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手下贪生怕死 刘备反而给他高官厚禄 事后才刘备此计真阴险!

时间:2013-11-29

一个人的名气越大,便在社会中的地位越高,也更具有话语权,这是几千年来我国都有的一种风气。但在两汉时期,这种现象最为明显。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提示:本文共有 23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一个人的名气越大,便在社会中的地位越高,也更具有话语权,这是几千年来我国都有的一种风气。但在两汉时期,这种现象最为明显。

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遇到这些名气大的高人,也得表现出自己的友好态度。当时的选官制度有征辟制,便是专门为这种情况而来的。州郡之间的名士,可以轻松被皇帝或地方军阀招揽进入到幕府中。

皇帝招揽就是“征”,地方长官招揽就是“辟”。正因如此,有些大名士一旦进入仕途,瞬间便能跻身于政治高层,成为手握重权的一方要员。到了东汉末年,诸侯混战,群雄割据。每一位军阀为了凝聚力量,都得看重自己的名气。

这时,如果有大名士加入其中,便会引来很多才子的纷纷效忠。

比如孔融,是当时的“文坛一哥”,在天下名士之间都享有很高的威望。因此他先后怼过何进、董卓、袁绍等人,都能全身而退。而这,便是名气的作用。它对一些人善于运用的人来说,便是一个活脱脱的金字招牌。

这其中,刘备算是佼佼者。

众所周知,刘备虽是皇室后裔,但他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中落。因此刘备在创业的早些时候,都是仰仗他人鼻息生存。裴松之注引《三国志·先主传》还提到:刘备早期是靠着勇武而出名的。当然,这里说的“勇武”,是指整个刘备小团体的力量,包括关羽与张飞在内。

因此不难发现,刘备前期的名声,并未与“仁义”二字沾边。换个角度来思考:刘备早年不顺,是不是也与他的名气有一定关系呢?

显然,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刘备名气出现变化的转机,是在他担任平原相之时。当时,刘备与百姓同吃同住,并对他们多有照顾。同郡大户暗地里看不惯刘备,请出杀手前去刺杀,不料后者感念刘备之仁厚,遂主动放弃。

由此可见,刘备对于自身名气的运用,已经是初窥门槛。在此后的岁月中,刘备的名气越来越大,并帮助他解决了很多困难。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便是刘备重用许靖这件事。

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平定益州。当时,刘备满心欢喜,觉得自己的霸业即将功成,可很快,他就傻眼了,因为当地不少士族对刘备的态度,都比较的暧昧。虽然没有直接反对刘备的统治,但也没有投效到他麾下。至于其他的名士,更是选择了观望。

这时,有个叫许靖的人前来拜见刘备,表示自己的效忠。这位许靖,原本是中原名士,与堂弟许邵主持的“月旦评”,是当时最具盛名的人物品评活动。因此许靖本人,就是名士中的名士,深受无数读书人礼遇。

后来,中原陷入战乱,许靖也辗转来到益州地区。因为自身的名气在,许靖依旧混的风生水起。不过,许靖这个人有些贪生怕死,习惯趋利避害。当初刘备进攻益州,他便暗中联系前者,希望能转投刘备麾下。

正因如此,刘备对于许靖的印象不好,甚至想杀掉他。不过,法正知道后,却极力阻止刘备,并要求给予法正高官厚禄。

据陈寿《三国志》中的记载,法正是这么对刘备说的:

“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宜加敬重,以眩远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

法正与刘备都知道,许靖这个人或许没啥本事,但他身上的名气却很重要。当年燕昭王“千金买马骨”,又任用了郭槐为相,结果天下才子纷纷慕名而来。倘若刘备也重用许靖,自然能够向世人传达出他求贤若渴的诚意。

就这样,许靖被刘备任命为左将军长史。刘备当时的官阶,便是左将军,可见许靖是直接进入到了刘备的幕府中,并成为了其中的肱骨力量。果不其然,在刘备任命许靖不久后,蜀中不少才子纷纷向刘备表达了自己的善意,有些名士,则直接投效。如此一来,刘备便顺利站稳了脚跟。

许靖摆脱杀劫,反而功成名就,是因为他的名气;而刘备不杀许靖,对其恩宠有加,从而宣扬了自己的贤名,同样获取了大批蜀中才子的效忠,这都是名气在当时的显著性作用。

不知道这篇文章对各位是否有帮助呢?求贤是所有领导的爱好,那么如何招揽人才也着实是一门功夫。刘备听从法正的建议,非但不杀许靖,反而给予高官厚禄,着实是一着阴险却有用的妙棋。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这篇文章中刘备的智慧也不仅仅适用于招揽人心,真正的大智慧者善于把握任何情况,小人有时候也很好用。

就比如西汉初年时期,将士们因为担心刘邦凭借喜恶封赏,而害怕自己得不到相应的封赏,因而准备密谋反叛,为此,刘邦就先封赏自己最讨厌的一个人雍齿,来安抚众将的心,以表达自己连最讨厌的人都能封赏,怎么可能会忘了你们呢?

再比如武周王朝女皇武则天,重用酷吏来俊臣,任其欺压朝中大臣,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所谓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的故事,对于现代的我们而言依旧极具启发作用,因此笔者建议各位多读一读史书。

曾国藩曾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年轻时期的曾国藩甚至可以用“愚笨”来形容。他能以庸才之资,而成一代“圣贤”,就在于日夜勤学苦读。

可见,读书真的能启迪智慧。

在曾国藩的书桌上,就常年摆着这本奇书——《智囊全集》。曾国藩日夜捧读,纪晓岚倒背如流,康熙只允许内部流传,都是为了传承《智囊全集》中智慧。因为,唯有智慧,才是“英雄不问出处”的立身之本。

杜月笙得到这本书之后如若至宝,因为他识字不多,就让人边读边讲解,经常听得如醉如痴,感慨说:“读懂这本书,才算读懂了社会。”

即便是在现代社会,很多企业的老总也都喜欢读这本书,万达集团的董事长王健林就非常推崇这本书,从中学会了很多道理智慧,他也将这本书推荐给万达高层诵读。

《智囊》是明代奇才冯梦龙所著一部智慧故事总集,全书收录了上讫先秦下至明代1238个谋略智慧故事。将古人智慧以故事方式展现,有趣;然后再进行解读,提炼出人生智慧,有料。

因此,笔者建议各位可以读一读这本奇书,不过原版的乃是文言文叙述,理解难度较大。笔者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套文、白对照版的《智囊全集》。需要《智囊全集》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横条,进行购买~

【翰林】智囊全集 上下两册¥69度小店月销140购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手下贪生怕死 刘备反而给他高官厚禄 事后才刘备此计真阴险!”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刘备要为关羽报仇 诸葛亮百般阻挠 事后才明白诸葛亮的为何劝阻

刘备要为关羽报仇 诸葛亮百般阻挠 事后才明白诸葛亮的为何劝阻

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结果,诸葛,赵云,魏国,完全不,全盘皆输,刘皇叔,刘禅,才明,白甲,范强,陆逊,黄权,六十大寿,事情,东吴,兄弟,人数,利益,区域,后果,历史,吴国,大军,大权,大局

2017-06-09 #故事会

尸兄:贪生怕死的美帝 为活着叛变祖国 却为战尸王不惜牺牲自我

尸兄:贪生怕死的美帝 为活着叛变祖国 却为战尸王不惜牺牲自我

美帝,尸王,战斗,贪生怕死,祖国,人类,大战,小金刚,漫画,文章,看法,神果,结果,高手,是一位,不惜牺牲,大界,要得,做法,决心,大神,大帝,双方,后手,地狱,数量,手下,强者,展示出,局势

2014-07-01 #短篇故事

有关友谊成语故事大全

有关友谊成语故事大全

管仲,鲍叔牙,齐襄公,手下,公子纠,弟弟,齐国,自已,公孙无知,公子小白,友谊,公子,君王,姥姥家,王位,鲁国,交往,贪生怕死,和公,子小白,鲍叔,基层干部,两个好朋友,人们,个人,公款,人气,做生意,分红,军队

2020-06-16 #短篇故事

有关友谊成语故事大全

有关友谊成语故事大全

管仲,鲍叔牙,齐襄公,手下,公子纠,弟弟,齐国,自已,公孙无知,公子小白,友谊,公子,君王,姥姥家,王位,鲁国,交往,贪生怕死,和公,子小白,鲍叔,基层干部,两个好朋友,人们,个人,公款,人气,做生意,分红,军队

2016-07-29 #经典故事

有关友谊成语故事大全

有关友谊成语故事大全

管仲,鲍叔牙,齐襄公,手下,公子纠,弟弟,齐国,自已,公孙无知,公子小白,友谊,公子,君王,姥姥家,王位,鲁国,交往,贪生怕死,和公,子小白,鲍叔,基层干部,两个好朋友,人们,个人,公款,人气,做生意,分红,军队

2010-04-05 #经典故事

有关友谊成语故事大全

有关友谊成语故事大全

管仲,鲍叔牙,齐襄公,手下,公子纠,弟弟,齐国,自已,公孙无知,公子小白,友谊,公子,君王,姥姥家,王位,鲁国,交往,贪生怕死,和公,子小白,鲍叔,基层干部,两个好朋友,人们,个人,公款,人气,做生意,分红,军队

2018-01-06 #故事大全

有关友谊成语故事大全

有关友谊成语故事大全

管仲,鲍叔牙,齐襄公,手下,公子纠,弟弟,齐国,自已,公孙无知,公子小白,友谊,公子,君王,姥姥家,王位,鲁国,交往,贪生怕死,和公,子小白,鲍叔,基层干部,两个好朋友,人们,个人,公款,人气,做生意,分红,军队

2015-11-26 #短篇故事

有关友谊成语故事大全

有关友谊成语故事大全

管仲,鲍叔牙,齐襄公,手下,公子纠,弟弟,齐国,自已,公孙无知,公子小白,友谊,公子,君王,姥姥家,王位,鲁国,交往,贪生怕死,和公,子小白,鲍叔,基层干部,两个好朋友,人们,个人,公款,人气,做生意,分红,军队

2009-07-19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