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小学语文如何进行童话阅读教学

时间:2013-11-30

怎样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

提示:本文共有 20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孩子们的思想感情,最突出的一点是幻想,幻想贯穿着整个童年的生活。”童话体裁课文发生以情节完整曲折,形象生动鲜明。幻想丰富奇特、夸张强烈动人语言简洁活泼,表现手法多样的特点,深爱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它能让孩子们在理想世界里畅游,这正好顺应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爱幻想的天性,为儿童打开了一扇通向幻想王国的大门。但是现今我们很多教师教学童话时习惯于深入文本,习惯于微言大义。他们往往抓住一两句话大做文章,意图让学生从浅显的文字中挖掘出好多深刻的内涵。这样的教学童话,是完全违背作者的写作意图的,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兴致全无,教学效果也甚微。所以提高童话教学实效性是发展中低段学生阅读能力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在教学中建议采用“听、读、演”教学模式,以便更大地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让小学生真正地走进童话,感受童话中的真善美,提高学习童话课文的实效性。 一、以听激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我们所教的对象是一群活泼可爱,天真无瑕的孩子,他们的理性思维尚未发育成熟,但他们的感性思维丰富,他们爱唱、爱跳、爱动、爱表现。他们喜欢富有神奇色彩的童话故事,孩子们总喜欢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快乐,希望自己也能拥有童话故事中白马王子的英勇,白雪公主般的美丽,魔镜的魔力,圣诞老人的智慧和法力。要牢牢地吸引着少年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在教学童话课文过程中,我们要把激发学生对童话的兴趣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激起学生的兴趣可采用听故事的形式。一次班会上偶然发现学生对听看故事饶有兴趣,于是我决定在讲授《巨人的花园》前先录制好《聪明的小裁缝》课件给学生讲这个故事。有精彩图片与课前的充分准备,孩子都听得津津有味的。故事的结局是凶狠的巨人自食恶果。这时我发问:孩子们,如果当初巨人知错了,他以后的日子会如何呢?今天老师也跟大家一起读一读另一个巨人的故事,于是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课题,同时勾起孩子气的好奇和兴趣,课堂就在孩子们浓郁的兴趣中展开了。紧接着我让孩子们在音乐的衬托中听听课文,在听之前要求孩子们要认真听,听完说说:你听懂了什么呢?你觉得巨人是怎样的一个人?通过师生的交流学生便能大致了解课文内容。音乐的衬托下,加上之前故事的精彩,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读燃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童话故事曲折有趣,语言浅近、生动、简练、质朴。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是有着积极作用的。尤其是中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童话寓言,在朗读教学中,不妨像电视动画片里的配音演员那样,把语言的音调作一些有趣的夸张,学生会兴趣盎然。不要怕模仿不像,只要燃起学生读书的热情,想读书的激情,把握好字里行间的感情就行了。我们可以运用了富有变化的朗读形式,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朗读水平自然而然就可得到很快的提高。提高朗读的实效,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努力: (一)充满童趣地读 《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灰黑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这一段对小蝌蚪群体娇态的描述,迎合着儿童对小蝌蚪新奇、好玩的情趣。朗读时要语音亲切丰厚,语气新奇谐趣。具体地说,“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三个短语的朗读速度要逐个加快。这样,不仅可以使儿童听者对小蝌蚪有一个完整系统的形象,还可以使他们感受到小蝌蚪妩媚多姿、新奇有意思。自然地沉浸到喜闻乐听的情趣之中去。 (二)分角色地读 童话故事可以有很多种读法,其中分角色朗读是童话教学的重要方法。分角色朗读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内容的情境,还可以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童话中所蕴涵的意义。如在学习《去年的树》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分别读出所扮鸟儿、树根、门先生、小姑娘等角色的恰当语气,并在读之前适当提示:鸟儿在寻找大树时的急切、失望以及寻找到“大树”时和即将离开时悲伤的语气;“树根”、“门先生”、“小姑娘”要读出难过和同情的语气。使学生在这样的反复朗读中,结合课文具体语言环境,提高朗读能力,增强语感,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感受到鸟儿对朋友最真挚的感情。又如《黄鹂和山雀》课文中小黄鹂对老黄鹂所说的话例:“妈妈,给我吃,给我吃!”,读音要细而高,以形象小黄鹂的小;读的速度要快,以形象小黄鹂急切要食的神态。对于小黄鹂与山雀所说的话:“山雀阿姨,您怎么吃树皮呀?”要用细而高的语音读,以表现小黄鹂幼稚、短见、多奇的特点。对于老黄鹂所说的话:“这是卷叶虫。这种害虫真狡猾。它吐出比,把嫩叶卷起来,自己躲在里面吃叶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小学语文如何进行童话阅读教学”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小学语文如何进行童话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如何进行童话阅读教学

童话,学生,课文,小蝌蚪,教学,故事,语言,兴趣,巨人,小黄,童话故事,语气,孩子们,幻想,形象,鸟儿,说的话,还可以,儿童,先生,大树,孩子,实效性,小学生,小姑娘,尾巴,山雀,形式,思维,情感

2020-07-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小学语文作文《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视频

小学语文作文《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视频

视频,童话故事,作文,结构,教师网,群文,小学语文,为您提供,教学视频,阅读与写作,优质课,内容,关键词,示范课,本站,观摩课,一起分享,中小学,如果您觉得,很不错,让更多

2007-02-22 #故事阅读

310需改2赵竹青《小学语文低年级童话 寓言故事阅读教学对策研究》

310需改2赵竹青《小学语文低年级童话 寓言故事阅读教学对策研究》

寓言,童话,故事,低年级,小学,幻想,学生,形式,好的,儿童,方式,色彩,阅读能力,事物,人教版,历史,寓言故事,文学,意义,特征,课本,庄子,内蒙古师范大学,以此来,我国古代,指的是,内涵,博士,哲学,情况

2020-06-14 #长篇故事

310需改2赵竹青《小学语文低年级童话 寓言故事阅读教学对策研究》

310需改2赵竹青《小学语文低年级童话 寓言故事阅读教学对策研究》

寓言,童话,故事,低年级,小学,幻想,学生,形式,好的,儿童,方式,色彩,阅读能力,事物,人教版,历史,寓言故事,文学,意义,特征,课本,庄子,内蒙古师范大学,以此来,我国古代,指的是,内涵,博士,哲学,情况

2020-07-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310需改2赵竹青《小学语文低年级童话 寓言故事阅读教学对策研究》

310需改2赵竹青《小学语文低年级童话 寓言故事阅读教学对策研究》

寓言,童话,故事,低年级,小学,幻想,学生,形式,好的,儿童,方式,色彩,阅读能力,事物,人教版,历史,寓言故事,文学,意义,特征,课本,庄子,内蒙古师范大学,以此来,我国古代,指的是,内涵,博士,哲学,情况

2020-08-06 #故事大全

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策略

童话,教学,童话故事,学生,习作,训练,教师,质量,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小学生,故事情节,能力,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效益,水平,课文,让学生,价值,故事,难度,儿童,想象力,方法,特点,重点,表演,培养学生

2018-02-03 #经典故事

语文论文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共2702字

语文论文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共2702字

童话故事,学生,故事,教学,让学生,童话,教师,知识,语文,梦想,角色扮演,培养学生,这个故事,兴趣,小学生,苏教版,过程,小松鼠,情节,教学策略,方式,道理,能力,课外阅读,阶段,小学语文,可以从,体会到,可以把,给学生

2020-05-10 #故事会

语文论文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共2702字

语文论文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共2702字

童话故事,学生,故事,教学,让学生,童话,教师,知识,语文,梦想,角色扮演,培养学生,这个故事,兴趣,小学生,苏教版,过程,小松鼠,情节,教学策略,方式,道理,能力,课外阅读,阶段,小学语文,可以从,体会到,可以把,给学生

2020-08-25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