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国的生鲜行业为什么难盈利?盒马鲜生和大润发给出两种不同路径

时间:2013-11-29

生鲜行业在2019年出现了类似于盒马鲜生这样的网红品牌,一开始势头非常强

提示:本文共有 25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LD讲故事

在2019年,有一个行业,一直被提起,但是这个行业又难啃,很多投资可以说血本无归,这个行业就是生鲜。

生鲜行业在2019年出现了类似于盒马鲜生这样的网红品牌,一开始势头非常强。主要是生鲜是高频次消费,市场的规模上万亿,这个量级比化妆品和茶饮还要高。但是生鲜也很难做,整个行业没有明确能盈利的模式。

2019年最火的网红李子柒,用视频记录四川农村生活,制作传统美食,在淘宝卖相关土特产,一个莲藕粉就卖出60多万份。

除了李子柒,在快手上大量达人抓住新内容的机会,越过中间商,直接把农产品展示给用户。消费者享受到便宜新鲜的商品,卖货的博主也赚到钱。

生鲜行业的机会在哪?

这两年,大量的创业者在生鲜领域探索“互联网+生鲜”的模式,试试有没有新机会。

截止2019年,生鲜行业线上化的程度还非常低,只有5%左右。线下零售店消费总额占据20%,也就是说还有75%的生鲜消费品,是在传统的农贸市场完成。

市场这么大,新机会就会层出不穷,生鲜当然旧很受资本青睐。从融资金额看,生鲜绝对是领先其他行业的。在安徽合肥的三个本地生鲜项目:谊品生鲜,2019年3月获得了腾讯领投的20亿;呆萝卜,6月拿了高瓴资本1亿美元;生鲜传奇,7月也完成了数亿元的B轮融资。

但从结果看,目前没有哪家公司可以高枕无忧。几乎所有拿过融资的生鲜创业企业,都还是靠投资人的钱活着,比如呆萝卜,在2019年11月底就爆出了资金链断裂。

为什么生鲜行业这么难?问题就出在这个“鲜”字上,制约生鲜发展有两大命门:

第一是利润薄。消费者对价格格外敏感,化妆品行业的毛利在80%左右,而生鲜行业平均毛利只有15%。新鲜蔬菜、鲜鱼、鲜肉,都是从田间地头生产,没有什么加工环节,也很难提升附加值,所以就没有品牌溢价的空间。

企业赚的是提升流通效率的辛苦钱,稍有不慎资金链就有可能断裂。这就决定了,生鲜企业很难复制瑞幸咖啡那种先烧钱发展,再靠规模来谋求盈利的模式。

第二是物流太贵。中国物流的便利和便宜程度已经是全球领先了,但这套网络只适合常温产品。生鲜产品物流的特点是保质期短、损耗高、需要冷链。在中国的冷链标配是最贵的顺丰,成本自然就上升。

本来就没什么利润可图,物流还要花更多成本,在这个行业要突围,就必须动足脑筋,好在中国市场最不缺的就是新思路。

在摸索中前行

过去几年,生鲜行业的创业者们突围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创业者,分别给出了不同答案。

2012年到2013年的探索,主要方向是用普通电商的大仓物流来发货,只适合卖高价水果和进口食材,褚橙就是那个阶段的代表产品。代表公司有本来生活、沱沱工社、易果生鲜,但没有一家做大。

普通家庭要吃鲜肉、新鲜蔬菜,这些本地化的生鲜需求如何才能解决呢?

这就是在2016年到2017年的探索,代表企业是盒马鲜生、永辉超级物种。企业做本地配送,市中心的生鲜超市既是店,也是仓储,围绕着店铺3公里范围来提供一小时送达服务,能保证新鲜,但产品价格偏高。等它们的店开到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就没那么买账了。因为对日常消费来说,还是太贵了,盒马250g菠菜要7块钱,价格是普通永辉超市的3到4倍。

后来盒马鲜生也陆续上了一些便宜的商品,但为了维持盈利空间,没法主推客单价低的产品。

接着,怎么搞定中国二、三线城市家庭做饭的需求?这个问题留给了从2018年到2019年的生鲜创业者。

在这个行业里烧了几十亿,创业者们终于搞清楚了一个问题:生鲜怎么做,取决于你的用户“知不知道明天要吃什么?”

这个关键问题指明了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用户在生鲜消费上,最有意义的区别:时效性。二、三线城市用户做饭是能预先安排的,成本就能降低;一线城市用户多半是临时决定的,而且必须马上送达,他们就要接受更高的溢价。

生鲜的探索也随着用户不同,走出了两种不同的模式:

耕耘在一线城市的代表公司是上海的叮咚买菜。

一线城市消费者,做饭是临时决策,对配送时间要求高。他们采用了前置仓模式,直接在市中心用租金便宜的不起眼的地方作为仓库,尽可能降低成本。还是一个小时送上门,价格可以处于菜场和盒马之间。但这个模式需要人口密度够大,才能支撑前置仓的成本,二、三线城市很难支撑。

二、三线城市的用户生活比较规律,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安排好明天吃什么。所以兴起的模式是本地化的“次日自提”,前一天晚上用户在App上下单,第二天用户就可以去家附近的自提点提取,商品价格也更实惠。自提点可以是小店面、自提柜,谊品生鲜是社区店,呆萝卜用的是自提点。

不管上门提取方式是什么,核心模式都是一样的。公司不用提前大规模备货,猜用户想要什么,因为一旦当天卖不出去就是损耗。用户提前告诉商家自己的需求,商家当天晚上就在郊区的仓库里配好货,第二天帮你送到家门口的自提点就可以。

这个模式应该说已经没那么烧钱了,但还是有新的问题出现。

呆萝卜在2019年11月被曝出资金链断裂,原因是它扩张太快,管理没跟上。比如一斤苹果采购价是3块钱还是4块钱,是没办法评判的,这就给了采购环节很大的贪腐空间。呆萝卜据说就是因为内部的贪腐,导致了资金链断裂。

大润发的成功

那生鲜行业就没有活得好的企业吗?

还有一个案例,大润发在2019年就表现得不错。互联网和资本没法快速催熟生鲜公司,反倒是传统企业,用上互联网的新玩法,是目前可行的道路。

2017年,中国超市排名第一的大润发卖给了阿里,当时媒体评价,这标志着线下零售被电商接管了,传统大卖场超市被认为退出角逐了。

仅一年后,2019年4月,阿里把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请回来当CEO了。阿里需要他调用自己积累多年的能力,去推动大润发拥抱互联网。黄明端回归后和阿里深度整合,利用“淘鲜达”这个淘宝配送入口,把大润发的商品配送到周围五公里。

现在大润发每个店的日配送订单量超过700单,其中生鲜占比超过50%。2019年“双十一”,大润发线上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了100%。如今,大润发依然是中国盈利能力最强的生鲜超市企业,光2019年上半年经营利润就有30亿。

当然,生鲜行业目前还是属于摸索阶段,大部分创业公司依然在艰难前行,未来互联网+生鲜这个生态位能够发展得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的生鲜行业为什么难盈利?盒马鲜生和大润发给出两种不同路径”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盒马鲜生张国宏:新零售1.0到2.0是怎么转变的?

盒马鲜生张国宏:新零售1.0到2.0是怎么转变的?

顾客,线下,改造,电商,时候,零售,好的,企业,场景,问题,我相信,传统,体系,供应链,商品,技术,疫情,业态,业务,代表,盈利,服务,一家,大会,消费者,行业,发展,上海,会员,农产品

2009-03-12 #经典故事

一亩鲜生:万圣节借势 生鲜品牌如何认真“搞鬼”?

一亩鲜生:万圣节借势 生鲜品牌如何认真“搞鬼”?

万圣节,亲子,活动,孩子,家长,工作人员,孩子们,品牌,一家,南瓜,元素,借势,传统节日,创意,去处,未成年,海报,食物,南瓜灯,营销活动,去哪儿,生鲜超市,搞怪,与生俱来,主题,亲子活动,价值,内容,入店,内在联系

2014-08-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家电战疫2020:美菱M鲜生冰箱助力宅家享美食

家电战疫2020:美菱M鲜生冰箱助力宅家享美食

冰箱,疫情,美菱,食物,家电网,技术,超市,水分子,熟食,能力,挑战,世界上,家用冰箱,生活质量,食物中,串味,容积率,民生,现象,消费者,纪录,系统,蔬菜,蔬菜水果,货架,长虹,冷冻,作用于,保鲜技术,生物医疗

2019-07-17 #长篇故事

快陪练获新轮融资 成为行业内唯一正向盈利公司

快陪练获新轮融资 成为行业内唯一正向盈利公司

陪练,资本,融资,干嘉,高榕,品牌,伙伴,创始人,钢琴,盈利,领先,在线,为正,俞敏洪,陆文,万美,和美,和家,阿里巴巴,全体,专业,上海,世界各地,共同努力,全球,北京,加拿大,现金流,新一轮,数额

2020-07-12 #故事会

《魔域》联手盒马鲜生捣蛋万圣节 魔幻龙宠C位狂欢

《魔域》联手盒马鲜生捣蛋万圣节 魔幻龙宠C位狂欢

南瓜,万圣节,礼包,魔幻,玩家,阵营,主题店,福利,神兽,万圣,元素,发型,商店,圣水,头像,糖果,新品,海量,精华,魔力,活动,哈姆特,幻兽,上领,星石,礼品商店,阿里巴巴,小鬼,上线,个人

2007-03-19 #故事会

日本一年周边卖出5627亿日元 周边能破解中国动漫盈利难题吗?

日本一年周边卖出5627亿日元 周边能破解中国动漫盈利难题吗?

动漫周边,动漫,市场,周边,衍生品,玩具,盗版,产业,中国,产品,我国,发展,行业,正版,市场规模,周边产品,日本,问题,中国动漫,产业链,电影,动漫周边产品,盈利,动漫衍生品,国产动漫,内容,版权,观众,角色,资金

2016-05-22 #故事会

2020年在线少儿英语培训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行业盈利困局「组图」

2020年在线少儿英语培训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行业盈利困局「组图」

在线,少儿英语,模式,用户,我国,大班,英语,客单价,外教,市场,成本,规模,教育,小班,行业,市场规模,代表,品牌,同比,数据,发展,培训市场,互联网,政策,技术,交易,产业,人工成本,人员,北美

2017-10-30 #短篇故事

Q1延续盈利故事 特斯拉战“疫”靠的是“运气”还是“实力”?

Q1延续盈利故事 特斯拉战“疫”靠的是“运气”还是“实力”?

特斯拉,销量,一季度,特斯,市场,疫情,汽车,预期,新能源,毛利率,盈利,中国,全球,美国,数据显示,去年同期,工厂,第一季度,股价,车市,分析师,亏损,影响,竞争,上海,传统,数据,月份,电动车,汽车行业

2016-08-08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