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京城南锣鼓巷美食 领略原汁原味的老北京

时间:2013-12-16

图为吹糖人儿的老周和老乡用微信视频聊天

提示:本文共有 19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南锣鼓巷是北京一条有着非常特色的酒吧街,是北京保护最完整的四合院区,整条酒吧街以四合院小平房为主,门前高挂小红灯笼,装修风格回归传统、朴实,遵实于四合院的氛围和格调。图为吹糖人儿的老周和老乡用微信视频聊天。

南锣鼓巷有热闹的地方,也有比较安静的地方,这里身居闹市却远离闹市的喧嚣,更贴近于生活。客人以国内外游客为主,本地人很少光顾。客人在这里体验老北京四合院的气息,远离喧闹、享受身心的放松。图为吹糖人儿用的麦芽糖浆。

吹糖人是旧时北京的一个行业,北京话为“吹糖人儿”,中国民间手工艺品之一。小贩们肩挑挑子走街串巷,挑子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个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的一个大勺里放满了糖稀(是麦芽糖溶化所得)。图为吹糖人儿周师傅招呼来店里的顾客。

吹糖人儿的小贩用小铲取一点热糖稀,放在沾满滑石粉的手上揉搓,然后用嘴衔一端,待吹起泡后,迅速放在涂有滑石粉的木模内,用力一吹,稍过一会儿,打开木模,所要的糖人就吹好了。再用苇杆一头沾点糖稀贴在糖人上,就大功告成了。糖人有各种形状,什么小鹿、金鱼、耗子、灯笼等,最惹孩子喜爱的是孙猴。图为吹糖人儿的周师傅教小朋友吹糖人儿。

周师傅说:早些年都有走街串巷吹糖人的,为了让生意好做,糖人可以不必用钱来买,而是用牙膏皮来换。两筒牙膏皮就可以换一个孙猴或是其他的小糖人。这一直颇受儿童欢迎,常常有小孩子把家里没有用完的牙膏挤出来,用牙膏皮去换糖人吃,即便挨打也觉着甜滋滋的。想来这是计划经济难得一见的好处之一,只可惜现在经济发展了,牙膏皮也就不那么紧缺了。

老北京炸酱面,一道传统的中式面食,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流行于北京 、河北,天津等地。成品的老北京炸酱面具有增强抵抗力、降糖降脂等功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图为南锣鼓巷里的老北京炸酱面馆。

制作食材: 甜面酱半袋(剩下半袋可以做中式沙拉,蘸萝卜,生菜吃),鸡蛋2个,肥瘦肉丁(去皮)100克,超市里面有卖那种去皮五花肉丁,自己制作也可以,五花肉切成半厘米见方的小丁。各种菜码越多越好,黄瓜和豆芽还有俗称心里美的萝卜以及黄豆是不可少的,别的大白菜心、青豆、豆腐干、豆角丝就看着准备吧。当然生大蒜也是必不可少的,夏天吃着杀菌,还有大葱、姜末。

这家炸酱面口味是传统老北京风味的,似乎不是很创新,不过总觉得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是被大众所公认的最好的,那些复杂的新花样不一定不好吃,但如果我们已经习惯了一种味道,再要接受新的味道,还是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的。

北京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传承的城市,各种各样的京味儿美食让人目不暇接,其中冰糖葫芦儿堪称人气爆棚,一支支穿满晶莹剔透红果的小棒,一律乱箭般插在稻草秸捆扎成的草靶上,微微探出街头,诱惑着来往的行人。

去北京旅游过的人,绝大多数都吃过冰糖葫芦儿。红彤彤的山楂红果,富贵喜气、晶莹光亮,十分招人喜爱,咬一口嘎嘣一声脆,甜里透酸、酸中带甜、甜而不腻、酸不倒牙、清香利口,可谓老少皆宜,而且价格不贵,被称之为人气王美食,糖葫芦儿也成为中国最大的旅游城市北京的形象标杆美食。

据上一辈儿的老北京回忆说,老北京四九城卖冰糖葫芦儿的小贩,各有各的吆喝方式和风格。东南城的前门、崇文门、宣武门,这一带是旧时的穷人区,多数人家没有院子,推门就进屋或院子浅,卖冰糖葫芦儿的用不着拉长音费大力气吆喝,吆喝的特点是“干、艮、倔、臧”。“蜜来哎——葫芦儿——冰糖儿多呀哎”“葫芦儿——冰糖儿多呀哎”,典型的短平快推销方式。图为南锣鼓巷冰糖葫芦店里的店员在制作冰糖葫芦。

北京的冰糖葫芦儿盛行于民国时期,在食品店、公园的茶点部或影剧戏院里的,糖葫芦常摆在玻璃罩的白瓷盘里销售,制作精致、品种众多,有山里红、白海棠、荸荠、山药、橘子以及加入豆沙、瓜子仁、芝麻馅……各种口味的糖葫芦儿,是公子哥大小姐最时尚的美食。图为南锣鼓巷冰糖葫芦店里的小哥在制作冰糖葫芦。

清代及以前北京是以焖炉烤鸭,挂炉烤猪最为流行,挂炉烤鸭的技法是全聚德在清末民初开始使用的,现在除了”便宜坊“还是焖炉烤鸭外,基本都是挂炉烤鸭的技法。图为南锣鼓巷烤鸭店里的师傅在切片。

许多人都知道北京最有名的吃的是北京烤鸭。但却极少有人知道北京烤鸭最初是选用的哪儿的鸭子?其实北京烤鸭这道菜刚在皇宫出现的时候,用的可不是北京城的鸭子,而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鸭子。图为南锣鼓巷烤鸭店里的师傅在给烤鸭切片。

北京烤鸭主要有三种吃法: 第一种:用筷子挑一点甜面酱,抹在荷叶饼上,夹几片烤鸭片盖在上面,放上几根葱条、黄瓜条或萝卜条,将荷叶饼卷起,这是最通常的吃法。 第二种:蒜泥加酱油,也可配萝卜条等。蒜泥可以解油腻,将片好的烤鸭蘸着蒜泥、酱油吃,在鲜香之中,更增添了一丝辣意,风味更为独特。 第三种:有些顾客不喜欢吃葱、蒜,喜欢将又酥又脆的鸭皮,蘸了细细的白糖来吃。这种吃法特别适合女士和儿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京城南锣鼓巷美食 领略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南锣鼓巷旁竟隐藏着一处原汁原味的老北京胡同

南锣鼓巷旁竟隐藏着一处原汁原味的老北京胡同

南锣鼓巷,北京,老北京,老北京胡同,味道,胡同,胡同里,游客,气息,聊聊天,三三两两,内大,徐疯子,分司厅胡同,大经厂,好一,谢家胡同,鼓楼东大街,乡村,世间,作者,印象,口音,商业,地方,图文,宜居,宁静致远,小牌,对面

2010-06-17 #小故事

让我们在北京老胡同散步 看看京城的真实外观

让我们在北京老胡同散步 看看京城的真实外观

胡同,北京,景点,老北京,南大街,因素,城市,地方,家人,长城,百花,如果我们,那可真,私人住宅,还可以,非常流行,人们,五道营,力量,外国人,国家,北京城,四合院,叶子,南锣鼓巷,北大街,士兵,市民,外国游客,女士

2012-07-19 #故事阅读

老照片:1950年代的北京胡同 这才是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生活

老照片:1950年代的北京胡同 这才是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生活

年代,胡同,胡同里,生活,北京胡同,北京城,老北京胡同,北京,孩子们,老北京城,一壶,北方人,小饭馆,市井生活,老北京,里一,元大都,一家,人家,人们,大街,城区,回味,喜事,土路,小街,家事,威风,小男孩,建国初期

2015-02-23 #长篇故事

老北京胡同 繁忙都市里的一片净土

老北京胡同 繁忙都市里的一片净土

胡同儿,胡同,南锣鼓巷,小胡同,北京,小资,胡同里,北京市,地方,商铺,故事,氛围,旅游,是很多,区的,在北,和美,放松一下,等着你,老北京四合院,中国,价值,书店,书籍,代表,众人,价格,传统,北京城,历史文物

2016-01-12 #故事会

儿时的回忆 老北京的味道 只有地地道道的老北京才知道是什么!

儿时的回忆 老北京的味道 只有地地道道的老北京才知道是什么!

胡同,北京,老北京,历史,生活,中国,南锣鼓巷,建筑,胡同文化,为正,得比,鱼骨式,北京胡同,名的,只有你,好的,胡同里,越来越好,保持着,味道,冥冥之中,东正,一带,上中,京城,伤痕,人们,京腔,信心,典范

2011-04-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在南锣鼓巷看人海 不如到北锣鼓巷体会老北京生活

在南锣鼓巷看人海 不如到北锣鼓巷体会老北京生活

胡同,四合院,市民,游客,史韵,老北京,人和,分司厅胡同,门后,文化遗产,人力车,人潮,司机,南锣鼓巷,故事,对面,大妈,对联,巷子,是非,盛名,电线,石雕,美感,老大爷,遛狗,消费,北京特色,保存完好,北京大爷

2018-12-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实拍老北京胡同的春天 生机勃勃

实拍老北京胡同的春天 生机勃勃

东不压桥胡同,南下洼子胡同,胡同里,北京,春意,南锣鼓巷,地区,绿树,韵味,别有一番,风和日丽,充满着,编辑时间

2011-09-09 #故事会

旅游:老胡同里的故事 老北京的生活

旅游:老胡同里的故事 老北京的生活

老北京,胡同里,东四,老胡,故事,信箱,小时候,民居,牛奶,胡同,特别喜欢,于元朝,不一样,人和,天马行,烟袋斜街,三元,五道营,东西,南锣鼓巷,北京,传统,十字街,店铺,小店,商铺,原样,历史,外城,大火

2009-03-11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