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秦末沛县起兵时 为何众人却拥戴刘邦当老大 而不是萧何?

时间:2013-12-17

第一股是以萧何、曹参为首的沛县秦朝旧官吏;第二股是以沛县地方父老为首的民间豪强组织,比如王陵、雍齿;第三个势力则是刘邦为首的芒砀山草寇

提示:本文共有 19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如果回到公元前209年的沛县,就会发现萧何在当时的声望实际上并不高,当时的沛县拥有三股势力。第一股是以萧何、曹参为首的沛县秦朝旧官吏;第二股是以沛县地方父老为首的民间豪强组织,比如王陵、雍齿;第三个势力则是刘邦为首的芒砀山草寇。但是这三股势力中以刘邦的势力最为强大而且反秦的意愿最深,关键是刘邦和沛县三股势力都有着良好的关系,这使得大家推选刘邦为反秦首领。

沛县的反秦行动背景

沛县之所以反秦要追溯原因,还要回到公元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事件,陈胜吴广起义后,秦朝的关东地区无数六国贵族和平民百姓揭竿而起,杀死县令和郡守,举行反秦起义。作为当时关东地区沛县的沛县县令十分惶恐,因为沛县县令也是一个秦人,他既害怕沛县人也举行起义杀了他,又害怕在其他起义军攻破沛县时杀了他,所以他十分慌张。

这个时候沛县县令想了一个主意,他也要举行反秦起义,于是召集沛县的两个主要人物:主吏掾萧何,狱掾曹参,找到他们商量怎么办。当时的沛县县令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天下大乱的情况下,沛县的民众是否会听他的话。这个时候萧何和曹参就出了一个主意,让县令召回刘邦。

刘邦当时因为私自放走服徭役的农民,此时在芒砀山当土匪,手中有一百多草寇,是一支有用的武装力量。沛县县令认为利用刘邦的武装力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刘邦曾经是泗水亭长,属于自己的旧部下。而当时负责沛县县令和刘邦之间联系的人是樊哙,樊哙当时也在芒砀山当草寇,他对刘邦忠心耿耿,而且还是刘邦的妹夫,所以刘邦对他非常放心。

当樊哙带来消息的时候,刘邦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快速带着自己的队伍来到了沛县。但是沛县县令改变了看法,他认为是萧何和曹参投靠了刘邦,故意放刘邦回到沛县,于是派人抓捕萧何和曹参,但是萧何和曹参得到消息,于是逃出城池,与刘邦汇合。

刘邦的一百多人显然是不可能攻下沛县县城的,于是刘邦把一封写满文字的帛书射进县城,劝说沛县的父老乡亲,刘邦说现在诸侯反秦,如果大家跟随沛县县令反对诸侯军队,那么到时候诸侯大军来袭,沛县人只会被屠杀,如果此时杀了县令反秦,家乡也会保全。刘邦的话使得沛县中的有势力的人蠢蠢欲动,最后他们杀死了县令,迎接刘邦入城。

刘邦进入沛县后,沛县的三股势力分析

刘邦在进入沛县县城后,他拥有的一百多人的武装力量可以算是沛县最大的军事组织,能够与刘邦相抗衡的只有两个势力,也就是前文所说的萧何、曹参为代表的官僚,雍齿为代表本土豪强。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秦汉两朝的制度基本一致,那就是地方上的长官由朝廷任命,比如郡守、县令等主要官职由中央政府任命,但是吏员比如主吏掾,狱掾这些官职由本土大族担任。像萧何和曹参这样的吏员就是沛县本地的大族出生,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被县令抓捕能够顺利逃脱的原因所在。以萧何为代表的旧官吏在当时的沛县应该是势力最为庞大的人群。

沛县本土也有在野的地方豪强,他们属于底层民众中有有势力的地主家族或者游侠头目,刘邦也属于他们中的一员,不过刘邦并不属于他们中的老大,而是其中的一股势力,当时比较强大的势力领袖是王陵,刘邦面对他都要叫一声大哥,雍齿则是另一个游侠头子,和刘邦的势力差不多。

最后我们就要说到刘邦的势力,刘邦的草寇是一支有组织的军事力量。我们都知道,军队之所以有力量就是有着严格的组织制度,10个人组成的军队甚至能够击溃100人的黑社会,这就是组织的威力,相比较于萧何为首的旧官僚和王陵为首的地方豪强,刘邦的武装力量最为强大,这也是他的资本,但是这不是他成功的关键。

为什么是刘邦成为领袖?

刘邦之所以成为沛县起义军的领袖,除了上文所说的武装力量,还有刘邦的身份非常好。

刘邦是泗水亭长,他曾经和萧何、曹参接触比较多,按照《史记》的描述,萧何和刘邦早就勾搭在了一起,从萧何屡次维护刘邦的事情来看,两者之间应该发生很多利益上的关系,否则萧何没有必要维护刘邦,还多送刘邦钱财。此外曹参和刘邦的关系也不错。所以萧何等人愿意接受刘邦的领导。

当然萧何等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珍惜自家性命,毕竟萧何和曹参家大业大,他们不想充当马前卒,万一起义失败,作为起义军首领肯定会被斩杀抄家,所以萧何和曹参有着很深的顾忌,这也是他们全力支持刘邦的原因。

对于王陵、雍齿来说,他们却不能接受刘邦为主,王陵的地位曾经高于刘邦,如今要他向刘邦称臣,肯定不可能。但是在萧何和曹参接受刘邦后,刘邦也拉拢其他的地方豪强,而且这个时候,两人手中的军事力量也不是刘邦的对手,于是王陵和雍齿不得不捏着鼻子臣服于刘邦。当然最后酿成了雍齿的叛变,以及刘邦作为汉王之后,王陵才投奔刘邦的事情。

总而言之,刘邦成为沛县起义军的领袖是当时各方势力的选择和默认,萧何是不可能挑战刘邦的地位。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秦末沛县起兵时 为何众人却拥戴刘邦当老大 而不是萧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沛县起兵时 萧何名望更高 为何众人却拥戴刘邦当老大?

沛县起兵时 萧何名望更高 为何众人却拥戴刘邦当老大?

萧何,刘邦,老大,县长,时候,沛县,家族,灭族,世家,中央,二把手,关键,大族,威望,秘书,皇帝,风险,所以说,是可以,那个时候,来当,秦二世,秦朝廷,赵高,不一样,失败了,拒绝了,成功了,公务员,一人之下

2012-06-04 #小故事

沛县起兵时萧何为何没有成为带头的人?他推荐刘邦真是善意的?

沛县起兵时萧何为何没有成为带头的人?他推荐刘邦真是善意的?

刘邦,萧何,沛县,刘季,原因,领头人,秦吏,作品中,秦帝国,人心,兵器,借势,刑徒,正是这样,刚毅,张良,始皇帝,文吏,来比,秦兵,秦朝廷,韩信,一片天,前言,九族,人员,人性,仁义,众人,信号

2008-09-14 #故事会

刘邦在沛县起兵时 他官职又不是最高 凭啥他当老大

刘邦在沛县起兵时 他官职又不是最高 凭啥他当老大

刘季,萧何,县令,沛县,曹参,老大,史记,壮丁,义军,亭长,天下,樊哙,陈胜,事情,任务,原因,威望,时候,怕死,高祖,父老,张良,沛公,郦山,陈平,韩信,这个人,都会,乡里,主意

2019-04-19 #短篇故事

项羽和刘邦是怎样坐上老大的位置的?一个是舍我其谁 一个是推辞不过

项羽和刘邦是怎样坐上老大的位置的?一个是舍我其谁 一个是推辞不过

项羽,刘邦,宋义,诸侯,秦军,卿子,刘季,上将军,冠军,子弟,父老,曹参,萧何,众人,楚军,沛县,老大,章邯,王离,刘帮,张耳,楚怀,文吏,樊哙,沛公,秦赵,赵王歇,范增,赵相,陈馀

2011-05-08 #故事大全

沛县起兵 地位更高的萧何曹参为什么让刘邦做主公?

沛县起兵 地位更高的萧何曹参为什么让刘邦做主公?

刘邦,陈婴,沛县,曹参,萧何,封侯,起兵,全族,团队,壮士,大名,大汉,汉人,游侠,秦国,落草为寇,头面人物,秦二世,卢绾,吕公,周勃,堂邑侯,山后,强汉,强汉者,樊哙,沛公,萧曹,陈婴母,陈胜

2017-12-28 #故事大全

刘邦最痛恨的不是项羽吗?张良:不是 是这个平安终老的沛县部下

刘邦最痛恨的不是项羽吗?张良:不是 是这个平安终老的沛县部下

刘邦,雍齿,张良,项羽,功臣,封赏,仁德,众人,帝王,史书,大将,天下,封侯,平民,沛县,能力,都知道,于帝,余人,史上第,卢绾,封雍,彭越,汉高祖刘邦,曹参,樊哙,萧何,韩信,中国,一统

2020-08-09 #短篇故事

刘邦故事4篇

刘邦故事4篇

刘邦,县令,高祖,李良,吕公,沛县,樊哙,萧何,皇爷,众人,吕后,店主,店家,乡民,女儿,老人,儿子,寿礼,差役,皇帝,老爷,青天,兄弟,先生,吕氏,卑职,大字,天下,小民,百姓

2020-09-05 #经典故事

张良 韩信和萧何同为汉初三杰 到底都为刘邦做了什么?

张良 韩信和萧何同为汉初三杰 到底都为刘邦做了什么?

刘邦,萧何,韩信,张良,项羽,沛县,百姓,众人,事实证明,关中,城门,夺取天下,这个人,中王,何觉,刘姥姥,安安心,文吏,景驹,楚营,园一,走吧,这里吧,一帮人,一口气,事情,仪式,人才,分支,入关

2013-09-28 #故事阅读