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90后第一书记·故事|顿珠次仁与红旗下的卓德村

时间:2013-12-02

6月1日,求是刊载的习近平署名文章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

提示:本文共有 29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编者按】

明年中国将消除绝对贫困。

6月1日,《求是》刊载的习近平署名文章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

驻村第一书记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支点。去年六七月间,澎湃新闻推出“90后第一书记”专题,聚焦这一年轻群体。今年,澎湃新闻联合新浪微博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更多的90后驻村第一书记,如果您就是或者您身边就有,欢迎发邮箱到:diyishuji@thepaper.cn。

物档案

姓名

:顿珠次仁

出生年月

:1993年8月

驻村前职务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措美县民政局专业技术员

驻村职务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卓德村第一书记

出任第一书记时间

:2018年12月

02:45

顿珠次仁与红旗下的卓德村。 澎湃新闻记者 王国庆 柳婧文 赵实(02:45)

8月将尽,但哲古草原的夏天还未走完。

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措美县驱车向北,抵达哲古镇境内时,指南仪上的海拔高度数字不断攀升。翻过一座海拔5100多米的山,一望无边的哲古草原静静地等待靠近。

卓德村全貌。 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王国庆

辽阔的草原,灵动的野马,如镜的湖水,低徊的候鸟,云上的经幡……正当“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活动主题活动采访团的记者们沉浸于景色之美时,紧邻公路、驻于山坡上的卓德村悠然而至。

这座藏身于草原、栖息于湖边的小村落,不仅融于如画美景之中,也有着自身的独特——这是一个红色之村。

握着转经筒的老阿妈,和梳着小辫子的小朋友,站在村口向路过的人们挥手,身后,湛蓝的天空下,一面面五星红旗在每一座别致的藏式民居上飘动,与触手可及的白云共舞……

“第一次来到村里,我就被这样的场景温暖了。”顿珠次仁说,去年12月,正式以第一书记的身份走进卓德村之时,他就感受到了村民们对祖国、对党的热爱。

他觉得自己很幸运,“我的驻村工作的地方,是一个红色的村庄。”

在红旗下驻村

距离措美县城120公里的卓德村,平均海拔4600米,是全县海拔最高、地处最远的行政村之一。

关于卓德村的由来,刚作为第一书记前来驻村时,村里的老人向顿珠次仁讲述了一个相传已久的故事。在很久以前,西藏日喀则地区有两兄弟,在当地非常有实力,为了进一步扩张领地,他们相继来到了山南,哥哥占领了当时的卓德村,弟弟占领了当时的琼结县,所以,当时的卓德村又被称为“阿久宗”,因为阿久在日喀则的方言中是哥哥的意思,宗在藏文中是县的意思。后来,一位得道高僧突然造访,得到了哥哥的青睐,为了方便高僧打坐休息,他就在当地修建了一座寺庙,命名为卓德寺。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便用“卓德阿久宗”来为这座村村命名,久而久之,卓德村的名字便沿用至今。

顿珠次仁与顿久老人交谈。

“那时候我就明白了,卓德村的乡亲们对传承观念是很重视的。”也是因此,村里的老党员顿久成为了顿珠次仁最崇敬、也是最关注的人之一。从驻村开始,他基本每隔几天都要去他家里坐坐,“他可以算得上是卓德村之宝。”

今年70岁的顿久,与共和国同龄。1949年,他出生于一个农奴家庭,70年间,他亲身见证着西藏的巨大变化,感受着祖国越来越强大,藏族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1971年,在拉萨的布达拉宫广场参加升旗仪式之后,顿久的内心充满了骄傲和感动,随后决定,也要在家乡卓德村悬挂起五星红旗,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拥护与热爱。

村民顿久老人一家。

于是他在商店买来红绸和黄缎,在报纸上裁剪五角星的模版,自己缝制出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并在那一年的国庆将这面国旗悬挂在了屋顶。

从那时候开始,每逢国庆、藏历新年初一和重要的节日,顿久都会在自家的屋顶悬挂亲手缝制的国旗,至今已经缝制了100多面。

1981年,顿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村里的正式党员。他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和几十年如一日手工缝制红旗的坚持,也带动着同村的人们。一面,两面,三面,十面……如今,村里家家户户的屋顶,都竖起了鲜红的国旗。

第一次走进卓德村时,顿珠次仁被这座红旗下的村庄深深震撼。在偏远的高原村庄里,乡亲们仍然执着地表达着对祖国的敬意,“这种淳朴的爱让我特别感动。”

顿珠次仁说,这片红色的热情,正是因为顿久带给大家的传承力量。“顿久老人一家原本也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总是以党员的身份要求老伴儿和孩子们,不能给国家添麻烦,村里送去的补贴他总是拒绝,让我们留给更有需要的人。”在顿久老人的身上,初来乍到的顿珠次仁更是感受到了“四讲四爱”(即讲党恩爱核心、讲团结爱祖国、讲贡献爱家园、讲文明爱生活)在西藏山村里的深入人心。

顿久老人的妻子。

对于顿珠次仁,顿久老人也是赞不绝口,“小伙子虽然年轻,但他工作扎实,能力也很强,村里人都很认可他。”

几个月前,村民洛桑云丹被诊断患上了尿毒症。为了治病,他要经常到拉萨、成都去治疗,原本的五口小康之家,因为主要劳动力病倒,很快就因病致贫。

为了缓解洛桑云丹一家的负担,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困境,顿珠次仁隔三差五就会开上几个小时的车跑到镇里、县里、市里,为洛桑云丹争取更多补助,指导他们如何申请报销,还经常上网查询尿毒症的护理方法,手把手教给他的家人。

一提到顿珠次仁,洛桑云丹就感动不已,“就是因为他,我家里的情况才没有那么困难了,我去看病也省了很多钱。”

书记,队长,群主

卓德村是一个纯牧业村,全村拥有5万亩的草场,但可利用面积只有3.1万亩,也是全县草场面积最小的一个行政村,共有75户、335人。除了农牧业之外,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外出务工。

顿珠次仁说,2017年,卓德村就已经实现了整村脱贫,去年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0550元,“现在我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防止脱贫后返贫。”

因为人均草场面积小,饲养的牦牛数量相对较少,单靠牧业收入太过单一,村里又有不少的剩余劳动力,顿珠次仁就开始帮助村民寻找更多的外出务工岗位,“我会定期去走访每家每户富余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务工意愿,然后联系对应的单位提供工作。”

顿珠次仁说,村里目前已经成立了一支务工联队,他担任联队长,“联队分为三个组,每组都选出一位组长,定期联系,掌握村民外出务工的情况,及时交流思想。”目前,卓德村的村民们有不少都在市区和县城从事服务员、建筑工人等工作,不少有专业技能的,还成为了驾驶员、木工等。

村貌。

但是,随着外出务工的村民不断增多,人员很难集中,村里的组织活动和党建工作变得难以开展,“想要办活动、传达精神的时候,很多人都不在,家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于是顿珠次仁想到了新办法——建微信群,“只要是村里会用微信的,我都会加他们好友,把他们拉进群里。”

他的微信里,有两个关于卓德村的群。一个是“四讲四爱”宣讲群,“我会通过微信把会议精神传达给大家,有了新的优惠政策,我也会第一时间通知,给大家讲解。”目前,这个群里有80多人,每次顿珠次仁传达了新的事项,大家都会热情地用藏语回复“收到”、“谢谢顿珠书记”,在对政策有疑问时,也会在群里向顿珠次仁咨询。

卓德村的另外一个微信群是就业群。看到合适的招聘信息、考试信息,顿珠次仁都会第一时间转发给大家;大家在找工作时遇到问题,也会在里面交流。

“这两个群都是我建的,我也是群主。我平时一有时间,也会教大家用微信。”顿珠次仁说,除了书记和联队长外,群主,是他在卓德村的新身份。现在,群里的成员数已经越来越多,对话也更加活跃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90后第一书记·故事|顿珠次仁与红旗下的卓德村”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脱贫攻坚」巴林左旗驻村故事:和第一书记一起扶贫

「脱贫攻坚」巴林左旗驻村故事:和第一书记一起扶贫

书记,贫困户,村里,刘伟东,小刘,兴隆地村,扶贫,亲人,驻村,哥俩,干部,情况,我家,村民,笑脸,老太太,老太婆,我们村,乌伊,任静,崔玉霞,小红旗,智志,王连军,王连民,第一书记,公和,别看我,电动三轮车,一面

2014-01-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上犹故事】第一书记背后的“第一书记”

【上犹故事】第一书记背后的“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黄强,丈夫,孩子,村里,何斐,彭涛,陈蓉,爸爸,妻子,贫困户,高洞村,工作,黄竹,村民,头村,女儿,产业发展,产业,儿子,幼儿园,时间,上犹,萌萌,我和你,一起玩,农户,单位,厂房,咬咬牙

2013-05-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第一书记的“走户经”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第一书记的“走户经”

孙杰,村民,老人,村里,蓝莓,房子,三子,孙书记,我家,村干部,贫困户,工作,尹凤,康君,第一书记,全村,向阳村,情况,机耕路,翻建,筹集资金,裂纹,生活,包村干部,这是他,修一修,加盖,孙远,施策,李海涛

2012-09-09 #故事会

人民网—第一辆红旗的由来红旗的故事

人民网—第一辆红旗的由来红旗的故事

红旗轿车,红旗,毛主席,东风,轿车,北京,礼宾,用车,高级轿车,中国第一,为国家,吴德,李富春,杨尚昆,蔡畅,邓小平,陈毅,第一书记,中国汽车报,吉林省委,新中国,红旗三,我国,小轿车,三军,前身,全厂,保险,享誉中外,光环

2007-09-03 #经典故事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丨长岭县北正镇村第一书记刘铁军有本“扶贫日记”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丨长岭县北正镇村第一书记刘铁军有本“扶贫日记”

刘铁军,贫困户,日记,村民,草原,第一书记,北正,政策,火炕,王村,草房,群众,长岭县,镇村,鸡雏,北正镇,吉林日报,第一时间,产业,军人,原因,大学生,宗旨,想法,文化,果树,民生,炕上,百姓,种子

2014-06-25 #经典故事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丨长岭县北正村第一书记刘铁军有本“扶贫日记”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丨长岭县北正村第一书记刘铁军有本“扶贫日记”

刘铁军,贫困户,日记,村民,草原,第一书记,政策,火炕,王村,草房,群众,长岭县,鸡雏,北正镇,吉林日报,第一时间,产业,军人,原因,大学生,宗旨,想法,文化,果树,民生,炕上,百姓,种子,记者,养殖

2007-08-08 #故事会

「脱贫攻坚扶贫故事」十三敖包镇:与第一书记有关的日子——记西沟村驻村第一书记郭宏

「脱贫攻坚扶贫故事」十三敖包镇:与第一书记有关的日子——记西沟村驻村第一书记郭宏

郭宏,西沟村,村民,发展,合作社,群众,第一书记,产业,故事,日子,覆膜,扶贫,传统,养殖业,敖包,方面,村里,模式,状况,百姓,腰包,谷坊,项目,合作,建设,驻村,群众家,乌伊,任静,刘国

2014-11-03 #小故事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丨村民把他当成自家人——记安图县东安村第一书记卢锡顺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丨村民把他当成自家人——记安图县东安村第一书记卢锡顺

木耳,村民,东安村,贫困户,刘家兄弟,妻子,记者,养殖,书记,驻村,小卢,养殖公司,安图县,乡亲们,产业,兄弟俩,村里,贷款,黑木耳,发展,担保,余人,刘兆鹏,刘兆,刘延,宋吉,张琰,赵树凯,第一书记,吉林日报

2013-03-15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