,而是“甘甜”的“甘”,是以教书育人为人生之甜、人生之乐。

转眼离开母校已经21年了,自己也为人父亲、干一份工作,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教师职业的崇高,更加深刻体会到几十年如一日专注干好一件事情的不易!尽管自己没有从事教师职业,但有一点值得我向老师们学一辈子,就是始终敬重自己的职业、尽心自己的工作对象,做什么就有做什么的样子、做什么的状态!

(作者系临武一中1996届初116班、高(96)5班校友)

(胡军勇临武县第一中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写给临武县第一中学 师恩难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师恩难忘·我与杨老师的故事一

师恩难忘·我与杨老师的故事一

杨光武,老师,恩师,稿子,乡政府,灵宝,松林,电视台,宣传,什么是,指导老师,义务,价值,农村,媒体,婚姻,家庭,川口乡,干部,父亲,电台,简讯,编辑,老中医,何金,川口,扬扬,李素云,王天普,王燕妮

2020-08-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字短情长 师恩难忘 你和老师有什么故事?

字短情长 师恩难忘 你和老师有什么故事?

老师,教师,孩子,科翰,国王,医生,学生,故事,热土,知识,培训机构,成一,一念,代表,专业,信念,家庭,岁月,成就,影响力,心里话,心意,教会,教坛,时光,旅途,民族,活力,用心,画笔

2008-10-15 #小故事

【我和老师的那些事】懵懵懂懂 师恩难忘

【我和老师的那些事】懵懵懂懂 师恩难忘

老师,爸爸,那时候,时候,教室,初中,寝室,时光,班主任,我的名字,宝宝,孩子,运动,了学,那丫头,体育老师,前天,印象,台阶,含义,名字,奇葩,奖状,学校,小丫头,幼儿班,脚步,村里,魔爪,黑板

2014-03-26 #故事大全

师恩难忘:足坛那些情同父子的故事

师恩难忘:足坛那些情同父子的故事

瓜迪奥拉,球员,弗格森,梅西,温格,舍甫琴科,老帅,巴萨,恩师,冠军,奖杯,教练,足球,亨利,洛巴诺夫斯基,中国足球,克鲁伊夫,基地,教父,徐根宝,一生,乌克兰,主帅,冠军杯,崇明岛,故事,年轻人,成就,数人,梦想

2019-12-07 #短篇故事

师恩难忘!一个影响了小男孩一辈子的老师

师恩难忘!一个影响了小男孩一辈子的老师

老师,作文,恩师,好的,做作业,军校,初中部,小男孩,声音,小学,父亲,文学,老人家,回家,竞赛,启蒙老师,这件事,了学,张贺,得多,徐蔚,得可,有恒,比其,齐耳,井字,女儿家,家一,得如,自然卷

2007-10-20 #故事阅读

师恩难忘 扬帆起航!匡衡小学的这场毕业典礼 太走心了!

师恩难忘 扬帆起航!匡衡小学的这场毕业典礼 太走心了!

毕业生,老师,全体,匡衡,家长,祝福,小学,梦想,母校,优秀毕业生,孩子们,好的,任课教师,代表,成员,毕业典礼,胸怀,教育,决定向,家委会,每一个人,毕业季,颁发证书,难说再见,脚踏实地,养育之恩,墨韵,张增,思政,副局长

2008-11-30 #故事会

转难忘师恩 心系祖国——王莘儿子王斌来荡小和少先队员亲切交流

转难忘师恩 心系祖国——王莘儿子王斌来荡小和少先队员亲切交流

孩子们,爷爷,王莘,中队,老人,王斌,向王,故事,父亲,德寿亭,沈凤,实验小学,玉兰苑,表达了,荡口,儿子,决心,吴子,声声,孩子,少先队员,家乡,心情,强劲有力,时间,拉近,敬意,步伐,歌唱祖国,老校

2010-07-20 #经典故事

为什么难忘师恩?郑板桥写了一首《新竹》 能给你最满意的答案

为什么难忘师恩?郑板桥写了一首《新竹》 能给你最满意的答案

竹子,老师,教师,学生,新竹,郑板桥,老竹,文明,用自己,新生,孙绕凤,人生,全凭,生命,群体,竹枝,就是这样,传授给,立德,教育者,多赞,任务,中华民族,人们,人类,奉献精神,原因,关系,力量,品格

2018-07-13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